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影视艺术教育
第一章 与时俱进的影视艺术教育
第一节 艺术学科专业的特征及其变化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大众化教育时代所带来的种种影响,传统艺术学科专业的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那种严格按照艺术部类的分类标准或者按照艺术创作部门的职能分工来设立学科专业的做法遭遇方方面面的冲击,使得我国艺术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影响我国艺术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因素主要有如下三个:一是人力资源市场对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急需;二是现代科技对于传统艺术的改造;三是学科专业高度融合的趋势。与此相对应的是艺术学科专业建设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专门走向融合的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对传统的艺术学科专业进行多元化、现代化和整合化的转变和改革。
一、多元化发展
艺术学科专业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是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诉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建立一系列满足这种需求的新专业。
在世界各国,传统的艺术教育实行的基本上都是精英教育或称尖子教育,主要为社会培养各类专门的艺术人才,往往是按照各个艺术部类的分类标准或者按照艺术创作的职能分工来设置学科专业,以满足社会对某类艺术创作部门的需求,例如苏联就是这样。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也基本上是参照苏联的做法,在学校的层面上设置了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学院和舞蹈学院等,同时在系科层面上设置了作曲系、声乐系、器乐系、绘画系、工艺系、编导系、戏文系、表演系、舞蹈系、舞蹈编导系等。这样的建制应该说在当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艺术专门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需求。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很快就被打破了。由于用人单位对于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本身就有限,又由于社会对于各类艺术人才的使用有一个自然周期,即原有岗位上的专业人才尚未退休或换岗,用人单位就不可能很快为后来者提供某个艺术专业岗位。因此,在计划经济时代按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培养人才的做法虽然实现了专业院校与社会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这样的情况即不复存在。事实上,现在的用人单位除了继续需要某类艺术专业人才外,更欢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例如,对于歌唱演员,不仅要求唱功扎实,而且希望做功也具备相当的水平;又例如对于话剧演员,不仅要求在声、台、形、表方面功底深厚,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演讲和主持素养。由于人力资源市场对于艺术人才的取向从“专才”需求向“专才加通才”转变,这就促使艺术院校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上必须实现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向,即音乐学院或戏剧学院不仅应该设立与音乐或戏剧创作各部门对接的有关系科,而且还应与时俱进地设立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配套的相应的艺术系科,例如舞蹈专业、播音与节目主持专业等,以满足社会对于“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在专门的艺术院校适当新增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社会的人才价值取向对接的学科专业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势在必行。
在进行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要实现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和改革,一般采取的系统思维和技术路线应当是先在某个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专业方向课模块,然后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学科专业方向,最后待条件成熟时建立新的艺术学科专业。其可概括为如下模式,即专业方向课系列——艺术学科专业下的专业方向——新增艺术学科专业,而在师资配套方面也应当是专业方向课系列师资的确定——专业方向师资的集结——新增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的整合,同时进行其他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艺术院校的艺术学科专业建设在实现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进程中必须依托原有的学科专业优势,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自然派生某一学科专业的生长点。也就是说,艺术院校在新增学科专业的时候应当而且必须遵循学科相近和专业相通的原则,以原有优势学科为基础支撑,从而向着更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拓展和延伸。例如,在音乐学院设立舞蹈专业和表演专业,在戏剧学院设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等就符合这一原则。在20世纪90年代,四川音乐学院率先在音乐学院设立了舞蹈专业,上海戏剧学院在戏剧学院开创性地建立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堪称这方面的代表。显而易见,这样的专业设置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按艺术创作部门分工的专业设置格局,而采用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专业整合互动的学科专业结构。实践证明,它不仅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且从学科专业建设的意义上也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式。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来有关艺术院校的经验,我们注意到,艺术学科专业的建设仅靠传统的按创作分工设置专业的做法已经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且这种封闭的学科专业结构模式也阻碍了学科专业本身向更为广阔和纵深的方向发展。因此,按照艺术部类的区分来设置学科专业,并组成有机互动的多元结构才是符合客观实际和艺术教育规律的出路所在。
二、现代化革新
艺术学科专业由传统走向现代化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艺术的革新,我们必须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建立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新兴艺术专业。
显然,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仅仅办好传统的艺术学科专业是不够的,而且也是不可行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介的发展,大量依托各种新兴媒体的艺术不断诞生,如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电脑动画、电脑音乐制作等,如果我们一味地固守传统,无疑会被时代淘汰。因此,艺术学科专业的建设就涉及对传统专业进行现代化更新的任务,应该说这也应当是我们进行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传统的艺术学科专业包括音乐、美术、表演、导演、舞蹈、摄影、戏剧文学等,在过去精英教育阶段,专门化的培养和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保障确保了这些艺术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各类毕业生的成才与就业。然而,随着大众教育阶段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些传统的艺术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凸显出供过于求的种种迹象,而依托各种新媒体的艺术专业人才又远远未能满足社会有关行业的需要,例如电脑动画、电脑音乐制作、数码艺术与技术等专业几乎是出现一边倒的局面,一边是行业巨大的人才需求量,一边是有关学科专业有限的毕业生供应量。因此,为了解决这个现实问题,艺术院校在进行学科专业建设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在办好传统艺术专业的同时,也要着眼于大力发展基于新媒介之上的现代化的艺术学科专业。
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问世、国际互联网的开通、手机的普及以及传播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达使艺术的创造和发挥拥有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之上新媒介的介入催生出了一系列新媒体艺术,并且构建起了由现代科技支撑的新兴艺术学科专业结构。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新行业的诞生也促使这些新行业产生了对新型艺术人才巨大的需求量。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各艺术院校纷纷建立了培养这类艺术人才的新学科专业,例如中国传媒大学所创办的一系列将大众传播与传统艺术相结合的新兴艺术专业,又如四川音乐学院建立的音乐制作与编辑专业等。从这个意义上讲,驱使各艺术院校建立各类新的艺术学科专业的原始动力依然是社会的需求,但同时也是现代科技对于传统艺术的革新而带来的艺术学科专业的再造。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的时候已经不能墨守成规,而应当审时度势地对其结构进行重大调整。
当下我国艺术院校较为理想的学科专业结构应当是由传统艺术学科群和经过科技革新的艺术学科群形成的相得益彰的整合结构。而我们在建立这样的学科专业结构的时候,必须在建设好传统的艺术专业的基础上,设立相应的新兴艺术专业甚至相应的基于计算机平台的音像工程类专业等,即除了那些单一学科的院校外,各个多科性的艺术院校既要有传统的诸如音乐、美术、舞蹈、表演、导演等专业,也要有诸如电脑动画、电脑音乐制作、数码艺术与技术等新专业。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树立以艺术为体、科技为用的理念,建立文理渗透、科艺结合的结构模式,并在学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这样的艺术学科专业才具有强大的生存力和发展后势。
三、整合化突破
艺术学科专业由专门化走向整合化是相关学科专业之间高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这一规律,顺理成章地建设科学、合理的艺术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大学组织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学科专业的变化除了社会诸因素之外,学科专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般而言,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基于其共同的研究对象和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因此,它们之间的整合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出于社会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必要。很显然,传统的音乐理论与作曲专业已经难以适应电子时代的音乐发展的需要,而纯手工操作的传统绘画专业也很难满足人们对于电脑动画的需求,所以,艺术与其他学科专业的联姻和结盟既是社会的外在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
世界范围内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使得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也呈现出多学科不断融合的势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艺术学科专业在内的学科专业发展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艺术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明显地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一大批交叉学科专业、边缘学科专业和横断学科专业等陆续问世。例如上海戏剧学院率先从表演专业中派生了主持艺术专业,而原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专业也整合了主持艺术专业的有关教学内容,开我国艺术院校建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先河,这实际上是传统艺术学与现代传播学结合产生的新学科专业。又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立也是在广播电视新闻学、导演、戏剧文学等专业的基础上高度融合的结果,是艺术学与新闻学、传播学、文学等交叉综合而诞生的新学科专业。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从传统的音乐学发展而来的音乐传播学,从传统的工艺美术发展而来的艺术设计学等。
顺应这一时代趋势,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应当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从专门走向整合。在大众教育阶段,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受教育者已经不单纯是为了谋求某种职业而上学,他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而更主要的是获得心智的全面发展,过分专门化的教育显然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受教育者的要求。从培养人才的目标出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有相应综合的学科专业体系作支撑。因此,在原有传统的艺术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学科专业并实现适度综合的方向理所当然是当下我国艺术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
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的整合化一般具有两个向度:一个是沿着综合艺术方向延伸,即按照综合艺术的各部门分工设立相应的学科专业;另一个是沿着艺术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的方向拓展,即建立一系列与艺术有关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横断学科等,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学科专业的整合化特指后一个向度。我国艺术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如果要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就必须打破传统艺术的壁垒,广泛接受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渗透,并且走弘扬自身特色的道路。艺术学科专业与文学学科专业的整合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已经实现,并且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包括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与跨度较大的学科专业积极整合,通过这种具有“远缘杂交”意义的整合化实现艺术学科专业的现代化腾飞。也就是说,艺术学科专业的建设不能囿于传统的文科领域,而应大胆地接近理工科专业,包括与信息科学、管理学、经济学、技术工程学等学科专业融合,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开创更为广阔而深远的空间,以确保艺术学科专业的科学、合理的发展。因此,在我国艺术院校适当新增一些与艺术学科专业关系较为密切的理工科专业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当代艺术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建构必须以建立基于艺术学科专业内在结构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的开放性大系统为最高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进行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时也就必须在立足于文科建设的基础上主动向理工科专业拓展,逐步建立起能够真正坚实地支撑艺术学科专业的理工科专业结构,从而构建具有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艺术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综上所述,按照大学组织学原理的观点,学科专业被认为是一个高等院校最为基本的构成细胞,也是一个大学发挥基本功能的基层单位,因此,学科专业的建设事关大学的组织功能是否有效发挥。在我国的艺术院校里,如果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方向和组织结构方式等问题解决得好,就能够实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目标和确保艺术学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面对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以及全球化的挑战,艺术学科专业已经凸显出种种时代特征,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牢牢把握这些新变化和新动向,并且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和探索,从而开拓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的大有可为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多科性大学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催生了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按照学科专业结构的标准,这些高校可被划分为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一学科院校。在我国,综合性大学主要是指拥有文科、理科的大学,它们凭借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科际整合的综合优势,倾力于对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单一学科院校是指仅拥有文科或工科专业或其他单一学科的院校,它们根据社会各行业的需要,突出专业特点和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多科性大学是指以理工科为主要学科的大学,一般而言,它们培养的是兼有研究开发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世界教育发展史告诉我们,高等学校各类型的形成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变迁、社会诉求的演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反映了各种不同的教育价值标准和办学理念在共时性中的历时性差异。事实上,在我国,不少单一学科院校和多科性大学正在向综合性大学(这些院校也可以被称为不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发展,而且大约有300多所这样的大学都开办了影视专业。但这种发展现状未必完全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如果按照教育发展规律来审视,追求专业齐全和办学规模不如讲求办学特色和培养质量,因为讲求办学特色和培养质量才能塑造人才的唯一性。世界上很多顶级大学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就是同类专业人员中的佼佼者,而这些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正是坚持了各具特色又讲求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模式决定特色,模式保证质量。因此,如何构建具特色、求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了各所高校当前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成都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多科性大学,在创办影视专业的过程中就力图在影视人才的培养方面努力开创自身的特色。下面我们就以成都理工大学影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对多科性大学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一浅析。
一、坚守学科性质,定位培养模式:多科性大学不再困惑
我国高等学校的影视专业以往一般是设在单一学科院校的,如原北京广播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等。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仿照苏联的办学模式把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职能做了比较细的分工,其中过分强调了对“专才”的培养,却忽视了对“通才”的素质和技能要求。而实际上“通才”的素质和技能对于影视专业人才尤其是对于广播电视人才而言又是必需的。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激增,而国家人事制度改革以及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又进一步使人们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用人观和择业观。这种新观念的建立在观念、制度以及市场运作的层面上突破了传统的规制。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各类开办了影视类专业的高校所形成的办学格局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一方面,单一学科院校(包括专门的广播学院和电影学院等)继续履行培养自身行业专门人才的职能;另一方面,综合性大学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旗帜下开办了一系列包括影视传媒专业在内的新专业。而多科性大学的情形就显得比较复杂。其中,一部分院校从单一学科院校转变来的多科性大学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依托已有的学科专业优势创办或拓展了影视专业;也有一部分院校秉承为地方服务的理念,主动与行业联合,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办学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办了影视专业;还有一部分院校为了求生存或因其他原因新创办了影视专业。笔者认为,综合性大学依托已有的文、理等传统优势学科的支撑开办影视专业是无可厚非的,它们在师资的配备、硬件的投入以及在相关专业的孵化方面都有着其他类型的大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它们为了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创办影视专业本身也无可厚非,而且它们的优势并不仅仅局限于培养专门的影视人才;而单一学科的影视类院校由于一直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影视专门人才的职能,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符合这类人才培养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社会公认的人才培养业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虽然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但总体而言,这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结构还是比较合理和成熟的。但对于多科性大学尤其是那些从单一学科院校转变而来的多科性大学而言,其所办的影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等问题就很值得人们去分析研究。从目前全国范围的情况来看,这些问题都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事实上,在办学体制多元化和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各类高校的办学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的价值标准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这么多的多科性大学或不典型的综合性大学都开办影视专业就有可能导致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人才培养的方向迷失。因此,作为一所多科性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在创办影视专业的过程中就始终坚守着多科性大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主要职能,并以此为基础,对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了明确定位。
二、明确价值标准,凸显模式特色:多科性大学应“一专多能”
按照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价值标准,我们可归纳出四种不同的人才培养价值观,即个人本位价值观、社会本位价值观、知识本位价值观和文化本位价值观。这四种价值观体现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的价值观不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不同。个人本位价值观侧重于促进个人知识能力的发展以及个人理智和文明素养的提高;社会本位价值观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客体与社会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它侧重于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知识本位价值观侧重于知识的创新、学术的探求、科学研究和研究性教学;文化本位价值观侧重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文化传递和发展功能,即这种价值观的主旨是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国家的文化传统,构建特定文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这几种价值观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发展和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已经明确规定了高校也要从这几个基本方面来进行人才培养。然而,在这个总目标的规约下,不同类型的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采取符合自身办学定位和指导思想的培养模式来实现。
在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综合性大学有着诸多优势。无论是在人文教育方面,还是在创新教育方面;无论是对人的知识传授,还是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性大学都具备了先天的基础条件和学科支撑。而单一学科院校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培养教育,虽然它们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不像其他学校那样全面,但基本上也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这类人才的特殊要求。但对多科性大学来说,情况就比较复杂,它们在落实有关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就必然有一个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并结合社会、市场的需求来培养专门人才的问题,尤其是在创办影视专业方面。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方面,多科性大学很难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而在培养人的专业技能方面,多科性大学又很难与单一学科院校相比。因此,多科性大学必须理性地看待问题,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总体上来看,多科性大学在创办影视专业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利因素,但对于有一定办学基础、自身特色又比较突出的多科性大学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他们又该如何进行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呢?下面我们就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在我国,由于多科性大学一般都是以理工等专业为主的,所以它们在创办与其既有专业可以说毫不相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影视专业的时候,就有一个如何与其传统优势学科专业结合的问题,而与此相比照的就是如何发挥多科性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来构建适合于学校定位和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一般而言,多科性大学在创办影视专业方面应当紧紧依托自身相关学科的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多科性大学的学科整合优势,真正做到从研究开发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就是说,多科性大学更多地应当采取个人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价值观相结合、又适当汲取知识本位价值观和文化本位价值观的适合部分的培养原则,在总体上实施“通才加特长”的培养模式。实施“通才加特长”的培养模式,就是要以个人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根本,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地组织学科专业结构,合理地配置教学资源;就是要根据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通识性课程与专业性课程以及实践性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案。例如,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就要求该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本专业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在以计算机为平台的系列技术课程方面加强学习,同时还特别强调了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操作技能实训。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成都理工大学不单纯走影视艺术的路线和影视文化的路线,而是强调走技术、科学加人文的路线。
三、素质技能并重,复合促进创新:多科性大学应“学以致用”
在探索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多科性大学除了要做到价值取向明确、培养特色鲜明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设计和操作层面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突出“应用加复合”的培养方向。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明确一个目标定位,落实两个规格标准,达到三个复合要求。
(一)一个目标定位
一个目标定位:多科性大学要明确对所培养的人才的目标定位。由于多科性大学既不承担培养单纯的科学研究型人才的任务,也不承担培养专门的影视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较强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如果是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就可以把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具有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素质、科艺互渗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技术与艺术并重的影视专业素质和技能。成都理工大学的人才培养特色就可总结为技术与艺术并重、传播与科学交融、理论与实践结合。
(二)两个规格标准
两个规格标准:“形而上”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形而下”的基本技能和创新手段的获得。影视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培养作为现代人所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养、综合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人文社会和现代科技基本知识、计算机、外语、写作等,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除此之外,学生还必须获得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备的操作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在围绕影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的时候,就应当考虑让学生在学习和获得有关人文、社会、科技、外语、写作以及本专业等基本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应尽力让其掌握当代先进的影视传媒技术。例如,成都理工大学表演专业以及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教师在上表演课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相互拍摄录像资料,以求学生们能亲身体会在镜头前表演的感觉,并掌握摄像技能。
(三)三个复合要求
一是研究与应用的复合。研究与应用的复合是一般多科性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都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是对学生提出的基本培养要求。由于研究需要理论、知识,也需要思维,所以让学生加强对有关课程教学和专业实务的研究,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应用注重的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多科性大学应当让学生在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多进行业务工作层面的研究,这样就能大大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通才与特长的复合。通才与特长的复合要求学生做到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就必须设计好通识性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等五大模块以及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学分比例和选修方案,并根据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加强通识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为此,学校教学单位可以设计以突出某项专业特长,并集采、编、播、演为一体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成都理工大学的影视专业的课程设计就采取了三大系列、五大模块的方案,即把影视专业课程按照人文与科学素质课、传播理论与实务课、艺术修养与技能课三大系列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以及实践环节五大模块进行结构性配置,力求突出“素质加技能”的培养特点。在实践教学方面,一方面,学校加强了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和以艺术实践活动为平台的影视类各专业师生的整合互动,提升专业教学的软件环境,例如,学校以任课教师为指导组建了学生DV创作团队,开展一系列课内、课外拍摄活动和展映活动,让学生在影视创作和传播的各个环节中都得到实际锻炼;另一方面,学校配置了能够与社会、市场及用人单位接轨的先进影视设备,并把学校电视台建在影视专业院系,以此举把学校电视台建成一个开放性实验室,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实训、实习和创作的需要,为实施有特点的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硬件保障,提升了专业教学的硬件环境。
三是影视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复合。影视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复合,即要求学生既要懂影视专业知识,又了解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成都理工大学是从两个方面导入这个思路的:一是在教学计划中的通识性课程模块中适当增加社会、市场急需人才应当掌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课程;二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设计好第二专业(包括第二学士学位)的教学计划供学生选择和执行,同时将这些教学安排统一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之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而且拓宽了影视专业的服务面向以及学生的就业渠道。例如,成都理工大学影视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大部分在中央和地方各级电视台、电台和各影视传媒公司就业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家机关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教育、科研、公关和管理工作,学生的就业面相当宽泛。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人才培养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为实现特定人才培养目标所形成的教育教学结构的理论概括形式。结构功能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合理的结构能够产生巨大的功能。唯物辩证法原理也告诉我们:创新往往产生于学科的结合部。因此笔者认为,多科性大学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优化就是要解决好培养目标的价值定位、学科专业的合理配置、支撑条件的规划建设、培养方案的创新设计等四个关键层面上的结构性问题。近年来,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德渥艺精、全面发展的影视专业人才,毕业生每年的平均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也极为良好。笔者认为,像成都理工大学这样的多科性大学所培养的影视专业人才之所以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普遍青睐,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成都理工大学的影视专业坚持和探索出了符合多科性大学影视专业人才培养规律、能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科学技术资源、能发挥学校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已在教学中实践并证明是成功的“通才+特长—应用+复合—素质+技能—习得+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因如此,成都理工大学才能够培养出国家需要、社会满意的影视专业毕业生。
第三节 写作在影视专业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策划及节目创作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用人单位常常在接收毕业生的时候附加各种特别诉求。其中,写作能力是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硬条件。由此可见,写作既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基本功,也是该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敲门砖。进一步讲,写作不仅是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必备能力,也是现代人才通向成功的特殊标配。在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写作被摆到了其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当重要的位置上,例如,美国要求所有的大学“将基础作文法教程列为必修课程”。从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实践来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是对写作最为注重的专业。这不仅仅是因为业界用人单位有要求,而且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特点着眼,或者说无论是从广播电视媒介教育的特征出发,还是从广播电视艺术教育的规律出发,写作都在其中处于最为基础而又核心的地位,并且在其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写作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从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具备的能力看写作的地位和作用
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必须具备三大能力,即撰稿编辑能力、创意策划能力、镜头思维能力。其中,撰稿编辑能力是基础,创意策划能力是核心,镜头思维能力是特长。
撰稿编辑能力是指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文字写作和编辑能力。具体来说,要求专业人员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和驾驭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技能。他们不仅能够独立撰稿、改稿、编稿,而且还能够对他人的文稿进行编辑和处理。因此,对这类人员而言,除了要达到基础写作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当具备较强的文学写作基础,同时,更需要满足各种广播电视节目文体写作的技能要求。各种专业文体的自写自改是这类人员工作的常态,对他人文稿的修改与编辑也是这类人员日常的工作。在广播电视台,编导首先要“编”,而“编”首要的就是写。所以,离开了写作的基础,编导将一事无成。
创意策划能力是指广播电视编导人员根据社会和传播的需要,在调研和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选题、定位、立意、构思、创新等方面做出全面的擘画。这是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一项非同小可的工作,更是广播电视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从实质上看,这种创意策划能力是一种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这种思维能力毕竟是一种精神实践活动,它的成果或者说对象最终还是要呈现为一个文字性的材料,在业界统称为文案或者策划案。因此,写作依然是这项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得以落实的结果。由此可见,写作既是贯穿于创意策划工作始终的一个文字工具,同时也是创意策划成果本身的一个呈现形式。
镜头思维能力是指广播电视编导人员把创意策划形成的文案和撰写编辑好的文稿在中期的拍摄录制和后期的视频、音频编辑工作中转化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具体画面和声音及其各种组合方案。广播电视台对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在这方面的能力要求非常看重。它是广播电视编导人员运用专业的视听语言,把前期形成的各种文案、文稿以及文字脚本变为各种直观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实践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种能力是编导人员独有的一种能力,也是广播电视编导能够成为高等院校的一个独立的专业最为主要的原因。由此也可看出,这是该专业与其他文科和艺术学科类专业相比较的一个特长。然而,在实践中,广播电视编导人员这个能力要想得到发挥,还得依据前期工作中的策划案以及各种节目脚本作为文本载体。可以说,这种镜头思维能力其实就是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前期写作文本的镜头化延伸和视听化拓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镜头思维就是运用视听语言进行写作的思维,只不过这种用镜头思维的写作与用普通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写作不同,它是一种更加专业的以镜头为工具的写作。
由上述论证我们可以得出,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三大能力均与写作密切相关,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大能力归根结底就是写作能力。我们知道,撰稿编辑是写作,这是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常规写作;创意策划也是写作,它是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的文本创作;镜头思维最终还是体现为写作,它要落实到可以用文字语言进行描述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中。因此,概括而言,对广播电视编导人员三大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他们运用文字和镜头进行写作的能力的培养,写作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彰显,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将写作作为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基础课甚至专业核心课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应该将以写作为中心内容的系列课程纳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二、建立符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写作课程系列和课程群
正是基于以上教学理念和课程观,我们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写作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应有的位置和功能,最终形成了符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写作课程系列和课程群。在我们所创立的具有特色的“三四五”课程体系中,写作贯穿于各大系列和板块,并且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凸显写作地位和作用的课程群。“三四五”课程体系中的“三”是指三大系列课程,即文学与文化系列课程、新闻传播业务系列课程、广播电视技术与艺术系列课程;“四”是指四大技能课程,即口头表达课程、文字表达课程、影视拍摄课程、后期编辑课程;“五”是指五大课程模块,即通识性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及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及实践实训课程模块。其中,三大系列课程中有关写作类的课程包含基础写作、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影视写作类写作课,同时,在四大技能课程中突出了各种写作的实践实训,而在五大课程模块的设计中将不同的写作课程科学、合理地置于不同的教学阶段和环节。也就是说,基础写作被摆到了第一学年,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影视写作被摆到了第二、第三学年,综合写作实训被摆到了第四学年,包括毕业设计与论文的写作。与此相对应的课程为语法修辞与写作、广播电视写作、影视剧本创作等,还有贯穿于电视编导基础、新闻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专题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文艺节目编导等课程中的写作教学内容。按照我们的设计,第四学年是各种专业课选修和综合性的教学实践,因此,写作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凸显,与之相配套的有电视采访实习、电视专题节目制作实习、短片创作实习、纪录片创作实习、影视广告创意与策划等课程。同时,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我们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改和订正。新媒体写作的有关课程和教学内容也随之被规划到了“三四五”课程体系中,例如我们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新媒体采编、融媒体创作实习等,由此,在写作教学中已然形成了基础写作、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影视写作、新媒体写作的序列,从而增强了写作课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的贴近性、时代性和现实性,同时,也进一步地提升了写作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的系统化、合理化和科学化程度,并且实现了写作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全面覆盖和全部落实。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把各种写作课程贯穿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教学各阶段、各方面、各环节的设计理念和做法,不仅从理论上解决了写作课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中难以落地的现实问题,而且从实践中也摆脱了写作课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长期处于时有时无的尴尬处境。由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写作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而言,既是一门自成体系的学科,也是一门整合创新的艺术,更是一项综合实操的技能。而写作对于我们所创设的“三四五”课程体系而言,则是三大系列课程的基础支撑,也是四大技能课程的核心主干,还是五大课程模块的贯穿内容。也就是说,无论是在文学与文化系列课程方面,还是在新闻传播业务系列课程方面,抑或在广播电视技术与艺术系列课程方面,基础写作、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影视写作在其中都是基础性的必设课程;而在口头表达、文字表达、影视拍摄、后期编辑等技能课程方面,基础写作、文学写作、新闻写作、影视写作则成为核心主干课程;当我们把写作系列课程分布于通识性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及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及实践实训课程模块这五大课程模块的时候,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从基础写作到文学写作,又从文学写作到新闻写作,再从新闻写作到影视写作,直至新媒体写作,其间,写作学理论和写作实践已经成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始终,其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不可或缺的作用赫然可见。
三、直接教学法:写作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的无缝对接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依托理工科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独特资源,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探索自身特色,形成了以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特点,促进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凸显了在现代传媒技术高度发达和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以理工科为主体并以地学为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长。其中,让学生全面熟悉和掌握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和传媒技术以及专业电视台工作流程的“直接教学法”成为成都理工大学打造广播电视编导人才质量优势的重要手段。
直接教学法是成都理工大学自创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来一直在探索并实践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得益于德国教育家弗雷德·海因里希的“项目教学法”的启示,但却并非简单的移植或照搬。这一原创性的教学法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和外延,它以培养复合应用型高级广播电视编导人才为目标,坚持采、编、播集于一身的培养规格,瞄准融媒时代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市场需求,采用三大系列、四大技能、五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培养模式,为业界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策划水平高、动手能力强、新闻业务熟的广播电视编导高级专门人才。具体做法:以按照正规电视台的要求建立的校园电视台为实验平台,以制作某个广播电视节目样态(电视新闻或电视专题片)的作品为教学内容,严格按照专业电视台的业务标准和工作程序,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编辑以及正式播出等整个流程的实验实训,对所有工作都亲力亲为,直接去做,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最终实现将学校课堂教学与用人单位岗位培训直接对接并融为一体的特殊效果。
直接教学法与“三四五”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的关系是一种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创立了“三四五”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直接教学法就有了发挥作用的教学体系保障,而创立了直接教学法,“三四五”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就得以行之有效地具体实施。事实上,无论是三大系列中的文学与文化课程系列、新闻传播业务课程系列和广播电视技术与艺术课程系列,还是四大技能系列课程中的所有训练意图均需要直接教学法来贯彻落实。理所当然,以实践性为鲜明特征的写作已然成为题中之义,并且被渗透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各种业务实践中。也就是说,直接教学法既是“三四五”课程体系的教学途径和手段,也是“三四五”培养模式的内涵之一,而写作既成为“三四五”课程体系中的一根红线,也成为直接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正是由于在培养方案中设计了以上课程体系并创新实践了直接教学法,各类写作在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中得到了切实践行。从直接教学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大系列课程中的文学与文化课程系列、新闻传播业务课程系列和广播电视技术与艺术课程系列,四大技能系列课程中的口头表达课程、文字表达课程、影视拍摄课程、后期编辑课程,以及五大模块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及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及实践实训课程模块均为写作提供了“用武之地”。可以说,直接教学法贯穿于“三四五”课程体系及模式的始终,使这一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的实际效果得以直接体现,而写作教学也无疑被高度融入每一个教学内容、单元以及环节,从而实现了写作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的无缝对接,由此便形成了成都理工大学以突出写作课程地位和作用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特色。
第四节 影视艺术鉴赏课程的设计与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文规定:“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使学校对学生开展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有章可循,也为高校开设影视艺术类课程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
“影视鉴赏”既是一门艺术教育课,又是一门美育课。它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点以及风格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培养和增强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都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程,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
由于影视艺术的大众化和影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寓教于乐的特点,“影视鉴赏”这门课程在大学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普遍的欢迎,产生了良好的反响。然而,这样的表述很容易使人误以为这门课程的良好教学效果完全取决于学生对电影和电视剧的浓厚兴趣。其实,真正要讲好这门课程并非易事。例如,怎样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就笔者所在学校和所走访的几所高校来看,各校对这个问题采取了五花八门的解决方法,有的将这门课程设计为影视基础知识课,有的将其设计为影视作品分析课,有的甚至将它设计为影视作品观摩课。问其故,都说因为缺乏一部比较成熟的教材作为设计该课程内容的依据。
本来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早已推荐了由彭吉象主编的“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影视鉴赏》(后做过多次修订)作为教学的范本之一,同时尚有金元浦等主编的《影视艺术鉴赏》等教材可作为开设该门课程的重要参考。但是,实践中各高校在开设这门课程的时候鉴于师资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很少参照这些比较权威的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来设计课程并进行讲解,遂使该门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诚然,有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本应是素质教育和创新型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同样一门课程也允许有与众不同的讲授形式。但是,凡事总得有个规矩,不拘泥于教材并不等于不要教材,教无定法也并非随心所欲,不然,这些既缺乏目标规定性又缺乏讲授系统性的做法就会给这门课程的教学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笔者并无意将“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影视鉴赏》推荐给大家作为该课程内容设计的唯一依据(事实上,由彭吉象主编的《影视鉴赏》无疑是一部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并且编排体例也有其独到之处的相对成熟的教材),也没有打算把金元浦等主编的《影视艺术鉴赏》强加于人。同样的,各高校在开设这门课程时,无论使用了这些比较成熟的教材与否,只要是联系实际,选用了相应的教材,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也是符合艺术教育课个性化教育的规律和美育课不拘泥于教材而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美与创造美的能力的特点的。然而,影视鉴赏课的目标规定性和各校教学的差异性毕竟是一对矛盾,如果不能正确地加以处理,就必然导致这门课程应有的教学效果及育人功能大大衰减。所以,正是为了解决“影视鉴赏”这门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和矛盾,笔者一直以“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影视鉴赏》作为这门课程内容设计的依据,并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探索,试图从个案分析中发掘出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实践与探索
王朝闻先生曾经指出:“欣赏活动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因此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所谓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同于纯粹抽象的理论思考或是在直接的实践意志的驱使强迫下接受某种道德教训。”艺术欣赏活动所具有的这个特点使得欣赏者在欣赏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事物本质,而且生动、具体地把握了丰富多彩的感性世界,激发了与事物的理性认识相一致的情感态度,推动欣赏者走向实践。
无论影视欣赏还是影视鉴赏,顾名思义,都是在接受影视艺术的过程中对影视作品的感知与理解,它既要对影视作品进行感性的观摩,又要对影视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识。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赏鉴活动。这也就对“影视鉴赏”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学中,既要组织学生观摩影片,又要引导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赏鉴分析。传统或惯常的操作不外乎“先讲后看”“先看后讲”“边看边讲”三种模式。这些做法虽然在实践中都各有所长,并都曾获得过一定效果,但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却是观摩和讲解两张皮,或者理论讲授和影片赏鉴两张皮。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对待这门课程时具有两重性,即看片积极而听课消极,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很不利于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设计和创新。那么,怎样进行调整、设计和创新呢?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对重点教材内容的先后次序做相应调整
这样就改变了从讲解影视艺术审美理论到介绍影视鉴赏方法的惯常思路。先从影视鉴赏的基本知识导入对影视语言的讲解,然后再引出对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的探讨,最后对影视的本体特征和文化特性进行分析。而对于影视发展史这一部分内容则采取撷取不同时代的经典影片的鉴赏和背景资料的介绍等方式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是以如下方式来调整和设计这门课程内容的。
第一章:由观摩影片片断引出影视鉴赏基本知识的学习,其中包括影视艺术知识和影视鉴赏及其层次的讲解。
第二章:由观摩影片导入影视语言的学习,讲解影视语言的构成元素、各种元素的意义和功能,并将影视发展史知识贯穿其间。
第三章:结合影片观摩并点评,学习影视美学特性,包括对造型性与运动性、逼真性与假定性的讲解,同时将影视史的讲授告一段落。
第四章:结合1~2部经典影片的观摩具体讲授影视艺术的鉴赏方法,包括影视艺术表现手段的鉴赏和影视艺术风格的鉴赏。
第五章:首先讲授影视评论的知识和方法,然后观摩影片并指导学生写作影视评论。
第六章:进行影视理论上的探讨,主要讲解影视文化特性,包括影视艺术的社会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国际性、文化品格与艺术创新等内容。
结果表明,这种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教学内容编排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也比较符合初次学习影视文化的大学生的特点,同时也确保了这门课程有理论而又不失之空谈,有体系而又不失之枯燥,有观摩而又不失之放任,使学生既学到了影视艺术知识,又掌握了影视鉴赏方法,因此,教学效果得到了切实的保证,“影视鉴赏”课程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也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努力创新
在讲解影视鉴赏知识和影视语言时,给学生放映精彩片断,即讲解之前先放映1~2个影视片断,然后向学生提问并让学生思考,进而引出将要讲解的问题;或者在讲到某个问题时插映一个精彩片断作为观点的印证。这样做,不仅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学生对于某个问题的感性认识,而且也调整了教学进程的节奏,使学生在松弛的状态下积极地接受了新知,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节主干片断或规定情景片断与串讲分析相结合,即将一部经典影片或有代表性的影片进行“跳放”,其间用串讲的方式穿插情节线索的勾画和对作品的分析。这样做,不仅避免了观摩和讲解两张皮的弊端,而且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了整体把握和局部分析相结合的鉴赏方法。
精选几部影片让学生观摩,使其从屏幕上了解影视发展史,即挑选一部默片、一部黑白有声片、一部彩色片、一部高科技制作影片,让学生分别观摩,并在每一次观摩后进行背景资料说明和总结归纳,以点画线地介绍评析影视史,即以每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作为一个观摩点,然后将其串联起来,通过讲解构成一条影视发展史的线索,从而形象、直观地使学生建立起影视史的概念。
确定专题进行观摩,以鉴赏方法的运用和实践促进学生对鉴赏理论的把握。因为“影视鉴赏”课很容易被讲成影视鉴赏论,这是有违这门课程的宗旨的,同时,我们又不能将这门课程单纯讲成作品分析课。因此,笔者采取了专题观摩和专题讲解的方式实施深度教学,使学生通过对某种鉴赏方法的学习,进而掌握某种鉴赏理论。比如,对影视运动性的鉴赏,笔者专门挑选了几部动感十足或在运动方面匠心独运的影片供学生观摩,然后从镜头的运动入手进行专题分析,最后引出对影视运动性的全方位探讨,从而使学生从一个方面了解和掌握了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
将看片后写鉴赏文章或影评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也作为对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进行综合测评的重要手段。“影视鉴赏”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只看片是不行的,只讲理论也是不行的,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看片后写鉴赏文章或影评就是一个好办法。笔者在教学中也采用了这个方法,促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已经掌握的鉴赏知识和方法对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以上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尝试在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严格而系统的程式,其收效是明显的,使“影视鉴赏”课在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只要以“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影视鉴赏》的编排体例作为重要参考(亦可参照其他优秀教材),并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同时,在教学的进程中紧随各种因素的变化及时地进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创新,就能确保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该课程应该达到的育人效果和目标。我们如果将这门课程重新设计的做法与过去刻板的“照本宣科”的情况相对比,就不难发现其效果大不一样。以往,“影视鉴赏”课一开始便讲“影视艺术概说”和“影视文化特性”,立刻将初涉影视文化的学生“吓”走一大半,教室门可罗雀,而一旦观摩影片,学生又聚集一大群,教室门庭若市,这一现象极不正常却又十分普遍。究其因,学生们并不是对教学内容不接受,而是对过早地接触那些“高深”的理论感到不适应,这当中隐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问题和教育、传播心理学问题。于是,笔者在此基础上即对教学内容做了前述调整和重新设计,并在教法上不断拿出新招,也就打开了学生们踊跃选修这门课程并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学习热情的局面。就笔者所在学校的情况来看,仅选修笔者的“影视鉴赏”这门课程的教学班的学生平均每年就多达100~200人,其积极影响和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当然,按照高等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规律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科学、合理地调整、设计好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只是完成了一项基础性工作,真正要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还必须严格按照这门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跟进性的改革和创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对“影视鉴赏”课的教学,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教学无定格,探索无止境,尤其是处在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影视艺术日益繁荣、影视科技高速进步的今天,现实和未来对“影视鉴赏”课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做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使“影视鉴赏”课继续焕发出艺术的魅力,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并塑造其完美人格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