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西部开发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一、2016年工作情况

(一)支持西部地区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一是引导产业转移。启动对《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省份内容的修订工作,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明确了中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导向和优先发展的产业方向。制定并发布了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按照《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实施指南》,引导西部地区突出产业特色,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原有产业基础,积极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科学合理布局,与东部地区产业发展形成互动互补关系,实现差异化发展。如,组织家电、家具等行业开展现代家居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引导有条件的企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二是支持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军民结合、循环经济等领域,支持重庆、四川、内蒙古、陕西、贵州等创建第七批8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西部省份甘草、肉苁蓉、枸杞等11个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开展项目绩效评价。三是加大政策支持。通过工业强基、智能制造、首台套保险补偿、专项建设基金等专项政策,支持了西部地区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参与指导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新疆棉在库公检、棉花进口配额等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推动赴疆投资纺织骨干企业开展研究论证工作,协调行业内具有较好水平的规划研究单位参与新疆各地园区规划制定及论证工作。推动陕西、内蒙古等重点省份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四是支持发展新兴产业。支持重庆市依托2016年工业强基中标项目,开展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应用示范;支持贵州、内蒙古、重庆、四川、西藏等省市发展大数据产业,会同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批复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与贵州省和相关部委共同主办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支持四川成都举办“2016中国大数据应用大会”、工业软件助力“互联网+制造业”专题论坛以及第十六届西博会应急产业论坛和中德工业论坛;支持贵州省举办第二届中国贵州石材博览会,大力发展石材深加工。

(二)支持开展技术创新和试点示范建设

一是组织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认定四川、贵州、云南等西部省市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指导四川、贵州等启动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建设工作。二是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遴选确定351家西部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推动西部地区“两化”融合发展。组织行业协会开展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应用推广工作,四川久远银海、西安未来国际信息、云南南天电子信息等企业通过《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系列标准的符合性评估。在陕西、四川等省召开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宣贯培训活动,推动构建完善云计算标准规范体系。三是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行动。支持贵州、内蒙古、重庆、陕西、新疆等西部省市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试点,推进民族特色产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培训企业近千家,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运用能力的提升。四是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年,遴选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宁夏、新疆等西部地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5个。

(三)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配合财政部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创建工作。2016年,共支持内蒙古呼和浩特、广西柳州、重庆九龙坡、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陕西西安7个城市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下达资金25.65亿元。二是组织开展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西部地区12省区市共有33家单位进入第二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三是开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试点。与人民银行合作,选择四川绵阳开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试点,通过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与大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对接,简化账款确认程序,提高融资效率。截至2016年12月,绵阳市共有108户中小企业、158家银行金融机构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注册开通,实现应收账款融资金额31.35亿元。

(四)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和能效水平提升

一是积极推进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会同中国工程院先后赴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开展区域工业绿色转型“院士专家行”活动,加强院士专家诊断咨询,推动区域绿色转型发展。二是推动西部地区提升工业能效水平。支持西部地区省市开展节能监察体制机制建设,开展2016年国家重大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和钢铁企业能耗专项检查、重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贯标专项检查等,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陕西省榆林、韩城开展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工作,推动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绿色发展。三是鼓励提升工业清洁生产水平。实施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采用后补助方式对陕西、新疆两省区的重点项目给予资金奖励;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从源头减少汞、铅和高毒农药等高风险污染物排放。四是支持开展生态设计试点工作。确定广西、新疆、贵州、西藏、陕西、甘肃、四川、内蒙古、重庆等西部9省区的15家企业为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试点企业,引导试点企业进行绿色生产。五是促进提升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四川省攀枝花市、贵州省贵阳市、云南省个旧市、甘肃省金昌市列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会同财政部支持贵州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试点示范。

(五)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一是贯彻落实“宽带中国”战略。组织实施宽带发展2016年专项行动,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对西部地区通信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2016年,基础电信企业在西部地区12省区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8.9亿元,西部地区光缆线路总长度已超过863万公里,移动通信基站数量超过155.4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16042万个。二是联合发展改革委开展“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将包头市、乌海市、通辽市在内的西部地区18个城市纳入2016年度“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示范带动西部地区的宽带发展。三是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中西部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宽带发展,目前已启动两批试点工作,将推进西部地区超过5万个行政村光纤通达和升级改造。四是加强信息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在贵州省贵阳市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支持贵州省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支持四川开展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示范工程,已建成该工程统一服务和资源管理平台并通过初步验收。五是以信息通信带动开放合作。在新疆、云南、西藏设置国际通信信道出入口局,建设我国到哈萨克斯坦、缅甸和尼泊尔的陆地光缆系统,增强我国对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国际通信辐射带动能力;支持重庆与新加坡开展“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积极协调工信系统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分别在成都举办了中国—东盟网络安全应急响应能力建设研讨班、在贵阳举办了中国—东盟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训班,推动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全面支撑“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六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无线电安全保障。指导西部地区基础电信企业落实相关要求,强化相关技术手段建设,不断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组织指导西部省份通信管理系统圆满完成重大活动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组织北京、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无线电管理系统为2016年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15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重大活动提供无线电安全保障。

(六)加强对口支援和部省合作

一是组织召开工信系统援藏工作座谈会。深入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支持西藏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具体任务,进一步推进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产业援藏工作。二是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支持西部大开发12省区市所在南疆四地州、四省藏区、秦巴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工作,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安排、资金分配、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在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中,优先支持西部大开发省市贫困地区宽带网络发展。支持指导内蒙古化德县国家毛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德包图乡罗庆村杜寒羊养殖项目、服装创业园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以及蒙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绿色认证和可追溯体系示范基地建设。三是推进部省战略合作。与西藏自治区政府签署部区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西藏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与重庆市政府共同签署《关于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合作框架协议》,支持重庆市逐步建成面向国内外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检测评估与认证中心、运营管理及数据中心、应用示范及体验基地。四是启动“边海地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工程”,为内蒙古、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等省区无线电管理机构的边境建设提供业务指导。五是加强与西部地区人才交流。通过干部双向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大人才帮扶力度,目前工信部在西部地区挂职32人,西部地区在工信部挂职交流16人。

二、2017年工作设想

(一)做好规划衔接,强化政策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把西部地区符合国家政策和市场要求的产业发展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继续开展《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的修订完善工作,支持西部地区开展产业转移对接,引导合理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支持西部地区有条件的重点城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积极申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等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指导西部地区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提升,推动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优势非金属矿资源科学开发的支持力度,打造特色非金属矿产业园区。支持西部地区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西部地区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

(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鼓励西部地区结合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利用工信部现有资金渠道,在符合有关政策的条件下,加大对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投资支持力度。二是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指导西部地区省份开展“三品”工程。三是依据《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有关内容做好与新疆纺织产业发展的对接,发挥好新疆棉花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服装家纺等终端产业。四是支持西部省份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对符合工业转型升级条件的项目给予相应支持。五是指导和支持西部地区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深化大数据行业应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推动重庆市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六是加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力度,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三)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继续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全面落实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积极开展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为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支撑。实施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推进行动,支持西部地区结合本地工业基础和条件,因地制宜开展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试点工作,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及时总结四川绵阳开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试点的工作经验,并将联合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在全国开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

(四)化解产能过剩,促进绿色发展

一是加大去产能力度,推动淘汰一批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落后和过剩产能,完善强制性环保、能耗等标准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健全协同推进工作机制。二是推进西部地区工业资源再生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建设,加大对西部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和相关企业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三是支持西部地区实施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继续指导西部地区开展第二批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试点工作。

(五)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水平,加强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进一步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引导基础电信企业不断加快西部地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各地进一步优化通信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环境。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农村和偏远地区宽带发展,推进缩小“数字鸿沟”,提升我国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支持中国移动在云南省昆明市设置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以疏导我国与东南亚、欧洲方向的国际通信业务。继续推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涉及信息通信有关问题的落实。加强和推动西部省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注重发挥新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方优势,促进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及缅甸等东盟国家开展互联互通项目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推动“十三五”应急通信重点工程立项实施,支持西部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省份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执笔人:王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