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企业架构总体规划
本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理解的内容包括:企业总体架构规划包含哪些内容?关于IT战略、业务战略、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的定义是什么?同时我们应该掌握数据架构规划、应用架构规划、技术架构规划的方法论。通过学习,读者应对企业总体规划、企业战略、企业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数据架构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学习本章,读者将掌握:
●企业架构总体规划的概念
●企业的总体规划包含哪些内容
●什么是企业战略
●什么是企业IT战略
●企业架构和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业务架构
●什么是IT架构
●业务架构和IT架构之间的关系
●数据架构规划的方法论
●应用架构规划的方法论
●技术架构规划的方法论
1.1 企业总体架构规划基础
1.1.1 企业总体架构规划概念
一、企业总体架构规划定义?
企业总体架构规划是从全局出发,解决现存问题,同时满足现实需求和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效地对资源进行管控,加强IT技术实力,并且指明企业的经营方向和发展目标,对企业远景发展轨迹进行全面规划。
我们可以建立起对企业总体规划的感性认识,把总体规划看成是对城市的战略规划和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建设规划等内容。同时遵循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原则,使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能够稳步前行,近期建设和远期规划可以相互支持。
举例来说,城市的总体规划主要关注一个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功能区域和基础公共设施等方面。
如图1-1所示,假设城市的战略规划是建立一个人文都市,打造区域一体化共赢战略,新型城市化、城乡统筹与美好城乡建设战略和交通引领发展战略,这是对城市的发展方向的定位。
城市的建设规划包括水利规划,电网规划,建筑和小区的布局,道路交通,煤气等基础设施的规划。
图1-1 城市总体规划
企业总体规划类似于城市总体规划,包含了企业战略、企业架构和实施解决方案等。
二、企业总体规划包含的内容
企业的总体规划包括企业战略、企业架构和实施解决方案等内容。
如图1-2所示,企业战略包含业务战略和IT战略,是对企业业务发展方向和IT发展方向的描述。它们都属于企业宏观的管理范畴,与城市的战略规划类似。企业架构规划包括业务架构和IT架构,是连接企业战略和实施解决方案的核心纽带,类似于对城市的建设规划。
图1-2 企业的总体规划
其中业务架构包含了对业务流程、业务对象、业务规范和价值管理的描述。IT架构包含了对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的描述,而数据架构是本书的核心和重点。
企业具体的实施解决方案是在IT架构满足企业战略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指导企业具体实施的过程。
1.1.2 企业战略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企业战略。美国90%的企业家认为:“最占时间、最为重要、最为困难的事就是制定战略规划”,据相关机构统计,发达国家的企业领导一年中要花大约40%的时间去研究企业战略。
一、企业战略的定义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目标,包括达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的总体谋划。企业战略的实质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如果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清楚,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就很难领悟企业高层的战略意图和任务实质。
上面这种状况会导致企业大部分成员丧失方向感,个人的努力和发展方向不明确,就造成了企业无论是技术路线、服务方向,还是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价值冲突。
企业战略的作用就是企业能够运筹帷幄,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选择合适的经营发展方向,它是一个长远、持续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例如,企业战略可以包括: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竞争战略、营销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培养战略等方面,它们都是从不同的维度去描述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和基本性的问题,都属于企业战略的范畴。如果企业是一艘船,那么企业的战略就是航海图,引领企业到达目标。
二、企业战略的特征
企业战略属于企业的宏观管理范畴,具有指导性、长远性、系统性、风险性、全局性和竞争性等主要特征。
1)指导性
企业的战略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远景发展目标,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活动中起着指导作用。
2)全局性
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通过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周边经营环境的深入分析,并且结合自身条件,从系统全局的角度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
3)长远性
企业战略基于企业长期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确立企业的战略方向和远景目标。企业战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4)系统性
企业战略属于决策层的战略,企业的经营方针、投资规模、经营方向和发展目标是企业战略的核心部分。企业战略围绕着发展目标设立各个阶段的经营策略,并且构成一个个环环相扣的企业战略体系。
5)风险性
企业的战略决策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经过深入的市场研究,客观地设立远景目标,并且资源调配使用得当,制定的企业战略就会起到促进的作用。反之,战略制定出现偏差,就会为企业带来相应的高风险。
6)竞争性
企业战略需要考虑各种的内外环境,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改善相应的经营模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保证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
一般来说,企业战略包括业务战略和IT战略。
1)业务战略
企业的业务战略是指企业拥有的所有资产,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运营,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资本的增值。它强调了企业在各自生产领域中的发展之道和发展方向,包括如何创造价值,并且以更好的服务去满足客户,这是企业业务战略的核心和重点。
2)IT战略
企业的IT战略是指在充分研究企业发展愿景、业务策略和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信息系统的远景、组成架构、逻辑关系等内容,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从功能划分的角度来看,IT战略是一类独立的战略,为了明确未来IT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可以从应用系统建设、信息治理、基础设施、IT管理体系、IT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
IT战略的实质就是关于信息系统功能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规划。
IT战略的目的是指导系统的建设,通过明确相应的优化机制、保障规划和工作计划,并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改IT战略规划,以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IT战略是保证信息化建设全面性、前瞻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1.1.3 什么是企业架构
一、企业架构的概念
企业总体规划包括企业的战略、企业架构和企业具体的实施解决方案。企业架构又包括业务架构和IT架构,本书重点关注的是企业架构中的数据架构部分。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企业架构?企业架构和企业战略的关系是什么?
关于企业架构,不少的学术研究机构、标准组织和大厂商,都给出了各自的定义。
(1)微软公司的定义
企业架构是对一个公司的核心业务流程和IT能力的组织逻辑,通过一组原理、政策和技术选择来获得,以实现公司运营模型的业务标准化和集成需求。
(2)IBM公司的定义
企业架构是记录企业内所有的信息系统,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系统如何完成企业使命的蓝图。
(3)Zachman的定义
企业架构是构成组织的所有关键元素和关系的综合描述。企业架构框架(EAF)是个描述企业架构方法的蓝图。
二、企业架构的实质
企业架构实质上就是对企业多角度的一种描述,它反映了企业的业务流程、技术的组织和安排,是对企业关键性业务和技术的整体性描述。
如果我们把企业当做一栋建筑,信息技术就是一些建筑材料,在建造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的功能定位并且结合现有的资源进行总体的架构设计,用架构来指导建造的过程。其中对建筑的功能定位类似于企业的战略,对建筑的总体架构设计类似于企业架构。其实“架构”一词最早来源于建筑行业,它描绘了事物的本质结构和内在规律,例如城市需要城市架构。
企业架构先从企业战略出发去梳理业务架构,然后进一步分析和规划IT架构,通过对企业架构的分析,将企业的业务战略、业务流程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描绘一个业务、信息、技术互动的蓝图。企业架构实质上就是企业的全景图,从战略、愿景,到业务、IT等各个方面展示企业的结构和内部关系,从而指导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最终实现业务和IT的融合。
举例来说,修建一栋房子,需要进行很多的架构设计工作,首先要进行外部的效果设计,当客户满意之后,再进行下内部设计,以及配套的线路、上下水管等方面的规划。同样,在进行企业架构设计的时候,也需要像房屋架构设计一样从不同的层次去描述企业的特征,如图1-3所示。
图1-3 企业架构的形象比喻
企业架构是对真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业务流程和IT设施的抽象,主要包括企业组织、职能、业务流程、IT系统、数据、网络部署等的完整的、一体化的描述。企业架构反映了企业业务的状况,并体现了业务与IT的映射关系,明确各类IT基础设施对业务的支撑关系。企业架构就像城市的“总体规划蓝图”,在它的指导下,各个IT系统的建设得以有序进行。归根结底,企业架构的目的是将跨企业的、零散的业务流程优化成一个集成的环境,同时帮助企业执行业务战略及IT战略规划。
如图1-4所示,缺乏企业架构的IT系统犹如一个个的“竖井”结构,各个部门难以保持信息的一致性。
企业架构统一关键的企业数据,确保跨部门之间信息的一致性,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图1-5所示。
为了满足中国人民银行或者中国银监会的监管要求,增强核心竞争力并满足现实需求,很多金融机构也在进行企业架构的建设。
图1-4 “竖井”架构
图1-5 企业架构统一关键的企业数据
●监管要求
由中国银监会颁布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中已经说明了“信息科技规划要与业务战略保持一致,以业务架构为基础,科学设计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基础架构”,这说明政府监管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对规划的要求,同时也提高了监管力度。
●增强核心竞争力
企业架构可以保证IT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使系统设计灵活、先进,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同时IT与业务的有效融合,有力地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且支持未来业务和规模的扩张。
●满足现实需求
企业架构可以帮助企业统一各类概念与术语,梳理现有系统,提取可重用的IT资产,加快积累,有效降低应用的开发成本,提高设计、开发效率和质量。
三、企业架构的价值
企业架构的价值可以分为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
企业架构的有形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利用现有的架构,缩短系统开发和部署的时间,构建灵活的系统环境。
2)减少系统的重复建设,节约并且降低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成本。
3)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减少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学习周期。
企业架构的无形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达成业务人员和IT技术人员之间的共识。
2)加强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沟通。
3)保证信息的集中,增加知识的积累。
四、企业架构的组成
企业架构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现实世界中企业的业务流程和IT设施抽象的过程。它反映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和IT架构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企业架构包括业务架构和IT架构。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业务架构?
1᥊业务架构
一个优秀的架构师和咨询顾问,不在于他有多厉害的技术手段,重要的是他对业务的理解有多深。通常来说,业务架构可以作为IT架构的输入部分。广义的业务架构包括产品、销售、财务、人力资源、客户服务等企业核心的业务功能和职责。并且将企业战略转化成企业运营的目标和形式,同时明确相关人员角色、企业资源、IT资源和服务是如何协调和部署的。我们可以认为由企业战略决定了业务架构的模式,同时业务架构又是企业战略实现的手段之一。
狭义的业务架构包含了企业运营活动中的业务策略、组织、关键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以及人员组织结构等内容。我们对业务架构有以下两方面的理解:
①业务架构是对业务规划的一种描述,主要解决业务布局,以及业务之间的关系,包括制定什么样的业务策略、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和流程等内容。
在企业架构中,业务架构是核心内容,是企业相对稳定的部分,企业在业务架构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相应的业务流程,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可以做到差异化的竞争。业务架构决定了IT架构的内容,同时IT架构又推动了业务架构的规划,它们是相互支持和促进的关系。
②业务架构定义了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以及企业内部的协作关系。它描述了企业如何满足客户需求,如何进行市场竞争,如何达成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何建立相应的业务运营体系和绩效考核等内容。
业务架构是基于企业战略的,它决定了企业各组成部分是如何运转的。同时业务架构建立了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活动中的关联关系,它是连接企业战略和具体项目实施的一座桥梁,通过业务架构的支持,达到企业战略中预先设定的战略目标。
举例来说,假设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将成本降低10%,要实现该目标,就需要对现有的运营机制进行改进,可以通过在线自助服务减少人力成本,或者是优化现有的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一般来说,日常运作的组织、业务流程和IT运营系统都应该在业务架构的框架下运转,如果没有业务架构,就会导致运营与企业战略方向的脱节,使每个业务环节存在缺乏统一调度等问题。
2.IT架构
IT架构是对企业系统的IT规划,是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综合性的蓝图,IT架构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最优的投资回报,同时实现业务和技术接口之间的标准化,保证企业运营和企业战略之间的一致性。
IT架构又承担了IT战略与IT项目实施、执行的桥梁作用,它主要包含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
IT架构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提供明确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保证业务需求和技术支持之间转换的高效性,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
IT架构的原则:
(1)法律法规遵循原则
系统的建设应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一些行业法规要求、信息安全要求等方面。
(2)架构及标准遵循原则
对于未来系统的建设,应该遵循架构及标准的原则。例如,技术解决方案、功能范围等方面需要和企业业务战略保持一致。
(3)数据整合原则
如果存在多个数据源,特别是在数据处理、存储和数据服务过程中有相同的部分,抽象出来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块。
(4)资产重用原则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所有设备、软件或者组件,都需要进行管理,特别需要考虑在未来系统架构过程中这些资产的重用性,从而降低系统建设的成本。
(5)灵活高效原则
系统的架构需要满足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外部环境和业务需求的变化。同时,要能够保证系统处理数据的高效性,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IT架构的作用:
●理解IT的价值。帮助企业高层理解IT的价值,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持。
●构建灵活的环境。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已有的架构,缩短部署和开发的时间,构建灵活的环境。
●降低成本。减少系统重复建设,降低系统建设成本。
●规避各种风险。
●有效地促进业务和IT之间的融合。
●加强沟通。加强业务人员和IT人员的沟通,建立共同交流的平台。
IT架构包含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五、应用架构
1᥊什么是应用架构?
应用架构是对实现业务能力、支撑业务发展的应用功能结构化的描述方法。
系统的应用架构可以从功能和应用两个不同的视觉角度描述系统各个组件的构成以及组件之间的关系。功能组件模型侧重于业务功能,而应用组件模型则侧重于应用系统设计。
应用架构是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之间的“桥梁”,如图1-6所示。
图1-6 应用架构是“桥梁”
2.应用架构的目标
●为业务发展和业务战略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架构支撑和保障。
●提供对业务架构的应用支撑。
●描述应用系统的实现方式。
●描述应用系统间的交互关系。
●描述应用与核心业务的对应关系。
3.应用架构的原则
应用架构的原则主要包括业务前瞻性、应用企业化、系统平台化、系统整合化和适度松耦合。
●业务前瞻性
能够适应未来业务发展的要求,保证应用架构对于企业战略和业务架构的支持能力,应用架构应该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同时保证架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应用架构在覆盖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能够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可扩展性,并且考虑现有的资源配置,保证架构的可落地性。
●应用企业化
通过应用架构的设计,解决系统多、功能分散或者界限不清晰的问题,推动企业进行集中的应用建设。并且全面考虑到业务的需求,增强对外服务相关的组件设计,提升系统对外服务的能力。
●系统平台化
将相同的业务逻辑抽象出来,形成公共的服务组件,采用平台化的策略,形成基础平台,并且针对业务功能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的配置和开发,从而实现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支持快速产品的研发。
●系统整合化
将相同的业务组件抽象出来,统一建设,在此基础上,考虑系统差异化的需求。例如数据报送规则的差异、产品加工逻辑的差异和服务对象的差异等。实现机构、用户、权限等公共组件和技术组件的整合。
●适度松耦合
减少组件间的相互依赖,提高系统的故障防范和隔离的能力,同时参考最佳实践,结合业务的特点,合理划分应用架构的各个层次,提高组件的内聚性。
4.创建应用架构的整体步骤
如图1-7所示。以业务战略为出发点,形成企业的业务能力和组件化业务模型,参考业务需求,梳理未来应用功能模型,在应用架构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形成未来的应用架构,最后进行未来应用场景的验证。
图1-7 创建应用架构的整体步骤
5.应用架构相关案例
某金融机构应用架构示例,如下图所示:
(1)客户服务层
客户可以包括对公客户和个人客户,包括综合前端服务平台、网上银行系统、电话银行系统、自助服务、手机银行系统等内容。
(2)渠道整合层
渠道整合层主要包括综合前置平台,ECIF等。
(3)业务处理层
业务处理层主要包括:总账系统、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等。其中总账系统主要是对整个银行财务状况的管理。核心业务系统包括总账接口、瘦核心和应用接口。总账系统通过总账接口与核心业务系统相连。瘦核心主要是银行的会计核算功能,账户管理和客户信息管理等。
应用架构不是本书重点,所以不做赘述。
六、数据架构
1.什么是数据架构
从概念上来说,数据架构是指与数据相关的各种架构组件的排列顺序,其中架构组件主要实现数据的存储、交互、分布、流转和应用等功能。
数据架构的核心主要包括数据层次的划分、数据的分布、各层次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的转换等。数据架构是企业架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数据架构主要研究和解决如何管理和使用数据。主要内容包括数据从源系统经过各种处理、加工而达到目标系统的布局与流向的框架结构。
数据架构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企业数据的标准化、一致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有效支持企业的数据管理和经营决策分析,实现企业数据的统一规划体系。
数据架构可以帮助企业消除信息孤岛,建立一个共享、通用的企业级基础数据平台。
2.数据架构包含的内容
数据架构主要包含数据定义、数据分类、数据分布、数据CRUD等内容。
●数据定义
所谓数据定义就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指用实体、属性及其关系对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业务概念和逻辑规则进行统一的定义、命名,包括数据概念模型、数据逻辑模型、数据物理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架构规划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良好的数据模型可以反映业务模式的本质,确保数据架构为业务需求提供全面、一致、完整的高质量数据,从架构规划以及设计层面,明确数据概念模型,制定数据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数据模型是业务人员、IT人员进行沟通的一套语言。
●数据分类
数据分类是根据业务特征对数据进行归类和划分,用层级列表的方式展现业务的规则,数据分类的规范需要满足各种数据需求对数据组织的要求,它独立于具体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分布。
●数据分布
数据分布包括数据的业务分布与数据的系统分布。数据分布主要分析数据在业务各个环节中的创建、引用、更新和删除,并且根据业务对数据的处理特点,规划合理的数据分布,考虑相关的数据流向,以满足相关的业务需求。
在规划设计数据分布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明确系统不同位置之间的数据定位,以及数据的内容和数据流向。
②考虑海量数据在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快速增量迁移。
③考虑数据的快速加工。
④能够适应数据采集的多元化。
⑤需要考虑特殊情况下的数据纠错更
●数据CRUD
CRUD是建立(Create)、读取(Read)、更新(Update)及删除(Delete)这4项操作的英文缩写。数据的CRUD可以明确系统核心的数据由哪些系统产生,哪些系统有权限读取这些核心数据,而这些数据的更新和删除的权限属于哪些系统,数据CRUD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数据管控
数据管控包含数据质量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标准管理、元数据管理等多个管控专项,如图1-8所示。
图1-8 数据管控包含的内容
●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或者管理手段提高数据质量的过程。数据质量管理是循环管理的过程,目的是通过提升数据的使用价值,为系统赢得经济效益。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是按照数据的业务属性划分数据的几个阶段:数据的创建、数据的使用、数据的归档和数据的销毁。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对历史数据查询的要求,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并且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减少数据存储、运维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
●数据标准管理
数据标准是统一对数据的理解和使用,为数据的业务属性、业务规则、管理属性和技术属性制定统一的规范。
通过数据标准管理,可以加强对业务的标准化工作,强化对业务的管理,完成对重点数据的统一管理。数据标准管理的原则:保证数据标准命名、编码的唯一性,维护数据标准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保证数据标准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
●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管理是指管理数据的数据,负责记录和管理系统中所有数据的定义、规则、规范和流程。元数据管理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数据的来源、变化过程等信息。当数据发生变化时,用户可以借助元数据管理工具分析出这些数据变化带来的影响。
3.数据架构的目标
实现企业数据的标准化、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实现企业数据统一管理的规划体系。有效支撑企业信息数据管理和经营决策分析。
4.创建数据架构的整体步骤
数据架构对于企业有效地分配、部署和使用数据,实现数据的组织、共享,从而保证数据在各系统之间的一致性、有效性和完整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创建数据架构的整体步骤(见图1-9)包括在了解数据架构现状的基础上,参考系统需求,借鉴行业先进的数据分类方法和参考架构,分别从三个体系进行数据架构的规划。
图1-9 创建数据架构的整体步骤
5.数据架构规划工作思路及方法
首先,数据架构从业务特征和业务需求出发,明确数据主题域的划分和数据的分类,主题域是从较高层级对业务进行抽象和归纳,是从概念层面上对系统的全面描述,需要考虑业务的扩展性。主题域划定后,一般较少变更。
其次,进行数据模型的设计。对于目标数据架构来说,一般流程是参考行业内先进的架构经验进行目标架构的设计,包括对数据存储、分布和流转的设计。
最后,对数据分布和流转进行场景验证,同时需要考虑各个阶段的数据管控的要求。
具体内容如图1-10所示。
图1-10 数据架构规划工作思路及方法
6.数据架构原则
数据架构的原则主要包括灵活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数据共享原则、数据可用性原则、数据定义标准原则、数据安全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对于数据的组织及其架构的划分要充分考虑灵活性。例如,源数据采集格式需要考虑不同业务的需求,能够灵活地适应业务的变更。
●高效性原则
需要考虑数据校验和数据加载的高效性。例如,各个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迁移、产品加工和产品的快速生成都需要考虑高效性。
●可扩展性原则
数据架构整体规划要充分考虑系统未来的可扩展性,在新技术或者新需求、新业务出现时,能够尽量减少数据架构的变更。
●数据共享原则
数据在系统内可以共享,相同的数据指标需要遵循唯一性,强化对公共需求的加工。
●数据可用性原则
对数据的采集以能够支撑业务需求为基础。
●数据定义标准原则
数据项必须有易理解的业务定义,使用户理解数据的意义,同时确保数据的定义遵循统一标准,而且数据标准需要满足完整性、正确性、一致性等要求。
●数据安全性原则
数据按照非功能性要求,定义数据的安全级别、安全管理等级。并且区分敏感数据和非敏感数据。
7.数据架构相关案例
数据架构从数据的产生、加工、使用和管理的视角来描述业务系统。数据架构的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分类和数据模型化,从数据业务特性出发,规划数据主题域,并且在数据主题域的基础上对数据进一步分类。然后根据数据分类,对关键属性和核心数据关系模型化,形成高阶的数据模型。
2)根据行业先进的数据架构,结合业务数据的加工特征,重点考虑数据架构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效性等几个方面,规划目标数据架构。
3)根据数据分类,规划数据分类在目标架构逻辑数据库存储上的分布与流转,从而对目标数据架构进行验证。
4)结合业务管理要求,规划系统的数据治理架构。
七、技术架构
1.技术架构概念
技术架构是IT架构中比较底层的架构,它定义了如何建立一个IT运行环境来支持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
技术架构主要描述业务、数据、应用服务部署的基础设施能力,通过技术架构可以建立一个IT平台,涉及对技术的采用、基础设施的建立、产品的选择、系统的管理等方面。
技术架构需要考虑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包括一些软硬件、网络技术等方面。技术架构的设计目标就是参考成熟的技术规范,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灵活、易维护,并且支持业务连续性的IT技术架构。
2.技术架构的目标
1)针对未来系统的技术架构,制定技术架构设计规范、实施规划、决策支持等内容。
2)通过技术架构,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扩展性。
3)通过标准化、组件化和平台化技术打造灵活、可扩展的平台,这样可以快速地满足业务的变化。
3.技术组件的识别
可以根据技术架构的相关案例和业务组件需求,分层次去识别系统的技术组件。技术组件的描述见表1-1。
表1-1 技术组件的描述
4.技术架构原则
技术架构的原则如图1-1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安全、可靠性原则
从应用组件到物理基础架构,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用性,以保证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安全性应该遵循相关安全政策、标准和法规。
图1-11 技术架构原则
(2)灵活性及扩展性原则
满足灵活加工产品的要求,业务变更或新功能开发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能够适应业务量的变化。
(3)资产复用原则
对已有的成熟技术、规划经验等相关资产进行提炼和重用,降低开发与维护的成本。抽取公共技术组件,使架构能够满足不同业务之间差异化的需求,支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4)采用成熟技术原则
选用主流技术,采用成熟的技术平台和开发工具,引入已验证过的开发框架,提升开发效率,平衡成熟产品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基于成熟产品及实施案例,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
(5)平稳过渡原则
能够支撑业务的连续性,保证未来系统的过渡和切换必须是阶段化可控的和低风险的。
(6)符合行业信息化建设相关规范
遵循统一认证规范、容灾规范、安全规范、广域网安全规范等,加强系统设计、开发等规范管理,在已有规范的基础上形成并完善整体架构方案。
5.技术架构规划工作思路及方法
技术架构规划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如图1-12所示。
图1-12 技术架构规划工作思路及方法
1)参考先进的技术架构,结合现有的IT环境,采用分层的方式设计目标技术架构。目标技术架构提供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参考技术架构和已定义的业务组件需求,分层次识别未来系统关键技术组件。
3)根据应用架构组件分组,按照业务特点和技术实现考量,划分子系统。
4)根据技术组件的服务能力,按照SOA的思路划分为几个服务平台,为规划子系统提供基础的公共服务。
5)子系统的划分也为了验证服务平台中的服务能力是否有缺失。间接验证技术组件是否有缺失。
6)提供标准化服务的技术组件与子系统的结合,形成完整的目标技术架构。
7)最后参考最佳实践,对逻辑部署和物理部署进行规划。
技术架构主要包括安全管理、集成服务、接入渠道、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如图1-13所示。
图1-13 技术架构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目录服务、身份管理、用户认证&授权、单点登录、访问控制、审计服务、数据安全、PKI、操作安全。
(2)集成服务
集成服务主要包括内、外部接口,数据整合和拆分。
(3)接入渠道
接入渠道主要包括客服中心、信件、E-mail、互联网、手机。
(4)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服务总线、文件交换服务、流程引擎、规则引擎、批量作业服务、审计服务负载均衡、存储管理及恢复。
其中主要的技术组件包括网络服务、系统管理服务、测试和开发服务、平台服务等内容。
(1)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主要包括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传输服务、网络协议、网关服务、路由服务、网络加速服务、内容网络服务。
(2)系统管理服务
系统管理服务主要包括配置管理、网络管理、软件分发、问题管理、账户管理、高可用性管理、监控及其优化管理。
(3)测试和开发服务
测试和开发服务主要包括开发环境、开发工具、优先级管理、测试环境。
(4)平台服务
平台服务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打印服务、其他设备服务、机房基本设备、UPS、布线等技术、服务器平台架构、高可用性架构、灾难备份机制。
技术架构从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实现的角度进行规划。技术架构规划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参考技术架构,结合现状分析和技术架构原则,识别各种技术组件。
这些组件可能是应用架构或数据架构中某些组件的功能实现,也可能是作为一个系统必须具备的技术组件。针对这些技术组件,考虑各种成熟软件实现技术。
2)根据子系统划分原则,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系统和技术平台。
这些技术平台由技术组件构成。通过技术平台构建多个子系统。针对每个子系统,定义包含的应用组件和逻辑数据存储,并描述每个子系统与技术组件之间的关系,保证技术平台所包含的技术组件能够很好地支持所有应用组件的技术实现。
3)系统的实现一般分为展现交互层、逻辑执行层和数据存储层。
在系统部署上由不同的软件技术支持。按照方法论,通常将部署单元分为三大类:展现部署单元、执行部署单元和数据部署单元,根据多个子系统和技术平台所包含的组件,识别对应的部署单元。并根据组件之间的关系定义部署单元之间的关系。
4)根据位置、用户分布、网络连接及接入点等情况,结合参考架构和用户的IT环境,规划系统的逻辑架构。
5)参考逻辑架构,结合真实的IT环境,包括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可以采用诸如虚拟化或者资源池技术,规划物理架构和基础架构。
6.技术架构相关案例
某金融机构技术架构相关案例如图1-14所示。
其中技术架构包括:渠道层、应用服务层、公共技术服务层、集成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和基础设施层。例如,软件服务层中的内容管理是为未来系统提供更广泛的非结构化内容进行存储、访问和管理,包括业务中涉及的影像,各种格式的办公文档,XML、HTML文件,各类报表、图像和音频/视频信息等。
八、企业总体规划总结
企业总体规划包括企业战略和企业架构两个部分。企业战略描述的是企业的目标。企业架构描述的是业务流程、运营模式、关键业务指标和企业IT系统需要完成哪些工作等内容。
企业战略决定企业架构的模型,同时企业架构又支持企业战略的实现。如果我们把企业战略看成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包括对城市的定位等方面。那么企业架构就是对城市的设计规划,包括城市的组成,每部分是如何构建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架构是连接企业战略和IT项目实施的桥梁。通过企业架构的规划,包括在业务战略和IT战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顶向下的设计,形成稳定的IT环境,从而将战略、业务流程和具体的IT规划三者之间紧密的联系起来。
图1-14 某金融机构技术架构案例
我们参考企业架构的方法论,IT架构是业务发展和业务战略的实现提供架构支撑和保障。业务架构可以作为整个IT架构的核心输入。业务架构和IT架构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在IT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业务架构可以提供完整的业务视图和业务要求,指导IT架构的实现,同时IT架构保障业务架构的实现。业务架构主要包含了业务流程、业务对象、地域和价值管理的描述,而IT架构主要包含了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等内容。
业务架构对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提出业务需求。而应用架构为业务架构提供应用支持,数据架构为业务架构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技术架构是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到IT系统的落地和实现。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是业务架构落地到系统架构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企业架构中,数据架构是核心,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数据是信息系统的重要资源,在构建IT架构的时候,首先考虑数据架构对业务的支持,理想的IT架构是数据驱动的。数据架构帮助企业消除信息孤岛,建立一个共享、一致的企业数据基础平台。
应用架构是为业务提供哪些应用和功能,它主要连接业务架构中的流程、业务组件、功能和人员等,同时也能连接数据架构中的数据管理部分,还能够提出对技术架构和基础设施的要求。应用架构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避免各个部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建立很多重复的,难以共享的应用系统,应用架构在IT架构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技术架构是IT架构中比较底层的架构,它用来支持数据和应用,以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转。技术架构需要考虑技术的采用,未来技术的发展等因素。
1.2 国内商业银行战略规划和架构状况剖析
在过去10年间,我国银行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框架体系,建成了面向业务的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四大行(工、农、建、中)为代表的国有银行,相继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银行的战略目标,其他股份制银行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逐步完善了符合本行特色的战略和架构。
总体来说,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已经认识到了战略规划和架构的重要性,同时整个银行业基本上实现了核心业务的“数据大集中”,提升了银行的抗灾难能力,并且随着银行业务的增加,对产品的创新和业务流程的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和升级工作,商业银行的业务功能逐步完善,效益不断增加。
但是随着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各个银行都追求业务系统的快速开发和产品的快速上市,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之间存在着孤立的现象,造成了部分银行的系统数目繁多,系统之间缺少企业级整体架构的思想,如图1-15所示。
图1-15 银行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在数据架构方面,数据被分散到各个应用系统之间,数据质量较差,数据的使用缺少规范。同时部分银行对战略规划的概念和认识还缺少统一性,很多银行都处于比较片面的阶段,从而影响战略规划对日常系统建设的指导作用,因为战略规划和业务规划的契合度不高,缺少IT战略对于业务战略的支持和业务战略对IT战略的指导。
因此,在战略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业务部门和IT部门共同参与,相互合作,达成业务和IT技术部门的共识。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总是存在着看不见的鸿沟,业务部门经常抱怨技术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技术部门则经常抱怨业务需求的不确定,需求变更过于频繁。作为技术部门常常被动地接收业务需求,疲于应付,更谈不上技术的创新和引领业务的发展。
以上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从战略角度出发的总体架构规划,当业务部门提出不同的业务需求,IT技术部门则以不同的技术框架和软硬件去满足业务,各个系统相互分散,在银行内部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使银行的维护成本大幅提高,不能有效地利用数据资源,从而无法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去推动业务向前发展。从业务上来说,由于缺乏对全局的把握,无法形成统一的业务视图,降低了业务的灵活性,也就无法支撑日益复杂的业务。
基于以上的现状分析,我们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应该从制度上消除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隔膜”,从管理机制上把IT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目标统一起来,使业务部门除了关注业务和经营指标外,也关心具体的操作流程、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风险等内容。技术部门除了考虑技术实现外,也应该考虑项目的效益,使技术融入业务,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如图1-16所示。
图1-16 消除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隔膜”
在IT技术部门中,首先在需求分析阶段,统筹和优化整体的业务需求。然后根据业务需求,规划项目的设计、开发和运维等活动。技术部门应该主动了解需求,不仅要承担技术的角色,也要考虑业务解决方案和对业务流程的整合。技术部门的真正价值就是利用已有的IT技术提供整体的业务解决方案,帮助银行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和改造。
在业务部门中,不仅需要考虑业务流程的优化、业务的集中处理,更应该将IT战略和银行的业务战略融合到一起,从战略、管理变革的角度降低IT的风险。IT与业务的融合,可以促使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也相应地促进了业务的发展,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因此,金融机构迫切需要企业架构的方法论来解决由于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各种问题。在银行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架构越来越受到大中小银行的重视,它们已经开始从整体架构上规划IT系统。
从战略规划的角度来讲,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业务和IT的高度融合
对于各个银行来说,IT战略规划要坚持从自身的业务战略出发,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全面考虑信息化建设的各项IT和业务工作,实现业务和IT的高度融合。
(2)借鉴先进经验
根据银行的信息化战略,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理念、整体框架和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提升银行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业务的发展。
(3)分阶段重点实施
信息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完善的过程,根据业务发展的重点方向,利用现有的资源,分阶段重点实施系统规划。
从整体架构的角度来说,企业架构是桥梁,在对业务战略和流程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形成灵活的、可扩展的架构。
对于银行来说,其架构设计是否灵活、先进,已经关系到银行核心业务和未来业务的发展,包括是否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带来的压力。
明确战略规划,保证战略规划的前瞻性、全面性和统一性,识别未来发展的定位和战略目标,结合银行整体的业务架构,设计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并且建立相应的业务流程和决策机制,更好地推动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个过程已经成为国内外银行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也是银行通过信息化转变成“智慧银行”的主要过程。
1.3 数据架构在银行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数据架构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来说,资金、人才和数据是公认的企业的资产。企业可以通过使用数据,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
如何建立一个灵活、松耦合、高性能的数据架构规划体系,是很多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实践,很多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系统应该具备多渠道数据采集能力、历史与趋势分析能力。数据架构规划在信息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数据架构规划可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使企业充分利用数据,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促进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数据架构在企业总体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数据是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信息系统就像是数据工厂的流水线,而核心是数据的加工和流转。比较有价值的其实就是数据。
(2)数据是业务和技术沟通的桥梁
当业务需求和技术实现出现脱节的时候,信息系统往往就会出现问题。为了加强彼此的沟通,就会找到一门共同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数据,它承担着业务和技术沟通的桥梁作用。
数据是业务系统真实的记录,可以通过分析数据的过程完成对业务需求的技术性分解,同时数据又是系统功能设计的依据。
(3)数据是企业价值提升的“推进器”
通过对数据的全面分析,可以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二、良好的数据架构对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数据是银行的核心资产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又是信息系统的重要资源,如何提高数据的利用率是数据架构关注的重点之一。另外,在数据架构过程中应该有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优秀的数据架构可以提高银行的服务能力和满足银行多样化的需求。
(2)支持产品的多样化
目前很多银行系统都是从数据源的采集环节到数据终点的发布,整体呈现出了一种紧耦合的关系,经常出现对系统某一功能点的调整修改,都需要对整个系统的多个处理环节进行改造的情况。这种落后的数据架构,已经严重制约了硬件性能的发挥,最后只能靠打补丁的方式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也就是在现有系统上增加新的功能点,或者开发新的产品,采集新的数据源,每个系统都自成体系,这种方式会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的问题,资源也会严重浪费,同时也无法支持产品的多样化。
(3)消除信息孤岛
数据架构可以帮助银行消除信息孤岛,建立共享、通用的企业数据基础平台。没有好的数据架构,同样也不会有好的数据质量,这样会降低银行的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也就降低了社会的认同感。
小结
●数据和空气有着类似的功能,不同的企业和个人需要不同类型的数据,数据就是价值。大数据即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无论知识普及、技术共享,还是人才培养,都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上去支持。
●很多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数据是核心资产和竞争力,正是这个原因,IT人员才需要了解数据架构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利用数据架构提升数据分布的合理性,降低数据存储的成本。
●从概念上来说,数据架构是指与数据相关的架构组件的排放顺序,架构组件负责数据的存储、交互、应用等功能。同时数据架构是企业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有效地分配、部署和使用数据,实现数据的合理组织、有效共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企业架构来说,它可以从全局出发,统一各类概念和术语,梳理现有的系统,提取可重用的IT资产,从而降低开发的成本,提高数据质量。
●企业架构包含业务架构和IT架构,我们可以参考先进的架构实践,对IT架构进行优化,确保IT架构能够很好地支持未来业务的发展。而IT架构又包含了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
●企业的总体架构就是从全局出发,解决现存问题,同时满足现实需求和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效地对资源进行管控,加强IT技术实力,并且指明了企业的经营方向和发展目标,对企业远景发展轨迹进行全面的规划。
●企业总体规划包括企业的战略、企业架构和企业具体的实施解决方案。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目标,包括达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的总体谋划。企业战略的实质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定位。
●企业战略的作用和目标就是企业能够运筹帷幄,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选择合适的经营发展方向,它是一个长远、持续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企业战略属于企业的宏观管理范畴,具有指导性、长远性、系统性、风险性、全局性和竞争性等主要特征。
●企业的业务战略是指企业拥有的所有资产,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运营,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资本的增值。
●企业的IT战略是指在充分研究企业的发展愿景、业务策略和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信息系统的远景、组成架构、逻辑关系等,以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架构实质上就是对企业多角度的一种描述,它反映了企业的业务流程、技术的组织和安排,是对企业关键性业务和技术的整体性描述。企业架构的目的是将跨企业的、零散的业务流程优化成一个集成的环境,同时帮助企业执行业务战略及IT战略规划。企业架构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现实世界中企业的业务流程和IT设施抽象的过程。它反映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和IT架构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企业架构包括业务架构和IT架构。
●广义的业务架构包括产品、销售、财务、人力资源、客户服务等企业核心的业务功能和职责。并且将企业战略转化成企业运营的目标和形式,同时明确相关人员、企业资源、IT资源和服务是如何协调和部署的。我们可以说由企业战略决定了业务架构的模式,同时业务架构又是企业战略实现的手段。而狭义的业务架构包含了企业运营活动中的业务策略、组织、关键业务流程、组织架构以及人员结构等内容。
●IT架构是对企业系统的IT规划,是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综合性的蓝图,IT架构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最好的投资回报,同时实现业务和技术接口之间的标准化,保证企业运营和企业战略之间的一致性。
●应用架构是对实现业务能力、支撑业务发展的应用功能结构化的描述方法。系统的应用架构可以从功能和应用两个不同的视角描述系统各组件构成以及组件之间的关系。功能组件模型侧重于业务功能,而应用组件模型侧重于应用系统设计。
●数据架构是数据在信息系统中的布局与流向的框架和与数据相关的架构组件的摆放。数据是指系统所处理的所有信息和数据。而架构组件负责数据的存储、交互和应用等功能。
●技术架构是IT架构中比较底层的架构,它定义了如何建立一个IT运行环境来支持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技术架构主要描述业务、数据、应用服务部署的基础设施能力,通过技术架构可以建立一个IT平台,涉及对技术的采用、基础设施的建立、产品的选择、系统的管理等方面。
●我们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应该从制度上消除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隔阂”,从管理机制上应该把IT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目标统一起来,使业务部门除了关注业务和经营指标外,还要关心具体的操作流程、应用架构和技术风险等内容。技术部门除了考虑技术实现外,还要考虑项目的效益,使技术融入业务,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
●明确战略规划,保证战略规划的前瞻性、全面性和统一性,识别未来发展的定位和战略目标,结合银行整体的业务架构,设计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并且建立相应的业务流程和决策机制,更好地推动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个过程已经成为国内外银行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也是银行通过信息化转变成“智慧银行”的主要过程。
●国内商业银行IT架构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业银行的IT架构必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的业务流程。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思想,建立一系列产品创新的快速响应机制。商业银行的IT架构应该满足低成本、灵活性和抗风险性等三个基本要求。
●数据架构在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来说,资金、人才和数据是公认的企业的资产。企业可以通过使用数据,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