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未来方向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涵盖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模型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最佳实践和高绩效工作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机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生效的调节机制和情境因素等。虽然文献数量不断增长,但是这个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测量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因果关系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模型趋同的问题等。本节在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方向。
一 基于人力资本差异化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实证研究是用同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或高绩效工作系统的量表来测量针对企业所有员工的管理。实际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差异化的,比如针对核心研发人才的管理和针对一线工人的管理完全不一样。但是,多数实证研究在测量中采用了诸如“贵公司是否采用了下列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这样的提问方式,实际上是默认组织用一种类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来管理所有类型的员工。
学术文献对这个问题早有讨论,Lepak和Snell(2002)提出了HR Architecture(构型匹配)的视角,认为由于组织中人力资本差异化的存在,需要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管理。因此,针对核心员工可以采用承诺型管理,而对一般员工群体可能采用控制型管理更加有效。同样地,Becker和Huselid(2006)提出了一个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架构体系,认为企业内部存在不同的业务流程,而不同的业务流程需要配备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样才能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
因此,在未来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中,需要设计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测量方案,或者需要针对特定岗位和特定群体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测量,研究特定群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绩效和企业绩效的影响,这样才能去掉测量上的误差。
二 因果关系而非相关关系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在过去40年,尽管已有大量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但是已有研究在因果关系上的逻辑检验和证据链条并不严谨,学者们普遍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没有得到解决。从数据上看,目前包括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横截面数据和企业绩效的主观测量方法。但是,横截面数据仅能说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无法解决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Guest,2011)。对企业绩效的主观评价会带来严重的内生性问题(Wright,Gardner,Moynihan&Allen,2005;Wall&Wood,2005;Paauwe,2009),从而可能高估了人力资源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这一因果关系的解决需要依靠高质量的数据,不仅需要客观绩效数据,而且这个数据的获得时间应该滞后于人力资源管理数据的获得时间,也就是说需要更加关注纵向研究设计。
回顾文献我们发现,仅有少量文献使用了纵向研究方法(Guest等,2003;Wright等,2005)。这些研究对过去的绩效进行了控制,此时,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我国学者刘善仕等(2014)以180家珠三角制造业企业为调查对象,采用纵向研究设计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绩效互为因果,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整体上对组织的未来绩效有正向预测作用,同时,由于业绩较好的企业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投资,因此,企业绩效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反方向作用。苏中兴和段佳利(2015)在同一样本中检验了对企业绩效的不同测量如何导致变量间相关性结论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当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是“同源主观数据”时,相关程度最高;当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是“非同源主观数据”时,相关程度有所下降;当人力资源管理采用主观数据,而企业绩效采用客观数据时,这种相关性甚至没有达到显著性。因此,作者指出,尽管目前国内的管理学研究越来越多地采用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但是相当部分的研究采用的是主观数据,甚至是同源主观数据,这导致很多研究变量之间呈现出虚假相关性。尽管一些实证研究会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技术来检验不同变量之间的判别效度,但是这些检验手段本身并不能消除变量之间的共同变异。因此,未来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要尽可能使用客观数据。在同源数据和主观数据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控制同源偏差对统计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估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真实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三 特定目标导向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目前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类型构建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高绩效工作系统、高承诺或高参与管理系统。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多种构建类型或者维度,这种“一边倒”的情况限制了我们对其他可能带来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类型的认识。由于不同企业的性质、发展阶段、战略以及环境各不相同,我们需要探索是否存在其他能够带来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Guest,2011)。
一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学者已经呼吁要从泛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转向特定目标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Lepak等,2006)。一些学者已经开发出针对更具体的战略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量表。例如,Shen和Benson(2016)探讨了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组织认同间接影响员工的任务绩效和角色外行为,同时,中介机制被组织支持感以及合作规范所调节。Chang等(2013)开发了柔性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证研究支持了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吸收能力存在正向影响的假设,同时,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影响公司创新和市场反应。Chuang和Liao(2010)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能够产生客户服务氛围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会对服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Hong等(2013)的元分析表明,虽然一般管理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均会对服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但服务导向型的作用更强。还有针对知识密集型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Chuang,Jackson&Jiang,2016),基于供应链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Lengnick-Hall,Lengnick-Hall&Rigsbee,2013),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联系我国企业的管理实践,学者们可以探讨,例如,海底捞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否具有服务导向性?腾讯、阿里、华为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否倾向于创新导向?这些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否对特定绩效产生了更有利的影响,进而帮助企业获取了竞争优势?这些有利影响又是通过何种机制产生的?这些问题都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四 针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而非抽象“系统”的研究
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高绩效工作系统的研究中,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管理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不再被看作孤立的实践,而是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体现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会取各项管理实践的平均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得分,这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测量的便利性。然而,在提升便利性的同时,却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早期的研究中,有探讨薪酬、人员配置、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有效性的文献,此类研究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各项职能性的发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而目前的研究不再关注各项基本职能,仅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而忽视了“技术性”职能(Huselid,Jackson&Schuler,1997)。但在企业实践中,正是“技术性”职能的有效实施才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战略性”职能的价值和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测量各项管理实践的均值来代表高绩效工作系统这一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仅能代表“均值”对结果变量的影响,而并不能看出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到底对员工和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往往“虚化”了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使得研究人员和管理者无法分辨招聘、培训、薪酬和绩效等模块的具体作用。到底是哪个模块产生了更有利的影响?哪个模块不利于结果变量的产生?企业管理者该对哪个模块进行改进和完善?仅从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中无法得出有用的结论。所以,我们呼吁在未来的研究中,学者们需要加强对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研究,这样能够为管理实践提供更加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五 执行视角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过去40年来,绝大多数的实证研究都是以“内容”为导向的,认为只要人力资源架构与战略选择之间能够适当匹配,就能使战略得到有效实施,从而提升企业的绩效。在该假设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有效执行被认为是“水到渠成”。实际上,人力资源部回答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在执行中可能完全走样,员工感受到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规定的人力资源政策之间可能存在着巨大鸿沟。Wright和Nishi(2007)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规划的HRM、实际执行的HRM、员工感知的HRM与员工反应4个链条的理论模型,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作用路径,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首先从组织层面的政策通过具体执行作用到员工的认知层面,再由员工的反应作用到组织绩效。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增加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员工反应之间的跨层研究,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认知的影响,另外,不同的员工群体是否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不同的感知,从而对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也有待学者探讨。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就是,在企业人力资源政策落地的过程中,直线经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直线经理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将产生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六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实践生效的边界条件研究
在过去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一种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要产生积极的效果,应该是有它生效的边界条件的。一方面,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战略的企业可能会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所使用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并非千篇一律,这就要求学者要更加关注情境因素的研究,从而提升学术研究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调节机制的不同可能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机制发生相应的变化。以现实企业实践为例,美国的科技创新企业更加看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利用和留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员工的自主性以及增加相应的角色外行为,从而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最终产生良好的企业绩效。而中国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往往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控制成本可能是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有限成本的约束下努力提升员工的角色内行为可能对企业绩效更具有提升作用(苏中兴,2010)。
因此,未来需要更加关注特定情境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学者们应对不同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挖掘和分析,在关注情境因素的同时,也要关注中介机制在不同情境下的变化。体现到实证研究中,有调节的中介机制模型将成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主流。
七 本土化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改革开放近4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企业的成长,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从带有深刻计划经济烙印的劳动人事管理到学习西方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再到现在逐步融合本土创新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尽管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以西方的管理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的,但经过近40年的实践和发展,一些本土企业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管理创新。比如,这些年业界推崇的华为的任职资格管理和以奋斗者为本的激励机制、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张瑞敏在海尔进行的企业平台化改造与组织创新、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腾讯的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型、小米的去KPI管理、百度的人才管理和发展实践、京东的管理培训生和弹性福利计划等。
然而,对比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学术界的研究稍显滞后和脱节。我们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实践缺乏深入研究,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描述性研究。近年来,尽管国内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研究在实证方法上逐渐和国际接轨,但是在研究内容上逐渐脱离中国企业的管理实际。西方的管理研究是为了解决西方企业在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但中国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与西方企业不尽相同,中国的很多管理现象和管理问题在西方学术文献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在学术研究中,学者们更多基于西方已有理论文献的GAP去寻找研究问题,而非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去寻找研究问题。
因此,未来国内学者需要开展更多的原创性的管理学研究,不能仅仅是研究西方的量表和复杂的统计模型,我们需要深入企业中调研,能够把中国企业这些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变革和创新描述清楚,再在此基础上提炼理论和模型。如果我们国内学者不做这些基础性的工作,恐怕几十年后我们连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是什么样子都讲不清楚,也找不到相关的学术文献来记录我们国家这些年来发生的管理变革和创新。在研究方法上,我们提倡更加多元化,尤其提倡要深入本土企业中开展原创性的案例研究。案例研究一方面可以挖掘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既可以包含具有特定目标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可以包含不同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使得学术研究更加贴合企业实践。同时,案例研究更擅长分析“How”和“Why”的问题,因此学者可以借助案例研究方法加深对中国本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黑箱”机制的理解。如果缺乏这些基础性的案例研究,我们的定量研究不可能会发现真正有原创性的本土管理理论和模型。
最后,我们希望表达的是,由于水平和时间有限,我们肯定遗漏了不少国内外重要研究成果,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也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各位同行能给予批评、指正和包涵。
参考文献
曹曼、赵曙明:《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财贸研究》2018年第5期。
陈岩、綦振法、唐贵瑶:《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第12期。
程德俊、赵曙明:《高参与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人力资本专用性和环境动态性的影响》,《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
程德俊、赵勇:《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组织信任的中介作用》,《软科学》2011年第4期。
董克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新环境与新挑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12期。
范秀成、英格玛·比约克曼:《外商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
黄攸立、花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问题探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3期。
贾建锋、焦玉鑫、赵若男:《真实型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中介作用与组织政治知觉的调节作用》,《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蒋春燕、赵曙明:《企业特征?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香港企业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04年第10期。
蒋建武、赵珊:《基于高绩效工作系统影响的知识型移动工作者工作疏离感跨层研究》,《管理学报》2017年第3期。
李安、萧鸣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及其职能》,《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李焕荣、苏敷胜:《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李敏、刘继红、Frenkel S.J.:《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9期。
李雪峰、蒋春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不正当竞争与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管理世界》2011年第8期。
林亚清、赵曙明:《政治网络战略?制度支持与战略柔性——恶性竞争的调节作用》,《管理世界》2013年第4期。
刘善仕、刘婷婷、刘向阳:《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创新能力与组织绩效关系——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4期。
刘善仕、刘学:《中国企业的最佳人力资源实践》,《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5期。
刘善仕、周巧笑、晁罡:《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绩效:中国连锁行业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第1期。
刘昕:《论企业家的四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角色》,《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7期。
刘昕:《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第9期。
刘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转变》,《上海管理科学》2003年第5期。
孟晓飞、刘洪:《学习型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管理研究》2001年第4期。
苗仁涛、周文霞、刘军等:《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一个社会交换视角及程序公平的调节作用》,《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第5期。
苗仁涛、周文霞、刘丽等:《高绩效工作系统有助于员工建言?一个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管理评论》2015年第7期。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乔坤、王晓云、栾晓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基于企业和员工双向角度的研究》,《经济管理》2008年第6期。
宋典、袁勇志、张伟炜:《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第1期。
宋利、古继宝、杨力:《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组织支持感和组织承诺的影响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7期。
苏中兴:《中国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中介机制研究——激励员工的角色外行为还是规范员工的角色内行为》,《管理评论》2010年第8期。
苏中兴:《转型期中国企业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一个本土化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第4期。
苏中兴、段佳利:《同源主观数据是否膨胀了变量间的相关性——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为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8卷第6期。
苏中兴、杨姣:《让员工更加投入的工作:对高绩效工作系统影响组织绩效内在机制的检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第1期。
苏中兴、张雨婷、曾湘泉:《组织创新战略如何转化为员工创新行为?——以中关村IT行业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孙健敏、张明睿:《所有制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10期。
孙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创新氛围与研发人员创新》,《科研管理》2014年第8期。
唐贵瑶、于冰洁、陈梦媛等:《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中介作用的组织沟通与员工创新行为研究》,《管理学报》2016年第1期。
田立法:《高承诺工作系统驱动知识共享:信任关系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管理评论》2015年第6期。
王朝晖:《高承诺工作系统与企业竞争优势:社会氛围和探索式创新的复合多重中介作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第7期。
王兰云:《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第6期。
王晓玲:《企业高绩效工作系统:组织承诺中介机制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S1期。
王颖、李树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评述》,《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6期。
王颖、李树茁:《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第3期。
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谢奇志、贾怀京、汪群:《简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学研究》2000年第4期。
徐国华、杨东涛:《制造企业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柔性战略与公司绩效》,《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
阎海峰、陈灵燕:《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分享和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第5期。
颜爱民、陈丽:《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以心理授权为中介》,《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颜爱民、徐婷、吕志科:《高绩效工作系统、知识共享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软科学》2015年第1期。
颜士梅:《SHRM: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领域》,《经济管理》2001年第24期。
杨伟国:《战略人力资源审计:历史、结构与功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7期。
曾湘泉:《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中国企业竞争力》,《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年第12期。
张传庆、田旭:《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直线经理参与调节效应的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
张国梁:《虚拟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新架构》,《管理科学》2003年第5期。
张徽燕等:《高绩效工作系统?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5年第5期。
张徽燕、李端凤、姚秦:《中国情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元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第3期。
张瑞娟、孙健敏:《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研究》,《软科学》2011年第4期。
张一弛、黄涛、李琦:《高绩效工作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结构整合与内涵回归》,《经济科学》2004年第3期。
张正堂:《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06年第2期。
张正堂、张伶、刘宁:《HRM系统、竞争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
赵曙明:《21世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趋势与角色定位》,《唯实》2002年第3期。
赵曙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工业经济》1996年第4期。
赵延昇、赵有靠:《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中国金融业的实证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仲理峰:《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管理学报》2013年第7期。
Alfes K.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e Manager Behavior,Perceived HRM Practices,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Examining the Mediating RoleofEngagement”HumanResourceManagement,Vol.52,No.6,2013.
Appelbaum E.et al.,Manufacturing Advantage:Why 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Pay off,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0.
Arthur J.B.,“Effects of Human Resource Systems on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and Turnover”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37,No.3,1994.
Bartram et al.,“Lost in Translation: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HRM and Performance in Healthcar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Vol.17,No.1,2007.
Becker B.E.and Huselid M.A.,“Strategic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Where Do We Go from Here”Journal of Management,Vol.32,No.6,2006.
Becker et al.,“HR as A Source of Shareholder Value: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36,No.1,1997.
Beugelsdijk S.,“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Product Innovation”Organization Studies,Vol.29,No.6,2008.
Bowen D.E.and Ostroff C.,“Understanding HRM-Firm Performance Linkages:The Role of the‘Strength’of the HRM System”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9,No.2,2004.
Cappelli P.and Neumark D.,“Do‘High-performance’Work Practices Improve Establishment-level Outcomes?”ILR Review,Vol.54,No.4,2001.
Chang S.et al.,“Flexibility-oriented HRM Systems,Absorptive Capacity,and Market Responsiveness and Firm Innovativeness”Journal of Management,Vol.39,No.7,2013.
Chen C.J.and Huang J.W.,“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The Mediating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Capacity”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Vol.62,No.1,2009.
Chen S.et al.,“The Moderation Effect of HR Strengt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e Commitment and Job Performance”Social Behavior&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Vol.35,No.8,2007.
Chuang C.H.and Liao H.,“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ervice Context:Taking Care of Business by Taking Care of Employees and Customers”Personnel psychology,Vol.63,No.1,2010.
Chuang C.H.,Jackson S.E.and Jiang Y.,“Can Knowledge-intensive Teamwork Be Managed?Examining the Roles of HRM Systems,Leadership,and Tacit Knowledge”Journal of Management,Vol.42,No.2,2016.
Collins C.J.and Clark K.D.,“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Top Management Team Social Networks,and Firm Performance:The Role of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in Creating 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6,No.6,2003.
Collins C.J.and Smith K.G.,“Knowledge Exchange and Combination:The Role of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High-Technology Firm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9,No.3,2006.
Combs J.et al.,“How Much Do High-performance Work Practices Matter?A Meta-Analysis of Their Effects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Personnel Psychology,Vol.59,No.3,2006.
De Kok J.M.P.,Uhlaner L.M.and Thurik A.R.,“Professional HRM Practices in Family Owned-managed Enterprises”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Vol.44,No.3,2006.
Den Hartog D.N.et al.,“HRM,Communication,Satisfaction,and Perceived Performance:A Cross-level Test”Journal of Management,Vol.39,No.6,2013.
Garaus C.et al.,“Bridging Knowledge in Ambidextrous HRM System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Hidden Champ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27,No.3,2016.
Gardner T.M.et al.,“Beginning to Unlock the Black Box in the HR Firm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The Impact of HR Practices on Employee Attitudes and Employee Outcomes,”CAHRS Working Paper Series,2001.
Guest D.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8,No.3,1997.
Guest D.E.et al.,“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the UK”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41,No.2,2003.
Harel G.H.and Tzafrir S.S.,“The Effe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the Perceptions of Organizational and Market Performance of the Fi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38,No.3,1999.
Harley B.,“Employee Responses to 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 Practices:An Analysis of the AWIRS95 Data”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Vol.44,No.3,2002.
Hitt M.A.et al.,“Direct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 on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4,No.1,2001.
Hong Y.et al.,“Missing Link in the Service Profit Chain: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Antecedents,Consequences,and Moderators of Service Climate”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Vol.98,No.2,2013.
Huselid M.A.,Jackson S.E.and Schuler R.S.,“Technical and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s Determinants of Firm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0,No.1,1997.
Huselid M.A.,“The Impa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Turnover,Productivity,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38,No.3,1995.
Ichniowski C.,Shaw K.and Prennushi G.,“The Effect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Productivity:A Study of Steel Finishing Lin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7,No.3,1997.
Jacobs L.,Gao G.and Herbig P.,“Confucian Roots in China:A Force for Today’s Business”Management Decision,Vol.33,No.10,1995.
Jiang K.F.et al.,“How Do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fluence Organizational Outcomes?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 of Mediating Mechanism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55,No.6,2012.
Kang S.C.and Snell S.A.,“Intellectual Capital Architectures and Ambidextrous Learning:A Framework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Vol.46,No.1,2009.
Kehoe R.R.and Collins C.J.,“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the Contingent Fit of Alternative HR Systems”Research in Personnel&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Vol.27,No.8,2008.
Kehoe R.R.and Wright P.M.,“The Impact of High-performance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on Employees’Attitudes and Behaviors”Journal of Management,Vol.36,No.2,2013.
Khilji S.E.and Wang X.,“‘Intended’and‘Implemented’HRM:The Missing Linchpin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17,No.7,2006.
Kim S.,Su Z.X.and Wright P.M.,“The‘HR-line-connecting HRM System’and Its Effects on Employee Turnov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No.1,2018.
Kim S.,Wright P.M.and Su Z.X.,“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China:A Critical Review”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Vol.48,No.1,2010.
Kirkman B.L.and Shapiro D.L.,“The Impact of Cultural Values on Employee Resistance to Teams:Toward A Model of Globalized Self-managing Work Team Effectivenes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22,No.3,1997.
Lengnick-Hall M.L.,Lengnick-Hall C.A.and Rigsbee C.M.,“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Orientation”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Vol.23,No.4,2013.
Lepak D.P.and Snell S.A.,“Examining the Human Resource Architecture:The Relationships Among Human Capital,Employment,and Human Resource Configura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Vol.28,No.4,2002.
Li X.B.,Frenkel S.J.and Sanders K.,“Strategic HRM as Process:How HR System and Organizational Climate Strength Influence Chinese Employee Attitud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22,No.9,2011.
Liao H.et al.,“Do They See Eye to Eye?Management and Employee Perspectives of High-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and Influence Processes on Service Qualit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Vol.94,No.2,2009.
Macduffie J.P.,“Human Resource Bundles and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Organizational Logic and Flexible Production Systems in the World Auto Industry”Industrial&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48,No.2,1995.
Mayson S.and Barrett R.,“The‘Science’and‘Practice’of HRM in Small Firm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Vol.16,No.4,2006.
Miles R.E.et al.,“Organizational Strategy,Structure,and Proces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3,No.3,1978.
Moynihan L.M.et al.,“HR Practices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The Mediating Link of Commitment”CAHRS Working Paper Series,1998.
Osterman P.,“How Common Is Workplace Transformation and Who Adopts It?”Industrial&Labor Relations Review,Vol.47,No.2,1994.
Paul A.K.and Anantharaman R.N.,“Impact of People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Analysis of A Causal Model”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14,No.7,2003.
Pfeffer J.,“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People”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Vol.36,No.2,1994.
Prieto-Pastor I.and Martin-Perez V.,“Does HRM Generate Ambidextrous Employees for Ambidextrous Learning?The Moderating Role of Management Support”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26,No.5,2015.
Purcell J.and Hutchinson S.,“Front-line Managers as Agents in the HRMperformance Causal Chain:Theory,Analysis and Evidenc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Vol.17,No.1,2007.
Schuler R.S.and Jackson S.E.,“Linking Competitive Strategies wit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Vol.1,No.3,1987.
Shen J.and Benson J.,“When CSR Is A Social Norm:How Socially Responsibl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ffects Employee Work Behavior”Journal of Management,Vol.42,No.6,2016.
Su Z.X.and Wright P.M.,“The Effectiv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in Transitional China:A Hybrid of Commitment and Control Practi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23,No.10,2012.
Su Z.X.,Wright P.M.and Ulrich M.D.,“Going Beyond the SHRM Paradigm:Examining Four Approaches to Governing Employees”Journal of Management,Vol.44,No.4,2015.
Teclemichael Tessema M.and Soeters J.L.,“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of H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esting the HRM-performance Link in the Eritrean Civil Servic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Vol.17,No.1,2006.
Tichy N.M.,Fombrun C.J.and Devanna M.A.,“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loan Management Review,Vol.23,No.2,1982.
Vandenberg R.J.,Richardson H.A.and Eastman L.J.,“The Impact of High Involvement Work Processes on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A Second-order Latent Variable Approach”Group&Organization Management,Vol.24,No.3,1999.
Wright P.M.and Mcmahan G.C.,“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or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ournal of Management,Vol.18,No.2,1992.
Wright P.M.and Nishii L.H.,“Strategic HRM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Integrating Multiple Levels of Analysis”CAHRS Working Paper Series,2007.
Wright P.M.and Sherman W.S.,“Failing to Find Fit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roblems”Research in Personnel&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No.4,1999.
Wright P.M.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R Practices and Firm Performance:Examining Causal Order”Personnel psychology,Vol.58,No.2,2005.
Wright P.,Gardner T.,Moynihan L.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R Practices and Firm Performance:Examining Causal Offer”Personnel Psychology,Vol.58,No.2,2005.
Youndt M.A.and Snell S.A.,“Human Resource Configurations,Intellectual Capital,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Vol.16,No.3,2004.
Youndt M.A.et al.,“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Manufacturing Strategy,and Firm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39,No.4,1996.
[1] 苏中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周梦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