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致歉言语行为的行为结构
致歉言语行为首先是一种行为,行为必然存在行为主体、行为目的、行为方式等因素,所以,致歉言语行为包括致歉主体、致歉意图、致歉形式等因素。依照Talmy的定义是:“……被一起激活或被互相激活的一组概念成分及相互关系,它可以被认为存在于一个事件框架中或构成了一个事件框架,而那些被认为是次要的成分——不管它们是被微弱地激活或根本未激活——则在该事件框架之外。”[1]事件框架是表述事件的心理格式塔形式,其内部各种概念结构之间存在语义连贯性。致歉言语行为虽然有丰富多变的语言表达形式,但它们都是致歉方由于某个原因向受歉方表达歉意的言语过程,这个过程始终在致歉行为框架内进行。我们认为致歉言语行为[2]的行为框架可如图2所示:
图2
在致歉言语行为中,以上各种因素除了具有一般行为因素的共性,还具有致歉言语行为所赋予的特性。下面我们逐一论述。
第一节 致歉主体
致歉主体是致歉言语行为的实施者和接受者,分别是致歉方和受歉方。致歉主体首先是社会主体,社会主体因为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社会所赋予他(她)的一系列身份特征,这些身份特征使该主体是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主体。主体的这些特征是其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的角色特征,即其“社会角色”,由其职业、职务、性别、出身、年龄、性格以及收入、经历、思想、修养等构成。主体的社会角色是相对固定的,会影响致歉主体的言语习惯,形成其特定的言语风格,如在遣词造句上、语气语调的使用上、体态表情的附加上等表现出的个人风格、特点。其次,致歉主体是交际主体。交际是主体基于某种交际意图临时构建的人际活动。在交际中,主体具有交际角色,交际角色是依赖于具体的交际情境而存在,离开具体的交际情境则不必存在。所以,交际角色是临时具有的。“主体的交际角色是由交际情境确定的,因此对交际活动的时机、场合、对象的认识和对交际方式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交际角色的定位。合理定位交际角色,并据此选择适当的交际方式,是主体交际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交际成功的关键。”[3]致歉主体的社会角色形成个人的言语风格,致歉主体的交际角色决定其交际方式和交际效果,但两种角色并非各行其道,而是有着一定的相互影响,“这是因为沟通是交际双方共同的事,为此,彼此在思想上都应该向对方靠拢。如果交际中的一方坚守自己的立场,过分张扬自己固有的身份特征,往往会使对方觉得没有亲近感,很难认同和理解,也很难取得沟通,这就必然导致交际失败。要解决这一问题,恰恰需要主体淡化社会角色意识,强化交际角色意识;着眼于具体的交际情境,而不是自己的身份特征,主动接近对方,尽快取得对方的认同,这是取得交际成功的手段之一”[4]。在致歉言语行为中,特别需要这种角色调整的手段,因为受歉方对致歉方认同与否将影响致歉成功与否。
例(1)背景:在位近60年的维多利亚女王曾把大英帝国的繁盛推向巅峰,但在家庭关系上也难免有些磕磕碰碰。1840年2月,女王和阿尔巴特结婚。一天,两人为一件小事而拌嘴,阿尔巴特一气之下跑进私室,紧闭门户,于是,女王前去叩门。
“谁?”阿尔巴特在房间里问道。
“英国女王。”
屋内寂静无声,房门紧闭如故。接着,女王又轻轻地在门上叩了几下。
“谁?”
“是您的妻子,阿尔巴特。”
女王的丈夫这才把门打开。[5]
在上例中,维多利亚的社会角色是“英国女王”,交际角色是致歉方。在夫妻拌嘴之后,维多利亚主动向丈夫示好,具有致歉的成分,起初以社会角色进行,结果交际失败了。后来,及时调整了角色,成功地展开了交际。
一 致歉方
致歉方是致歉言语行为的实施者,作为致歉主体之一,是具有社会角色和交际角色的复合体。社会角色是致歉方固有的,交际角色是致歉方临时获得的,也就是说“致歉方”这一交际角色是在某一个具体的致歉言语行为中才有的。在致歉言语行为中,致歉方为了获得致歉的成功,应该尽量淡化其社会角色,突出其交际角色。我们关注的致歉方首先是一个成熟的语言使用者,具有基本的推测、评估、发话和交流能力。其次,致歉方所具有的社会角色赋予了他(她)某种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将带给主体一定量的“面子”。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人体是一种“容器”,我们认为致歉方是盛有一定量“面子”的主体。再次,致歉行为的发生是由冒犯行为引起的,两种行为具有连续性,即致歉方是由冒犯方转换交际角色而来的。在冒犯行为中,致歉方(冒犯方)给对方造成了某种损失或伤害,对对方存在某种亏欠或歉疚感。
二 受歉方
受歉方是致歉言语行为的接受者,作为致歉主体之一,也是社会角色和交际角色的复合体。受歉方的社会角色也是固有的,交际角色也是临时的。我们关注的受歉方首先也是一个成熟的语言使用者,具有基本的识别、判断、推理和反馈的能力。其次,受歉方所具有的社会角色也赋予了他(她)一定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也使受歉方盛有一定量的“面子”。再次,受歉方是由被冒犯方转换交际角色而来,在冒犯行为中,受歉方(被冒犯方)因受到某种程度、某种性质的冒犯,原有的“面子”遭受一定的损失,具有获得补偿的需求。
第二节 致歉意图
致歉意图是致歉言语行为的核心,是致歉言语行为的出发点,也是致歉言语行为的回归点。我们认为只有致歉方的致歉意图被受歉方完全理解和接受,并且受歉方表示了对致歉方的谅解,致歉言语行为才是完全成功的。如果受歉方没有理解致歉意图,或者理解了致歉方的意图却因为致歉并未使自己满意而不能谅解致歉方,那么我们认为这个致歉言语行为是失败的或者是不完全成功的。可见,致歉意图的实现与否是评价致歉言语行为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
一 致歉意图的产生
致歉意图是致歉方真诚实施致歉言语行为的内在动机,致歉动机源于致歉方欲满足在冒犯行为中双方所产生需求的需要,即被冒犯方有补偿“面子”损失或财物损失的需求,冒犯方有平复内心不安的需求。
(一)关于致歉意图成因的问卷调查和分析
1.调查问题和结果
问题:作为致歉方,请列举促使你向别人致歉的原因。[6]
这里列举的调查结果是依照受试回答出的较典型答案所作的初步整理而得。
(1)本人确实做错了事情。 177人次
(2)没有实现对人的承诺。 22人次
(3)做了对不起对方的事。 17人次
(4)自己的行为造成对方的不便,带给别人麻烦。 14人次
(5)错怪了别人。 9人次
(6)做事不周到,欠考虑。 6人次
(7)影响他人原本正常的生活。 3人次
(8)迟到,碰到别人,踩到别人脚等。 2人次
(9)忘记了某件事。 5人次
(10)给别人造成了心理或生理上的伤害。 52人次
(11)有损别人的物质利益。 33人次
(12)觉得对方难过、伤心的时候。 15人次
(13)因为对方是自己重视的人(爱人、近亲等)。 11人次
(14)对方很生气。 4人次
(15)对方是长辈、前辈,无条件道歉(即使不是我的错儿,等其情绪平复后再解释)。 3人次
(16)内心愧疚(自责)。 68人次
(17)做错了事情,我心中不安,道歉是一种排解方式。 22人次
(18)觉得对别人有歉意。 9人次
(19)想取得别人的原谅。 8人次
(20)我真的做得不对,并且给他人带来困扰,我需要对他人有所表示。 3人次
(21)因为自己的原因,没能达到要求的程度。 3人次
(22)防止关系恶化,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珍惜情谊)。 14人次
(23)渴望与被道歉人交好。 8人次
(24)不想把事闹大,将错误揽于己身,大事化小,小事化无。7人次
(25)想和对方解除误会,不希望因为这件事让彼此间有隔阂。4人次
(26)我们的关系变僵了。 2人次
(27)出于礼貌和尊重的原因。 10人次
(28)一种好习惯( “对不起” 可以缓解很多尴尬的事儿)。 4人次
(29)懂得道歉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展示,我们应该保持这样的做人标准。 8人次
(30)为了调解人的面子。 1人次
(31)外人的监督和态度,别人在看着你。你做错了就得道歉。1人次
(32)道歉后事情会有转机,不会更坏。 1人次
(33)为了亲人、朋友,向别人道歉。 1人次
(34)别人对我的提醒(第三方)。 1人次
2.调查结果分析
作为致歉方的主体,他(她)的致歉意图成因有很多,但主要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参见图3):
第一,源于冒犯事实的动因。
这是最集中,也应该是最重要的动因,有98%的受试者列举了此动因,从(1)到(9)都是此类动因,共255人次。如“本人确实做错了事情”“没有实现对人的承诺”“自己的行为造成对方的不便,带给别人麻烦”等都是此类原因的代表。致歉方对“源于冒犯事实的原因”高度重视,也体现出内心高度的责任感,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态度。
第二,源于致歉方内心歉疚的动因。
有43.5%的受试者列举了此动因,从(16)到(21)都是此类动因,共113人次。如“内心愧疚、自责,对别人有歉意”“做错了事情,我心中不安,道歉是一种排解方式”“想取得别人原谅”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动因。致歉方能“扪心自问”,按“内心”的感受实施致歉言语行为,将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心、诚意,是其具有羞耻心的体现。而且内心促动是致歉方实施致歉言语行为的内因,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的决定性因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三,源于考虑受歉方感受的动因。
有45.4%的受试者列举了此动因,从(10)到(15)都是此类动因,共118人次。如“给别人造成了心理或身体上的伤害”“觉得对方伤心、难过的时候”“因为对方是自己重视的人”等都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动因。致歉方能考虑到受歉方的感受,是其具有同情心的体现。
第四,源于维护双方人际关系和谐的动因。
有13.5%的受试者列举了此动因,从(22)到(26)是此类动因,共35人次。如“防止关系恶化,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珍惜情谊)”“渴望与被道歉人交好”“不想把事情闹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动因。致歉方对双方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视体现出汉民族社会“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神。
第五,源于社会规范制约的动因。
有8.5%的受试者列举了此动因,从(27)到(29)是此类动因,共22人次。如“出于礼貌的原因”“懂得道歉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展示,我们应该保持这样的做人标准”等是有代表性的动因。致歉方对社会规范的认可、服从,体现出其“知礼行礼”的文明素养。
以上五方面动因是我们依据调查结果所做的分类,也有一些个别动因没再单独成类,如“别人对我的提醒”“外人的监督和态度,别人在看着你,你做错了就得道歉”“道歉后事情会有转机,不会更坏”“为了亲人、朋友,向别人道歉”等。当然,人们产生致歉意图,往往不只是单一的动因,可能是多个动因的综合促动。
五个动因中第一、第二是源于致歉方的动因,是相对直接的动因,第三、第四、第五这三个动因是源于致歉方以外的动因,是间接的动因。其中,“源于冒犯事实”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动因,因为,致歉方的歉疚心理是因为自己的冒犯行为,或者即将实施的冒犯行为,或者自认为的冒犯行为所引发的;受歉方的心理不快是冒犯行为所导致的;双方的人际关系不和谐是冒犯行为造成的;有违于社会规范是冒犯行为的表现。所以,促动致歉方产生致歉意图的最根本原因是冒犯行为。
图3 致歉意图的成因分布
(二)冒犯行为认定
冒犯行为的发生打破了交际双方人际关系原本的相对平衡,使交际双方原本存在的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发生变化,趋于利于冒犯方,不利于被冒犯方,因为冒犯行为的发生,无论冒犯方的利益是否增长,被冒犯方的利益一定是损失的,至少会在心理层面上产生心理舒适度的降低,甚至有些冒犯行为会使被冒犯方产生身体舒适或财物利益上的损失。我们认为,对冒犯行为的认定有两条标准(见表6)。第一条标准是从被冒犯者的角度来认定,这是最重要的标准,被冒犯者的感受对于某个具体行为是否构成冒犯起着决定性作用。被冒犯者所把握的标准主要来源于两种渠道:对所在社会群体道德行为准则的习得、认可和个人生活、成长的特殊经历的感触。被冒犯者在执行所把握的标准时,也会在某种范围内有所波动,也就是存在宽松、常态、严格的细微差别。第二条标准是从冒犯者的角度来认定,这是辅助的标准。冒犯者所把握的标准也主要来源于两种渠道:即对所在社会群体道德、行为准则的习得、认可和个人生活、成长的特殊经历的感触。虽然冒犯者和被冒犯者的认定标准来源渠道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每个主体对所在社会群体道德、行为准则的习得、认可具体情况不同以及个人生活、成长的特殊经历不同,所以,他们所把握的具体标准之间一定存在差异。当冒犯者发现自己的标准不及被冒犯者的标准或者宽于被冒犯者的标准时,冒犯者往往会出于对被冒犯者需求或自我“形象管理”的考虑,及时调整所把握的标准或者严格执行所把握的标准。当然,当冒犯者的标准高于被冒犯者的标准或者严于被冒犯者的标准时,冒犯者往往会获得被冒犯者更好的回馈和更深的谅解,从而实现自我“形象管理”。
冒犯行为的发生将使受冒犯方(受歉方)产生某种补偿的需要,使冒犯方(致歉方)产生平复心理上不安的需要,双方的人际关系有被修复的需要,这些需要将促使冒犯方(致歉方)产生致歉的动机,形成致歉意图。
表6 冒犯行为的认定标准
二 致歉意图的结构
“交际意图由两部分组成:意向和意向内容。意向决定了交际意图的性质,意向内容是某种性质意向的具体对象。我们用下面的图式来表示交际意图的结构:意向[X]。”[7]那么,致歉意图的结构是:致歉[X]。这个图式表示:致歉方有关于“X”的致歉意向,“X”是致歉的内容。意向是常项,是个元素非常有限的集合,意向内容是变项,是个元素无限的集合。我们认为致歉意图结构是一种认知图式。“图式是整体主义的认知模式,所谓整体主义就是人们对对象的认知不是单纯地以部分到整体的分析模式,还利用人们业已形成的有关事物对象的整体经验模式认知对象。”[8]在理解上,致歉意图作为一个整体,致歉意向及意向内容都是存在的,但在具体的致歉言语表达上,如何表现致歉意图结构具有一定差别。如:
例(2)对不起,迟到了。
此例中,致歉方使用致歉标志语“对不起”表达了致歉意图的意向部分,同时也表达了致歉意图的意向内容部分——我迟到了。我们知道,意向和意向内容是交际意图中两个不同成分,所以它们可以易位,此例能调整语序,还可以表达为“我迟到了,对不起”。
例(3)A:对不起!
B:没关系。
此例中,致歉方(A)仅使用标志语“对不起”表达了致歉交际意图的意向部分,从受歉方(B)的应答看,这是一次成功的致歉交际行为。受歉方之所以对致歉方的致歉给予谅解,因为他(她)是从致歉交际的整体角度分析、理解致歉方的致歉言语行为的,在双方共知的情境中,受歉方知道致歉方因为什么致歉,即知道致歉的意向内容。所以,我们说在致歉意图的实现过程中,如果意向内容是双方共知的信息,那么在落实交际意图的言语表达上允许只表达意向部分。
例(4)迟到了。
此例中,致歉方只表达了致歉意图中的意向内容部分,没有表达意向部分。此时,受歉方可以通过关注致歉方的语气、表情等体会到致歉意向。可见,致歉意向除了可以用标志语表现,也可以用语气和非语气方式等手段表现。
据我们的言语经验可知,致歉意向是使用致歉标志语来标识,意向内容是个变项,没有惯用的标识语,但有关意向内容的表述是引发致歉言语行为的原因,基本上是已然事实。这里我们重点关注致歉意向的标志语。
三 致歉意向的标志语
致歉标志语是能体现致歉交际意向的词或短语,包括施为动词和人们习以为常的惯用语。施为动词是其所在语句要表达的言语行为或施为用意的名称或标签,即有什么样的施为动词就有什么样的言语行为。[9]致歉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就是表达歉意,从我们的语用经验中,例举有代表性的表达歉意情感的词语有:赔罪、道歉、对不起、抱歉、不好意思,其中赔罪、道歉、抱歉、某些条件下的“对不起”均是动词,不好意思和某些条件下的“对不起”是惯用语。以上五个词语都能直接而明确地表达出致歉意向,实施致歉言语行为,但他们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别,我们先来观察他们之间语义及差别。
我们查阅了几部重要的工具书,如《汉语大词典》[10]、《应用汉语词典》[11]、《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12]等,对赔罪﹑道歉﹑对不起﹑抱歉﹑不好意思的释义分别对应如下:
(一)赔罪
赔罪:向人赔礼道歉。例:“明天用红烛——要一斤重的——对,香一对,到赵府上去赔罪。”(鲁迅《呐喊·阿Q正传》)(罗竹风等,1992: 27)
赔罪:[动]因得罪了人而求人原谅。例:“他自知做错了事,主动向小刘赔罪。”(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2000: 950)
赔罪:[动]得罪了人,向人道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 978)
(二)道歉
道歉:表示歉意,认错。例:“有时候随着个姑娘在人群里挤,踩着了老太太的脚尖也顾不得道歉,一个劲往前赶。”(老舍《二马》)(罗竹风等,1992: 1083)
道歉:[动]向人表示歉意或向人认错。例:“事先没来得及打招呼,现在向您道歉。”(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2000: 250)
道歉:[动]表示歉意,特指认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 269)
(三)对不起
对不起:对人有愧。常用为表示歉意的套语。例:“王大夫,真是对不起您,这样大的风雪,黑更半夜把您惊动起来。”(管桦《女民警》)(罗竹风等,1992: 1295)
对不起:①[动]辜负人或对人有愧。例:“这任务完不成,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不能干那种对不起朋友的事。”②[动]<谦>表示抱歉的话。例:“对不起,让您久等了。∕对不起,请您再说一遍,好吗?”以上也说对不住。(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2000: 306)
对不起:[动]对人有愧,常用为表示抱歉的客套话:对不起,让您久等了。也说对不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328)
(四)抱歉
抱歉:心中不安,觉得对不起人。例:“大师兄,这两天短看你们,十分抱歉!”(老舍《神拳》)(罗竹风等,1992: 493)
抱歉:[动]客气话。觉得对不住别人而感到不安。例:“对刚才发生的事,我感到很抱歉。∕十分抱歉,我忘了把你要的书带来。”(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2000: 52)
抱歉:[动]心中不安,觉着对不住别人:因事负约,深感抱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 50)
(五)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害羞;难为情。例:“有是有的,不过只有一半,对不住你老,叫我怪不好意思的。”(《官场现形记》)(罗竹风等,1992: 411)
不好意思:[俗]①羞涩、害羞。例:“她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有点儿不好意思。”②因碍于情面而不便开口。例:“一听说这件事跟自己有关,就不好意思再问了。”③客套话。表示自己感到难为情。例:“不好意思,那我就先吃了。”(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2000:107)
不好意思:①害羞;难为情:他被大伙儿说得不好意思了。②碍于情面而不便或不肯:虽然不大情愿,又不好意思回绝。(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 108)
以上五个词语从词典中的释义来看,属于近义词,但仔细辨别这些释义能够发现它们在语义程度上的差别。
“赔罪”中“赔”是向受损害或受伤害的人补偿,“罪”是过失、过错或者作恶、犯法的行为。可见,赔罪一词具有[补偿]、[罪过]的语义特征,是弥补冒犯或损害受歉人比较严重的行为时所用的致歉词语。
“道歉”中“道”是用语言表示,“歉”是对不住人的心情。可见,道歉一词具有[表达]、[愧疚]或[承认]、[过失]的语义特征,是用语言明确表示出对不住人的心情,所以语义色彩比较正式,多是弥补致歉方因实质过错冒犯了对方时所用的致歉词语。
“抱歉”中“抱”是心里存着,“歉”是对不住人的心情。可见,抱歉一词具有[怀有]、[愧疚]的语义特征,就是心里存着对不住人的心情。心中有但未必明确表达出来,“抱歉”的致歉语义程度要低于“道歉”,有趋于通用道歉用语的态势。
“不好意思”是一种害羞、难为情的心理状态,引起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很多,如有了过失或有失礼节会让人“难为情”,但这种心态是否达到“感觉对不住人”的程度还有待评估,多数情形都应是致歉方自我心态的描述,并未达到“感觉对不住人的”的程度,所以,不好意思具有[害羞]的语义特征,致歉语义程度要低于抱歉。
“对不起”由于已成为表达歉意的套话,是汉语中通用型的道歉用语,特别是在口语中使用频率极高,语义范围也较大,语义程度从轻到重都有分布,但其语义程度也没有“赔罪”高。“对不起”表达了一种对人有愧的心理状态,“有愧”可以是因小事而起,也可以是因大事而起,所以感到“对不起”的事情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认错人、坐公交车挤到别人、打断别人说话等,也可以是后果严重的大事,如开车撞伤了人、使人受到名誉损失等。
表7 常用致歉意向标志语的语义特征
从语义特征上(见表7)比较,五个致歉标志语的语义程度差别大致表现为:赔罪﹥道歉﹥对不起﹥抱歉﹥不好意思。除了以上五个有代表性的致歉施为词语外,致歉言语行为中还有其他施为词语,与以上五个语义相近,如“谢罪、赔不是、赔情、赔礼”与“赔罪”相近;“致歉”与“道歉”相近;“对不住”与“对不起”相近;“抱疚,抱愧”与“抱歉”相近。只不过它们在语体色彩和细微用法上有些差别,这里不再一一阐述。
此处强调一下,当利用致歉标志语及其相关变体来表达意向时,如用“对不起”标识致歉意向,我们是在某个具体情境下选择了“对不起”这个词来标识致歉的意向,但并不意味着,致歉意向永远是“对不起”来标识,也不意味着“对不起”永远是致歉意向标志,要视具体的语用情境来判定。此外,致歉意向有时使用语言形式来明确标识,有时不使用语言形式来标识,这些丰富多变的语用情况需要我们在所掌握的致歉行为框架下去做具体的推理、判断。
四 “对不起”的语用辨析
现代汉语中,“对不起”是最常用的致歉语,也是重要的礼貌语之一。我们通过观察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中搜索到的2552条“对不起”的口语语料,发现“对不起”除了主要实施致歉言语行为外,还参与其他多种言语行为的实施。下面结合具体例子分别予以辨析。
(一)“对不起”实施直接言语行为
“对不起”实施的直接言语行为就是致歉行为。前文的工具书释义表明“对不起”的基本词义是“对人有愧”,是种抱歉的心态,之所以抱歉往往是因为冒犯了别人或者辜负了别人。当一个人向别人表达抱歉的心态,就表明他已意识到冒犯别人的事实,而当今文明社会的行为准则之一是任何人冒犯了别人都有责任向人致歉,所以一个人表达抱歉的心态也就是在实施致歉行为。这种言语表达被人们高频使用后,逐渐就被规约化,并进一步语义化,“对不起”也从句法成分中独立出来直接实施致歉行为,引申出了致歉语义。这种现象与语言的“象似性原则”是相符的:一个人或物在言谈提供的信息中越是重要或越是显著(salient)就越倾向于用一个独立的名词来指称它。[13]我们认为如果不否认“致歉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对象,那么用一个动词“对不起”来独立完成它也顺理成章。例如:
例(5)“对不起,让您们久等了。我们正忙着把高级计算机管理人员请到市场来。”(《1994年报刊精选》)
例(6)还没有等到天亮,当地抢粮的群众又扛着粮食、干菜送回车站。一些老乡拉着押车战士的手说:“同志啊,对不起,我们真该死,不知道你们断粮已经几天了,我们有罪啊……”(徐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诞生》(下))
例(7)他双眼流泪,喃喃地说:“船长,我耽误了你的时间,真对不起。”(《读者》(合订本))
“对不起”实施致歉言语行为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这里不再赘述,下面重点讨论“对不起”实施的间接言语行为类型。
(二)“对不起”实施间接言语行为
说话人通过说“对不起”这个致歉语来实现其他言语行为,这是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过程。Searle认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之所以能传达出多于或有别于话语字面意义的含义,他所依靠的是他和听话人之间的共有知识,这其中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以及听话人所具有的一般的分析和推理能力。[14]“对不起”只是个致歉的语言形式,在具体交际中有没有致歉的语用含义,还要取决于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各自的判断。对于说话人,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冒犯了对方或将会冒犯对方,此时使用“对不起”就具有致歉语义;对于听话人,认为对方的言行冒犯了自己,他会把“对不起”认同为致歉,如果认为对方的言行没有冒犯自己,他会把“对不起”认同为礼貌或其他的语用含义。可见,“对不起”实现致歉言语行为是无标记的,实现其他言语行为是有标记的。以日常生活中的拒绝行为为例,说话人说了“对不起”实施拒绝,听话人往往就会倾向于说话人的拒绝没有对自己构成冒犯,不需要致歉,而说话人没有说“对不起”类的话,直接实施拒绝,听话人往往就会倾向于说话人的拒绝对自己构成冒犯,需要致歉。可见,说话人判断是否冒犯主要注重行为本身,听话人判断是否冒犯不仅注重行为本身,而且还关注实施行为过程中的礼节。失礼就是一种实质性的冒犯。所以,中国有句古话“礼多人不怪”。人际交往中,说话人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了体现自身的礼貌素养,也往往会倾向于多使用“对不起”等的礼貌语言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特别是在实施容易造成冒犯的行为或者有违社交礼仪规范的行为时。如果使用了“对不起”但不是实现致歉行为时,更多的是表现礼貌的语义。
我们根据语料的具体表达判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从而理解“对不起”所实现的言语行为。交际意图是整段话语的,“对不起”作为话语的一部分,要对话语的整体功能起作用,同时,话语的整体功能也会制约其中的“对不起”的语义表现。“对不起”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具体情况如下:
1.拒绝
例(8)其中有一个回过头来,不客气地说:“对不起,我们带的食物连自己都不够吃。”(朱邦复《东尼!东尼!》)
例(9)“哦,对不起,我不能喝酒。”(胡辛《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连载之十五))
说话人在听话人提出请求、建议或赠与等行为后,产生拒绝意图,但并未直接实施拒绝行为,而是实施了致歉行为。听话人接收到说话人的话语,字面意义是致歉,但根据当时的语境条件说话人没必要致歉,听话人再结合说话人的其他话语内容,推理得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拒绝。(以下间接实施的行为,推理逻辑与此类似,不再重述。)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境下,拒绝言语行为中的“对不起”仍有致歉乃至有愧的语义,比如拒绝了好朋友的求助、拒绝了自己应尽的义务等。我们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对不起”存在参与拒绝意图的实现或者甚至直接实现拒绝意图的语用情况,比如,在某些情境中,只说“对不起”就是在实施拒绝行为,这一点是成熟的汉语使用者都有的语言经验。此种语境中说“对不起”相当于说“不、不能、不可以”。
2.否认
例(10)“对不起,史密斯先生,情况可并不是像你说的那样,我可以给你看你寄来的订单。”(《读者》(合订本))
例(11)“我坚决不同意把唐元豹同志骗了。诸位,我白某横行天下数十年,自认也是个心狠手辣的,但这事,对不起,我觉得恶心,我觉得太过分了。”(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说话人在听话人提出与自己的意见、观点不一致的某种建议、观点等情况后,通过致歉行为实施否认行为,降低观点不一致的冲突程度。此种语境中说“对不起”相当于说“并非你所说的、所认为的情况”。
3.提醒
例(12)如果有人偶尔站错了地方,就会有人善意提醒:“对不起,请到后边排队!”(《1996年人民日报》)
例(13)“对不起,里边正在抢救,请您克制一下暂且先回避。”(李砚春、王毅《一场走向死亡的婚外恋》)
当某人的言行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和规范需要被提醒时,说话人实施致歉行为完成对听话人的提醒,可以实现善意和委婉的表达。此种语境中说“对不起”相当于说“请注意”。
4.告知(坏消息)
例(14)“对不起,经理一早去了香港,要到晚间才能回来。”(《1994年报刊精选》)
例(15)“对不起,现在轮到你了,”他干涩地说,“从此,杀手只有我一个。”(廉声《月色狰狞》)
人们都希望得到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不希望得到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当说话人不得不向听话人提供不利信息时,先表示歉意,以表达同听话人站在同一立场,感同身受,有同情的意味。此种语境中说“对不起”相当于说“很遗憾”。
5.命令
例(16)“对不起,同志,我们想检查一下你的包。”(贤文《天安门广场的守护神》)
例(17)被领导执纪队的副厂长宋玉洛“逮”住了。“对不起,老总,请到我办公室里去一趟。”(《1995年人民日报》)
生活中命令是非常生硬的行为,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们都尽量避免直接实施此种行为。说话人通过实施致歉行为完成命令行为,有“先礼后兵”的含义。听话人通过推理得到这个言外之意,所以要绝对执行命令。此种语境中说“对不起”相当于说“必须按我说的做”。
6.驱逐
例(18)一会儿,服务小姐道:“对不起,该下班了。”我一看表,离下班时间还有半小时。(《1995年人民日报》)
例(19)“对不起,我想请你们离开这里。”(卫慧《上海宝贝》)
生活中“驱逐”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甚至是种冲突性行为,说话人通过实施致歉行为实现驱逐,能减少听话人面子损失,降低不礼貌程度,缓和冲突。此种语境中说“对不起”相当于说“马上离开”。
以上拒绝、否认、提醒、告知(坏消息)、命令、驱逐六种言语行为都是生活中对听话人而言有负面倾向的行为,或者面子受损、或者心灵受伤、或者自由受限。“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如果说话人直来直去地表达这六种行为,很可能造成尴尬局面,甚至矛盾冲突,形成对听话人的直接冒犯,让听话人不高兴,也损害了自己的修养形象。使用“对不起”这种致歉形式,可以减少对听话人的冒犯,让听话人易于接受说话人的言语行为,收到礼貌的言语效果,树立说话人的个人素质形象,从而增加言语力度和内涵,婉曲地实现交际意图。
7.警告、威胁
例(20)雷霆强调:“我们要保863项目,无条件搬迁。现在看每个人的态度,同意这么办,就不用开会费嘴皮了。做不到的,对不起,请将你的工作交给他人来办。”(《1994年报刊精选》)
例(21)“这就要看你们的表现了!不愿意把自己改造成为新人的,对不起,淘汰!”(戴厚英《人啊人》)
说话人通过实施致歉行为完成对听话人的威胁,警告,显得语意更深,语力更强。因为无论从说话人还是听话人角度,说话人的这种致歉,完全没有了致歉含义,相当于说“你如果没做到我所要求的,那我就要采取对你不利的行动”。此种语境中说“对不起”相当于说“警告你”。
8.请求
例(22)我们站着等着,售货员没空搭理我们,白杨慢声细语地说:“对不起,给我们看看那块布行吗?”(杨苡《打回老家去——祭白杨》)
例(23)“对不起,”陌生人紧张地开口道,“我有一个不寻常的请求。”(《读者》(合订本))
此种语境中说“对不起”相当于说“请你”。
9.致谢
例(24)“我走啦,对不起,耽误了您不少时间。”工友又借口自己耳聋了,“再见。”(《法医宿舍的枪声》)
例(25)夏志远说:“对不起,麻烦了。”(陆天明《苍天在上》(7))
此种语境中说“对不起”相当于说“谢谢”。
以上请求、致谢等言语行为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听话人为了满足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必然已经付出或将要付出一定的时间、体力或精力,所以说话人要因自己的言行导致听话人的付出而致歉(当然有时也可以致谢)。但这种致歉只是对听话人付出的心理补偿,并非说话人的冒犯所致,往往听话人的付出是自己意愿支配下的付出,所以说话人一般不必怀有愧疚之心。同时,“对不起”也是一种礼貌语言,使用它是一种礼貌的体现,礼貌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对自我的提升。人们都愿意接触、帮助尊重自己的有素养的人。所以使用“对不起”也是说话人促使听话人愿意付出一点代价,实现其交际意图的保障。
10.声明(失礼)
例(26)她站起来,对他说:“对不起,我到卫生间去一下。”(王浙滨《生为女人》)
例(27)“对不起,周仲翁,我去接了电话来再谈。”(矛盾《子夜》)
此种语境中说“对不起”相当于说“失礼了”。
11.客套
例(28)“对不起,我的开场白长了,现在请徐市长讲话!”(谌容《梦中的河》)
例(29)日本新娘:“对不起,服侍得不好的地方,请原谅。”(《读者》(合订本))
此种语境中说“对不起”是一种谦敬之辞,无实在意义。
我们知道陪同、交谈等行为是社会交往中较正式的行为,有一定的礼仪规范,如陪同时不能随便离开,交谈时不能随意打断对方,等等。人们在实施这些行为时,应知礼、行礼。当不得不违反这些礼仪规范时,人们要表示歉意,是为了表现礼貌、体现教养,特别是在正式一些的场合。在较正式的场合、较正式的社交行为中,客套也是一种社交礼仪,致歉是客套方式之一,可以体现礼貌。
(三)“对不起”的言语行为类型统计、分析
下面,我们通过收集到的语料对“对不起”的所有言语行为类型进行整理、统计,结果见表8。
表8 “对不起”的言语行为类型统计
通过表8中的统计数据,我们知道:
第一,“对不起”单纯表达致歉行为是它的主要功能,占所有语例数量的60%,同时还参与表达拒绝、请求、提醒、警告等11种行为的其他功能,这正验证了前文几部工具书所说“常用为表示抱歉的套语”;无论是从语例数量,还是从比例上看,“对不起”表达致歉功能是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是原型功能。
第二,从话首、话中、话末“对不起”的比较看,表达致歉功能的语例数量越来越少,话首最多,话末最少。但是,通过进一步计算,三种位置上表达致歉功能的语例占各自位置上语例总数的比例分别为话首54.0%、话中76.9%、话末97.9%,即表达致歉功能的语例比例越来越高,话首最低,话末最高。可见,话首“对不起”参与表达其他功能的比例最高,那么语义泛化程度也应该最高。这是因为话首是“对不起”使用最有代表性的位置,它在这个位置上的语用数量最多、语用频率最高,所以泛化的程度也高,在其他两个位置,情况正好相反。
第三,从话首、话中、话末“对不起”的比较看,我们认为“对不起”的功能实现受它出现位置的影响。例如,有些功能只适合开门见山,像否认、命令、声明(失礼)等,就倾向于在话首实现,不适合在话中、话末实现;话末“对不起”基本是实现致歉功能,因为它前面的言语表达更容易被理解为致歉原因。
由于语料规模的限制,以及言语交际的复杂性和语言运用的灵活性,我们对“对不起”的言语行为分类、概括不一定全面,也未必准确。但我们旨在说明“对不起”这个人们非常熟悉的、重要的致歉语还参与很多其他言语行为的表达,并且这些言语行为的实现受它的句法位置影响;随着“对不起”被不断广泛、高频使用,它的语义有进一步泛化的趋势,句首是它语义泛化程度最高的位置;在不同的语境中,“对不起”有规律地凸显不同的语义特征。有了以上认识,可以使汉语母语者更好地理解、使用“对不起”,也可以为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对不起”提供借鉴和帮助。
第三节 致歉形式
一 语言形式
“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15]致歉言语行为简言之就是通过语言向对方表达歉意的行为,该行为能实现致歉方向受歉方传递歉意信息的功能。致歉方的语言表达方式受欲传递歉意的直接性和歉意程度的影响。致歉语言表达方式可表现为标志语的使用﹑称谓语的使用、语气助词和叹词的使用等。其中,标志语是致歉意向的标识,称谓语是致歉主体的标识,我们将于下一章细致描述它们。语气助词和叹词的使用体现着致歉的语气。
语气是说话的口气。[16]致歉言语行为作为具有特定交际意图的交际行为也具有特别的语气。致歉方为了传达致歉的真心、诚意,一般都会表现出诚恳、温婉、肯定、愧疚或惋惜的语气。致歉的语言表达也要配合以恰当的致歉语气,否则,即使是致歉的语言表达,也不能收到致歉言语的效果。如:
例(30)“好,好,都是我的不是!你们穷了,是我把你们吃穷了。你们亏了本,是我连累了你们。你们死了儿子,也是我害了你们伤了阴骘!”(张爱玲《倾城之恋》)
此例是说话人——白流苏被四奶奶和三爷等人埋怨当年离婚回家,给家里带来不吉利后,气极爆发所说。语气上愤怒,高声,并且伴随着放声大笑,这些语气和非语言的表现与致歉语言表达都是矛盾的,是与人们经验中致歉言语行为应有的语气表现相悖的,所以我们通过语气和非语言的表现判断,说话人这段致歉语言表达并非致歉的交际意图,而是反讽、抗争的交际意图。
现代汉语中有多种表达语气的手段,如语气助词、叹词和语调等。这些常见的语气表达手段中一些具体手段也用于致歉言语行为中,可以增加致歉言语效果。如:
例(31)“对不起,我,我不是故意的。”(电视剧《北京青年》第20集)
例(32)“那么,让我说,我觉得心里对你很抱歉的。”(曹禺《雷雨》)
致歉言语行为中,致歉方希望向受歉方表达致歉的真诚,并且希望受歉方感受到并相信自己的真诚,以上两例在致歉语句末尾加上“的”,可以加强致歉的肯定语气,并且向受歉方传递所言可信的信息。
二 非语言形式
这里的非语言形式是指在人们的致歉言语行为中与语言相伴的,能够传递致歉信息、表达歉意的各种行为和方式。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这就是说,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工具以外,还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了。其实,我们平常说话,不可能毫无表情或动作。孩子学话也需要依靠大量的非语言手段的帮助。可以说,语言的交际处于身势等各种伴随动作的包围之中。”[17]可见,在语言交际中,非语言方式作为辅助系统与语言方式相互补充、互为共存,语言交际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非语言方式才能有效地进行。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认为:“信息总效果=7%词语+38%语音﹢55%面部表情。”他的研究结论我们不见得完全同意,但至少表明了非语言符号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致歉言语行为按照塞尔对施为性言语行为的分类,属于表情类,即说话人在表达特定命题内容的同时还表达某种心态的行为。[18]也就是说致歉言语行为是致歉方在表达歉意的同时还表达歉疚的心态。如果说致歉方漫不经心、毫无诚意地表达歉意,即使他的语言表达很充分,也不会收到满意的致歉效果。所以,致歉方为了表达致歉的诚意以及提高致歉程度,一般都会用一些非语言方式。其实,多数情况下,由于致歉方是真心诚意地致歉,所以很多伴随致歉语言出现的非语言方式都是无意识的,自然流露、展示出来的,并非致歉方有意运用的,当然,在一些情况下,非语言方式的出现是致歉方所使用的语用技巧。对于受歉方来说,他也在很大程度上,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观察致歉方的非语言方式,用以判断致歉诚意和程度,继而决定是否原谅致歉方。因为语言方式表达可以有谎言,而非语言方式往往是无意识的,自然流露出来的,更加真实、可靠,所以在受歉方观察到致歉方的语言方式与非语言方式表现出现矛盾时,他更愿意相信非语言方式所表现的内容。由于致歉言语行为要表达出致歉方的歉疚心态,同时,也是有损致歉方面子的行为,所以实施此行为时,多数情况下,致歉方的心态是极其复杂、沉重的。致歉言语行为中的非语言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可观察到的有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和触摸语等,这些非语言方式的运用会极大地增加致歉的言语效果。
例(33)在话剧《北京人》中,有这样一组对话:
曾思懿:(责备、冷冷地)妈叫你,知道么?
曾霆:(歉笑)知道。
曾思懿:(气消了一半)快穿好袍子马褂给祖先上供去!
这段对话中,本来母亲喊儿子几声都没得到应答,已经暗自生气了,所以责问儿子,儿子此时并没有致歉语言的表达,只是回答“知道”时,伴以歉意的笑,母亲看到了这种“歉意的笑”就已经得到了宽慰,“气消了一半”。可见,在这个情景对话中,表情语(歉笑)所流露出的意义就完成了儿子的交际意图,因为母亲从儿子的表情上看出这种歉意,同时也接受了这份歉意,原谅了儿子。
[1]转引自[德]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德]汉斯—尤格·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第二版),彭利贞、许国萍、赵薇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7页。
[2]此处的致歉言语行为是狭义的,即直接、明确表达致歉意图的直接致歉言语行为。
[3]花咏:《试论言语交际过程中主体角色的双重性》,《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花咏:《试论言语交际过程中主体角色的双重性》,《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转引自花咏《试论言语交际过程中主体角色的双重性》,《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7]吕明臣:《话语意义的建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8]吕明臣:《话语意义的建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9]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10]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
[11]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13]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页。
[14]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15]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王洪君,李娟修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5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