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耀华玻璃公司的创办
一 玻璃的出现及发展概况
玻璃是一种具有诸多优良性能的工业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耐磨性和一定温度下良好的可塑性,加入着色剂后还可以产生各种美丽、鲜艳的颜色,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其主要原料石英、石灰石等分布很广,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产品成本不高,使其也由初期的“旧时王谢堂前燕”,变成如今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能够消费得起的日常物品。
根据《辞海》[1] 的定义,玻璃是由熔体过冷所得,并因黏度逐渐增大而具有固体机械性质的无定形物体。按照《硅酸盐词典》[2] 的定义,玻璃是由熔融物而得的非晶态固体。日本的《新版玻璃手册》[3]指出,玻璃为“表现出玻璃转变现象的非晶态物质”。赵彦钊、殷海荣主编的《玻璃工艺学》[4] 一书中定义为:玻璃是熔融、冷却、固化的非结晶(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晶态)的无机物,是冷过的液体。
玻璃的出现已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世界公认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公元1世纪的时候,古罗马人发明了用铁管把熔化好的玻璃液吹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用于满足人们需要。这一创举对玻璃的发展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作用。不久,人们掌握了玻璃在一定高温下容易成形的特点,对其加以利用,把它做成玻璃窗、玻璃瓶、望远镜等,开始更多地用于生活当中。这是玻璃发展的第一阶段。
到了11—15世纪,世界玻璃的制造中心已经转移到了威尼斯。1291年,威尼斯政府为了技术保密,把所有玻璃工厂集中在穆兰诺岛,这种集群式的管理(哪怕是被动的)促进了玻璃工业的发展,使得各种产品十分精美,已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6世纪后期,穆兰诺岛的工人开始逃亡到国外,玻璃制造技术也就随着他们的外逃被传播到其他地区。17世纪时的欧洲,许多国家建立了玻璃工厂,燃料也由煤代替了木柴,炉温大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玻璃工业的发展。瑞士人狄南(Guinand)在1790年发明了利用搅拌法制造光学玻璃的技术,为后人熔制高均匀度玻璃开创了新途径。到了18世纪后期,随着蒸汽机的出现,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加之路布兰制碱法[5]的问世,使玻璃制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1828年,法国工人发明了第一台吹制玻璃瓶的机器,但由于产品质量不高而没有得到广泛推广。19世纪中叶,发生炉煤气和蓄热室池炉开始应用于玻璃的连续生产,促进了玻璃连续生产能力的提高。
20世纪初,由于玻璃瓶罐的需求量激增,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自动制瓶机,逐渐代替工人的手工操作,实现了玻璃瓶的机械化生产。1905年,英国人文斯发明了第一台玻璃瓶自动成形机。1925年第一台行列式制瓶机相继问世。比利时发明家佛克设计出一种拉板机,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发展成为引上机,机制平板玻璃由此开始进入连续大量生产时期。英国皮尔金顿公司经过近30年的研究,在1959年发明了浮法玻璃技术。浮法技术的出现,是世界玻璃制造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中国古代玻璃究竟是舶来品还是“中国制造”?长期以来,不少学术界人士及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玻璃是从埃及传入的,古代中国人不懂得玻璃制造技术。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河南、湖南、广西、陕西、新疆等地考古工作的开展,在古代墓葬中多次发现料珠、管球、棱形珠、玻璃璧等文物。尤其是在湖南一些古墓中出土的大量战国、西汉时期的玻璃器皿,上面绘画着具有中国民族服饰特点的纹饰及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批文物的出土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经过中外专家用现代光谱技术的鉴定,得出的共同结论是:发现的中国早期玻璃是“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属两个不同的玻璃系。这一事实证明,中国古代的玻璃是用特有的原材料制造出来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干福熹教授认为:尽管我国古代玻璃以“铅钡玻璃”为主,但在广东、广西出土的玻璃大多是高钾、低镁玻璃,是世界罕见的,氧化镁含量仅为0.6%—1.0%;而古埃及及地中海沿岸地区出土的玻璃氧化镁含量高达3.0%—9.0%。[6] 这再次说明中国古代玻璃是用自己独特的原材料制造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玻璃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