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八云思想与创作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小泉八云思想与创作研究述评

对于小泉八云的研究,在他逝世之后便开始了。时至今日,虽不能说是显学,但也已有了不少积淀。不过在小泉八云的研究之中,有许多是传记、考证性质的,限于本书的研究范围,笔者只对前人关于小泉八云思想及创作方面的研究做一简单评述。

小泉八云研究最先出现于西方世界,开始主要以资料整理和传记为主。但在资料整理和传记写作的过程中,多少也会涉及思想及创作研究,如伊丽莎白·斯蒂文森(Elizabeth Stevenson)的传记《草云雀:拉夫卡迪奥·赫恩研究》(The Grass Lark:A Study of Lafcadio Hearn,1961)、艾伯特·莫德尔的作品考证《发现:拉夫卡迪奥·赫恩杂记》(Discoveries:Essays on Lafcadio Hearn,1964)中都有不少简洁到位的评论。但总体说来,由于小泉八云在英语世界未能进入经典作家的行列,所以在作品整理和传记研究之外,创作“本体”的研究较少。卡尔·道森(Carl Dawson)的《拉夫卡迪奥·赫恩与日本的幻象》(Lafcadio Hearn and the Vision of Japan,1992)虽嫌浅显,但也算这个领域内难得的“专著”了。此外,还有几本日本人编辑的英文论文集,如钱本健二编《拉夫卡迪奥·赫恩百年纪念文集》(Centennial Essays on Lafcadio Hearn,1996),平川祐弘编《国际视野下的拉夫卡迪奥·赫恩》(Lafcadio Hearn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2007)等,涉及小泉八云思想与创作方面的研究。

而在论文方面,由于体量的原因,最具有参考价值的首推学位论文,而且这些学位论文大都采取了内部研究的视角,其研究范围多为小泉八云的创作本身。凯瑟琳·约翰逊(Katharine Johnson)的《拉夫卡迪奥·赫恩创作中的日本上古文学》[12]是这类研究中较早的一篇,它探讨的是小泉八云对于日本上古文学——如《古事记》《日本史》《万叶集》等——的关注以及在其创作中的表现。虽略嫌简单,但视角却颇为独特。次年,同样出自芝加哥大学的阿尔弗雷德·克罗夫茨(Alfred Crofts)的《拉夫卡迪奥·赫恩创作中的变化》[13]一文则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将小泉八云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873—1876年主要模仿爱伦·坡;从1876到1894年,戈蒂耶和福楼拜的影响最为明显;而赫伯特·斯宾塞则支配了赫恩的最后十年。”[14]对这种分期方法笔者不敢苟同,但他对小泉八云创作影响来源的关注却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同样关注小泉八云的创作变迁,玛格丽特·兰泽(Margaret McAdow Lazar)的《拉夫卡迪奥·赫恩的艺术:其文学发展研究》[15]则更为严谨,她将小泉八云的创作分为五期,并分析了每个时期的主要创作形态及其发展趋势。在兰泽看来,小泉八云的创作是一个发展进化的过程,所以她将小泉八云1869—1877年在辛辛那提的时代称为学徒期,而将赴日之后称为高峰期。不过兰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小泉八云赴日之前的创作上,她认为没有早期创作的积淀就不可能有赴日之后的创作,这种观点无疑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雷·劳莱斯(Ray M Lawless)的《拉夫卡迪奥·赫恩:美国生活及文学的批评家》[16]、伯特伦·莱特(Bertram Coffin Wright)的《拉夫卡迪奥·赫恩:英国文学的阐释者》[17]及罗伯特·科因(Robert Francis Coyne)的《拉夫卡迪奥·赫恩的英国文学评论》[18]三篇学位论文虽侧重不同,但都将关注点放在了小泉八云的文学评论上。而罗伯特·高迪(Robert Clyde Gowdy)《拉夫卡迪奥·赫恩作品中的灵异主题》[19]、玛里琳·哈兰德(Marilyn Gail Hylland)的《鬼/妖、梦及艺术的神性:三种主题——拉夫卡迪奥·赫恩在日创作研究》[20]则从主题的角度对小泉八云的创作进行解读。尤其是后者,从三种主题入手对小泉八云在日期间的故事类创作进行解析,角度较为新颖。只是作者对于日本文化似乎较为隔膜,尤其是将《镜与钟》(Of a Mirror and a Bell)、《镜女》(The Mirror Maiden)等故事的主题视为对艺术之神性的追求,不免令人有隔靴搔痒之感。

除此之外,玛丽·文森特(Mary Louise Vincent)的《拉夫卡迪奥·赫恩与后期浪漫派》[21]重点探讨了小泉八云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作者关注的不仅是小泉八云对于浪漫主义的关注及评论,还包括浪漫派对其创作的影响。犬眆亚子(Ako Inuzuka)2004年提交的《拉夫卡迪奥·赫恩日本故事的文化表现:跨国界研究》[22]是较新的一部学位论文,主题是小泉八云在战前、当代日本及西方的接受与传播,但该论文第二章对小泉八云的故事创作也做了分析,尤其是对《阿代的故事》(The Case of O-Dai)、《君子》(Kimiko)、《阿春》(Haru)等“作为社会评论”的故事进行了探讨,这在此前是很少有人关注的。

除了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中也有一些涉及小泉八云的思想与创作研究,但总体来说数量不多,也较为零散。丹尼尔·斯坦普尔(Daniel Stempel)的《拉夫卡迪奥·赫恩:日本的阐释者》对小泉八云的在日创作做了总括性的介绍。作者总结说,小泉八云的日本创作主要有三个主题:“一是反对西方的影响,回护日本文明;二是对斯宾塞哲学及佛教的赞同,将斯宾塞哲学看做是现代科学的精华;三是对恐怖主题的偏爱。”[23]艾伯特·萨尔旺(Albert J.Salvan)的《拉夫卡迪奥·赫恩对于左拉现实主义的观点》[24]专门探讨了小泉八云对左拉的文学评论,而伯纳黛特·莱蒙(Bernadette Lemoine)的《拉夫卡迪奥·赫恩:在美国和日本传播法国文学的大使》[25]则关注小泉八云对于法国文学的批评和译介情况。值得一提的是贝尔德·舒曼(Shuman, R.Baird)的《来自大海的礼物:希达》一文[26],这是笔者所见英文世界唯一的一篇关于小泉八云的中篇小说《希达》的评论文章。文中作者对《希达》进行了解读,并对小泉八云的写作功力给予了较高评价,希望能有更多的读者关注这部作品。

在英文论文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学者梅本顺子(Junko Umemoto)的研究论文。梅本顺子其实是在日本国内完成的教育,2006年以英文论文《拉夫卡迪奥·赫恩文学探索再评价》(Reconsidering Lafcadio Hearn’s Literary Pilgrimage)在日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但她从1989年开始在美国的主流文学研究刊物《比较文学研究》(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上发表关于小泉八云的论文,至今已有五篇,包括《拉夫卡迪奥·赫恩与大津事件》《拉夫卡迪奥·赫恩与基督教》《拉夫卡迪奥·赫恩改编中国故事中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拉夫卡迪奥·赫恩的〈雪女〉与波特莱尔的〈月亮的恩惠〉》《拉夫卡迪奥·赫恩改编作品中的妇女解放》[27]。这些文章皆由文本出发,研究内容细化,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当然在某些具体观点上还有商榷的余地,例如梅本顺子认为《雪女》的写作受到波特莱尔的散文诗《月亮的恩惠》的影响,对此笔者表示怀疑),在小泉八云研究总体并不繁荣的英语研究界,足可占有一席之地了。

而在日本,关于小泉八云的研究则要丰富得多。小泉八云本是外国人,写作语言又是英文,所以在生前和殁后一段时间并没有引发日本大众和研究界的太大热情,尤其是后来日本逐渐进入战争轨道,小泉八云更是被束之高阁。但在战后,随着日本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小泉八云也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以小泉八云赴日100周年纪念为契机,小泉八云开始成为研究界的热点。日本研究界关于小泉八云的研究包含了翻译、资料整理、考证、传记、作品解读、思想论、比较研究等多种形式,研究范围较广,整体水平也比较高,可以说,日本目前已经成为小泉八云研究的高地。但相对来说,日本学者最为擅长的是资料整理、考据,就本书所探讨的思想与创作方面的研究来说,所占的比例亦不算高。

在小泉八云的创作,特别是怪谈类创作中,有许多是改编之作,对原作的考证以及与原作的比较,对于日本学者来说,既有地利之便,又贴合他们最为擅长的考据方法,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较为发达。1934年,铃木敏也在《近代国文学素描》(目黑书店)一书中,通过原作与改编作品的比较,对小泉八云怪谈中的日本文学源头进行了初步探讨。丸山学的《小泉八云新考》(北星堂书店,1936)则对小泉八云熊本时期诸多作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考证,尤其是小泉八云《心》中的开篇之作《火车站前》(At a Railway Station)。小泉八云虽在作品中使用了亲眼目击的视角,但丸山学通过与《九州日日新闻》上一篇报道的比较,判断小泉八云的这篇作品实际上可能是改编之作。战后,中田贤次于1974年开始在《茨城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研究汇报》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比较探讨《狸》(“Mujina”)、《鸳鸯》(“Oshidori”)、《无耳芳一的故事》(“The Story of Mimi-nashi-Hoichi”)等诸多怪谈类作品。广濑朝光于1976年出版了《小泉八云论:研究与资料》(笠间书院)。该书的主体仍然是资料整理,但第二章《原作与创作间的关联》对小泉八云的9篇怪谈类作品的原本进行了考证,并对原作与改编作品进行了文本比对,为小泉八云改编策略的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森亮在《小泉八云的文学》(恒文社,1980)中也对改编创作问题进行了关注。与前人不同的是,森亮的研究不仅是对原作的考证及对比,更关注于小泉八云改编创作的特色与方法,而且森亮所依据的文本主要不是在日怪谈类创作,而是小泉八云的早期作品《中国鬼故事》。森亮认为,小泉八云改编创作的核心在于通过添补、情节改造、风格变化等将原作改编为现代化的“短篇小说”。

当然,在基础性的考证与比较之外,面对小泉八云的改编作品,日本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文学批评和主题探讨。橘正典的《雪女之悲——拉夫卡迪奥·赫恩怪谈考》(国书刊行会,1993)虽名为考证,实际上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部文学批评。作者认为,根据伦理的有无,小泉八云的怪谈类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怪异、执念等为主题的非伦理作品,如《狸》《无耳芳一的故事》《因果的故事》(“Ingwa-Banashi”)等,另一类则是以伦理为主题的作品,而伦理主题的核心则是信义,如《阿贞的故事》(“The Story of O-Tei”)、《毁约》(“Of a Promise Broken”)、《守约》(“Of a Promise Kept”)等。对于《雪女》(“Yuki-Onna”)这样的作品,作者关注的主要也是男主人公对约定的背叛。梅本顺子的日文著作《浦岛情结——拉夫卡迪奥·赫恩的交友与文学》(南云堂,2000)中,通过个人经历、心理、宗教观念等方面的分析,对小泉八云笔下的浦岛故事进行了解读。此外,作为一个女性学者,作者对小泉八云的女性观、女性形象给予了特别关注,她还将《孟沂的故事》和《伊藤则资的故事》放在一起比较,列举其同异,分析小泉八云的改编方法和创作心理,梅本顺子认为《伊藤则资的故事》代表了小泉八云在日改编作品的最高成就,主人公伊藤则资则是小泉八云理想男性形象的一个代表。远田胜的《转生的物语——小泉八云〈怪谈〉的世界》(新曜社,2011)同样探讨小泉八的怪谈类创作,其主体是对《雪女》故事来源的详细考辨,但作者也对《鸳鸯》这样的作品给予了独特的解读。远田胜认为,该作品中雌鸳鸯的殉情描写,实际上与《君子》《缅怀勇子》(“Yuko:A Reminiscence”)中的描述相类,表达了对武士阶层遗存道德的推崇。此外,远田胜还对《毁约》《阿贞的故事》《和解》(“The Reconciliation”)中第一人称“我”的现身及插入的评论进行了探讨。牧野阳子的《与时间相连的话语——拉夫卡迪奥·赫恩的改编文学》(新曜社,2011)是其多年以来小泉八云研究成果的汇编,主体是对于小泉八云改编怪谈类作品的解读。针对不同的作品,作者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对于《狸》《雪女》《茶碗中》(“In a Cup of Tea”)等作品,作者通过与原作的对比,探讨了小泉八云的改动及其创作心理;对于《无耳芳一的故事》,作者考察其叙事方式;而对于《青柳的故事》(“The Story of Aoyagi”)、《安艺之介的梦》(“The Dream of Akinosuke”),作者则重点探讨了小泉八云的自然观和时空观。

除了创作,也有一些日本学者对小泉八云的思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筑岛谦三的《拉夫卡迪奥·赫恩的日本观——正确理解的尝试》(劲草书房,1964)是其中较早的一部专著,也是有较大影响的一部。与西方世界因小泉八云是文学家和亲日派而轻视其日本研究的态度不同,筑岛谦三对于小泉八云的日本观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他认为“赫恩是明治时代,不,是太平洋战争之前最高、最深刻的日本观建构者。”[28]作者甚至将小泉八云与《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做了对比,认为小泉八云比本尼迪克特更加理解日本。副标题“正确理解的尝试”的意思就是要对小泉八云日本观的价值和地位给予更加“正确”的“理解”。作者将熊本时代看作小泉八云日本观形成、转变的重要时期,将《日本试解》看作小泉八云日本观的集大成之作,以小泉八云的经历为主线,结合与张伯伦、斯宾塞的对比,层层深入,阐述其日本观逐渐形成的脉络。原田熙史的《文明史家拉夫卡迪奥·赫恩》(千城,1980)关注的主要是小泉八云的日本文化论,作者在东西文化比较的背景下,结合小泉八云的生平及思想变化对《日本文化的特质》《日本人的微笑》等作品加以解读。

太田雄三的《拉夫卡迪奥·赫恩——虚像与实像》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在日本民众及研究者一边倒地赞颂小泉八云的氛围中,太田雄三是极为少见的做翻案文章的人。作者的主旨倒也不是贬损小泉八云,他的目的如书名所示,就是要重新审视小泉八云的思想与创作,揭破将小泉八云看作理想的日本理解者的“虚像”,还原其真实状态。所以书中对于诸多关于小泉八云的“神话”,如日语能力、研究水平之高等进行了批判,对于小泉八云的日本观、日本文化论、怪谈类改编创作也做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但在努力还原“实像”的过程中,作者亦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处。例如,作者认为小泉八云日本观的基础是所谓“人种主义”,即日本与西方的文化差异是由于人种的不同导致的,因为这种差异是生而如此的,所以相互之间无法理解。小泉八云的确有许多作为西方人无法理解日本文化的叙述,但这些说法更多的是一种文学笔法,实际上小泉八云所做的日本文化论的努力,从《日本人的微笑》《日本文化的特质》直到最后的《日本试解》,都是在用西方文化的视角,向西方世界解释日本,如果他真的坚持所谓人种决定论,这些工作就是毫无意义的了。

大东俊一的《拉夫卡迪奥·赫恩的思想与文学》(彩流社,2004)以宗教观为切入点,考察了小泉八云思想与佛教、神道、儒教之间的关系。但作者将小泉八云的祖先崇拜思想与儒教观念联系起来,可能有过度解读之嫌。因为小泉八云对儒学的了解很少,除了《日本试解》中稍有涉及,在其创作中很少出现,更谈不上什么观念和影响。所以将祖先崇拜与儒学相联系,虽然就日本的实际来说是对的,却未必符合小泉八云思想的真实状态,毕竟小泉八云大致是在神道思想体系内阐释祖先崇拜思想的。高濑彰典于2008、2009、2011年连续出版了三部著作,探讨小泉八云的思想与文学。《小泉八云论考——拉夫卡迪奥·赫恩与日本》(岛根大学拉夫卡迪奥·赫恩研究会,2008)一书主要以小泉八云的生平为线索,探讨小泉八云的日本文化观;《小泉八云的世界——赫恩文学与日本女性》(岛根大学拉夫卡迪奥·赫恩研究会,2009)探究小泉八云的女性观念;《小泉八云的日本研究——赫恩文学与神佛的世界》(岛根大学拉夫卡迪奥·赫恩研究会,2011)的关注点则在于小泉八云的宗教观。池田雅之所著《拉夫卡迪奥·赫恩的日本》(角川学艺,2009),虽然作者自己说既非传记,也非研究,但大致还是一本以小泉八云的生平为线索,以其思想为主题的研究著作。著作分为三章,分别探讨小泉八云对于日本的发现、小泉八云作为教育者的思想以及对怪谈类创作的解读。作者认为小泉八云在这三方面努力的主旨即是对美、善、真的追求。

高田力在《小泉八云的侧影》(北星堂,1934)中《作为教师的八云》一章中,较早探讨了小泉八云的教育思想。此后,速川和男在《小泉八云的世界》(笠间书院,1978)中的“想象力与教育——教坛上的小泉八云”“小泉八云的家庭教育”两章中,也对小泉八云的教育思想进行了解读。除此之外,仙北谷晃一的《人生的教师拉夫卡迪奥·赫恩》(恒文社,1996)、乔治·休斯(George Hughes)的《赫恩的道路》(研究社,2002),以及上文提到的高濑彰典的《小泉八云论考——拉夫卡迪奥·赫恩与日本》、池田雅之的《拉夫卡迪奥·赫恩的日本》,都有章节涉及小泉八云的教育观。高濑彰典等人编辑的《教育者拉夫卡迪奥·赫恩的世界》(ワン·ライン,2006)是一本关于小泉八云教育问题的专题论文集,书中除辑录小泉八云的讲演、书信之外,还收入了钱本健二、高濑彰典、西川盛雄、小泉凡等人探讨小泉八云教育思想的论文。

在日本众多的小泉八云研究者之中,平川祐弘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一位。他对于小泉八云的研究,数量多,水平高,影响大,是名副其实的小泉八云研究泰斗。平川祐弘曾任东京大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室主任,其研究多从比较文学角度入手,仅就与本书相关的思想与创作方面的研究来说,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是追溯小泉八云创作发生学意义上的文化语境,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解读其作品,如结合日本人的记述、回忆、考证等对小泉八云的《英语教师日记》一文进行深入探讨(《梦想的日本,还是现实的日本?》,收入《东方的梦——小泉八云与灵的世界》,筑摩书房,1996)。其二是联系小泉八云的思想、经历、知识文化背景等阐释其创作,如结合小泉八云的童年体验、与父亲的关系,解读“会说话的被子”“抛弃孩子的父亲”等故事(《小泉八云与灵的世界》,收入《东方的梦》),或是结合小泉八云的女性观,在与原作的比较中探讨《和解》的改编(《日本的女性与美国的女性》,收入《小泉八云与神明的世界》,文艺春秋,1988)。值得注意的是,平川祐弘与许多日本学者不同,他不仅在日本文化语境中讨论小泉八云的在日创作,还喜欢对照小泉八云的早期经历和在美时期作品,这也就意味着他更具有国际视野,更重视小泉八云的外国人身份和西方文化背景。其三是研究小泉八云的思想观念,如在《小泉八云与神明的世界》中梳理小泉八云与神道的关系,总结其神道观。此外,平川祐弘还关注于小泉八云及其创作的影响和评价,他在《破裂的友情——赫恩与张伯伦的日本理解》(新潮社,1987)中将小泉八云与日本学家张伯伦作比,称张伯伦是用“头脑理解日本”,而小泉八云则是“用心把握日本”,并对小泉八云理解日本的方式给予了更高的评价。

相比于西方和日本,中国的小泉八云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923年1月,胡愈之发表于《东方杂志》的《小泉八云》是国内第一篇专门介绍赫恩的文章。此后,樊仲云(1925)、朱光潜(1926)都发表过同名文章,但仍以介绍为目的。1928年赵景深发表在《文学周报》(第328期)上的《小泉八云谈中国鬼》是国内第一篇研究小泉八云创作的文章。赵景深在此文中对小泉八云《中国鬼故事》的来源进行了初步的考证和评价。此后,由于各种原因,虽零星有介绍小泉八云的文章出现,但对小泉八云及其创作的实质性研究却较为罕见。近年来,随着学术的进步,国内的小泉八云研究也逐渐升温。以笔者目力所及,刘岸伟的《小泉八云与近代中国》(《二十一世纪》,第66期,2001.8)是新时期的第一篇小泉八云研究论文。季红的《周作人与小泉八云的日本观之比较》(辽宁师范大学,2004)则是国内第一篇涉及小泉八云研究的学位论文。2007年,刘岸伟的日文专著《小泉八云与近代中国》(岩波书店,2004)由武汉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这是中文世界的第一部小泉八云研究专著。此后,牟学苑的《拉夫卡迪奥·赫恩文学的发生学研究》(2008年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从比较文学发生学的角度还原了小泉八云文学创作的文化语境,并对小泉八云笔下的日本形象、日本观进行了探讨。张瑾的博士学位论文《小泉八云的日本情结与文学实践》(东北师范大学,2010)则更多地从内部研究的视角对小泉八云的怪谈文学、日本文化论等进行了研究。

在国内读者乃至研究界对于小泉八云普遍感到陌生的状态下,能够深入探讨小泉八云思想及创作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具备一定学术容量和深度的专门著作尤为少见,本书的写作如能对国内的小泉八云研究有所助益,则幸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