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与教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对青少年学生性别角色心理社会化发展特点的研究

一、引言

个性的塑造是自然、社会和心理多种因素整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他们逐渐形成男性化、女性化的心理特征。在心理学上,这称为第三性征,或性度。性度发展的个体深层心理机制受个体心目中理想的性别角色形象的影响,个体心目中的这一形象有个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一心理表象又与心目中同时存在的关于理想的人和理想的自我有着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又有着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

因此,研究各年龄段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的人、理想的性别角色和理想的自我三个形象的发展和矛盾,对于寻找年轻一代性别角色心理社会化和个性自我塑造的深层心理原因是极有意义的。它对教育者根据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内在心理规律,引导学生个性趋向成熟也有实践价值。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包括以下四个问题:

(1)你认为理想的人应该是怎样的?

(2)你认为理想的男性应该是怎样的?

(3)你认为理想的女性应该是怎样的?

(4)你希望自己能成为怎样的人?

对这四个问题,被试者均可在同样的10个项目中挑选5项。这10个项目是根据人们通常认为能反映男女性(或中性)气质特点的个性品质中筛选出来的,包括事业追求方面、意志性格方面、人际交往方面、才智仪表方面的心理品质。具体有:①能挣钱;②有事业心;③漂亮、善良;④有领导能力;⑤温柔、体贴;⑥大胆、勇为;⑦学历高、有知识;⑧独立自主;⑨风度翩翩;⑩彬彬有礼。

测试对象从浙江、广西、四川和山东四省(自治区)选取小学二、四年级,初中一、三年级,高中二年级和大学一、三年级的学生共3500多人。各年级的人数和男女生人数并不要求完全一样,且有意识地在初中段多选了些对象。因统计时淘汰了不少答卷,舍弃了一些答卷中的某些问题的回答,所以各题的有效数不完全一致。

三、结果和分析

(一)你认为理想的人应该是怎样的

1.年龄心理发展特点

各年级学生对本问题的回答如表1所示。

表1 各年级学生对“你认为理想的人应该是怎样的”的回答(可选五项)(%)

表1显示,从总体看,被调查的学生心目中理想或偏好的形象的前五项特征依次为:“有事业心”“独立自主”“学历高、有知识”“温柔、体贴”“有领导能力”,而最末位的两项为“能挣钱”和“风度翩翩”。

从年龄发展看,“有事业心”的品质受所有各年级学生的偏好,只是中学生的选择率最高;“独立自主”这一项,随年级升高,选择比例逐增,由小学生的第五位,到中学后稳定上升到第二位;“温柔、体贴”的被选率也随年级升高而增加;对“学历高、有知识”和“有领导能力”两项的看重程度则随年级的上升而逐减;对“能挣钱”和“风度翩翩”两项,各年级学生全都较为冷淡,选择比例始终处在末位。

2.男女生和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差异

调查表明(表略),男女生对心目中理想的形象的10项特征的选择,从总体看趋于一致,只是最后两位互换了位置。除男生更看重“能挣钱”,女生更看重“风度翩翩”外,对其他几项的看重程度,男女生是一致的。

城乡中学生的选择有极显著的差异(表略)。城市学生更看重“有事业心”“独立自主”和“漂亮、善良”,乡村学生则更看重“学历高、有知识”“有领导能力”和“彬彬有礼”。

(二)你认为理想的男性应该是怎样的

1.年龄心理发展特点

对理想男性形象的看法,各年级学生的回答如表2所示。

表2 各年级学生对“理想中的男性应该是怎样的”的回答(可选五项)(%)

表2平均项的序次表明,从总体看,被调查学生所偏好的男性形象特征的前五位依次为“有事业心”“学历高、有知识”“独立自主”“有领导能力”“大胆勇为”。与表1相比,“有事业心”仍占首位,“学历高、有知识”和“独立自主”换了位置,“有领导能力”和“大胆勇为”两个品质的地位上升了,而“温柔、体贴”这个特征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了。“能挣钱”与“风度翩翩”两项仍处在末位。

从年级看,居首位的虽然都是“有事业心”,但选择比例以中学时期为最高(初高中学生都达100%),大学生也占90%以上;“独立自主”所占的比例随年级升高而逐增;“学历高、有知识”和“大胆勇为”两项的选择率,各年级变化不大;“有领导能力”项的选择率,中小学生比大学生高,而选择“能挣钱”项的比例各年龄段都较低,尤以中学生为甚。

2.男女生和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差异

男女生对理想的男性形象特征的选择,对10项偏好程度的排列次序基本相同(表略)。只是对“独立自主”和“学历高、有知识”的选择率,男生分别为第2位和第3位,而女生则易位为第3位和第2位;对“漂亮、善良”和“彬彬有礼”的选择率,男生分别为第8位和第7位,而女生则易位为第7位和第8位。从平均选择率看,男生比女生更看重男性“独立自主”“大胆勇为”“有领导能力”“能挣钱”诸项特征;女生比男生更偏好男性“学历高、有知识”“温柔、体贴”和“漂亮、善良”等项特征。

城乡学生心目中偏好的男性形象有着极显著的差异(表略)。在回答中,城市中学生对男性的“有事业心”“独立自主”“大胆勇为”“漂亮、善良”“风度翩翩”诸特征的选择都显著高于乡村学生;其他各项反之。

(三)你认为理想的女性应该是怎样的

1.年龄心理发展特点

学生对理想的女性形象特征的选择如表3所示。从总体看,学生偏好的女性形象的前五位特征依次为:“漂亮、善良”“温柔、体贴”“有事业心”“独立自主”和“学历高、有知识”。最不看重的女性特征是“能挣钱”和“大胆勇为”。这与学生对理想的人的形象和理想的男性形象的选择,有极明显的不同。

表3 各年级学生对“理想中的女性应该是怎样的”的回答(可选五项)(%)

从年级看,学生偏好的女性形象特征的选择比例,随年级上升而逐渐增高的是“漂亮、善良”“温柔、体贴”“独立自主”诸项;对女生“有事业心”品质的看重程度以中学时期为最高;对“有领导能力”“大胆勇为”和“学历高、有知识”诸项的选择比例则随年级的升高而逐减。

2.男女生和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差异

从总体看(表略),男女生对理想女性形象特征的选择,有四项的序次完全相同,另外六项分为三对互换了位次,因此可以认为两性所偏好的女性形象大体一致。序次完全相同的为:“漂亮、善良”“独立自主”“有领导能力”等诸项品质。从回答选择所占的比例看,男生比女生更偏好女性的“彬彬有礼”“温柔、体贴”和“风度翩翩”诸品质;女生比男生更偏好女性中的“有事业心”“独立自主”“学历高、有知识”诸特征。

城乡中学生对理想的女性形象特征的选择,有极显著的差异(表略)。城市学生较乡村学生更喜欢女性形象特征中的“漂亮、善良”“温柔、体贴”“独立自主”诸项;乡村学生较城市学生更看重女性的“学历高、有知识”“大胆勇为”等项。虽然城乡学生对各项的选择比例有巨大差异,但是对各项看重程度的序次,两者有六项是相同的。这显示,城乡学生对女性形象有大体相似的偏好。

(四)你希望自己能成为怎样的人

1.年龄心理发展特点

表4显示,学生追求的自我形象的前五项特征依次为:“有事业心”“学历高、有知识”“独立自主”“有领导能力”和“温柔、体贴”。这与表1所显示的学生对理想形象的特征的选择大体一致。从年级发展看,对自我形象的期望程度随年级升高而逐升的是“独立自主”这一特征;对“有事业心”这一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选择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的高水平;而对“学历高、有知识”和“彬彬有礼”两项的选择率,则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呈下降趋势;对“能挣钱”一项的自我期望各年级都低,尤以初中阶段最甚。这表明我国近年开放政策带来的商品经济发展,还未能使我国各级学生的自我形象追求心理产生深刻的变化。这种观念变化可能还要在年轻人进入社会后,才能显著地表现出来。

表4 各年级学生对“你希望自己能成为怎样的人”的回答(可选五项)(%)

2.男女生与城乡学生的心理差异

调查显示(表略),男女学生对自我形象的期望程度基本相似的有“有事业心”“学历高、有知识”“独立自主”“彬彬有礼”等项;男生高于女生的有“有领导能力”“大胆勇为”“能挣钱”等项;女生高于男生的有“温柔、体贴”和“漂亮、善良”两项。

城乡学生对理想的自我形象特征的看重程度基本相同(表略)。但从选择率看,城市学生对“有事业心”“漂亮、善良”“独立自主”和“风度翩翩”等项的选择率都比乡村学生高10个百分点左右;乡村学生对自我形象的追求,在“有领导能力”“温柔、体贴”“大胆勇为”“彬彬有礼”等项的选择率则比城市学生高10个百分点左右。

四、讨论

(一)年轻一代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时期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青少年儿童形成社会性别特征和性别作用的现象,也就是在心目中形成社会共识的标准的男女性形象。根据我国和东方各国的传统,人们通常希望男性具备领导能力、经济实力、专心事业、勇敢坚强、关心政治、粗犷宽厚、有较高学历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特征;而希望女性具备温柔善良、漂亮可爱、细腻体贴、谦恭有礼等方面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在本调查中,学生在理想的女性形象选择中,对温柔、漂亮两个特征的偏爱上升到首要位置,而在理想的男性形象选择中,这两项的看重程度有明显下降,这样的年龄阶段就可以大体上认为是学生心目中形成了性别角色观的时期。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小学二年级学生对女性形象中的“漂亮、善良”的选择率虽已高于男性形象,但从两项的总选择率看,性别角色特征还未在他们心目中形成。性别角色的心理表象,在小学四年级有较大发展,到初三才稳定形成。此后,学生偏好的女性形象,“漂亮、善良”项均进入前三位,且大多为首位;而在偏好的男性形象中,此项目都在第五位之后。不同的性别形象偏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相应于序次的明显不同,选择率也相异甚远。从初三年级开始,学生对女性形象中此项的选择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到大学几乎均达100%。而在对男性形象此项的选择率一直都在50.0%以下。这说明,年轻一代的性别角色心理社会化到初中三年级已基本完成。这与少年期性发育的成熟、自我意识和个性社会化发展状况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也反映了学生个性,特别是其中的第三性征(性度)形成的过程。

(二)年轻一代对性别角色形象追求的自我同一性问题

性别角色社会化与个性形成有关。个性形成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年轻一代的自我塑造。个性的自我塑造又受制于个体本身心目中的理想个性模式。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个性模式会转化为对自己个性发展的期望和追求,而这种期望和追求又能成为个性发展的内心动力。

理想的个性模式组成是复杂的。本课题所研究的三个方面都是其要素之一。这三方面的要素是:①理想中的人物形象模式;②理想的性别角色形象模式;③自我追求的理想个性模式。这三个形象的意识中的同一性是个体心理同一性的一个侧面。这种同一性的存在,是成长中实现心情安宁、个性稳定发展和追求始终如一的心理条件;而其间的冲突、混乱是他们情绪焦虑、个性发展产生分裂和追求发生困惑或危机的深层心理原因。

本研究的材料显示,在这方面出现的心理同一性危机,女性远远超过男性。表1、表2、表4的材料表明,男生从总体看,他们对理想的人、理想的男性和理想的自我三个心理形象基本相同,他们追求的理想的自我就是理想的男性和理想的人,因此追求过程中内心的困惑较少。而且由于女性对理想男性的看法也与男性大体相同,男性对自我的追求因而会得到女性的赞同,所以男性在实现个性自我期望时有外界力量支持,在其追求过程中的内外冲突都较少,实现的可能性大。但对女性来说就不是如此。前列的表1、表3、表4的材料显示,女性心目中的理想的自我与理想的人的差别还不大,但与理想的女性形象则大不一样。如她们和男生一样都视“有事业心”为理想的人和理想的自我的首要特征,但她们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的首要特征是“漂亮、善良”。这就是说,她们心目中期望的自我形象不是理想的女性,但在现实中不能不把自己视为女性,也不能完全脱离她们所认定的理想的女性形象来塑造自己。这就产生了心理的同一性分裂,使女生在自我追求的过程中产生困惑,因为要做一个理想的人或理想的自我就不能成为理想的女性。而且,男生对理想的女性的看法比女生理想的女性更女性化,因此女生追求的自我形象更不适合男性的期望,这就无形中形成女生自我追求过程中的外在阻力,这个阻力又会加剧女性内心的冲突,削弱她们追求理想自我的动力,增加她们塑造完整个性的困惑。教育者和女性青少年自身不能不特别关注和自觉对待她们内心世界此种激荡着的波涛,并要以发展眼光看待这一冲突和潜在危机,即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和男女都双性化不断被人接受,逐步克服此种心理同一性的分裂。实际上,我国当前年轻一代正在日益摆脱性别角色传统观念的影响,因此,女性青少年这种心理同一性的危机正在减弱。

五、结论

(1)我国各年级男女学生除都最看重人的事业心外,随着年龄增大对“独立自主”和“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喜欢程度不断提高,而对“学历高、有知识”和“有领导能力”两特性的偏好则有所下降。可以认为,被调查的年轻人所理想的人的个性模式是带有传统女性温柔气质的男性事业型个性,他们对传统男性的“会挣钱”特性还不看重。

(2)被调查学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到初中三年级已基本完成,高中以后趋于稳定。

(3)男生由于理想的人、理想的男性和理想的自我形象的基本相同,也与女生心目中的理想的男性形象相同,因此在个性社会化过程中的内心危机较少,发展较稳定。女生由于所追求的自我形象是带有传统女性“温柔、善良”气质的事业和知识型个性,与她们心目中理想的人和男性形象较接近,而与她们自身及男性偏好的女性形象有较大差别,因此她们有较大的心理冲突,易产生自我同一性危机,在个性发展和自我塑造中有较多的不安和困惑。

(4)为了促进年轻一代个性的良好发展,社会应特别关注女生的个性成长,努力消除传统性别角色观对年轻人的影响,鼓励人们适度地向男女性双性化的个性模式发展。

(原载《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