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异质劳动力省际流动及地区收入差距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研究内容及其结构安排

按照研究主题及其所涉及的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本研究主体内容由七个彼此密切关联的部分构成(见图1-1)。

图1-1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简要说明本研究的背景。包括选题意义、主要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章节安排等,对论文的总体框架作宏观的说明。

第二章,文献综述,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结构安排上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则,先对有关劳动力流动及其经济效应的一般理论进行溯源,然后就异质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及其地区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追踪,最后对一般理论在中国具体国情下的运用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对于中国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的研究,至少还有一个视角可进行拓展,就是以人力资本差异划分的异质劳动力流动的视角。

第三章,中国异质劳动力流动:市场分割与流动特征。主要分析中国异质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约束以及流动特征,为理论研究提供现实基础。首先,对中国异质劳动力进行界定,然后通过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基础阐述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多重分割性,重点考察基于人力资本差异的两个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即一般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通过考察影响异质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演变过程,阐述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从而对异质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环境变革作出基本的判断。其次,依据人口普查资料,推算中国省域异质劳动力流动规模及流向,分析异质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变动趋势,揭示异质劳动力空间流动的规律及特征。

第四章,异质劳动力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机理与模型。以流动劳动力的异质性为切入点,阐述异质劳动力流动、产业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作用机理,构建异质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均衡模型。首先,依据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阐述低技能劳动力、产业集聚以及地区收入差距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将人力资本的知识溢出效应作为产业集聚的另一种动力,阐述高技能劳动力、产业集聚及地区收入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然后遵循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建立异质劳动力流动下的空间均衡模型。同时运用数字模拟法,根据两种技能劳动力的流动性,分析空间均衡的稳定性。最后,进行福利分析,探讨不同空间状态下总福利水平的变化以及最大福利水平下的空间均衡状态;并根据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差异性,分析在集聚状态下异质劳动力的流动性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五章,异质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中国实证研究。运用中国的现实数据对理论模型的主要推断进行检验,根据理论模型,异质劳动力流动所引致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可分解为两种更易于检验的效应,分别是前向关联效应(forward linkage)和后向关联效应(backward linkage)。因此,检验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检验异质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的前向关联效应,即强调移民作为劳动力的性质。由于集聚的向心力是由成本引致的,又称为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另一方面是检验异质劳动力流动与产业集聚的后向关联效应,即强调移民作为消费者的性质。这种集聚力量是因消费者需求引致,又称为需求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第六章,异质劳动力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中国实证研究。通过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的纵向考察,论证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与我国产业集聚变化的相关性。然后实证检验我国劳动力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程度。研究思路是首先检验劳动力流动对地区异质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影响,然后检验劳动力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利用方差分解法,探讨劳动力流动以及高技能劳动力分布差异对地区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从而量化分析异质劳动力流动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关系。

第七章,结语。概括研究的主要结论,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