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先行,教育必须立规矩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应该为孩子制订一定的行为规则,如按时吃饭、睡觉、做作业等,这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然而,在家庭教育中,可能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需要奖励而不是惩罚的,实则不然,因为有一些孩子很任性,教育他们,光靠说教根本不起作用。因此,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行为,必须采取惩罚措施。就如教育专家所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11岁的小男孩,他在踢球时,不小心将球直接踢到了邻居家的窗户上,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为此,小男孩和邻居协商好,赔偿邻居13美元。对小男孩来说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他为此很苦恼。
最后,他决定求助于自己的父亲,但没想到的是,父亲居然让他自己想办法。
“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小男孩非常为难。
“我可以借给你,”父亲拿出13美元,“但一年之后你必须还我。”
于是,为了偿还父亲借给自己的13美元,小男孩必须开始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够了13美元这一“巨款”,还给了父亲。
这个小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故事中,年幼时的里根总统通过“足球事件”获得了成长。这个故事告诉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惩罚的作用是无法代替的。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一个很大的好处是:有利于让孩子从小树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观念。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就必须承担自己的错误所带来的各种后果。
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制定规则。孩子犯了错,你生气、愤怒都无济于事,只有规则能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逐渐培养孩子成熟的品质,歇斯底里地叫喊只会让孩子从情感上远离你,甚至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孩子自然不会服从你的教育。当然,在给孩子制订规则时,以下几点是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
1.规则要明确、细致化
给孩子制订规则,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例如,让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就要让孩子知道红绿灯的作用;让孩子早睡早起,就要规定具体的时间。这样,孩子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另外,你最好明确告诉他违反规则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2.告诉孩子制定规则的原因
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早点上床睡觉,为什么要孝敬爷爷奶奶,孩子会感受到你的尊重,会认为你的话是有道理的,这样,他就会接受。因此,在制订规则的时候,父母最好能和孩子平等对话,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孩子共同制订规则,这样可以使孩子有一种责任感、义务感,并自觉自愿地遵守。
3.任何规则都必须无条件执行
遵守规则就必须无条件执行,无论时间、地点是否变化,都不能例外。例如,在外面不能说脏话,那么,回家也是如此。今天需要遵守这条规则,明天也是如此。
4.父母要以身作则
所有的规则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也是父母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的。
孩子的成长是离不开成人的督促的。作为父母,要细心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如果发现孩子的言行不符合规则,就应该及时提醒,并且,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一旦违反规则,某些惩罚就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这样,孩子的规则意识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得到强化。言必信,行必果,这句话使父母和孩子都将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