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域赤潮灾害及防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地增殖或集聚引起的生态现象。1990年,联合国将其列为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近年来,海洋水产养殖业、滨海旅游业等受赤潮的影响,经济损失严重,同时赤潮也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

赤潮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大抵上根据赤潮有无毒性,可分为无毒的赤潮、有毒的赤潮、对人无害但对鱼类及无脊椎动物有害的赤潮三类。赤潮会破坏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恶化,而渔业和海产养殖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毒的赤潮藻类还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存在赤潮藻类和充分的营养物质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适宜的水温、盐度、水动力和气象因子等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有利的种间竞争和相对较低的生物摄食压力对赤潮的形成有重要影响。随着世界各国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赤潮在某些海域频繁发生,其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这已引起各滨海国家的重视。全世界记录的赤潮生物有300种左右,隶属于10个门类;我国沿海已发生赤潮的赤潮生物有30多种,主要是甲藻类,其次是硅藻类。赤潮对我国沿海经济的危害程度日益增加,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已成为我国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如何科学地进行赤潮研究和减灾,有效地进行赤潮防治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国近岸海域赤潮发生的特点有:全年,全海域,多种类,高危害,具有显著的时间和区域特点;主要赤潮生物种类为甲藻,有毒有害赤潮生物增多;灾害性赤潮以甲藻类赤潮为主。我国赤潮发生在区域分布上很不均匀,赤潮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就是浙江沿海长江口一带。这一带原本就是全国最大的渔场所在地,水体营养丰富,再加上钱塘江和长江两个入海口,把大量的悬浮泥沙和丰富的溶解营养盐带入海洋,造成这一带独特的生态环境特征,从而使其成为赤潮多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