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之门:门文元舞蹈文论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舞动的国难史——《金陵十三钗》从电影到舞剧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南京,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实属罪恶滔天!这一年、这一天,将永远铭刻在世代中国人的心中,也将在世界侵略史上深深印上抹不掉的血迹。电影《金陵十三钗》讲述了1937年的南京,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3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故事。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轻浮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表现中国人浴血抗争的不屈信念。舞剧《金陵十三钗》则是“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观众会被舞剧感动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

当电影《金陵十三钗》以极度震撼人心、美誉铺天盖地地称雄于银幕时,人们无不对这部反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文艺作品叹为观止。

figure_0067_0046

2008年全家合影

我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首映那天带了全家一起去观看了影片,看后对《金陵十三钗》这个题材产生了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回家后细细阅读严歌苓女士的小说《金陵十三钗》,连夜写就舞剧剧本提纲。2013年9月初,在京城几位朋友的牵线下与严歌苓女士及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版权所有者世纪伙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娄总、著名作曲家刘廷禹先生、无锡市演艺集团董事长刘仲宝先生于北京国际俱乐部召开了舞剧《金陵十三钗》剧本研讨会。会议的一个环节是让我谈谈舞剧剧本及构思,在谈了我的想法和舞剧大纲后,作为曾经是一名文艺女兵的作者严歌苓女士赞叹我年届八旬高龄而依然充满青春活力,并为我描绘的场景与剧情感动落泪,与我产生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的知音之感。她觉得我这么多年的艺术经验肯定可以把这部舞剧做强做精,并表示很期待看这部舞剧。版权所有者世纪伙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娄总在起先怕影响产业链的发展而犹豫时,听过我声情并茂的剧情阐述后,也觉得很好,认为舞剧情节紧凑,把握到位,结构张弛有度,充满张力,令人震撼。在国仇家恨中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刻画准确,有血有肉。最后被提升的是一种人间大爱——不是用妓女换学生,而是用生命换生命。严歌苓女士还与我来个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拥抱。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见证了各方面的一拍即合与水到渠成。

一部文艺作品的成败在于艺术感染力,舞剧《金陵十三钗》的艺术感染力何在?在于故事的出奇出新、人物的活灵活现、感情的撼心动魄、场景的美轮美奂。故事的取材让此剧起点不俗、立意高扬;人物的设置同样雄奇不羁,应是原著的营养,但感情的抒发在舞剧里得到了强化与升华,使之更加出彩。因为时空的凝聚不容许叙事的铺展和情绪的旁溢以及场景的分割,必须让记载体于故事的人物命运瞬间凸显、感情迅速爆发。

舞剧毕竟局限于舞台不能像电影般拉开镜头,拉开时空,上天入地,但舞剧有它的优长,紧凑浓郁、华彩丰厚、夺目摄魂、直透肺腑,随着舞台的跌宕起伏,峰回路转。

作为一部舞台作品都有情感的基调,无疑,这部舞剧的情感基调是凄美和悲壮,贯穿于始终。

大幕开启,3D效果的日本飞机群肆虐于南京上空,战火粉飞中金钗们拎着一色的洁白行李箱逃难,形态步履不乏风尘女本色,情调则凄美毕现。此时抗日勇士戴强奋不顾身炸毁敌人坦克而身负重伤,玉墨和教堂工友阿顾将其救入教堂,双人舞悲壮而凄美。其后,余下的众金钗欲进入教堂避难,在与挡门的阿顾周旋中,虽然舞姿不乏俏皮,却也从中透出了惊恐和无奈,仍是凄美笼罩。此时玉墨敲响钟声,神父和唱诗班少女毅然递接避难的姐妹,暖色中仍是几多凄美。

figure_0068_0047

大型民族舞剧《金陵十三钗》剧照

第二幕是一个悲壮的高潮,当日寇迫近教堂,“商女也知亡国恨”,玉墨感到死神即将降临,仍弹响琵琶,唱《无锡景》眷恋美好家乡。那旋律如泣如诉,更渲染了凄美的气氛,为兹后的悲壮作了“温柔”的铺垫。戴强为《无锡景》感染,决定为保护美好河山和柔弱姐妹张扬军人和男子汉的气概,他用鲜血大写了“中国人”三个字,装扮成神父,拉响了成捆的手榴弹,和搜捕金钗及唱诗班少女的日寇同归于尽。“中国人”三个字深深地烙在了弱女子们的心上。

第三幕是全剧的大高潮,没有枪林弹雨、没有狂风暴雨,有的只是细腻的感情流淌和感人的人性彰显,依然是凄美和悲壮的主色调,于无声处,却惊心动魄。先是阿顾找来少量干粮,送给饥饿难耐的少女们,少女们则把干粮转送给同样饥饿难耐的金钗们,危难中相濡以沫的凄美真情,令人动容。接着敌人突然送来请少女们去军营的请柬,这请柬引发少女们一片慌乱。为保贞洁,书娟以死抗争,玉墨救起书娟,并毅然决定易装替代。在书娟的示范下,金钗们皆换上了少女的装束,以“不洁”救赎纯洁,义无反顾地走向屈辱和死亡。为凑齐十三钗,阿顾男扮女装,同赴深渊,于是一组挥舞着红色请柬绢帕的群舞把凄美和悲壮推向了大高潮,金钗们的形象陡然无比高大,尽管观众们对此情节早已了然,但此时仍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是剧情的感染力,更是由剧中人物内心发出的舞蹈肢体语言的感染力。我在设置金钗舞蹈片段时,多次运用江南民间舞蹈:一是体现地域特色,二是显示人物的身份特点。当然,更为了渲染剧情高潮的气氛,以轻快反衬凝重险恶,美中透凄,悲中见壮。此时恰到好处音乐响起,一曲《告别生命见黎明》与观众的内心引发共鸣。

第三幕高潮如异峰突起,必在余脉延伸,于是第四幕的“余脉”依然延续着凄美和悲壮的基调——在日寇疯狂摧残金钗们时,阿顾男性的秘密暴露而被刺杀,作为一名教堂杂役的形象同样高大,与前者戴强殒身不顾粉身碎骨一样,再次激发金钗们以死抗争、捍卫自己的贞操和国家的尊严,同仇敌忾,用簪发的金钗刺向淫暴的敌寇,最后饮弹喋血。至此,凄美和悲壮的基调久久回荡……

figure_0069_0048

大型民族舞剧《金陵十三钗》剧照

我以往构思创作每一部舞剧时除了选材上力求无偏差,在具体执导排演过程中总是追求一丝不苟,求精求新,追求“飞来神笔”“语不惊人死不休”。观众在观赏《金陵十三钗》时,除了感受编舞本身时不时会出现创新的舞段、技巧和画面,还能感受情调的鲜明、氛围的独特,音乐和舞美、灯光、服装设计的异乎寻常。这部舞剧的音乐设计是老拍档刘廷禹,舞美灯光服装的设计都出自中央电视台春晚的创作团队,自然配合默契。

刘延禹的音乐创作不只是外在的气氛烘托,而是整部戏的内在情感的抒发,基调就是凄美悲壮,却时而透出像《无锡景》那样流畅的江南小调的旋律,渲染了故事的地域特色和人物的身份及内心眷恋。在几处高潮时,音乐“无所不用其极”,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所以有人说,听刘老师的音乐,即使闭上眼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律动,更何况有一幅幅夺人眼目、摄人魂魄的画面与音乐交相辉映。

figure_0070_0049

大型民族舞剧《金陵十三钗》剧照

规定情景的舞美特色是整个舞台的宏大粗犷与局部画面灵动精致的对比,3D效果的飞机坦克是宏大粗犷的,玉墨撞钟的剪影是灵动精致的,大写的“中国人”三个字令人心潮澎湃,阿顾牺牲的剪影与飘下的绸带构成的一个“人”字则发人深省,日寇不仅摧残“中国人”,激起“中国人”的愤慨,更是对“人”类的犯罪,势必引起全人类的公愤。这是对主题画龙点睛的深化。至于服装道具的设计,也是别出心裁——金钗女们的服装色彩斑斓,却有分寸,唱诗班少女的服装素色清纯,却不失活泼;金钗女们的行李箱一色洁白,正显示了她们内心的圣洁、不可玷污;及至敌人发来的请柬,被夸张地设计成了红色的头巾,可戴可舞,轻盈中显出了凝重,预示着腥风血雨的到来……这些都是舞台剧的优长。我们用阿顾之死作为铺垫,用狰狞淫荡日寇凌辱金钗和金钗们拼命抵御的舞蹈为导火线,最后金钗们拔钗刺向仇敌,终于饮弹喋血。金钗们已经成为了中华弱女子与暴敌斗争的象征。这样处理使整台舞剧一气呵成,气势如虹。这是一部充满人性魅力的动人挽歌,这是一部为国赴难充满人性的悲恸史诗,这是一部有江苏地域人文情怀及当今时代特点的剧作。

figure_0070_0050

大型民族舞剧《金陵十三钗》剧照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为遇难同胞,传递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2013年12月13日晚,大型民族舞剧《金陵十三钗》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隆重首演。在演出现场,无论是群众,还是演员,都被感动,流泪。随着时间推移,舞剧将剧情的荡气回肠和舞美的绚丽多姿完美地传递给每一名观众,特别是当金钗们义无反顾代替少女们去日寇军营换上唱诗班的服饰,书绢与男儿替代她去的阿顾生离死别时,不少观众都流下了眼泪,剧场内一片压抑的抽泣声,全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figure_0071_0051

大型民族舞剧《金陵十三钗》剧照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时,我为编创舞剧《金陵十三钗》而欣慰,舞剧也作为每年祭日的纪念吧!

琼碎玉破凝碧血,舞动痛史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