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虽然很多社会性研究方法对特殊儿童也是适用的,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群体间的差异性、特殊儿童群体内的差异性、特殊儿童发展的独特性、特殊儿童发展的敏感性、特殊儿童发展的适应性及特殊儿童研究中伦理道德问题的突出性等,也决定了这个领域需要独特的研究方法(张巧明等,2007)。实证研究范式的量的研究、人文研究范式的质的研究、多元化的研究范式、跨学科的研究视角,都是常见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范式
对特殊儿童的研究,目的在于掌握特殊儿童发展和教育现状、明晰影响特殊儿童发展的因素、探寻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有效教育方法和途径,以最终实现潜能的发展。这样的研究取向造就了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实证主义风格。实证研究重视客观测量工具(如智力量表等)来诊断残疾或障碍类型与程度,并据此发展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及具有医学特点的干预或训练手段。以实证研究范式为基础的量化研究具有追求数量化、准确性、可比较、可验证、可推广的特征(吴春艳等,2015)。常见的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如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自然观察,即在不加控制的自然状态下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二是控制观察,即控制被观察者的条件,或对其作某种处理,以观察儿童的行为反应或变化,如给孩子提供一定的玩具和设置一定的游戏情景,再观察他们的合作性与利他性。观察法主要应用于研究儿童身体外观、动作和言语,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兴趣、爱好、态度,在一定应激情景中的应对方法等。
调查法可分为追踪调查与横断调查。追踪调查是在较长时间内反复多次地调查儿童的行为项目,以了解其发展动态。追踪调查能解答有关行为发展的特性和过程问题,探索早期病因的危害和行为干预的疗效等;缺点是耗资大,历时长,调查对象难以保持稳定,对调查方法与技术的一致性要求严格。横断调查是在某个时点(断面)对大量儿童的行为项目进行一次性调查,由此建立一种行为常模,或了解某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目前,许多学者大力提倡在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单一被试的使用开始于半个世纪以前,已被证明是在个体学习者视角开展教育实践的有效方法。教育者可以根据单一被试研究的结果制订个别化教育和支持计划。
在实验设计上,分为单基线设计、多基线设计和U实验设计等多种方案。单基线设计有A—B、A—B—A、B—A—B、B—C—B、A—B—A—B、交替处理设计、变更标准设计等。多基线实验设计有:跨情境、跨行为、跨被试及几种变式的实验设计(杜晓新,2003)。
霍纳(Horner,2005)等人认为,高质量的单一被试研究有如下基本特征:(1)将个别化被试作为分析单元;(2)对所研究特征的操作性定义,包括被试与环境设置、自变量、因变量等;(3)基线与干预条件的使用;(4)实验控制;(5)重复测量目标行为;(6)干预措施的反复系统介入;(7)对干预有效性的可视化分析。与之相对应,特殊教育遵循问题解决原则,强调关注学生个体,积极干预,开展针对具体的学校,家庭和社区环境的实践,单一被试研究正好满足这些要求。当前,单一被试研究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尤其是在对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正和缺陷补偿的干预研究方面。
单一被试研究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实证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符合特殊教育研究的实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其伦理问题远远没有圆满解决,用儿童作被试时,伦理的问题更为重要,对年龄小的儿童要得到家长或监护人的同意。
(二)人文研究范式
实证研究范式强调通过客观的技术和手段来改变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但较少考虑儿童个体的内在感受和体验,忽略个体独特的社会文化的影响。文艺复兴以来,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以批判主义、建构主义为基础的人文范式在特殊教育研究中掀起了新的波澜,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认为:理解是一个交往、互动的过程,必须通过双方价值观念的过滤,带有价值取向的研究者使用主观的互动与交流的方法接近“他人”的内心世界。
以人文研究范式为基础的质性研究,关注特定心理经验所产生的独特文化氛围、交往风格,关注这种经验产生的地方性知识,由此,研究者愿意进入研究现场,感受被研究者独特的话语、生活习惯等,并经由双方的互动推动研究过程的展开,切实做到知行贯通,被研究者也因自身在此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而经历着某种改变。对待心理生活,应该理解它是怎样形成的,从而理解它的当下状态,而不应该试图为个体心理生活建立原则性的规定。不同主体的心理生活是有差异的。作为社会性的个体,有着群体性、趋势性的普遍特征,而作为个性化的存在,又有着独特的内在生活世界。当前,在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中最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扎根理论和民族志研究。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案例的调查分析。案例可以是人、计划、事件、学校、教室或小组。当明确了个案之后,研究者就要采用多种数据搜集方法,比如访谈,田野观察和资料收集,对它们进行深入、典型的调查分析。个案研究不是为了追求一般化,而是在探索特定环境和典型个体的基础上提出观点和证据。在我国的特殊教育研究中,采用个案研究方法,能够更全面地分析对象的独特性和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助于本土特殊教育理论的形成(吴春艳等,2015)。
扎根理论即扎根理论法,是在逻辑上一致地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旨在形成理论的方法(Charmaz,2000)。换言之,扎根理论法就是研究者针对与自身相关或自身感兴趣的主题,不断就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思考、比较、分析、归类、概念化,加以关联和建构,并将隐藏在资料中的理论通过研究者的理论触觉挖掘出来的过程,其主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而是带着研究问题,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它认为任何理论都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一定的理论总是可以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扎根理论本身正是通过对原始资料的不断深入分析而最终浓缩形成的。扎根理论要求研究者贴近生活、贴近实践,和参与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在平等对话、交流互动中,解读残疾人的内心世界与蕴涵于其中的深刻意义与本质,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一种研究方法。
民族志研究是对社会群体进行深入分析。一般通过观察、访谈和文本分析搜集资料。民族志研究也就是关注一群人的故事,聚焦于这一群体的文化,需要研究者融入这一群体去理解他们的内部活动、结构和功能。这种类型的研究集中于记录一组人在一个时期的行为和观念。民族志研究的基本理念是,融入这一群体的文化,使研究者从群体成员的视角来看问题,能够更好地综合、深刻地理解群体的行为和信念。例如,聋人文化、自闭症儿童母亲的生活经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教育等,都可以采用民族志研究的方法(吴春艳等,2015)。
除此之外,生活史、叙事研究以及行动研究,都是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下的经典研究方法。总体来说,在质的研究中,主体的参与程度高,以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它是研究双方互相交流的动态过程,将研究者本人作为工具,与被研究者进行实质性的接触,并给予其极大的尊重和人文关怀。整个过程可以随着研究对象本身的诸如动机、态度、情绪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人不是机械性的,不是机器。正是由于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深入交往和长期互动,才能进入被研究者的角色,才能通过研究对象的眼睛认识其行为的动机和意义,才能使所要了解的东西更加真实可靠,从而对研究对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性理解。理解可以察知并重塑其他个体的精神世界,并发现他人主观世界的概念以及行动的原动力,可以在“你”中再次发现“我”,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这不仅仅是理解,而且是分享或感知到了别人的生活。质是内在的,又外在地表现为各种具体特性,但不是各种特性的简单相加,就像格式塔那样,其本身即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整体性、关联性的存在。
(三)多元化的研究范式
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由于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与特殊性,许多学者建议在研究中采用多元化的研究策略,即将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虽然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仍然存在着对峙和斗争,但也有很多心理学家已经开始注意到质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努力打破量化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尝试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和融合。同时从方法学角度来开,质与量的研究并不是作为两个极端相互完全对立的,有不少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评估研究、纵向研究等,都横跨于两种研究方法之间。所以在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中同时使用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是完全可行的。
(四)跨学科的研究视角
特殊儿童的教育是具有多功能结构的动态系统,其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特殊儿童群体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特殊教育方式的丰富性,还体现在特殊教育系统内外、外部因素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因此,研究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支持需要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即从特殊教育的立场出发,聚合多种学科观点对特殊教育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解释。对此,何侃(2008)专门分析了特殊教育研究中,跨学科融合的典型途径:(1)寻找焦点,建立融合,即运用两种以上的方法与观点分析同一个特殊教育问题;(2)相互启示,挖掘共源。特殊教育通过“提问”为相关学科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相关学科同样把自己的问题提供给特殊教育,相互提供新视角和方法论,共同成长;(3)扩大领域,灵活运用。以特殊教育问题为核心,将不同的学科范式在特殊教育研究领域内融合,为学科间的整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特殊教育研究引入跨学科视角的根本目的是提升研究水平,各门学科运用自己独有的视角解释其比较适宜的问题,深化特殊教育研究。因此,不同学科应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