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域赤潮灾害及防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浙江海域赤潮事件分布

受长江径流等携带的陆源营养物质,以及台湾暖流等中的外海营养物质季节性变动的影响,浙江海域形成了其特有的富营养化环境,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赤潮发生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1933、1981—2015年,浙江海域有记录的赤潮共有644次(见附表1)。浙江海域最早的赤潮记录为1933年台州沿海的夜光藻赤潮。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于赤潮的文献记载逐渐增多。20世纪80年代,浙江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都较少,分别为19次和8100km2;90年代赤潮发生次数上升为66次,面积达15000km2。进入21世纪以后,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显著增加,2000—2009年10年间,赤潮发生461次;但2010—2015年,赤潮发生次数为107次,比21世纪的前10年明显减少。

统计结果表明(见图1-1、图1-2),迄今为止,浙江海域赤潮2003年发生次数最多,赤潮发生次数为80次;2005年发生面积最大,为29858.5km2。浙江海域赤潮于每年1—2月就可能发生;从3月开始逐渐增多;到5月,次数和面积都达到一年中的峰值(见图1-3),发生次数约占全年的45%;6月仅次于5月,赤潮发生次数所占百分比为25%;之后逐渐回落,于10月降到低点;11—12月尚无赤潮记录。统计规律显示,浙江省赤潮发生时间相对集中。主要特点为:①赤潮集中在5—6月暴发。以2008年为例,5月就发生赤潮17次。②赤潮面积较大。目前观测到的最大的为2000年5月12—18日暴发于浙江中南部海域的赤潮,面积超过8000km2。③赤潮持续时间长。如2008年5月5日,舟山朱家尖东部海域发生的东海原甲藻赤潮至6月4日才消亡,持续时间长达31天。可喜的是,自2011年以来,浙江海域已连续六年未发生面积超过1000km2的赤潮(见表1-5)。学术界对浙江海域赤潮个案的研究较多,其中涉及浙江海域赤潮变化规律的研究多侧重于季节内尺度,对于年际间气候变化与浙江海域赤潮发生现象及频率的关系,迄今仍多限于统计分析。

图1-1 1933、1981—2015年浙江海域赤潮发生次数的年际变化

图1-2 1933、1981—2015年浙江海域赤潮发生面积的年际变化

图1-3 1933、1981—2015年浙江海域赤潮发生月份的分类统计

表1-5 赤潮面积大于1000km2的发生年份及次数

除嘉兴外,浙江沿海均存在一些赤潮高发的区域。舟山海域的赤潮高发区分布在环嵊山—中街山—朱家尖连线附近海域,这一连线以东是大面积的赤潮的高发区,连线以西发生的赤潮面积一般较小,但对沿海经济产生的直接威胁更大。宁波海域的大面积赤潮都发生于韭山列岛—渔山列岛海域,但赤潮发生最多的区域是象山港海域。台州海域大面积赤潮多发生于台州列岛附近海域,赤潮高发区从20世纪90年代的三门湾逐步转移到21世纪初期的大陈岛附近海域,近几年温岭石塘附近海域的赤潮也在逐年增多。温州海域的赤潮高发区一直都是南麂列岛海域,近几年洞头列岛附近的养殖区也成为赤潮高发区。总的来说,浙江海域的赤潮分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大面积的赤潮均发生于离近海较远的海域,主要是远离大陆的群岛附近,如台州列岛和中街山列岛附近海域;第二,受陆源污染影响的近岸海域多为赤潮高发区,如象山港和大陈岛附近海域。温州南麂列岛同属赤潮高发海域,但其周围发生大面积赤潮的记录并不多见,多为面积较小的赤潮,特点更类似于近岸养殖区。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局部水域温度的突然变化还是全球温度的升高,均可能直接导致海域赤潮的响应时间发生改变(Hayhoe, et al,2007;Schalau, et al,2008; Winder, Sommer,2012)。已有研究对浙江海域升温现象与赤潮暴发日期显著提前间的关系进行了关注(任敏,等,2012)。如2006年1月上、中旬在象山峡山网箱养殖区以西海域检出的具槽直链藻赤潮,研究认为其可能同象山港海域电厂的温排水局域升温有关。这也表明,对于浙江海域而言,需要在分析海区SST、营养盐和浮游生物量年际变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更长时间尺度的数据资料,从而明确本海域赤潮事件是否与行星尺度的年际涛动、季节尺度的混合层深度变动等存在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