雅玩集:溪山琴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被文人墨客、士大夫所推崇,在中国古文化中占有着特殊地位。而琴乐因古琴的特殊地位成为了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音乐形式。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是“和雅”“清淡”,琴乐的精髓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阐述了中国古琴所展现的东方审美文化追求意象之外的哲学。古琴音乐的欣赏,讲究意境和格调。

在中国的琴论历史上,汉代蔡邕的《琴操》和嵇康的《琴赋》是两部重要的代表作,这两部作品反映了琴道思想的体系和美学价值。蔡邕的《琴操》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反映的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嵇康的《琴赋》则提出鼓琴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揭示了琴道既能“养心”,也能实践于形躯生命的“导养”价值。

《溪山琴况》总结了前人的琴学理论,取长补短,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提出的琴乐审美范畴,即“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况,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古琴表演艺术理论,其中也涉及了音乐美学思想。其美学思想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继承和发扬了北宋哲学家的“淡和”审美观,是古琴音乐美学思想之集大成者。

徐上瀛,号石帆,明末清初琴家。万历年间曾从陈星源、张渭川学琴,后来他和陈星源、严澄等人一起结成了琴川(常熟)琴社,人称“虞山琴派”,发展虞山派“清、微、淡、远”的风格,并兼收各家之长而别创一格,成为明末清初著名琴学家、虞山派代表人之一,被誉为“今世之伯牙”。《溪山琴况》创作于1641年前,对清代琴论和古琴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当今器乐演奏和教学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溪山琴况》总结的琴乐演奏技术、技巧理论,是历代中国文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探讨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音乐表演理论、器乐表演艺术理论,是中国古琴艺术理论中最完善的著作。因此,想要将古代琴乐融入当今的器乐教学和演奏中,《溪山琴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器乐教学与演奏在质量、种类、演奏者的技术水平等方面,与《溪山琴况》成书的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今的乐器种类丰富,音色丰富,音域宽,音乐表现力强;演奏者的技术,从速度、力度、技术、技巧等方面变得更加丰富。

但是,人们在追求速度、力度、技术、技巧等表现手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于音乐内在规律、内在含义的探求,忽略了演奏者素质、气质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急需要发扬《溪山琴况》中关于琴乐表演的技术、技巧理论以及重视演奏者素质、人品、修养、气度以及气息运用等方面的要求,积极推动当今器乐教学与演奏的发展、提高。

除此之外,本书还附上明冷谦所写的《琴声十六法》,其十六法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其中,“轻、松、脆、滑”偏重于音色、弦律方面的追求,“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侧重艺术审美方面的标准,而“中、和、疾、徐”则主要是演奏技法、节奏等方面的要求。十六法中与二十四况有重叠的部分,从中可以一窥一脉相承的东方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