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口”,吴淞口
吴淞口,在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是黄浦江的入海口。那为何不叫“黄浦口”呢?
苏州河原名吴淞江
原来,苏州河最早叫吴淞江。上海开埠后,外国人发现可以乘船沿着这条河抵达苏州,便称之为苏州河。但在中国官方文书中,吴淞江这个大名一直没更改。不过根据习惯,以北新泾为界,北新泾以西为吴淞江上游,当地人叫吴淞江;北新泾以东为吴淞江下游,进入上海市区,上海人叫苏州河。黄浦江入海口官方名称保留吴淞口,正好提醒后人注意古老的历史。
明代太湖水系图
明代户部尚书夏原吉像
600多年前,吴淞口是名副其实的吴淞江的入海口。明代以前,吴淞口是太湖泄水的主要通道,江面极其宽阔,有“唐时阔二十里,宋时阔九里”之说。而黄浦江的前身东江,只是一条南流至金山、平湖出海的太湖泄水道,后下游淤塞转向东流,南宋时沿海筑护塘后,江水出海受阻,才折北在今嘉兴路桥附近注入吴淞江,成为吴淞江的一大支流。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6年)始有黄浦之名,也称大黄浦。
明初,吴淞江下游淤塞。永乐二年(1404年),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史称“掣淞入浏”;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引大黄浦之水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形成“黄浦—范家浜—吴淞江”新的江水出海通道,史称“江浦合流”。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吴淞江逐渐处于次要地位。新河道水流充足,弯度减少,激流日夜冲刷,河道渐宽,河床渐深,泥沙难以淤积,成为一条大川。正德十年(1515年),再次治理吴淞江下游,疏浚北新泾至曹家渡的河道,引吴淞江水入宋家浜(今市区苏州河一段)。隆庆三年(1569年),又疏宋家浜,吴淞江下游完全改入今道,至陆家嘴对岸与黄浦江会合。这样一来,本是主流的吴淞江成了黄浦江的支流;而黄浦江则随着流量的加大,沿吴淞江故道经吴淞口注入长江。于是,吴淞江的出口成了黄浦江的出口。
夏原吉治水图
清末吴淞要塞老公主码头
治理黄浦江,奠定了日后上海港的发展基础。
上海开埠后,进出上海港的外轮逐年增多(开埠次年仅44艘,10年后飞增至489艘),吴淞口的地理优势日益凸显。1860年代,黄浦江航道因泥沙淤积而日益变浅,吴淞口附近吴淞外沙、吴淞内沙(又叫高桥沙)两处淤塞严重。清光绪二年(1876年)后的一年多时间内,有44艘外轮因吴淞口水浅无法驶入,32艘停留24小时以上,21艘用驳船卸下货后方能进港。外商纷纷要求疏浚航道。清政府却认为,吴淞口的沙滩是天然屏障,可用以抵挡外来侵略,故一直反对疏浚。直到光绪八年(1882年),在各国的压力下,清政府才开始疏浚,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又停止了。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加入了有关疏浚黄浦江的条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上海成立黄浦河道局。经多年治理,吴淞口的通航条件大大改善。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开浚黄浦河道局,继续对黄浦江进行治理,到民国10年(1921年),4万吨级的邮轮也可顺利通过吴淞口进入上海港了。
吴淞口
吴淞口地处江海要冲,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上海港的咽喉。明初,吴淞口即筑有城堡,设置吴淞守御千户所。到清代,先后在吴淞口两岸设置5座炮台(东炮台在东岸,其余4座均在西岸)。然而,最早与英军交火时,清军用的还是古炮,射程只有500米。英国人发现后,就把舰船停泊在600米处。中国人受尽了落后挨打的苦。
吴淞口水位钟
自鸦片战争起百余年,近代中国历尽屈辱,吴淞口都默默见证了——
《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辟为商埠,门户洞开。吴淞口外停泊着大批走私鸦片的船只,这里成了中国最大的鸦片集散地。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一年统计,进入中国的鸦片共4.3万余箱,其中通过吴淞口进入上海的近2.3万箱,占了一半以上。
吴淞口导堤
吴淞口曾度过世界近代史上最血腥黑暗的岁月:在两次淞沪战争中,日本飞机从停泊在吴淞口的航母上起飞,对我军阵地狂轰滥炸;日本军舰在黄浦江口横冲直撞。日寇在罗泾、浏河一带登陆后,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疯狂的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