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如何减少认知失调

“狐狸与葡萄”的寓言虽然写于两千多年前,但却很有洞见地预测了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一些观点。1950年起,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如何减少)认知失调成为心理学的一部分。这一理论实际上就是在“狐狸与葡萄”寓言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在解释该理论时,这个寓言常常被用作最经典的例子。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论点就是,相互矛盾的认知状态将造成一种内在张力,使人不得不通过改变某个认知状态来减少这种张力。狐狸其实就处在认知失调的状态中,因为他对葡萄的渴望与无法摘下葡萄的现实形成了一种张力,或者说矛盾。所以他一定要改变这两个状态中的一个来减少认知失调,最后他选择说自己其实不想吃葡萄。因为(狐狸自己说)葡萄是酸的,所以他就不想吃,那么他摘不到葡萄也就不会成为什么烦恼了。

正如前文所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含有现代心理学里“创伤会有长期后遗症”这一概念的精髓。而酸葡萄寓言也包含了心理学中的另一个概念,那就是减少认知失调。或者从更广的角度来讲,就是找借口,编造一些没有道理的理由来自圆其说、自欺欺人,以减轻某段经历的痛苦程度。

狐狸所编造的理由是如此明显的自欺欺人,使这个寓言成了酸葡萄这个范畴的最佳代表,让人也更容易理解所有酸葡萄的情况。伊索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写出了简洁、精妙的故事来讲述如何减少认知失调。虽然他没有学过现代心理学,但是他的寓言却流芳百世,并且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材料。

要想知道酸葡萄寓言如何能够代表更为普遍的认知失调,我们可以把寓言的精髓,即贬低未能实现的愿望看作一个更为普遍的心理现象特例。这个更普遍的心理现象就是为了重新获得内心的平衡而扭曲自己对困境的认知,而这其实就是减少认知失调。有了这个新的范畴,我们就能更迅速地识别这样的情况了,也就是人们随意地编出一些有时甚至难以理喻的理由,好让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不好的结果。每当一个人接触到那些难以预料、但又和新范畴核心成员具有相似之处的情境时,这个新建立的、涵盖了更多情况的范畴也就慢慢开始扩展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属于这个更宽泛的新范畴的例子吧。


小吴在一家许多朋友力荐的餐厅里预订了一张两人桌。但是他和女朋友却因为路上堵车晚到了一个小时,桌子早就给了别人。小吴于是说:“这儿附近到处都是好的馆子;我们边逛边找,这样还更浪漫呢。”

◇◇◇◇

小郑常常通过一家出票公司购买非常便宜的打折戏剧门票。今晚是一出评价特别高的戏剧演出的最后一天,可是这次出票公司的票竟然卖完了。小郑不得不放弃他的看戏计划。他对自己说道:“这可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用这家公司却没有买到票,看来这家公司还是很靠谱啊!”

◇◇◇◇

小王看中了菜单上的某道大餐,垂涎三尺。但是点菜时服务员却告诉她这道菜没了。“那好吧,”小王用一种带有哲思的语气说道,“那我正好少吃几百大卡了,还能少点胆固醇。”最后她点了一个量更少、更健康的菜,虽然她之前不怎么看得上这道菜。

◇◇◇◇

老冯一直想从现在工作的部门调到公司的另一个部门,但是她的调动请求却被拒绝了。“好吧,那既然这样,”老冯说,“我也就不在这里折腾了,直接辞职换一家公司得了。这样我工作的提升空间还更大,比一直待在这个毫无生气的公司好多了。”

◇◇◇◇

小陈没能被他申请的艺术学院录取。他说那些被录取的人肯定都是走后门、托关系进去的,现在这个世道就是腐败盛行。一想到世界上这么多不公,他就愤愤不已。

◇◇◇◇

老褚结婚数年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他仍然爱着自己的妻子,但是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妻子对他的吸引力都已消退殆尽。“什么事儿都会被时间慢慢消磨掉的,”老褚想,“我的婚姻也是如此。但是就算我的感情已经没有以往那么强烈,我们之间的爱还是比之前要深厚得多。”

◇◇◇◇

老卫在竞选州政府代表时以微弱的劣势惜败于对手。数月以来没日没夜的准备就这样付之东流了。但是他告诉自己,失败是政治生涯中的必修课;这次失利让自己心胸更加宽广,为人更为深沉。


上面这些说辞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带来的不平衡。但是我们会轻易把这些场景理解为酸葡萄吗?恐怕不会。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减少认知失调其实是我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所以最好不要让自己知道我们其实是通过欺瞒、找借口这样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灵。如果每个人都能一眼看穿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不管是他们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无论如何,这个减少认知失调的小窍门能延续数千年,说明人类的确是对这样的防御机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酸葡萄肯定不是上面这些例子唯一从属的类别。在每一个看似不幸的事件中,我们都能看到对这些不幸的巧妙解读,一种在不幸中寻找积极一面的乐观精神。如果要把这些例子分到其他类别中,那么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上,因而完全有理由认为它们其实属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类别。其中有的还属于拨云见日,或者知足常乐,或者随遇而安,等等。当然了,还有的则可能属于阿Q精神这个类别了。最后,我们还可以说它们属于一个标签有点长的范畴:看见桌上的半瓶水会说“幸好还有半瓶水”而不是“只剩下半瓶水了”。

与其他的范畴化过程一样,给某个情境贴上“酸葡萄”的标签也需要不少脑力。在第1章开头我们就提出,我们不是一次只面对一个孤立的情境,而是同时面对无数个不同的情境。所以观察的视角也并非只有一个,而是有无数个合理的视角可以审视这个情境。比如说,为了能够给某件事贴上“酸葡萄”标签,必须是事先有一个绝好的机会做某事,然后努力去做,却没能成功,最后因为伤心失落而说出一些鄙视原先目标的话;假如努力之后成功了的话,是绝对不会这么说的。比如,上文中认为边逛边找餐厅很浪漫的小吴,假如第一家餐厅的预约没有取消的话,他一定会认为这家他所有朋友都推荐的餐厅更加浪漫。再比如,输掉竞选一定不会比在竞选中获胜更好。假如我们的老卫真的在竞选中获胜,他一定会说:“世界尽在我的掌控之中!”

也许我们还可以这样描述酸葡萄的场景:酸葡萄场景会让一个人采用阿Q一样的精神胜利法,也就是说,此人会把失败粉饰得非常浪漫。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知足常乐则与酸葡萄不一样。前二者讲述的是一个人在困境或失败中寻找积极之处,这与酸葡萄场景中那些扭曲自己原本目标的人不一样。塞翁失马知足常乐事件中的主人公并不会扭曲现实,而是有选择性地放大困境中的一点希望。

狐狸与葡萄的寓言(依据定义)就是酸葡萄这个范畴的原型。但是它却不是塞翁失马或者知足常乐这些范畴中的一员,因为在寓言中狐狸并没有在他遇到的困境中寻找希望。其实,我们还可以说该寓言是自欺欺人这个范畴中的一员,因为狐狸最后的想法不仅欺骗自己,也欺骗了别人。在自欺欺人这个范畴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与“减少认知失调”没有任何关系的例子。比如:


某人发生车祸后,给保险公司写了一份假报告。

◇◇◇◇

政治家为了再次在竞选中胜出,就当前经济形势编造了一系列谎言。

◇◇◇◇

一个小男孩叫道:“她先打人的!”而他清楚地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因此,每一个情境都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式。最终的分类结果将告诉我们这个人是站在哪个角度来审视该情境的,又是如何理解该情境里的各种事实的。上文的例子告诉我们,范畴之间根本不可能有明确、清晰的界限,而对某个例子的解读也不可能是这个例子唯一的解读。由寓言激发出来的范畴和所有其他范畴一样,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认知框架。因此,《狐狸与葡萄》的寓言只是提出了一个酸葡萄范畴的经典例子,之后它就能帮助我们找到其他不那么明显的情境中的酸葡萄影子。最后,这则寓言还让我们联想到人们是如何通过各种创造性的方式,在困境中寻求一丝慰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