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金字塔的演化
1.3.1 早期陵墓——玛斯塔巴
早期的陵墓仿照上埃及比较流行的住宅,像长方形台子,在一端有入口。这种墓叫玛斯塔巴(Mastaba),是后来阿拉伯人对它的称呼,意思是“凳子”,因为外形很像。陵墓包括地下的墓室和地面的祭祀厅堂两部分(见图1-7)。
图1-7 玛斯塔巴
【观点】 陵墓仿照住宅和宫殿,是因为陵墓被人们当作死后的住所。一方面,人们只能根据日常生活来设想死后的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只能以最熟悉的建筑物为蓝本,探索其他各种建筑物的形制和形式。公元1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席库鲁斯(Diodorus Siculus)说:“古埃及人把住宅看作暂栖之所,而把坟墓看作长久的居住之所。”(参见教材(上)P9)
【名词解释】 玛斯塔巴(Mastaba)——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地下为墓室,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1.3.2 多层阶梯形金字塔
由于原始的宗教不能满足皇帝专制制度的需要,因此必须制造出对皇帝本人的崇拜来。于是皇帝的陵墓逐渐发展为纪念性的建筑物,而不仅仅是死后的住所。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在萨卡拉的陵墓(Mausoleum of Nebetka, Sakkara),就在祭祀厅堂之下造了9层砖砌的台基,为向高处发展的集中式纪念性构图的萌芽。随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和强盛,越来越刻意制造对皇帝的崇拜,如用永久性的材料——石头,建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陵墓。
【名词解释】 集中式纪念性构图——采用圆形、正多边形等集中式平面,形体依垂直轴线向上高耸。这种建筑构图具有较强的纪念性。
第三王朝建基皇帝昭赛尔的陵墓,是古埃及第一个完全用石头建成的陵墓,6层阶梯式,金字塔的轮廓造型,也是古埃及现存最早的金字塔式陵墓(见图1-8)。与乃伯特卡陵墓比较,昭赛尔金字塔的进步体现在:①把墓室仍然留在地下,把祭祀厅堂从高台基顶上移到塔前,而把多层的台基向上耸起,成为陵墓外观形象的主体,发展为形体单纯的纪念碑——金字塔;②塔的本身排除了对木构建筑的模仿痕迹,形式、风格简练稳定,符合纪念性建筑物的艺术要求,也更适应石材的特性和加工条件。昭赛尔金字塔的“工程主持人”传说是高级祭司伊姆霍太普(Imhotep),也是建筑历史上最早有记录的建筑师;③发展了纵深、多层次的艺术布局手法。建筑群的入口在围墙东南角,从这里进入一个狭长的、黑暗的甬道,甬道里有两排柱子使空间更加扑朔迷离,走出甬道,就是院子,明亮的天空和金字塔同时呈现眼前,意在造成从现世走到冥界的假象,死去的皇帝仍然在冥界统治着。光线的明暗和空间的开合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手法在这里开始被有意识地运用,在震撼人心的同时,着力渲染皇帝的“神性”。
图1-8 昭赛尔金字塔(约建于公元前3000年)
【资料链接】 伊姆霍太普是古埃及第三王朝的参事与大臣,是一个有创造力和发明才能的人,被后人奉为“智慧神”;同时,他又是祭司、学者、占星家和幻术家,而且精通医道,以至200年后被敬奉为“药神”。他对建筑的主要贡献在于:①他是第一个使用Ashlar(经修整的石块)的人,即将石板平砌在一起,组成连续的表面;②他将当地建筑中为增强泥巴墙的牢度所使用的苇束,转化为石头建筑艺术的基本要素——圆柱。
1.3.3 金字塔的探索
昭赛尔金字塔之后,金字塔的形制还在探索,有过3层的,如梅登金字塔(Meidum Pyramid),建造者为第四王朝斯尼弗鲁王(Snefru,胡夫之父)(见图1-9);也有过分两段、上下段坡度不同的,如弯曲金字塔(Twist Pyramid),也是斯尼弗鲁王时期修建的。
图1-9 梅登金字塔
弯曲金字塔因塔身弯曲而得名,约建于公元前2600年,同样位于距离开罗西南27公里处的萨卡拉地区,底部为边长约189米的正方形,高约105米。其特别之处在于,塔身在超过一半高度的时候,角度发生变化,倾角由下半部的55°向内弯折成43.5°,这样金字塔四面看起来是弯曲的。它是仅存的表面平滑的金字塔之一。考古学家们认为,造成这种独特形状的原因在于,当初在建造该金字塔的过程中,建到一半时建筑师担心如果继续以55°这种坡度盖下去的话,塔身可能会因无法承受整个结构的重量而坍塌,于是不得不中途改变侧墙坡度,将上面一半的角度从55°缩小为43.5°,因此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弯曲状金字塔。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埃及在力学方面已有了相当的造诣,而金字塔的标准坡度(51°52')也是在试错当中摸索出来的(见图1-10)。
图1-10 弯曲金字塔(约建于公元前2600年)
同样是斯尼弗鲁王修建的红色金字塔,就是在总结弯曲金字塔经验的基础上建成的,一开始就将坡度定为43.5°,高达104米,规模上直追后来的胡夫金字塔。因为其建筑材料为颜色淡红的石灰石,因此被誉为“红色金字塔”或“玫瑰色金字塔”(见图1-11)。
图1-11 红色金字塔
1.3.4 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吉萨金字塔群
公元前第三千纪中叶,在离当时的首都孟斐斯(Menphis)不远的吉萨(Giza),造了当时第四王朝3位皇帝的3座相邻的大金字塔,分别为胡夫金字塔(Khufu Pyramid)(高146.6米,底边长230.35米,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Khafra Pyramid)(高143.5米,底边长215.25米)、门卡乌拉金字塔(Menkaura Pyramid)(高66.4米,底边长108.04米),在总平面上基本呈对角线布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群体,总称为吉萨金字塔群。它们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三个金字塔都是精确的正四方锥体,形式极其单纯(见图1-12)。
图1-12 吉萨金字塔群(建于公元前第三千纪中叶)
与昭赛尔金字塔比较,吉萨金字塔群的进步体现在:①塔很高大,脚下的祭祀厅堂等其他附属建筑物却相对很小,塔的形体因此不受阻碍地充分表现了出来;②除了塔本身,厅堂和围墙等附属建筑物也不再模仿木柱和芦苇的建筑形象,而是采用完全适合石材特点的简洁的几何形,方正平直,交接简洁,同塔的风格完全统一。至此,古埃及纪念性建筑物的典型风格形成了,艺术形式与材料、技术之间的矛盾也同时克服了,石建筑终于抛弃了对木建筑的模仿而有了自己的形式和风格;③将纵深、多层次的艺术布局手法进一步发展。昭赛尔金字塔入口处理的构思,在吉萨金字塔群大大发展了,祭祀厅堂在金字塔东面脚下,入口门厅却远在东边几百米之外的尼罗河边。从门厅到厅堂,要经过石头砌成的、密闭的、黑暗的、仅可容一人通过的甬道,献祭的队伍,走过这长长的甬道,进入祭祀厅堂后面的院子,猛然见到灿烂阳光中端坐着皇帝的雕像,上面是摩天掠云的金字塔,自然会产生把皇帝当作另一个永恒世界的神来崇拜的强烈情绪(见图1-13)。(参见教材(上)P12)
图1-13 胡夫金字塔内院
【数字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因令人惊奇的精确和巨大而广受世人关注,其底面积约53000平方米,用现代的精密仪器测量的结果,正方形底边误差仅20厘米,且底边的水平误差不超过2厘米,金字塔斜面的角度误差也仅3'23″,就其精准性而言,直到近代建筑出现之前,一直是世界之最。胡夫金字塔的神奇还有许多数据可以为证:金字塔的正四方椎体的底边长度之和约等于以其高度为半径的圆周长之值;经数学计算出的塔身倾斜角度应为51°51'52″,实际建造的倾斜角为51°52',已经极为接近;金字塔的容积约260万立方米,按照金字塔建造耗时20年计,则每天要砌筑两吨半重的石块360块。
【观点】 建筑物的形式和风格总是要适应构成它的材料和结构方式。当一种形式和风格在长期实践中定型、成熟之后,为人们所习惯,形成审美定势,就具有惰性。当条件变化,人们改用全然不同的材料或结构方式建造房屋时,还不熟悉新的可能性,起初总要借鉴甚至模仿习见的旧形式,而旧的形式、风格同新的材料和结构技术之间必定会产生矛盾,但只要新的材料和技术确实是先进的、合乎当时社会需要的,它就必定要逐渐抛弃旧的形式和风格,获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形式和风格。这个过程在建筑发展史中反复地出现,有时候,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促进这个过程,有时候却是延缓它,但这个趋势是客观必然的。建筑的审美习惯,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已经渗透了对建筑的理性判断,而不会仅仅是形象判断。脱离理性判断的形象判断一定是初步的、低级状态的,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社会审美习惯。(参见教材(上)P11)
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
金字塔群位于沙漠边缘,在高约30米的台地上。在广阔无垠而充满了神秘之感的沙漠之中,只有金字塔这样高大、稳定、简洁的形象才能站得住,才有纪念性,它们的方锥形形体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才有表现力(见图1-14)。
图1-14 吉萨金字塔群远观
古王国时期的埃及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时代的原始拜物教,他们相信,高山、大漠、长河都是神圣的,早期的皇帝利用这种崇拜,将皇帝宣扬为自然神,通过审美,把高山、大漠、长河形象的典型特征赋予皇权的纪念碑,也就把自然的神性赋予皇帝本人。在埃及的自然环境里,这些特征就是宏大、单纯、稳定。这样的艺术思维是直觉的、原始的,而金字塔就带着强烈的原始性。(参见教材(上)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