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翻转课堂的优势

一、传统课堂的局限性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书中提倡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班级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几个世纪过去了,传统教学观念依然扎根在教育领域。而随着教育目标与要求的提高,传统教学已不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在课堂上,教师进行信息的传递,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课下学习者完成作业,将知识内化。传统课堂往往只重视了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对学生吸收内化过程的指引。可见,传统教学本身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一)课堂缺乏活力

历来以教师、教材、知识为中心的课堂都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按照教案在讲台上系统地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则通过死记硬背或者机械训练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教师能够有条有理地灌输知识,却丧失了创新教学方式的激情与活力;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却缺少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时,教师通过课前的精心准备和课上的系统化讲述,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有利于传授系统化的知识,但是其固定不变的课堂教学形式,清楚而死板的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没有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

传统的信息化教学没有使高校教学的效率普遍产生明显提高(不排除在个别课程和个别教师的教学中有明显提高),反而使一部分教师利用了信息化教学来偷懒,这也不能怪高校教师,他们的科研压力太大,他们比高中教师承受的压力更大,只是这种压力偏离了正轨。高中教师的压力来自学生升学高考,而高校教师的压力来自其个人的科研定额、职称评定、各种考核、各种创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面对他所处的境地只能是围着教育界的指挥棒转,宁可不评职称也要对学生负责的教师毕竟只占少数,多数教师还是要追求职称晋升的,因此,他们在分配自己时间的时候只能是有所取舍。信息化对高校教师的好处就是教学内容可以写在PPT上,那么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就会把备课时间挪作科研,而在课堂上念PPT。我曾经听学生反映某位教师上课从头到尾一直在念PPT,一个字都不带多说的,学生对这样的教师也只有无奈。虽然问题这么严重的教师只是个别现象,但在教学上花大力气,追求课堂的教学效果极致的教师也是极少数,因为那样就意味着其职称原地踏步,除了学生认可以外,连同行都不认可。所以,很多教师说,教学就是一个良心活,这个良心发现到什么程度要看教师个体的责任感了,要看他肯牺牲多少自己的利益去换取学生的利益。

(二)学习的知识缺乏实用性

教学内容单一,知识缺乏综合性、实用性。书本上的知识是依据科目分配的,而现实中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个学科就可以解决的,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往往只是纸上谈兵,缺少实用性。

想要学到实用性强的知识,需要教师更多的付出和努力,教案的准备时间比纸上谈兵需要更长时间。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仍然是要靠教师的良心了。有的老师甚至是在学科领域中有一定影响的教授,也总是在鼓吹高校教师是要做一点科研的,但我认为这要看如何对科研进行界定了。如果说只有发表了论文的才叫科研,那未免太教条了。有些教师虽没有发表多少论文,但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其实是在思考甚至是深入研究了很多问题,并把他的思考用于教学实践,引导了学生思考,这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其实是很深入的。反过来,有些教师发表的论文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从没把其研究的内容用于教学,甚至连教材的内容也没有传授给学生,一门课“教”下来(姑且叫作“教”吧),学生什么都没学会。甚至连教师发表的论文也只是一堆废纸,没人看,这样的“研究”有何意义?其实有很多教师也非常厌恶在论文发表方面“无病呻吟”的行为,只是迫于易中天所说的被当作“养鸡场里的鸡,每天被数下几个蛋”的体制,不得已而为之。所以高校教学的问题其实是机制设计的问题。说到机制设计,想起万里集团董事长徐亚芬女士讲的“七只老鼠尾巴”的故事。在粮食缺乏的年代,一个老鼠猖獗的村子里,一些村干部为了消灭老鼠,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村民用“七只老鼠尾巴”可以换一袋粮食,人们为了得到粮食就都去灭鼠,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当老鼠越来越少,人们找不到老鼠的时候,有些人就会开始想别的主意了,甚至开始饲养老鼠以获取更多的老鼠尾巴来换取粮食,这时候原来设计的机制不但没有使老鼠减少,反而使老鼠的数量开始增加了,完全违背了当初设计该机制想要达到的初衷。这个故事说明,机制只是在一定情形下有效,当情形发生改变的时候,机制应该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所以片面追求科研,为了指标和排名强迫教师去做科研同样会适得其反。工科通过实验进行的研究对社会有一定价值,甚至会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但有些经管类的科研只是在拍脑袋、实在是没有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任何作用,又何必浪费人力物力去追求“纸上的”科研呢?

(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缺乏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常常是向学生施加外在的压力强迫学生学习,而学生的内心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而学习,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并且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需求,不能兼顾个体差异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厌学的情绪。这种情形在高校尤其突出,当然这也未必完全是高校的责任。学生在高考前的“冲刺”已经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像运动员一样需要休息或调整,因此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厌学情绪,这种情绪感染了一些高校教师,使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下降。由于高校教学的知识含量成倍或十几倍于中小学,因此其教学方式也与中小学完全不同。中小学是“你不吃,我要强迫你吃,喂给你吃”,教师“掰开学生嘴喂”,甚至“嚼碎了掰开学生的嘴喂”,而高校教师的教学是“东西都在那,爱吃不吃”,甚至是“要吃自己做”。这种反差使一些刚从高中上来的大学生无法适应,他们等着老师“喂”,可是老师却不再“喂”了。本来高中时代应该是初中和大学之间的纽带,应该在高中时期逐渐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到大学才能适应高校的学习,但是现在很多高中都没有完成这样的过渡,导致学生进入高校以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这就好比一个早年的笑话里说的,一位丈夫在家一直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次妻子要回娘家有事,为了丈夫能吃上饭,专门烙了一张大饼挂在丈夫的脖子上,没想到等妻子回来,丈夫却饿死了,原因是,丈夫只吃了大饼中离嘴最近的部分,其他部分因为嘴够不着而没有吃到。讲这个故事似有讥讽高中毕业生的意思,其实不应归咎于高中生自己。故事中的丈夫之所以如此,与妻子常年惯着丈夫有直接关系,习惯养成以后再想改是很难的,要有人指导才能改正,妻子没有指导丈夫改变习惯的过程,就想让他自己能够应变,其实是没经过量变就突然要求质变。而这种突变能否达到,那要看一个人的悟性了,绝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高中生到大学以后要想改变以前等着教师喂饭的习惯,也需要有一个过渡过程,即逐渐教会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想要让学生适应突然改变了的教学方式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也不能苛求高中教师,他们有高考的压力、家长的压力、学校的压力,有太多的无奈。在高考制度不改革的情况下,想让高中教师做出改变也是不现实的。既然这项工作在高中没有完成,那么只能由高校教师弥补了。

(四)不能突出因材施教

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注定了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首先,重共性轻个性。传统教学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其次,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学往往用文字代替了所有的体验,将学习内容抽象化,更多的需要学生进行机械记忆,学生没有真实体验,所以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第三,重理性轻感性。传统课堂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所以更加重视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解题能力,从而导致教学凭空追求理论化、抽象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感性认识不足,那么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概念、公式、原理等就比较困难;第四,重结果轻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应该如何直接告诉学生,虽然节约了时间,但是间接经验并不能促进学生的理解,更无法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智力和个性的长久发展。

(五)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评价应试化。目前的教学评价形式单一,过分重视知识的掌握而轻视了能力的提高,过分强调分数高低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明确这一点,教学评价不是为了把学生依据成绩分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衡量学生的各种表现以便于采取一定的调控与激励措施,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或者教学评价本身就应该作为激励学生的手段。而那种单一的以一张期末试卷来评价学生的方式显然已经达不到目的了。

要想让教育焕发生机,培养出有创造力、有实践能力的学生,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开拓思维,寻求一种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探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