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食品安全与全面小康社会

一、食品安全是小康社会坐标之一

1.食品安全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2017年1月,李克强总理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批示:“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不小康,也要看健康。只有全民健康,才能托起全面小康。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人民的健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食品安全则与人民的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充足、营养和安全的食品供应是人类健康所必需的。食品质量好、安全放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具体目标包括: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的76.34岁继续增长,达到79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下降30%;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目前29.3%降至25%左右等。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食品安全是实现小康社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的基础、前提、必要条件和基本要求。食品安全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中不可或缺的坐标之一,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保障食品安全是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2.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神圣职责

在国家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保障国民健康素质,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是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神圣职责和义务。食品安全事关民生,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是百姓关注的聚焦点,是媒体镜头的曝光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与人的健康指标密切相关,如身高、寿命、慢性疾病等。不安全的食品危害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与小康社会格格不入。小康社会要求现代食品朝着有机绿色、营养、健康、方便的方向发展,城乡居民开始追求食物的高质量、高营养、更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出发,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保障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坚持源头控制、产管并重、重典治乱,夯实各环节、各方面的责任,着力提高监管效能,凝聚社会共治合力,进一步治理“餐桌污染”,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改善,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营养的健康食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这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链接: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恩格尔系数统计数据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

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55元。恩格尔系数为29.3%,比2016年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28.6%,农村为31.2%。

二、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1.获得安全和营养的食物是人的基本权利

1996年11月,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重申了人人拥有获得安全和营养食物的权利,人人拥有免受饥饿的基本权利。世界各国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就是得到不仅有营养、质量好而且还安全的食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出:“到2030年消除饥饿,确保所有人特别是穷人和弱势群体,全年都享有安全、营养和充足的食物。”我国是食品消费和进出口大国,必须积极参与全球食品安全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食品安全治理应当坚持将公众的健康保护放在优先地位。食品安全是人的基本生存保障,食品安全如果没有保障,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当人民群众每天都要诚惶诚恐地担心其吃的东西是否放心、安全时,很难想象人民群众能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如果吃的食物安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社会和谐,就会使人民群众有安全感和幸福感。食品安全问题是被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大事。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之责,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为民解忧、为民谋福,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发表的一份通报表示,不安全食品每年导致约200万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儿童。含有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的食品可导致从腹泻到癌症等200多种疾病。同时,食品安全的新威胁不断涌现。食品生产、销售和消费方面的变化、环境变化、新出现的病原体以及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等问题都给食品安全带来挑战,国内外旅行和食品贸易的增加也提高了污染食品的可能性。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造成一些人患上了“克雅氏症”,在患者中有近百人死亡;比利时等国相继发生因动物饲料被二英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英事件,引发很多国家公众对畜禽制品和相关乳制品的高度恐慌。2003—2004年发生在国内的“劣质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2008年9月的“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事件”,严重危害了婴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国人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信任危机,教训极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