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浙江渔场发展现状与修复的必要性研究
第一节 浙江渔场的发展现状
一、浙江渔场资源现状
浙江省海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生物生产量大。多支水流交汇,带来大量的饵料;沿岸海流与台湾暖流交汇,使得近海盐度低且季节变化大,营养盐丰富,众多岛屿及难以计数的岩礁周围、浅海海域和潮间带为海洋生物栖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使浙江省海域成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蕴藏量最为丰富、渔业生产力最高的海域,素有“中国鱼仓”的称号。
(一)渔场分布及概况
浙江近海渔场地处中纬度,是东海大陆架的西部,南起北纬27°,北至北纬31°,东经125°以西海域,渔场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我国习惯上根据水域位置、捕捞对象和作业方式区分渔场,如舟山渔场、吕泗渔场;大黄鱼渔场、带鱼渔场;拖网作业渔场、围网作业渔场等。如果根据渔场所处的方位来区分渔场,可以把浙江省的渔场划分为北部渔场、中部渔场和南部渔场。北部渔场为北纬30°~32°,东经125°以西;南部渔场大致为北纬27°~30°度,东经125°以西,其他区域为中部渔场。
(二)渔场资源分布
在近海渔场中,渔业资源又较为集中于舟山渔场、鱼山渔场、大陈渔场、洞麂渔场等,其中,岛屿分布密集的舟山渔场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的集中产区,也是中国最大的渔场,目前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3省1市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
舟山渔场及舟外渔场有鱼类365种。其中暖水性鱼类占49.3%,暖温性鱼类占47.5%,冷温性鱼类占3.2%;虾类60种;蟹类11种;海栖哺乳动物20余种;贝类134种;海藻类154种。鱼山、温台渔场及鱼外、温外渔场位于浙江省中部、南部沿海,主要鱼类为带鱼、大黄鱼、绿鳍马面鲀、白姑鱼、鲳鱼、鳓鱼、金线鱼、方头鱼和鲐鲹鱼、乌贼。大陈渔场为全国四大渔场之一,浙江省第二大渔场,盛产石斑鱼、墨鱼、带鱼等各种经济鱼类、虾类、甲壳类。
(三)水产资源数量指标及产出产值
浙江省的渔场主要位于东海和黄海,据《2015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资料,2014年按海域分的海洋捕捞总量见表2-1,浙江是东海海洋捕捞量最大的省份。据估算,浙江渔场目前的资源量为每年400万~500万吨,按照国际惯例,可捕量为资源量的一半,也就是200万~250万吨,但浙江省的实际捕捞量近年来每年都超过300万吨,可见浙江省渔场的渔业资源长期处于过度捕捞状态。
表2-1 2014年海洋捕捞产量(按海域分)
浙江省海域的主要鱼类品种为带鱼、梅童鱼、鲐鱼、小黄鱼等,2014年产量及占比情况见表2-2。
表2-2 2014年海洋捕捞产量及占比(按品种分)
注:表中列出的9种鱼类为浙江所有鱼类产量排名前9名的鱼类。
从产量上来看,虽然目前的带鱼、梅童鱼等产量占全国产量较大比重,但这些资源的质量每况愈下,带鱼和小黄鱼虽能维持捕捞,但种群结构小型化、低龄化趋势明显,像筷子一样长的带鱼都被捕捞了,大黄鱼和乌贼已基本衰竭,很少能看到它们的踪迹。浙江渔场原本盛产的“四大渔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已经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营养级水平更低的以虾蟹类、小杂鱼为主的渔业资源,每年有约100万吨捕捞量是只能做饲料的小杂鱼和虾籽,经济效益低下。据测算,在2002年浙江渔场的渔业资源有69%可以直接上市,31%无法直接上市售卖,需加工成鱼粉等饲料,而2010—2012年的监测结果显示,经过十多年的过度捕捞,这一比例已经完全倒过来,仅剩30%多的捕捞物可直接上市,绝大部分只能用于加工,可见资源退化十分明显。
除此之外,还可以重点考察舟山渔场的渔业资源情况。舟山渔场是全国沿海生产力最高的渔场,素有“东海鱼仓”之美誉。然而,近年来,舟山渔场的“四大渔产”产量占海水鱼产量的比重也逐年明显下降:1970—1975年占比70%~80%,1976—1983年占比50%~70%,1984年起占比50%以下,1988年仅占比32.31%。同时,舟山渔场的其他渔业资源也呈逐年萎缩衰退态势,捕捞量也随之减少。2013年,全市国内海洋捕捞总产量在112.5万吨,较2006年捕捞量下降在10%以上;从捕捞品种来看,鱼类72.49万吨,同比减少0.6%,头足类1.49万吨,同比减少29.6%。以大黄鱼为例,1957年浙江的大黄鱼年捕捞量曾经达到近17万吨,而2014年仅0.04万吨,仅为58年前的1/400。
(四)资源季节变化
据相关学者的调查,浙江省渔场(主要以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为例)鱼类渔获量及平均每小时渔获量季节变化明显,周年总渔获量为1318.38千克,平均渔获率为9.16千克/时。其中:以夏季(612.15千克、17.49千克/时)最高,冬季(282.60千克、7.85千克/时)次之,秋季(275.19千克、7.44千克/时)居第三,春季(148.44千克、4.12千克/时)最少。
进一步比较鱼类种群及数量情况,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的各个季节的鱼类种类数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冬季的鱼类种数明显增加(据推测,有可能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水增温,导致调查海域冬季鱼类种数明显增加)。鱼类种数及组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初,调查海域共有鱼类种数197种,而2007年的调查共有139种,两者相差58种,而且鱼类的优势种已逐渐向一些小型的中上层鱼类演变,存在较为明显的渔业资源优势种群衰退和群落结构发生演替现象。
二、浙江渔场的利用现状
据统计,2014年浙江省渔业经济总产值为1938.4亿元,渔业产值为7575295万元,比2013年增长8%左右,其中海洋捕捞产值为3805583万元,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0%左右,占渔业产值的50%。从渔场的利用状态上来说,主要为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和部分休闲渔业。2014年浙江省海水养殖面积达到了88178公顷,深水网箱养殖达到了772697公顷。
2015年,渔业经济总产出1937.4亿元,渔业(一产)增加值达到503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了45%和62.7%;全省水产品总产量602万吨,其中养殖产量195.3万吨,国内捕捞产量345.5万吨,远洋渔业产量61.2万吨(详见表2-3),养殖业、国内捕捞业和远洋渔业占比分别为32.4∶57.4∶10.2,结构进一步优化。渔民增收有了新突破,落实渔业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五年累计发放渔业油价补贴290亿元,缓解了渔民生产成本上升压力;渔民人均收入达到21514元,比“十一五”末期增长61%,渔民全面小康的长跑即将进入关键决胜阶段。渔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实施“百站千组万联网”工程,进一步落实船东船长主体责任,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间渔船事故数下降54.35%,死亡(失踪)人数下降39.39%,沉船数下降54.54%。5年来,全省累计水产品质量抽检2.5万批次,样品合格率达到98.9%。实现60马力以上渔船及渔民互助保险全覆盖,启动水产养殖互助保险试点,沿海渔业基础设施互助保险逐步完善,承担风险保额超800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超100%。
表2-3 “十二五”浙江渔业发展主要指标及完成情况
经过“十二五”发展,浙江省渔业综合实力又有了新提升,为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在渔业发展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转型升级“组合拳”,深入开展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和“渔业转型促治水”两大行动,渔场秩序和渔村面貌呈现出了新气象。
当然,从捕捞产值、产量和养殖面积上来看,浙江渔场的利用已经比较充分,利用程度接近饱和。虽然从1995年开始全面实施伏季休渔,已使传统经济渔业资源有所恢复,但渔场传统主要经济渔业资源尚未明显好转,多数资源尤其是传统资源仍处于过度利用中。
另外,由于海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尤其是港口、航运、通信等产业的发展等都给沿岸渔场生态及海底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据调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舟山渔场作业面积已缩减近40%,还有40%受到管控,这必然会使大批渔船退出原作业渔场,进而加剧沿岸渔场渔业资源的捕捞压力。
三、浙江渔场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浙江省渔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浙江省创新性地开展了浙江近岸海域浮标实时监测,初步建成了国控、省控和市控三级为主海洋环境监测站网,率先在全国组织实施重点港湾、主要入海江河及主要入海排污口月度监测、月度通报制度,形成多个海湾污染整治重点推进格局。浙江省内水与领海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8645平方千米,符合三、四类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35755平方千米,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分别提升1%和下降3%。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和沉积物质量保持基本稳定。
但是,浙江省渔场生态环境依旧不容乐观,渔场生物多样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水质环境污染严重。近海四类及劣四类水质占比达到60%左右,特别是劣四类水质占三分之一;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呈高发态势;炸岛取石、截弯取直、填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持续存在;海洋生态已呈透支状态,环境承载力下降,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仍然面临管理体制、经济结构、社会格局、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重制约。陆源排放压力仍居高不下,近海赤潮爆发频次、面积呈增长态势;加上日趋增加的滩涂围垦、海底管线以及繁忙的海上交通等,对重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造成重要影响,浙江渔场盛产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等“四大渔产”已名存实亡,资源呈现枯竭势头。内陆渔业资源同样处于衰退危机中。此外,渔村“脏乱差”等问题也仍然突出。
近年来浙江省沿海城市大规模建设临港工业和能源基地,海岸工程、海洋工程开发以及港航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滩涂湿地大量减少,近海海域生态逐渐脆弱,海域生境压力日趋沉重。据国家海洋局《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3年长江入海各类污染物质总量达8155951吨,长江口海域主要为劣四类水质。
由于浙江的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很多沿海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围海填海工程,破坏了原有海洋生物的生存状态,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已开始退化,影响了鱼类的洄游规律,破坏了鱼群的栖息环境、产卵场,生物多样性已大大减少。根据《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HJ 442-2008),2013年舟山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共鉴定到浮游植物66种,多样性指数为2.17,生境质量等级为一般;浮游动物74种,多样性指数为3.10,生境质量等级为优良;底栖生物31种,多样性指数为1.83,生境质量等级为差。其中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之一的普陀中街山列岛鉴定到浮游植物共43种,多样性指数为1.34,生境质量等级为差;底栖生物共17种,生物多样性指数为2.82,生境质量等级为一般。
浙江渔场所处海域地处江河入海口,受大陆径流影响较大,污染主要为输入性。随着污染物总量的不断增加,浙江渔场海域环境状况日趋恶化,海洋赤潮频发,一定程度上导致辖区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如嵊泗东部岛屿的石斑鱼、虎头鱼、蛏子、文蛤等数量、质量均明显下降。2014年浙江省因污染导致的水产品损失达1544万元。2013年舟山市海洋环境公报数据显示,受长江、甬江、钱塘江等江河携带的入海污染物影响,舟山近岸海域的海水环境质量始终处于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海域面积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有1.1万余平方千米,占全市近岸海域的53%,近岸海域无“第一类”海水。全年共发现近岸海域赤潮6起,面积达400平方千米。另外,航运中频繁发生的溢油事故给渔场环境带来了直接的破坏,比如宁波海域的近海船舶溢油事故每年有5到6起,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灾难性的打击,导致局部海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鉴于本著作第八章第一节会对浙江海洋环境发展现状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此处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