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表达力影响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听语气,助你了解他人内心世界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认识到了察人、识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只有具备明眸慧耳,看清你的应酬交际对象,才能做出正确的交际决策,避免很多误区。可是如何掌握它的技巧和切入点,却成为一个难题。心理学家认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得多。”语气就属于一种无声语言。曾有国外的心理学家还对此列出了一个公式: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7%言语+38%语气+55%表情。对于这个公式所列出的言语、语气、表情在信息传递中信息承载量的比例尚可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但它确实强调了语气在帮助我们了解他人内心世界这一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一个人说话的语气,是承载这句话的基础,它所包含的内容会让这句话所传达的情感更加丰富。当别人笑着很亲切地说:“真是一个混蛋!”你可以把这句话当成一个玩笑,但是同样是这句话,当人们咬牙切齿地说出来时,你就要认真对待了,否则,很可能最后会酿成一个悲剧。很多时候,一句话并不是光用耳朵听就可以明白的,还需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想,最终你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只有从对方的语气揣摩对方的心理再说话,才能在与人交流中有的放矢。

一次,齐桓公上朝与管仲商讨伐卫的事,退朝后回到后宫。卫姬一望见国君,立刻走下堂一再跪拜,替卫君请罪。桓公问她什么缘故,她说:“妾看见君王进来时,步伐高迈,神气豪强,有讨伐他国的心志。看见妾后,脸色改变,一定是要讨伐卫国了。”

第二天,桓公上朝,谦让地引进管仲。管仲说:“君王取消伐卫的计划了吗?”桓公说:“仲公怎么知道的?”管仲说:“君王上朝时,态度谦让,语气缓慢,看见微臣时面露惭愧,微臣因此知道。”

管仲是如何揣测到齐桓公要取消伐卫计划的?除了面色、表情这两个切入点之外,还有其说话语气的变化。齐桓公刚开始决定伐卫,情绪是激昂的,而后来,他开始变得态度谦让,语气缓和,这表明他放弃了伐卫的计划。的确,一个人在说话时语气变得缓和,那么,他的内心世界也会逐渐变得平静。

任何一个象棋高手都明白,在胜负角逐中,要想“一棋定乾坤”,就必须“前看三步,后看三步”。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看出对手走的每一步棋的用意,从而做到见招拆招,取得胜利。而同样,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懂得一些“读心术”,要有看穿他人心思的本领,看人不能看表面,也不要凭三言两语无端地判定一个人。只有多方观察,从举手投足、眼神、表情等各个方面综合判断,才能真正判断对方的心思、用意。

因此,训练自己从语气中掌握对方心理,可以说是促使自己圆满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那么,我们该怎样根据对方谈话的语气作出一些心理对策呢?

1.听出对方的情绪和意图

在各个场合都要“听话听音”。一个人即使不和你说真话,他的语气同样可能暴露出他的性格、愿望、甚至他的生活状况和意图。潜藏在人内心的冲动、欲望等,总是会通过某个方面体现出来,所以要了解对方意图可借语气来读懂他的心思。你只有准确地抓住他的心,才能更准确地分析他的心理,也才能看准他人的本质。

生活中,我们能从别人的语气来辨别一个人与你交谈的时候的情绪等,留意了他的语调语速变化,你就留意到了他的内心变化。有些语调变化是故意做出来的,那是他想向你传达某些信息。而某些语调变化是无意识的,你则可以发现他的情绪变化,以便随时调整你的说话内容。

2.看准他人的意图再说话

我们在说话前,都必须要先了解对方谈话的意图,并作出相应的语言回应,才能让交谈有利于我们。比如,如果你是个求职者,在回答问题时,应当适时正视面试者。通常,面试者对急于想要了解的问题,谈话会以较不太关心的话题为重。如果对方对你凝视倾听,你就需要对回答的问题作较为详尽的描述;如对方只是随声附和或眼神出现游离,则应立即简短结束此话题,求职者不可认为自己对这方面较为了解就夸夸其谈。

大多数观察人的高手,他们通常都能在对方说话的字里行间找到线索,巧妙地掌握对方的心理,从而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对事物的看法,进而诱导、确认或控制对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