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践中的教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以非遗保护与民族地区定向扶贫为目标的产品设计产学研一体化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 蒋鹏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不仅是文化多样性的留存,更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自我文明弘扬。但不可否认,对于非遗保护,物质形态的留存易,文化原生地的文化传人与文化的生产关系保护难,这是由大部分传统的非遗物质形态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鸿沟造成的。在产品设计教学中,尝试将产品的研发、设计置于高校设计学科的专业团队,将部分非遗生产置于非遗原生地,将非遗传人直接制作的产品植入到现代产品中,通过产业链再造完成非遗生产关系的保护,是产学研实践中的一些尝试,也是本文总结的内容与目的。

关键词:非遗保护;民族地区;定向扶贫;产学研

一、非遗产业化视角的分类与面临的问题

中华民族文化形态多样,异彩纷呈。本文主要讨论能形成产品的手工艺美术类别,特别是宜产型非遗。宜产型,指容易形成产品的非遗形态,或者非遗与载体形态分不开,比如彝族漆器;或者非遗作为单元元素,能抽离出来用于产品,比如羌族刺绣纹样。“运用少数民族独特的工艺制作方法,通过少数民族非遗传人的精工制作,创作出的手工旅游工艺品,往往价值连城,因为纯手工工艺制作与加工的旅游工艺品,往往精美无比,不仅象征着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更代表着一种软文化的积淀与传承。”[1]

非遗之于原生地的传人,不仅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与文化认同,更是他们营生的一部分,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解决好宜产型非遗的产业再造,是文化传承,更是精准扶贫。但是在当前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开发中,与市场需要和良好愿景还有一定的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形态落后,与市场脱节。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生活的鸿沟,使产品市场接受度较低。刺绣鞋垫、枕巾、披风、繁复的银质头饰,除了用于陈设,很难融入现代生活,也必然不能形成规模产业。

(2)旅游产品生产外迁,经济收益与本地无关。旅游产品生产的外移化,使整个生产链收益不能回馈于本地文化传承者,不利于文化的延续,不能解决扶贫问题。

①:羌绣

(3)生产链的外迁,不仅导致产品的同质化,即使是源于本地文化的产品,也是粗制滥造的低廉异化,背离少数民族工艺美化、精致生活的原发初衷。

(4)少数民族传承人手工技艺生产的独特性,是文化产品高溢价的技术基础,反而用低质量的机械制造产品代替高质量的手工产品。

二、以产学研结合解决非遗在原生地延续的方法探讨

在非遗传统形态的产品与市场脱节的另一方面,高校艺术设计学科中多多少少存在着会“洋”设计,而不会传统文化开发与设计的倾向。年轻一代成长的文化环境,是基于消费主义与西方文化语境的,麦当劳、无印良品、Hiphop、各种潮牌,是他们认同的主流文化圈。设计史往往就是工业化以后的西方设计史,单一倾向的培养让学生懂得了包豪斯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却对中华多民族文化的研究与设计实践涉猎较少,而民族文化中富含丰富的设计资源。这里说的设计实践,不是产品上剪刀加糨糊似的纹样拼凑,而是指深入了解文化本身,有精神内涵的设计。

在近年国家各项基金支持中,有对非遗理论研究的支助,有对基层非遗传人的培训,也有非遗传人作为教学者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的教学,可见国家对自我文明的重视与扶持。在高校设计学科的课堂内,设立持续性的专门课程教学,辅助学生完成非遗文化的梳理、挖掘、学习与应用。由此可见,在高校设计学科中,以课题研究的方式,针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如何开发成现代生活时尚用品、文创产品、旅游工艺产品,是新颖而意义重大的实践领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实践表现。

由于设计课程时间紧迫,设计学科教学往往聚焦设计学本身,产业流程再造等跨学科问题较少被考量到。本次课题尝试在进行非遗研究、设计实践的同时,进行产业流程再造,将产品设计集约化,置于高校设计学科中,大量专业化设计学生的介入,可以大大提高设计质量与产品时代感,在实践中培养年轻人才。同时,将设计出的少数民族非遗产品构件分解,把不具备典型非遗特征的构件进行产业化生产,把非遗核心构件的生产环节置于非物质文化原生地,可以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完成产业链创新。从供给关系上看,恰恰因为非遗传人的稀缺,才造就了非遗手工产品高附加值的事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传承方式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的,因此,传承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2]

解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产品当代化的路径,实质上是用了绿色可持续的大学生创新创意产业模式,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扶贫工作。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集中的地区,往往是交通不便的地区,闭塞使文化保持独立性,所以面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进行产业流程再造,可推进定向扶贫。

通过这种针对非遗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方式,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产品化实验,整理出宜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便于相关部门进行产业化政策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能够加快实现更多的宜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化,有着积极的实践价值与意义。将实践理论化,也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艺术与文化,培养后继设计人才,特别是为深入熟悉中国文化做准备。

三、宜产型非遗的筛选与产品组织方式

如前所述,不是所有的非遗都适合生产,但是绝大部分工艺美术类别的非遗能够找到新的产品组织、置入方式。下面以本次研究的乌蒙山片区非遗和理县羌绣为例进行分析。根据前期调研,发现乌蒙山区富含丰富的各类少数民族文化,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银器银饰、服饰制作技艺、漆器髹饰技艺、毛纺织及擀制技艺、手工斑铜、竹编、石雕、木雕、根雕、刺绣等服饰制作技艺,是基于民族服饰的,将服饰整体复刻,市场认同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银器银饰,传统样式繁重,有意造成叮当作响的复杂结构,但过多的声音,与过多的结构造成的低强度,不适合都市生活习惯,所以被简化。但特殊的纹样和雕刻方法,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被强化、独立,可以作为现代生活用品的局部构件而被生产。

羌绣亦如此,在非遗原生地,绣娘生产的鞋垫、云云鞋等,几乎无法介入日常生活,精美的花围腰也只能作为陈设之物,能用、舍得用的也只有枕套之类等少量产品形态了。但将羌绣的纹样和制作方式独立出来,作为产品组件的一个单元,在高校进行设计,然后在非遗原生地制作,并整合到现代产品中,是切实可行的产品组织方式。

从这些民族文化瑰宝中进行挖掘,将非遗进行整理,再解构成文化片段,经过产品创新开发,将非遗传人的手工生产和现代生产流程相结合,能产生新颖独特的产品,会大大地改进地方经济面貌。所以,从非物质文化整理与对应的文化衍生品产业链再造的综合视角着眼,在文化梳理的基础上寻找宜产型非遗,进行产业链创新和产品形态的解构,是设计—生产实践的组织原则。

四、设计与生产的实施方法

在面向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考察、整理后,设计团队理清可以产品化的宜产型非遗类型,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适宜的产品类型。设计团队从年轻人的审美视角,结合他们的生活习惯,对产品具体形态进行开发。经过首批选择,被认可的产品有三种:第一、二种产品是银与织物相结合制成的手环,以及女性捆扎头发所用的精美发扎,第三种是高校学生常用的校园卡卡包。

②:民族文化中富含丰富的设计资源

③:教学讨论

手环由一片长8cm、宽1.5cm的弧形、纹样源于苗族银饰的雕花银片,以及2cm宽的绣花腕带缝制而成。雕花银片遮挡住的部分是弹力橡皮筋带,以兼容各种手腕的粗细。发扎用类似的结构,银片长3cm、宽2cm,没有弹力橡皮筋带结构,在银片的对向用双向平结拉紧捆绑。卡包为典型的校园卡尺寸的皮制卡包,两面开光,开光处嵌入5cm×8cm的羌绣图案。

在设计定稿后,标注详细尺寸的设计图由设计团队分别交付非遗传人进行生产,而卡包的皮制部分,则由设计团队同时进行生产。最后,将非遗传人制作的银片、绣片与其余部分缝合,完成产品制作,并在校园售卖。从市场中的反映看,青年消费群体对这种由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研发成的高档、精美现代生活时尚用品、文创产品认同度较高,售卖过程中同时进行的非遗文化宣传,加强了年轻一代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认知与兴趣。

五、总结

通过教学研究的方式,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有针对性地整理出宜产型非遗类型,通过高校设计团队完成集约化的创新设计,将非遗置入诸如奢侈品、文创产品的设计、生产中,将生产环节中非遗部分置于文化原生地的手工艺人之中,把非遗文化融入现代时尚产品中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地被传承、被研究,通过经济生产手段发展文化,是可行的。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可以通过产品创新,产生高质量的产品,用经济循环解决文化传承、发展和扶贫问题,从而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手工生产者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高校产品设计院系进行集约化设计,能推动学生关注、研究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帮助学生有目标地在文化研究、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探索、发掘,设计出极具民族特色的现代时尚用品、文创产品,以及工艺、旅游产品,完成跨产品设计与产业化流程再造的多学科综合研习。将产品中最重要的文化标志——聚集非物质文化特点的生产环节,放在非物质文化的原生地,由非物质文化传人生产制作,不仅可以使产品中富含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样本,而且加快了非物质文化的传播速度与范围,也通过文化“加持”的方式,赋予了产品神秘的意义,创新式地用文化给产品添加附加值。

这种非物质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方法,在设计实践中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出了丰富的、适合当代时代脉络的民族文化产品,除此之外,将市场需求和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生产相结合,也同时完成了精准扶贫的工作。通过学生主导的实践,解决文化梳理,以挖掘>市场调研>产品创意、设计>非物质文化原生地生产>产品其他部分生产这一流程与非物质文化部件整合的整套方法论的问题,也为现代生活增添了中华文明的芬芳。

参考文献:

[1]吴莹.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工艺品开发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3 (16):262

[2]俞晓萍.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及保护研究[J].特区经济,2010(1):200

本文为2017年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乌蒙山片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为XNYJY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