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匹长与幅宽测定
一匹织物的长度,简称“匹长”,以m为单位,国际上也有用码(yd)来度量的,1码=0.914m。匹长是指在无张力且无折叠、褶皱的状态下,织物两端最外边、完整的两根纬纱之间的距离。织物的匹长大小主要根据织物用途以及织物厚度或平方米重量、织机卷装容量、包装运输、印染后整理及制衣排料、铺布、裁剪等因素而定。一般织物的匹长在27~40m之间,并采用联匹形式。通常厚型织物采用2~3联匹,中厚型织物采用3~4联匹,薄型织物采用4~6联匹。
织物宽度即织物的门幅,简称“幅宽”,以cm为单位,国际上也有用英寸(in)来度量的,1英寸=2.54cm。织物宽度应根据织机筘幅、织物用途、品种、加工过程中收缩程度、裁剪方便和节约用料等因素而定。
一、检测标准
GB/T 4666—2009《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二、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有调温调湿箱、钢尺(长度大于织物幅宽或大于1m,分度值为mm)、测定桌、划粉等。
三、检测原理
将松弛状态下的织物试样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置于光滑平面上,使用钢尺测定织物长度和宽度。对于织物长度的测定,必要时织物长度可分段测定,各段长度之和即为试样总长度。
四、检测方法与步骤
(一)调湿
织物的受力情况、温湿度条件对织物的尺寸影响较大,为使测量准确和条件统一,需将整段织物放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2)%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直至达到平衡后,才能进行有关测试。对不能将整段织物放在标准湿度状态下调湿时,也需使织物处于松弛状态,然后测量。如果在普通温湿度条件下测定时,需用修正方法加以修正。修正可在试验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对织物松弛的一部分(剪下或不剪下均可)测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Lc——调湿后的织物尺寸,cm;
Lr——在普通温湿度下测得的织物尺寸,cm;
Lsc——调湿后织物调湿部分所作标记间的平均尺寸,cm;
Ls——调湿前织物调湿部分所作标记间的平均尺寸,cm。
(二)织物长度测定
方法一:将织物平放在测定桌上,使织物处于松弛状态。对全幅织物,顺着距织物边1/4幅宽处进行测量,并做标记;对中间对折的织物,分别在织物的两幅半各顺着织物边与折叠线间约1/2部位上进行测量,并做标记。
要求每次测量精确到毫米。若检测在普通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应予以修正。
方法二:用钢尺测量折幅长度,对公称匹长不超过120m的,应均匀地测量10次长度。公称匹长大于120m的,应均匀地测量15次长度。测量精确至0.1cm,舍入为1cm。再求出折幅长度的平均数,然后数整段织物的折数,并测量其剩余不足一幅的实际长度,按下式计算匹长。
计算精确至0.1cm,舍入至1cm。
本方法是仲裁性的产品常规测定方法,用于工厂内部作常规试验时对折叠形式的织物段的匹长测定,试验可在普通温湿度条件下进行。
(三)织物的宽度测定
方法一:将钢尺放在织物上并与被测织物垂直。将织物平放在测定桌上,使其头端1~2m放平,去除张力,并在靠近头端1m处测量织物两边最宽的距离;然后轻轻拉动织物,直到织物的中段放平,去除张力,以接近等间距(不超过10m)测量织物的幅宽至少5处,测量位置距布端至少1m,记录数据;求出平均值。
要求每次测量精确到毫米,计算精确到0.01cm。若试验在普通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应加以修正。
方法二:用钢尺在织物上均匀地测量幅宽至少5次,求出平均数即为该段织物的幅宽。测量位置至少距织物头尾端1m,每次测量精确到毫米,计算精确到0.01cm,舍入至0.1cm。
本方法是非仲裁性产品常规测定,用于工厂内部常规试验时进行幅宽的测定,试验可在普通温湿度条件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