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来帮忙:不打不骂不讲大道理的育儿魔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故事疗愈了我们

故事与治疗之间的“故事”

关于看病,很多人一定和我一样,有过类似的经历。花200块钱,挂一个专家号。然后各种焦躁、起起伏伏,等啊等啊,终于轮到自己了。

孩子哪里不舒服?

你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讲。刚讲几句话,专家医生就用吩咐助手的方式提示你不用再讲了。如果看的是西医,就吩咐开化验单、B超单;如果看的是中医,就报药名,让助手写方子。你只好忍住不说了。等这些做完了,你立即将身体朝前倾一倾:“医生,您看这严重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我还需要注意哪些?吃东西呢?哪些不能吃……”

你是多么希望医生能够和你再聊聊,嘱咐嘱咐,安慰安慰。可是呢——

“下一位!”

你等到的常常是这样的结果。

纽约石溪大学医院医生杰克·库里汉(Jack Coulehan)就说过,医疗体系“完全无视患者的故事”,医学将逸闻趣事视为低等科学。有研究人员录下医生和患者的对话后发现,医生一般在21秒后打断患者的讲话。

一个叫丽塔·卡伦(Rita Caron)的人让这种医疗状况发生了改变。卡伦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卡伦年轻的时候在医院工作,是一名内科医生,当时她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作为医生,她的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故事展开的。经过不懈努力,卡伦号召发起一场叙事医学运动,呼吁医疗界要采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卡伦致力于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加入故事的部分。后来,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所有二年级学生除了学习核心医学课程外,还需学习叙事医学。年轻的医生们不再问些像机器人问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更加广泛,从以前的“你哪里疼”转变为“给我讲讲你的生活情况吧”。卡伦说,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掌握叙事能力。再后来,美国医学院开设人文课程的比例从1/3提高到了3/4[5]

我最近惊喜地发现上文中提到这位擅长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卡伦医生出版了系列著作,比如《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叙事医学的原则及实践》。我还顺藤摸瓜地看到,也有不少中国专家就叙事医学开展研究和出版专著。

我自己就有过接受叙事医学治疗的经历。我带女儿去看病,医生的规则里明确要求要和患者聊天满30分钟。而我自己治疗乳腺炎的过程,整个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

就故事和医学来说,我很兴奋,中医简直和故事珠联璧合。这是由中医对疾病、对人的理解与西医角度不同决定的。尽管我不懂医学,也没有能力把这个宏大的话题说清楚,但是故事在医学上的运用和贡献,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由于本书关系到治疗,关系到孩子,请允许我再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故事医生”苏珊·佩罗讲的。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医生参加苏珊的故事课程,说他在大学医学院读了6年医学,结果呢,他觉得他的思维像“干瘪的梅干”。他希望通过学习讲故事,能够让思维重新变成“水灵灵的鲜梅”,像记忆中的童年时代那样。后来经过不断练习,这位医生不仅能讲丰富多彩的故事,还能编故事。借着讲故事的本事,这位医生能和小朋友相处融洽,医生做得小有名气。他的诊所里总是放着一个“故事袋”,每次有小患者来,他都会从故事袋里变出花样,讲一个相关的故事。孩子们慢慢地就放松下来,接受检查或者注射。他后来不当医生了,而是去教别的医生如何给孩子讲故事。他发现这比做医生更有趣,对他人的帮助也更大。

我给孩子讲故事,从“胡说八道”开始

我怀女儿的时候,老公被公司派驻国外工作。女儿1岁9个月,我停薪留职,带她前往莫斯科,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语言。十多年前的莫斯科,街头、市场没有任何英文字母,能说英语的人寥寥无几,电视也完全看不懂。那时候我也不懂绘本。

我记得我们住处附近有一个幼儿园,女儿很喜欢去那里玩,那里有一块草地。上课的时候,园里老师不让我们进去,说会打扰他们,放学后可以去。有一天放学后,我带女儿过去玩。我记得很清楚,我和女儿坐在一棵躺在地上的很粗的枯树上,远远看着那些孩子游戏。女儿缠着我,让我说点什么。我看见头顶上有一朵云,地上有一条狗。我灵机一动,说:“天上的云对狗说什么,地上的狗对云说了什么。”没想到女儿特别喜欢听。

从此以后,我开始随口讲故事。在莫斯科璀璨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里,故事成了我们的亲密伙伴。

我总是跟那些不敢开口给孩子讲故事的妈妈说,我给孩子讲故事是从“胡说八道”开始的,后来我学习到很多。我总是窃喜,很早的时候,我无意中踏上了那条“幽径”,闯进了那座“故事的花园”。

女儿从小到大,听过我讲很多故事,她最喜欢我给她编的故事,尤其在她身体不舒服或者精神需要支持的时候,指定必须编故事,不许照书讲,也不许讲书上的。故事,成了我们之间甜蜜温馨的沟通桥梁。

故事的疗愈力量让人惊喜又惊讶

2011年夏天,我们一家从北京去香港游玩。到深圳后,8岁的女儿突然发高烧,只好在酒店休息,服用退烧药后退烧。第二天到香港后又发烧,女儿蔫蔫地躺在床上,要求我讲一个故事。

我脑子一闪念,编了下面这个故事。

森林里住着一只绿眼青蛙,他有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晚上会发亮,吸引来好多小虫子,这样所有的青蛙就能饱餐一顿了。有一天宝贝不亮了,大家都很饿。绿眼青蛙决定带着宝贝去找传说中的仙女,请她修好这个宝贝。绿眼青蛙出发了,路上吃了很多苦,又累又饿,还遇见了强盗。强盗抢走了他的宝贝,绿眼青蛙很着急,想出一个办法,他想用他家祖传的另一个宝贝去交换,尽管他有些舍不得,可是为了修好这个发光的宝贝,绿眼青蛙就这样决定了。他跟强盗说,这是我家最宝贵的东西,如果你愿意,我愿意交换,反正那个宝贝也不能发光了。强盗一听,觉得有道理,就交换了。

绿眼青蛙带着他的宝贝再次上路了。找到仙女后,他说明来意。仙女很愿意帮助他,给了他一张纸,上面画了一些点点。绿眼青蛙说,这是什么办法,我看不懂。仙女说,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师父交代过,如果有需要帮助的人,他自己会看明白。

绿眼青蛙谢过仙女,立即往回赶。回家的路上,绿眼青蛙一直想着那张纸上的点点,发现其实纸上有两种点点。他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回到家后,绿眼青蛙把所有的青蛙召集起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力量,只要发挥每个人的力量,发挥爱和善良,就能打败‘坏点点’,修好这个宝贝。”大家安静地听着,慢慢地,每只青蛙身上都发出了点点光芒,就像萤火虫,光越来越多,越聚越亮,最后所有的光聚拢到一起,点亮了宝贝。大家一阵欢呼,从此以后,青蛙们每天都可以吃上美味的虫子了。

女儿认真地听,终于沉沉睡去。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女儿精神百倍,伸了个懒腰,对我说:“妈妈,我身上的好点点打败了那些坏点点。”我很惊讶,这孩子从这个故事中似乎学到了什么。接下来两天,正遇香港瓢泼大雨,女儿被雨淋湿几次,但也没有影响游玩,没有吃一粒药,身体完全康复。

2012年夏天,我从夏令营接女儿回家,路上和一位妈妈谈到孩子们在很冷的泉水池塘里游泳,竟然没有感冒的事情。身旁的女儿插话道:“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不会感冒吗?”我说不知道。女儿接着说:“我们在池塘里玩得特别投入,特别开心,人在非常开心的时候身上的好点点就会特别多,就不容易感冒。”我怎么都没有想到,1年前不经意间讲的一个故事,女儿却用这样的方式一直记得。后来,每当她生病的时候,就会在睡前想象自己身上的好点点越来越多。这让我理解了“内在胜利”和疾病的关系。

女儿对这个故事的两次反应,让我确定了故事的治疗作用,但我当时并不知道用故事来疗愈的方法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并且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学领域。

等我儿子出生后,每当他生病我也会讲这个青蛙的故事,因为他年龄小,我就把仙女的方子改成了“休息几天”:宝贝天天工作,累了,休息几天后就重新发亮了。用这个方法帮助儿子康复同样很有效果。

这个故事也被很多妈妈运用和改编。其中一位妈妈改编了其中的情节:青蛙的宝贝是爸爸给他的,爸爸的宝贝是爷爷给的,爷爷的宝贝又是从爷爷的爸爸那里得来的。总之这个宝贝是父亲家族的传家宝。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改动,改善了她5岁的儿子和爸爸的关系。故事连着讲了好多天,孩子都听不够。儿子开始和爸爸温馨地聊天,还因为妈妈打扰了他和爸爸聊天而不高兴。这位妈妈说:“我当时的心情是10%的失落加90%的开心。今晚再讲这个故事时,我突然问儿子,你最喜欢哪部分,他说宝贝是谁给的那部分。我心里五味杂陈。等儿子睡着之后,我再细细品味我的五味杂陈,突然读懂了自己也希望和父亲心心相连。”

2011年秋天,“故事医生”苏珊·佩罗老师第一次来到中国,我正式系统地学习了“故事治疗”。同时我还学习了心理学知识,我发现在心理学领域广泛使用“故事治疗”的方法,比如萨提亚女士、埃里克森先生,他们都是故事高手,面对来访者,常常讲一个故事就帮助其化解问题。

故事不仅疗愈听者,也疗愈讲故事的人

我记得女儿9岁那年,有一段时间,她为班级中一些“帮派”的事情苦恼,比如A帮派说B帮派的坏话,某某同学要控制帮派。女儿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一天,在接女儿回家的路上我给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宝石村”的村庄,每个人都是一颗宝石,但每颗宝石都不同。有一天,一颗蓝宝石诞生了,大家举办盛大聚会,庆祝他的诞生。宝石村的宝石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蓝宝石渐渐长大,每天都很快乐,经常在镜子前面欣赏自己蓝色的光芒。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人,自称是“宝石鉴定师”,说只有经过他鉴定后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宝石。大家纷纷前往。因为好奇,蓝宝石也去了,心想:反正自己是真正的宝石,没什么可担心的。没想到鉴定师竟然说蓝宝石不是宝石,只是块普通的石头。蓝宝石没有理会,回家了。第二天,蓝宝石发觉大家见了他都躲躲闪闪,窃窃私语。蓝宝石一问,才知道大家都在议论他不是宝石这件事。原来鉴定师跟大家说,谁要是说蓝宝石是宝石,就是死罪。蓝宝石很气愤,也有些伤心。他去找他最好的朋友米瑞,问他:“你说,我是不是宝石?”米瑞看着他,支支吾吾。蓝宝石失望至极。

渐渐地,蓝宝石忘记了自己是谁。他不再梳洗打扮,身上蒙上了厚厚的灰尘。看着镜子中没有一点光芒的自己,蓝宝石相信了自己的确不是宝石,只是块普通的石头而已。蓝宝石每天就这样生活着,不再照镜子,但似乎又有些什么东西老想打扰他,让他生活不安宁。有一天,蓝宝石收到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上说:我知道的,你是一颗真正的宝石!蓝宝石捧着那封信,号啕大哭。他哭啊,哭啊,一直哭到自己睡着了。

第二天,蓝宝石到森林中去干活,经过湖边的时候,蓝宝石瞥见湖水里有一颗漂亮的蓝宝石,闪着蓝色的光芒。蓝宝石心想:这是谁呀,这么漂亮?他回头看看,身边没有其他人呀,难道这是我吗?蓝宝石摸摸自己,湖水中的宝石也摸摸自己。蓝宝石发现那颗真正的宝石就是自己。原来眼泪将他身上的尘土冲洗干净了。

后来,村里走了又来了很多宝石鉴定师,蓝宝石从来不去凑热闹。因为他知道,他是一颗真正的宝石。

我一口气讲完这个故事,和女儿陷入沉默。我好像触碰到了这个孩子内心的什么东西,也好像触碰到了自己。第二天女儿跟我说:“妈妈,我知道要怎么做了,我就是那颗蓝宝石。”

这个“宝石村”的故事很长一段时间成了女儿的护身符,每当遇到需要处理一些关系的时候,她总是从容地对我说,她就是宝石村里的那颗蓝宝石。

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什么是一个人“本来的样子”。之前我经常对女儿说“我爱你”,讲完这个故事后,我经常说“我爱你本来的样子”。即便她什么都不做,仅仅因为她是我的孩子,我就爱她。

我对我自己“本来的样子”也有了转折式的体察。我为人处事不再那么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我让自己和别人都轻松起来。

这个故事也帮助了很多人,帮助了他们的孩子。比如上海的维维就说:“听了一次蓝宝石的故事,我自己讲了多次,我慢慢从宝石鉴定师的角色转变为蓝宝石的角色。我现在确信,我就是蓝宝石。这个故事疗愈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