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病理鉴别诊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自1875年西方国家首次报道溃疡性结肠炎,以及1932年首次报道克罗恩病以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且这一趋势并不仅限于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前,IBD在亚洲较少被诊断,但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临床医生对该病认知的加深,IBD在亚洲越来越受到重视,诊断也更为普遍。虽然亚洲IBD发病率相对西方国家较低,但由于亚洲人口基数大,所以实际患者人数已经接近西方国家。但由于IBD治疗方法和用药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药物治疗所伴随的副作用和造成的经济负担,仅仅依赖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和“诊断性治疗”而作出IBD的诊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的标准。IBD的诊断必须结合准确、详细的临床病史,及内镜、病理、影像表现等各方面的信息。其中,病理表现对于IBD的诊断尤为重要。对临床有实际指导价值的活检病理报告,应该成为鉴别IBD与其他炎症性胃肠道疾病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国内继续医学教育的常规化,临床医生对IBD的认知也得到了深化和加强。此外,随着临床内镜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的改善,针对IBD的诊断性活检越来越普遍,活检标本量也逐渐增加。但是,由于许多医院对病理科的总体支持力度仍相对薄弱,病理从业人员短缺,以及对非肿瘤性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及对肿瘤病理的重视程度,因此多数病理科医生对胃肠道炎症性疾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水平仍有待提高。在过去三四年里,我们参加了国内很多消化道疾病的学术会议,走访了许多医院的病理科,也参加过一些疑难病例的会诊,与临床及病理同行有很多接触和交流。我们发现,虽然许多病理医生对典型的IBD病理表现有较好的认识,但对于IBD病理表现的多样性和病理表现谱掌握得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当有些IBD病例与其他非IBD疾病的病理表现有重叠时,就容易混淆。为提高病理医生对IBD的诊断准确率,病理医生对各种病因的肠道炎症性疾病都需要有足够的认识。在这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和学习资料编写上,有必要强调:除了IBD病理,还应该涵盖其他相关疾病以及容易与IBD相混淆的疾病的病理内容。

目前,虽然诊断病理学的丛书、教科书、参考书有很多,但专门针对IBD病理诊断的学术著作仍屈指可数。在与国内消化病理专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有一批病理科骨干医生对这方面的造诣很深。考虑到国内目前对于IBD诊断病理参考书的需求,我们决定集大家的智慧,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和国内临床实践,编写这样一本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学术著作。鉴于IBD的精确诊断离不开对其临床表现的认识,且其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也会产生影响,我们特邀几位对IBD病理非常感兴趣的临床医生一起参与编写,由他们阐述与IBD相关的临床知识、内镜表现以及药物和外科治疗方案等内容。病理医生在对这些方面充分了解后,可以在做诊断分析时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临床医生较为关注的问题和关键的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

在本书章节的编排方面,首先对IBD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状况以及临床特征作了描述,之后对IBD基本的典型病理表现做了概述,接下来是IBD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分别作详细的介绍和讨论,还对与IBD比较类似的其他病因肠炎作简单介绍。了解这些疾病,有助于排除或者鉴别诊断。我们希望这是一部能够对IBD活检诊断以及切除标本处理等都有综合性、全面性指导的参考书,所以本书还包括了专门针对IBD大体标本的处理和规范化评估的详细讨论。此外,对于IBD的长期并发症(比如异型增生和结直肠癌)的内镜监测也作了详细的描述。

通过普及IBD病理知识,讨论病理检查的局限性,本书还希望能够使临床医生对病理诊断在IBD诊断中的作用有更恰当的认识。我们观察到,有些消化科医生持有“病理无用”的观点,认为病理在炎症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有限,认为不需要病理阅片就可以直接诊断IBD;或者认为平常遇到的病理诊断太笼统而不能提供有用指导;或者认为IBD组织学表现应该是特异性的,只要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病理医生就应该能够直接确定或者否定IBD的诊断。但事实上,IBD的诊断必须具备一些必要条件,比如黏膜基底部淋巴浆细胞增多、腺体变形或幽门腺化生等慢性黏膜炎症。看到这些表现,病理上可以拟诊为慢性肠炎,但最后要作出IBD诊断,还必须结合临床,因为其他病因也可能导致慢性肠炎的黏膜表现。反之,如果缺乏这些慢性黏膜炎症的表现,则可以基本排除IBD的诊断。

实际上,从临床医生的角度,仅仅靠阅读病理报告,往往很难获得准确的对IBD诊断有帮助的信息。有时,病理医生因为工作条件限制,仅仅报告“慢性黏膜炎症”,对镜下所见没有进行具体描述,因而对临床医生确诊IBD并不能提供实际帮助。有时,病理医生对IBD本身认识不够,看到某些病理表现,不结合临床就直接报告“炎症性肠病”,甚至直接报告“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从而对临床诊断产生误导。有时,病理医生给出了具体描述,但如果临床医生对各种病理表现在IBD诊断中的相对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还是不能很好地运用病理这个有力的工具。因此,IBD的准确诊断有赖于临床医生对IBD病理表现的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以及对病理医生的信任和支持,还有赖于病理医生对IBD特点的充分掌握,以及常规参加每周的临床-病理互动讨论会。临床医生如果对IBD的临床表现和内镜下表现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能熟悉IBD的病理表现,甚至自己会看比较典型的病理切片,那么就能拥有诊断IBD的有力武器。需要指出的是,在美国消化医生亚专科培训过程中,要求有一定量的消化病理知识。这个目标通常是通过参加阅片以及每周的临床-病理互动讨论会而达到的。

在这本书的策划与编写工作中,我们尽量从临床实践出发,而非仅限于理论层面的讨论,希望对广大消化病理专科或非专科的病理医生都带来启发。另外,本书挑选的图片数量较多,对于同一病变不同程度的表现也尽量列举了范例,目的是让大家不仅能够认识疾病的典型病理表现,而且对于不典型的病理表现也有精准的认识。我们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对提高我国IBD早期精确诊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于我们对疾病认识和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本书难免存在不足或者局限,希望大家在阅读或参考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者缺陷时及时给我们指出,以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再版中加以改进。谢谢大家!

本书的编写除了病理医师的参与外,还有在IBD领域颇有造诣的临床专家们的加盟,尤其是中国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钱家鸣教授,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小平教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炎症性肠病中心沈博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兰平教授等诸位学者的大力支持和把关,让本书的内容与临床的相关性更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旻湖教授,《中华病理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原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陈杰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甘地教授为本书作序,我们深感荣幸,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该书作为爱在延长炎症性肠病基金会(CCCF)丛书计划的一部分,得到了浙江大学出版社尤其是张鸽女士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肖书渊 姜支农 刘秀丽

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