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老年人日常饮食常识
老年人一日三餐巧安排
人到老年时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也会明显降低,对食物的需求也会转变。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热量的摄入量可以相应地减少,这样也有利于防止肥胖导致的各种慢性疾病。那么,如何合理安排老年人的一日三餐呢?
早餐
馒头含有较为丰富的淀粉,可作为老年人早餐的主食,另外可以搭配豆浆一同食用。
老年人早餐的最佳时间在早上7~9点。因为人体经过一夜睡眠,绝大部分器官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但是消化系统在夜间仍旧工作繁忙,紧张地消化,到早晨才处于休息状态,至少需要2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功能。而且老年人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都已经逐渐衰退,如果过早进食早餐,机体的能量被转移用来消化食物,自然循环受到干扰,代谢物不能及时排出,积存在体内则会成为各种老年疾病的诱发因子。
早餐应以软的食物为主。因为早上老年人的胃肠功能呆滞,食欲会不佳,所以特别忌讳吃油腻、煎炸、干硬及刺激性食物,否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主食一般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玉米面窝头等,还要适当地增加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果汁等,从而使老年人精力充沛。
午餐
午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补充早餐后3~5个小时的能量消耗,又要为下午3~4个小时的生活做好必要的营养储备。如果午餐吃不好,下午3~5点钟就容易出现明显的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头晕、嗜睡,甚至心慌、出虚汗等,严重的还会导致昏迷。因此,午餐应该吃好,还要吃饱。
午餐食物的选择大有学问,它所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5%,这些能量应来自足够的主食、适量的肉类、油脂和蔬菜。与早餐一样,午餐也不能吃得过于油腻。
晚餐
晚餐至少要在睡前两小时进餐。如果晚餐吃得过多、过饱,人体不容易消化也会影响睡眠,而且多余的热量会合成脂肪在人体内贮存,易使人发胖。此外,摄入的热量过多会引起血胆固醇增高,容易诱发多种老年性疾病,同时也会增加胃肠等消化系统的负担,这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很不利。因此,建议老年人晚餐少吃一些,摄取的热量不能超过全天摄取总热量的30%。
晚餐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主食可以选择粥、面条等,另外,搭配适量的蔬菜、肉类也是很有必要的。
老年人健康长寿八大饮食原则
很多老年人因为身体的原因,消化功能发生了变化,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的功能也开始退化了,致使老年人出现难消化、难吸收等比较明显的特点,因此我们更应该注意老年人的饮食。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要如何进食才是健康的饮食之道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年人健康长寿八大饮食原则。
饮食宜热
老年人的抵抗力差,如果吃冷食会引起胃壁血管收缩,供血减少,并反射性引起其他内脏血循环量减少,不利健康。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应稍热一些,以适量进食为宜。
蔬菜宜多
新鲜蔬菜是老年人健康的朋友,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可以保护心血管、防癌、防便秘。老年人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饭菜宜香
老年人味觉、食欲较差,吃东西时常觉得缺滋少味。因此,为老年人做饭菜时,要注意色、香、味的搭配,以提高老年人的食欲。
多种食物的合理搭配有利于老年人对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和吸收。
饭菜宜软
老年人牙齿常有松动和脱落的现象,咀嚼肌变弱,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炖、烩等烹调方法。选择的食物尽量避免纤维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类可多选择纤维较短、肉质细嫩的鱼肉,另外牛奶、鸡蛋、豆制品都是最佳的选择。
食物宜杂
“杂”指粗细粮要合理搭配,主食品种要多样化。由于谷类、豆类、鱼肉类等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同,多种食物的合理搭配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和吸收。
质量宜好
老年人体内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需用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可多吃些鸡肉、鱼肉、兔肉、羊肉、牛肉、猪瘦肉以及豆类制品,这些食品所含蛋白质均属优质蛋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吃饭宜早
“早”就是到了饭点必须吃饭。另外,从中医的角度讲,上午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候,所以早饭最好安排在这个时间。中医还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晚饭也应尽量早吃,晚餐吃得太晚,不仅会囤积热量、影响睡眠,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结石。
食量宜少
古人常说“饭吃八分饱,少病无烦恼”,就是说每餐饭留那么一两口,给肚子余两分的空间。如果长期贪多求饱,既增加胃肠的消化吸收负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应少食多餐
一日三餐是我们的正常饮食习惯,它不仅可以保证人体每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还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规律。同时,定时定量的三餐饮食,可以避免过多食物增加胰岛的负担而出现血糖上升过高的现象,还可以避免因进食间隔过长而出现低血糖的现象,对于糖尿病患者很有益处。
老年人可以选用一些新鲜水果作为加餐的食物,注意不要过量食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减弱,食欲也会降低,每餐都吃不了多少东西,加上进食时间拖得较长,很多老年人的日常三餐都不能定量,也就无法达到身体必需的食物需求。因此,为了每天摄取足够的热量和营养,可以在三次主餐之间加餐,把每天的饮食分成五餐或者六餐进行,少食多餐。
老年人在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主餐与加餐的区别。每天的日常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都是主餐,老年人所需的大部分能量和营养主要是从主餐中得到的,而在主餐中无法获取的营养物质,或者还缺乏的能量,才能依靠加餐来摄取,千万不能将加餐当成主餐。
加餐的时间可以选在上午的10点左右以及下午的3点左右,加餐的食物以水果、点心为主,注意不要食用过量。
老年人补充蛋白质有窍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可分为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其中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畜禽类的肉以及蛋、奶、鱼肉等,而植物性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米面类、豆类等。
由于动物性蛋白质的食物含有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较高,老年人在摄取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性蛋白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吸收很多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这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而植物性蛋白质的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很少,如果将其与动物性蛋白质混合吸收,就能提高其吸收利用率和营养价值。因此,老年人每天应限制动物性蛋白质食物的摄取量,并且要在饮食中添加富含植物性蛋白质的食物进行营养补充。
富含植物性蛋白质的食物首选豆制品。豆制品主要是以黄豆、绿豆、豌豆等豆类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日常食用的主要有豆浆、豆腐,及其再制品如腐竹等。经研究发现,豆制品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与动物性蛋白质相似,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锌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与富含动物性蛋白质的食物相比,豆制品的优势还在于其不含胆固醇,非常适合老年人食用。另外,对于患有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豆制品可以说是获取蛋白质营养的最佳来源。
老年人每天要吃适量水果
水果是指部分可食用的植物果实和种子,通常多汁液且有甜味,含有丰富的营养,能促进消化。水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它除了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既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又能有效地预防肠癌。所以,为了身体健康,老年人每日适量地吃些水果是非常有益的。
老年人每天吃些水果对身体有益,食用水果时,可将水果打成果汁饮用。
但是,水果却常被老年人忽略。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每天吃的水果基本不足两种,有些地区的老年人吃得更少甚至不吃。从营养学角度出发,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建议老年人每天至少吃350克的水果。
由于老年人咀嚼能力的衰退,一些质地较软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杧果、猕猴桃等都很适合老年人食用。老年人食用水果时,可以把水果切成薄片或是以汤匙刮成水果泥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就应该注意控制分量,适当加些凉开水稀释。
老年人白天应补充足够的水分
因为担心尿失禁或是夜间频繁跑厕所,不少老年人白天不大喝水。其实,老年人白天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因为充足的水分不仅可以保证血流通畅,改善内脏各器官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胃肠及肝、肾的代谢,促进体内废物排出,还能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减少某些老年疾病的发生,从而有效延缓衰老进程。
一般来说,老年人每天需要补充2500~3000毫升的水分(包括进食菜汤及果汁等饮料),如果是在夏季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不过,老年人饮水要少量多次。当然也可以泡一些花草茶变化一下口味,但尽量不要放糖。晚餐之后,则可以适当减少水分的补充,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夜间排尿而影响睡眠质量。
老年人宜吃些补脾益肾的食物
《养老奉亲书》中说:“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赖饮食以资气血。”老年人五脏虚弱、气血不足,而老年人补养,又以调补脾肾最为重要。
莲子是补益肾气的食物,老年人食用可调补脾肾。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能生化,先天失之充养而致衰老,抗病能力也随之减弱,百病继而丛生。补脾健胃对延缓衰老、增强脏腑功能、防病抗病都有积极作用,特别对平素脾胃虚弱的老年人更为有益。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诸如山药、茯苓、红枣、芡实、扁豆、薏苡仁、栗子、糯米、黑米、高粱、燕麦等都具有健脾补气的作用,宜常吃。另一方面,情志对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协调作用,也关系着脾胃的健康,老年人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情,避免情志抑郁,否则损伤脾胃之气。
此外,中医认为人过中年,肾气已衰减一半,故补肾在抗衰防老、延年益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老年人饮食养生来说,补脾健胃之外,还应注意补肾。根据阴虚、阳虚的不同,补肾又分为补肾益精和补益肾气两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补肾益精的食物包括海参、牡蛎肉、淡菜、甲鱼肉、鱼鳔、黑芝麻、桑葚等;补益肾气的食物有核桃、冬虫夏草、莲子、猪肾、虾等。补肾可与补脾同时进行,即所谓的“补先天以养后天”。
老年人膳食可以加点儿“藻”
人到老年,身体内的微量元素流失速度加快,易导致微量元素缺乏症。而日常的饮食又不能完全满足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此时不妨多食用些藻类食品,如紫菜、龙须菜、裙带菜、马尼藻、海带等,以使体液保持弱碱性。
另据了解,海藻类食品含有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正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所需要的。如海带中的甘露醇有脱水、利尿的作用,可治疗老年性水肿、肾衰竭、药物中毒;紫菜中的牛磺酸可预防老年人的大脑衰老。此外,海藻类食品还能滤除锶、镭、镉、铅等致癌物质,有预防癌症的功效,老年人不妨多多食用。
老年人要控制油脂摄取量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特殊性,摄取的油脂要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性油脂(猪油、牛油等)应尽量少吃,最好是多不饱和脂肪(花生油、橄榄油等)和单不饱和脂肪(玉米油、葵花子油等)轮换着食用,以保证各种脂肪酸的均衡摄入。甜点糕饼类的零食属于高脂肪食物,油脂含量很高,老年人应该少吃。另外,烹调食物时,要尽量避免采用油炸的方式。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原料之一,但是最不稳定,在高温下,最容易被氧化变成有毒物质。
老年人不能长期吃素
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认为吃素对健康有益,可以长寿。因此,他们只吃素不进荤,结果造成了营养不良。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通过饮食摄入的,应该坚持荤素搭配,使人体摄入的营养全面均衡,从而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为了维持新陈代谢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人体必须每天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除了素食品外,动物蛋白质也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属于优质蛋白质,极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纯素食品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不能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而长期素食者,其机体得不到充分的动物蛋白质,会使体内营养素比例发生紊乱,蛋白质入不敷出,会造成人体消瘦、贫血、消化不良、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性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代谢功能发生障碍,并且容易感染疾病,易发生肿瘤,加剧老年人早衰。临床医学表明,蛋白质不足是引起消化道肿瘤的一个危险因素,特别是肾功能不良的老年人,摄入过多的植物蛋白还会加重肾功能的损害,引起血氮升高。
老年人饮食应荤素搭配,如果长期吃素会造成营养不良。
另外,头发变白、牙齿松动脱落、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与锰元素的摄入不足有关。植物性食物中虽然也含有锰元素,但是人体很难吸收。有些老年人出现周身骨痛、乏力、驼背、骨折等病症,甚至出现思维迟钝、感觉不灵等现象,都与锰元素缺乏有一定的联系。肉类食物中虽然含锰元素较少,但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适当吃些肉是摄取锰元素的重要途径。
老年人不宜用铝或铝合金餐具进食
铝及其合金曾经被广泛地应用,起初还用于餐具的制造上。但科学家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铝元素在人体,特别是在大脑皮质内沉积所致。其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精神错乱、步态失调、意识混沌、言语颠倒,等等。
因此,老年人应尽量不使用铝或铝合金餐具,特别是不要用铝质餐具长时间存放腌制食品或咸、酸、碱性食物及菜肴,以减少铝元素的摄入量。
老年人不宜暴饮暴食
《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这是养生、长寿、抗衰老的重要原则。《黄帝内经》中还说“饮食自备,肠胃乃伤”。饮食过多,会损伤肠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解毒能力低下,血管弹性变弱,尤其不少人动脉硬化,更经不起暴饮暴食所带来的危害。暴饮暴食会严重地破坏老年人的饮食平衡,加重肠胃负担,会引起消化不良,以致引起胃痛、呕吐、腹胀、嗳气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胃炎、肠炎、胰腺炎、胃穿孔等。此外,还导致营养过剩,比如,老年人摄入脂肪过多,脂肪和胆固醇在血管壁上就会不断沉积,导致血管硬化,失去弹性及收缩力,甚至引起管腔狭小,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所以在饮食时,宜定时定量,注意饥饱得当,适可而止,让自己处于不饥不饿的状态,可维持胃肠的正常功能,有利于消化吸收。
老年人不要懒于咀嚼
咀嚼可刺激自主神经,使营养代谢活跃,帮助消化,造成饱腹感。人上了年纪,由于牙齿不太好,常会吃柔软或容易消化的食物,懒于咀嚼,这样反而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缺少咀嚼不利食物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咀嚼的目的是把食物磨碎,并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搅匀,使之在口腔中得到初步消化,便于身体吸收营养成分,而“狼吞虎咽”却使这个过程大大缩短。二是懒于咀嚼会丧失人体应有的生理性刺激,影响牙系统的健康。
所以,老年人应适当进行咀嚼,这样不仅可以预防牙齿老化,而且咀嚼后的唾液有抗菌、杀菌、净化、溶解的作用,还有保护口腔黏膜等作用。
老年人不宜偏食
老年人由于味觉的衰退以及食欲不好,饮食常有偏食的习惯,喜欢吃某一种食物,这种习惯是应该纠正的。因为食物有五味,偏食则对身体不利。因此,食物不仅要清淡,忌腻、忌咸,还要做到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使老年人在各种食物中得到不同的营养素,以满足其生理功能的基本需求。
在老年人的膳食中,首先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宜低脂肪、低盐,碳水化合物以谷物为主,还要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足量的膳食纤维,并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到食物多样化与营养的合理配伍,才能真正有利于老年人防病养生。
在老年人的膳食中,一定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还要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足量的膳食纤维。
老年人不宜常吃精米、精面
老年人不宜只吃精米精面,宜粗细搭配,而且粗粮里反而含有更多的营养素。
生活水平提高了,现代人的食物也变得越来越精细。很多老年人都以精细加工的米面为主食。但是,如果长期只吃这些精细的食物非常容易造成老年人营养缺乏。精米、精面在加工过程中,糠麸明显减少,其中的纤维素也会减少,营养价值也大大降低。而在膳食中缺乏食物纤维,是导致结肠癌、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以及便秘、痔疮等病的直接或间接病因。因此,老年人更需要食用“完整食品”。
“完整食品”是指未经过细加工的食品或经过部分加工的食品,其所含营养物质尤其是微量元素更丰富,多吃这些食品可保证老年人的营养供应。相反,一些经过细加工的精米精面,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常常已流失掉。而且只吃精米精面的人,往往缺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由此可见,老年人不宜只吃精米精面,宜粗细搭配,尤其不要因为刻意追求精致而使得某些营养元素吸收不够,要知道,粗粮里反而含有更多的营养素。
饮食调养有利老年人健康
患有营养不良、贫血、肝病或肾病的老年人,常常会面色苍白或萎黄、晦暗,而这些通过饮食调养是可以改善的。饮食调养既可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又可防治各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疾病。只有全面合理地从食物中摄取平衡的膳食营养,才能够达到健体强身的功效。对不同体质、体形和患有不同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地利用饮食来进行调养和治疗。
老年人不宜厚味
老年人的脾胃一般都较虚弱,脾开窍于口,反映到口味上就是味觉不灵敏了。这正如现代医学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越来越少,味觉功能逐渐退化,导致味觉日益迟钝,所以,有些老年人喜食厚味、浓味。长期这样,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老年人若多吃浓厚味道的食品,容易使脾胃功能受损,营养成分不能消化吸收。
老年人肾气已虚,脾胃也弱,如果日常饮食不当,更容易伤身。若多吃浓厚味道的食品,容易使脾胃功能受损,营养成分不能被消化吸收。而且太甜、太酸、太咸、太辣等厚味都有损于健康。比如,现代医学已经研究发现,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肝硬化、脑卒中以及肾脏病的增加,与过量食盐有密切关系。因为食盐起着高血压触发剂的作用,如过食咸味,使细胞内盐积聚,就会破坏神经细胞和血管的平滑肌,使血管狭窄,血压升高。
此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若过多食盐,轻则口渴,胃部灼热疼痛,重则呕吐、腹泻,牙龈肿而出血,所以中医认为“咸多促人寿”。吃糖多则可使血脂增高,从而引起糖尿病。多糖饮食还可致肥胖,易引发心血管疾病、胆结石。而太辣、太酸,也都会刺激和损伤胃肠黏膜,引起慢性炎症。以上所述,可见厚味对老年人的害处。
老年人因身体老化而导致的食欲不振,不应用“厚味”来解决。最好的办法,是要多渠道地增强食欲。首先,可以在烹调时将不同颜色、味道的食品加以搭配,做到“色美味鲜”。其次,应该改善进食环境,且不酗酒,不吸烟,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再次,吃饭要定时定量,且不要让主餐之外的零食打乱定时进食习惯,导致食欲的减退。最后,每吃一口饭要细嚼慢咽。不少食物需要细嚼,才能体验到其鲜美味道。同时还可刺激产生大量唾液,提高口感,有利营养物质的吸收。
老年人饭后不宜吃水果
日常食物中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这些食物在胃里的滞留时间大致为:碳水化合物为1小时左右,蛋白质(蛋白质食品)为2~3小时,脂肪为5~6小时。
消化系统不好的老年人在饭后不宜吃水果。
如果老年人在饭后马上吃水果,消化慢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会影响水果的消化,这些水果要在胃部停留一两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与消化液产生化学作用,分解后才进入小肠吸收,所以,饭后进食的水果大部分会被阻碍前进停滞在胃内。
而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在胃内的高温下产生发酵反应甚至腐败变化,会生成酒精及毒素,出现胀气、便秘等症状,给消化道带来不良影响。久而久之,会引起种种疾病,包括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腹痛等。
另外,水果中还含有类黄酮化合物,如果没能及时地进入小肠消化吸收,被食物阻隔在胃内后,经胃内的细菌作用转化为二羟苯甲酸,而摄入的蔬菜中含有硫氰酸盐,在这两种化学物质作用下,会干扰甲状腺功能,可导致非碘性甲状腺肿。
因此,老年人在饭后不宜吃水果。
老年人饭后不宜喝茶
很多老年人都有饭后喝茶的习惯,认为这样可以促进消化。实际上,这并不是个好习惯,而且医生也告诫我们:饭后不宜喝茶,尤其是浓茶。
茶叶中含有茶碱,茶碱可干扰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微量元素如钙、锌、铁等与茶碱同时存在时,吸收率明显下降。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饭后喝茶,就会使胃中没来得及消化的蛋白质同鞣酸结合在一起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另外茶叶还会妨碍铁元素的吸收,长期如此甚至能够引发缺铁性贫血。
需要提醒老年朋友的是,如果吃的食物中含有金属元素,如铁、镁等,鞣酸还有可能与之发生反应,长年累月就有可能形成结石。
老年人饭后不宜喝茶,特别是浓茶。
所以,老年人饭后不宜喝茶,特别是浓茶。每日饮茶最好也不超过5克,肾功能不良的老年人更要提高警惕,不要大量饮茶。
老年人饭后不宜松皮带
不少老年人有饭后松皮带的习惯,觉得那样会使腹部舒服,更利于消化。其实,进食后的腹腔内压力本来就比较大,此时松开皮带,会使内压力突然下降,致使消化器官和韧带的负荷增大,而此时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又会相应减弱,胃肠在刺激作用下不得不加剧蠕动,有可能造成肠扭转、肠梗阻,严重的会导致胃下垂等疾病。
如果实在是吃多了不舒服,可以慢慢地走一走。但是,不建议老年人过量进食,因为吃下的食物超过胃本身的容积,使食物在短时间内无法消化,会破坏胃部的正常运动规律,可能引发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老年人饭后不宜立即睡觉
我国有句养生格言,“饮食而卧,乃生百病”。人在吃饱饭后很容易犯困,这是因为身体里的血量是相对固定的,饭后人体的血液大量涌向肠胃,大脑的血容量就会减少,血压也随之下降,这时就会有昏昏欲睡的感觉,如果在这个时候睡觉,很容易因脑供血不足而形成血栓、脑卒中等。
一般来说,食物进入胃肠道后,1~2小时内达到吸收高峰,4~5小时才能完全排空。吃饱饭后,肠胃功能正在发挥其旺盛的作用,而人在睡着的时候,大部分机体组织器官开始进入代谢缓慢的“休整”状态,两者持久矛盾的状态,很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和营养吸收不良,许多人会因此产生营养堆积、发胖等症。
此外,人躺下后,食物易发生反流,增加进入肺部的可能性,如果带有胃酸的食物反流到肺部,不仅会对肺产生化学性损伤,还容易使肺受到细菌感染,甚至造成窒息。
德国医学专家曾经指出,三种人饭后午睡有一定的危险性: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肥胖者;血压很低的人或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那些由于脑血管变窄而经常出现头晕的人。
老年人饭后不宜马上睡觉,应在2小时后再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