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一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范围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历史时期西安各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文化遗产,包括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实物及其文化场所。具体而言,其内容涉及三个层面。
一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即通过西安各民族人民将其本民族世代相承的、以口头或动作方式延续,且与本地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二是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实物。亦即通过西安各民族人民传承的历史时期与本地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实物,如传统技能中的各种器具、手工制品等。
三是展示传统文化的场所。指西安集体或个人传承文化遗产的各种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1]
从形式、实物、文化场所三方面架构起来的立体文化,真实而形象地表现了历史时期西安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这些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被誉为西安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他们是中华民族“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民族记忆”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获得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彰显中华文化多样性与民族精神的根源。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包括:
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如西安长安区牛郎织女民间故事传说、王莽乡轩辕寺传说、仓颉造字台传说、翠华姑娘传说等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故事、传说等口头传说和表述,通过人的语言口述传承历史时期流传下来的各种以文学形式表现的文化遗产。
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以及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如高陵洞箫艺术、西安鼓乐、新兴特技唢呐、厚畛子山歌、渭旗锣鼓、十面锣鼓、长安烙画、哑柏刺绣、周至剪纸、户县民间布艺老虎、户县李氏木刻工艺、阎良新兴剪纸、周至大玉木偶戏、周至皮影戏、关中(临潼)道情皮影戏、周至牛斗虎、阎良牛拉蹩鼓、周至竹马、西里和尚斗柳翠、雨金舞龙社火、药惠竹马等通过人的肢体活动传播、保存下来的艺术文化遗产。
3.传统技艺、医药及有关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即有关生产、生活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如西安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豆村大蜡制作技艺及民俗、阎良核雕技艺、狄寨徐文岳泥哨制作技艺、秦镇米皮制作技艺、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中华老字号”徳发长手工饺子制作技艺、西安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蓝田玉雕工艺、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户县龙窝酒手工酿造技艺及习俗、铁炉油馍制作工艺、周至翠峰马家饦饦、长安寺坡村“添碟子”制作技艺、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周林海雕塑、蔡氏核雕、张氏风筝制作技艺、民间玩具九连环制作工艺、高陵韩式正骨制药技艺、马明仁膏药等,通过人的技能将历史时期与百姓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技艺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及其他习俗以及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等,如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西安都城隍庙民俗、骊山女娲民俗、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青山索圣母庙会、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户县社火、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大白杨社火芯子、船张芯子等,通过各种展现民俗的文化空间、文化场所保存下来的历史时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
5.传统体育和游艺、民间体育和竞技等,如红拳等通过人的肢体行为保留下来的流传在民间的体育文化遗产。
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其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
二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条件。西安是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至今,与其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自然环境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至今与中国古代历史上闻名遐迩的终南山有密切关系。就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而言,终南山是其文化传承活动的重要地带。以今西安为中心,沿终南山北麓分布的蓝田、长安、周至、户县及其相邻的郊县农村等区域,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较为活跃。
中国古代著名的终南山,在西安南面,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山,又是我国古代文化孕育、诞生和发展的重要源地,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关中地域文化中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2]终南山峻拔秀丽,如锦绣画屏,自然风光优美,它东起盛产美玉的蓝田山,西至终年积雪的太白山,横跨今陕西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行政区县,绵延200余里,天造地设,雄峙在古城长安之南,成为古长安城高大坚实的依托、雄伟壮丽的屏障。[3]以其独有的山水灵气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灵秀的人文环境融汇而成的终南山,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山中独树一帜,与我国古代文明历史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终南山北麓宗教文化兴盛,是我国佛教长安宗派和道教的诞生地。其山上山下遍布著名寺院,如兴教寺、香积寺等四五十处,正如古诗云:“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玉楼台。”[4]有长安南五台的寺庙建筑群,佛教四大祖庭——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和悟真寺、律宗祖庭净业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及三论宗祖庭草堂寺、唐大秦寺等,佛教文化遗存非常丰富。
终南山的自然环境是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基础。今天已登榜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西安鼓乐能够传承至今即与此有关。终南山“每年六月庙会,盛况空前,可谓万人空巷,登临者如蚁。各府县民间古乐社聚集汤房山寺。鼓乐高奏,丝竹和鸣,声闻于天”。[5]农历六月初一的终南山南五台古会、六月二十的小五台古会和西安市的西五台古会等,就是鼓乐活动最多、最集中的时间和场地。届时,各地乐社接二连三云集台上,进行演奏,一座座庙宇、佛殿,就成了各乐社赛乐的场所。他们名为对神演奏,实为给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的群众听,取悦于人。
道教文化以“楼观派”祖庭,相传是道教先哲老子讲经传道的地方——楼观台最具代表性。
终南山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深远。传承至今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宗教文化有关的内容不在少数。
遍布终南山一带的寺院道观,因其自然风景与人文环境的交织,吸引香客往来络绎不绝,形成了特有的庙会民俗,或者与庙会不能分开的其他非物质文化活动,如社火、西安鼓乐(佛派、道派)、道情皮影戏等,这些反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内容,既是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也是西安地域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影响的结果。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历史环境
西安是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发祥地和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建立,开始了古都城市文明建设。之后历经封建时代大一统的秦、西汉、短命王朝新莽,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动荡时期建立的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以及开创中国古代第二次封建发展高峰的隋、唐等王朝在西安建都,西安城市经营历史长达3100多年,作为封建时代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长达1100余年,是我国历史上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一个城市。
古都西安曾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唐以后,国家政治中心虽然东移,但长安作为城市的优越地理位置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镇与最大的城市及交通枢纽,起着古代中国对外交流中连接欧亚和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在世界上,“西罗马、东长安”,其“四大古都”的历史地位不可撼动。
西安在中国古代曾经长期作为政治文化中心,京城及其终南山北麓地域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直接影响了非物质文化传承活动。保留至今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含有大量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即与西安的历史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如西安的传统音乐,就有学者认为“西安的音乐是与唐宋时代的音乐有关系,尤其是鼓乐值得予以注意”[6]。
(三)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环境
西安是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遗存分布丰富。在今天南枕秦岭北麓,北至西安城北,东依黄土高原南沿,西连沣渭河流域的广阔区域分布的人文景观、古文化遗存,既有反映古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的石刻、典籍与各种艺术珍品,也有以宗教文化为特色的寺庙道观建筑群以及反映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物等,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与影响力。
蓝田以辋川为核心,向北有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缀以蓝关古道、水陆庵、佛爷腰等遗迹。蓝田猿人遗址记录着百万年前人类先祖的发展历史。唐代诗画艺术家王维中年起退隐蓝田辋川,在山水间修建了颇具规模的园林,汲山川之性灵留下《辋川集》廿咏和百余首山水田园诗传世。隋唐时曾在玉山脚下建悟真寺,绵延数里,僧众千余,景致颇佳。水陆庵经历代修葺,特别是明代重整,其壁塑构思之精深、技艺之奇巧、雕塑之细腻、情节之生活、容量之丰富,都令人叹为观止,被赞誉为中国的“第二敦煌”。
长安区境内分布着自秦、汉、唐以来各朝代的遗址多处,其东部有明藩王十三王陵,南部的秦岭山地是古代终南山的主体,包括翠华山、南五台、沣峪等自然景区,是宗教活动的云集之处。佛教建筑初建于北魏和隋朝,历史悠久。道教现有宫观13座,道场主要分布于太兴山和子午小五台。古代遗留的人文景观绝大部分与宗教文化有关,隋唐时期形成的佛教八大宗派中五大宗派的祖庭在长安,长安的佛教文化既是隋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京城长安国际化文化的精华部分。宗教文化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构成长安地区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资源。
周至县,沿终南山北麓布列许多名观古刹,如创始于西周、鼎盛于唐、衰落和毁于宋末,相传是老子李耳讲学的楼观台(又名宗圣观),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五东楼观和西楼观分别有规模盛大的庙会,庙会时就有各种民俗活动和西安鼓乐表演。在周至的名胜地,旅游文化遗迹随处可见,如李白、岑参、卢纶、白居易、陈鸿、温庭筠、苏轼、苏辙等唐宋名家,都留有生花妙笔文章。白居易在仙游寺写就了长诗《长恨歌》,陈鸿成就了《长恨歌传》。
户县古为皇家御苑,留下大量历史遗迹,如著名的佛教圣地鸠摩罗什译经的草堂寺、玄奘顶骨迁移供奉之地紫阁寺、道教圣地全真教祖庭重阳宫以及唐宝林寺塔等。
西安及其周边的这种文化环境为西安非物质文化在民间传承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三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位与现状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位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项目众多,种类涉及历史时期当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仅就上榜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看,远自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传说时代,如仓颉造字台传说,它记载了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与仓颉发明文字的故事,距今近的亦有上百年历史;长安沣峪老油坊榨油技艺,记载了民间原生态的传统榨油工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人类文明和记录人类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它们为西安各族人民构筑起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标示着西安各族人民在思想上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从上古时期到今天,生活在西安这片土地上的劳动者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如西安“非遗”中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项目周至牛斗虎、周至大玉木偶戏、皮影戏、关中(临潼)道情皮影戏、周至厚畛子山歌、阎良牛拉蹩鼓、阎良核雕技艺、周至哑柏刺绣、周至剪纸、阎良新兴剪纸、阎良新兴特技唢呐、户县民间布艺老虎、新城区民间玩具九连环制作工艺、碑林区张氏风筝制作技艺、周至县熨斗村曲子、高陵曲子等展示了当地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灞桥狄寨徐文岳泥哨制作技艺、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户县龙窝酒手工酿造技艺及习俗、户县李氏木刻工艺、蓝田玉雕工艺、雁塔灞桥区蔡氏核雕等表现了当地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王莽乡轩辕寺传说、长安区仓颉造字台传说、翠华姑娘的传说、雁塔区丈八沟的传说等也是当地口头文化的重要表现。这些从不同角度保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今天了解地域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宝贵资源,是古都西安的文化魅力所在。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地位: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的是西安历史时期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它承载着当地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内涵、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民族精神与凝聚力、向心力的表现。在众多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特别是在民俗类项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和谐社会的作用表现非常突出。如周至渭旗锣鼓、临潼十面锣鼓、临潼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户县社火、长安区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未央区大白杨社火芯子、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西安都城隍庙民俗、临潼区骊山女娲民俗、周至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临潼雨金舞龙社火、高陵药惠竹马、周至竹马、高陵船张芯子、周至青山索圣母庙会等集体表演的“非遗”项目,不仅发挥着凝聚表演者的作用,而且对活跃当地民众文化生活、和谐社会起着积极作用。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周至豆村大蜡制作技艺、碑林区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莲湖区“中华老字号”徳发长手工饺子制作技艺、莲湖区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碑林区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临潼区铁炉油馍制作工艺、周至翠峰马家饦饦、高陵韩式正骨制药技艺、马明仁正骨膏药制药技艺等传统技艺类项目,今天不仅仍然发挥着它们在历史时期服务西安百姓生活的作用,而且还成为西安对外宣传的特色文化名片,仍然担负着为古都的现代化建设、走向国际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民间,完全整理与保护的难度较大。有些“非遗”项目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已失去了当代继续传承的土壤,没有了现代生存空间,致使其发展受到制约,处于濒危状况;有些“非遗”项目传承人缺少后继者,使其延续困难。
目前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五级联保的保护方法,通过申报区县—市—省—国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重点保护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世界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点带面抢救与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统计,西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布呈金字塔状,高层次代表项目总体偏少,如只有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西安鼓乐。在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西安鼓乐以“中国古代的交响乐”、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征服世界,较早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9项,包括西安鼓乐、“中华老字号”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工艺、蓝田普化水会音乐、长安楮皮纸制作技艺、户县曲子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65项,包括周至牛斗虎等艺术类项目、“中华老字号”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中华老字号”西安德懋功水晶饼制作技艺、狄寨徐文岳泥哨制作技艺、大白杨社火芯子、高陵洞箫艺术、阎良核雕工艺、临潼区十面锣鼓、长安区牛郎织女传说、户县秦镇米皮制作技艺等;市级“非遗”代表作名录150项,包括周至哑柏刺绣、新城区民间玩具九连环制作工艺、莲湖区马明仁膏药、雁塔区鱼化泥叫叫制作工艺、灞桥区蔡氏核雕、高陵县韩氏正骨制药技艺、阎良区特技唢呐、临潼区孙家皮影、蓝田县玉雕工艺、户县民间布艺老虎等;县级“非遗”名录及重点资源有300余项。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级联保的保护方法,一方面保留下来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民间自觉保护“非遗”的意识,使项目传承人注意整理与保护“非遗”实物与文字资料,加大“非遗”社会宣传力度,对助推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起了积极作用。
四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化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西安“非遗”所具有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可塑性、濒危性、社会性、地域性、群体性和历史积淀性等特征,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具有的共性特征,同时也有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的个性特征。西安悠久的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背景给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烙印,展示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鲜活性。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反映了本地各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传承人世代口传身授的结果,因此,它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民族个性与审美习惯的“活”的展现,也是西安文化遗产中最为脆弱的部分。认识与了解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有助于科学保护、传承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产物,是关中地区特有的文化遗存。在形式上,它以艺术表达形式存在,体现了西安各民族人民独特的文化创造力,如西里和尚斗柳翠,用大头娃娃将舞台表演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别具吸引力。在成果上,它们或表现为物质的成果,即通过传承人高超的技艺制作的各种“非遗”实物,如饺子、饦饦、羊肉泡、水晶饼等展示传承人的技艺;或表现为具体的行为方式、礼仪、习俗等,如周至的庙会,每年都吸引不计其数的当地群众参与,使周至庙会既有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也有和谐社会的作用,同时增加了经济功能,成为当地具有一定影响的独特的庙会民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以纪念汉初大将纪信诞辰为活动内容,诞生了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城隍人神,使古都长安成为城隍信仰的原发地和传播地,城隍庙祭祀也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表。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间接表现出来的本地传统精神意识、价值观取向等也具有独特性。如西安鼓乐是从远古传承至今仍存活在西安地区民间、被誉为“中国古代交响乐”的传统音乐,它采用我国古代文字谱的记谱形式,将吹奏乐器、弹弦乐器以及击奏乐器等有机结合进行演奏的大型合奏乐,是最具中国古代音乐特质的古老音乐,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活化石”。西安鼓乐能够传承至今,与民间艺人执着坚持、不懈努力有密切关系。再如西安剪纸艺术,它既是我国工艺美术中特有的一种艺术样式,也是陕西关中地区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它既传承了历史时期西安及其周边地区民间剪纸艺术风格,也有其随着时代变化对剪纸样式的不断创新;它既反映了历史时期当地民间生活的真实,也展示了当地现代生活的改变,是一种传统与现代以剪纸艺术再现的西安历史文化记录。西安剪纸艺术风格或粗犷,或细腻;用途或为日常装饰,或为节日、喜事庆贺,都表达了西安人民的一种情感与精神寄托;它既是民间艺人祈福和祝福的手工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象征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独特的审美价值。
任何民族的文化、文明中都含有独特的传统的因素、某种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这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的地域文化的特性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是西安各民族独特的智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古都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和精神源泉。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承的独特的文化基因、文化传统和民族记忆,真实地记录了西安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与积淀的、赋予我们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内容。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如在西安临潼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反映唐代情感演绎的西安曲江寒窑传说、户县流传的龟兹乐以及一些已形成地域文化品牌的秦腔、剪纸、西安鼓乐、牛郎织女传说等,这些不同类别、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凸显了中华文化个性、展现了地域文化的魅力。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它主要是通过以人为本的文化传承特征突显其“活”的特质,使传承不脱离民族、群体生产生活方式,凝聚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一是依托于传承人本身存在,以语言(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代表项目牛郎织女民间故事传说、王莽乡轩辕寺传说、仓颉造字台传说、翠华姑娘的传说、丈八沟的传说)、唱腔[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类代表项目周至大玉木偶戏、周至皮影戏、关中(临潼)道情皮影戏]、肢体(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类代表项目周至牛斗虎、阎良牛拉蹩鼓、周至竹马、西里和尚斗柳翠、雨金舞龙社火、药惠竹马)和技艺(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技艺类代表项目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豆村大蜡制作技艺及民俗、阎良核雕、狄寨徐文岳泥哨制作技艺、秦镇米皮制作技艺、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中华老字号”徳发长手工饺子制作技艺、西安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蓝田玉雕工艺、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等为外在表现形式突出其“活态”性。
二是借助传承人口传身授传承的方式,突出其文化延续的“活态”性。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周至哑柏刺绣、周至剪纸、户县民间布艺老虎、户县李氏木刻等,在历史传承中,这些非物质文化借助传承人演示、指导,手把手教授,并在传承中不断进行创新,使这些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再如西安鼓乐的乐谱传授。西安鼓乐使用的乐谱是我国古代记录音乐语言的文字谱,在历代表演中,从乐谱识读、传唱、演奏,依靠的都是掌握乐谱表演技艺的艺人口传身授。如果没有传承人“活”的传承载体,西安鼓乐是很难流传至今天的。
三是通过传承人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突出其文化传承的“活态”性。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是西安历史上民间保留下来的传统技艺、传承技能的高超、精湛和独创性,表现的是传承人的创造力,以及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出来的西安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及表达方式和传统文化的根源、智慧及其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因素完全依附于“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文化传承时的动态过程。如通过传承人口述传承、在动态表现中完成的“非遗”口头传说类项目,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艺术类项目也是在动态表现中完成,民俗、节庆等仪式项目同样完成于传承人动态表现,器物、器具的传统制作技艺等项目则也是通过传承人动态表现而完成,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突出表现了其动态过程。如西安鼓乐之所以至今仍存活在西安地区民间中,既与传承人在演奏技艺、乐谱传承、曲目表演等方面通过口传身授方式代代相传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它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有关。即使历史变化、时代变化、社会变化,它在今天也是亟须保护的传统文化代表,但是由于它在民间业余时间的自娱自乐的精神寄托,使其不但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通过民间节假日表演的“斗乐”等活动,在复杂多变的历史长河中传承至今,并使“斗乐”成为西安鼓乐民间传承的主要方式。在每年的节假日,西安鼓乐通过“斗乐”、“赛乐”等表演,鼓乐队之间你一曲我一段进行鼓乐比赛,在比赛中谁演的曲目多、演得好,谁就成为比赛的赢家。这种表演方式吸引观众欣赏鼓乐表演,艺人演出也有成就感,并以此将西安鼓乐传统的原汁原味保留下来,使它成为当代我国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今天西安周至集贤西村、东村能出现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鼓乐传人,与西安鼓乐在民间“斗乐”的这种传承活动有很大关系。
文化传承必定不能脱离它生存的环境。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域民族民间文化,它生生不息的顽强的生命力源于当地民众参与,西安各民族或个体、或群体的活态介入,而这种活态性文化传承方式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保护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人保护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人类文化中“活”的文化及其在传统文化中表现最脆弱的部分,也正是这种文化传承独有的活态性。
(三)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所谓传承性,是指西安历史上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创造者以集体或个体方式,通过传承人代代传承延续的特性。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秦镇米皮制作技艺、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中华老字号”徳发长手工饺子制作技艺、西安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榨油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传承人掌握的制作技艺,将其在历史发展中融入西安百姓生活中,造福于西安百姓生活,成为西安地域特色文化的代表。它们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而远离社会,却因其物态化高,与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关联密切,成为当代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内容。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秦镇米皮制作技艺,在西安饮食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传承的是祖辈在这片土地上长期劳动和食物制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饮食制作技艺,留下来的是当地百姓一年四季都百吃不厌的美味佳肴。经过一代代传承人的技艺积累与创新改进,米皮制作技艺成为当地百姓智慧的象征与勤劳的结晶、世代相传的重要技艺。
(四)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塑性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塑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有密切关系,它表现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受传承人传承影响而产生的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塑性与其在口头传承中的准确度、原真性、环境影响有关。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师徒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口头性”,口头传承是否准确取决于传承人记忆情况与技艺掌握情况,弹性空间较大,对“非遗”传承有影响。如老艺人代代相传的乐谱记忆、民间的口头故事和神话传说、各类技艺传承要领等传承人口口相传的“非遗”,使其本真传承较难。
在历代传承人的口头传承中,其所传“非遗”能否保持历史本来面目,亦即原汁原味传承“非遗”,保留“非遗”的原真性,使“非遗”传承历史真实,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方面。同时“非遗”生存的环境也对其原真传承有影响。时代变化、环境变化对“非遗”生存环境的影响,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较难,对其保护更具紧迫性。
(五)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其生存环境有密切关系。现代化进程和外来文化冲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生存环境。它们或者没有传承人延续其掌握的各种“非遗”技艺;或者失去原有“非遗”生存空间,无法获得延续“非遗”展示的平台;或者缺失经济支撑而无法延续现有传承人的“非遗”技艺,等等。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的项目已濒临失传甚至灭绝。据2009年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调研,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濒危项目占70%,严重濒危项目占2%;传承人中,有2个传承人的项目占2%,有3个传承人的项目占2%,有4个传承人的项目占0.3%,有7个传承人的项目占0.3%,集体传承人的项目占13%。目前就统计情况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并不乐观,抢救与重视它的持续性发展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统保护和创新开发是目前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重视的问题。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中的民间文学、曲艺、杂技、戏剧、美术、舞蹈、音乐、民俗、医药、手工技艺等以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保护较好的乡村地区传承较好,而在远离这种传统环境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如何让经济发展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拯救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濒危“非遗”项目也应引起今天社会重视。
(六)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由各种具体的社会行为构成的整体。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是指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都离不开当地社会的发展,是当地各民族群众创造力、认知力和群体认同力的集中体现,社会实践活动在精神层面的集中反映。
首先,它是适应西安社会环境应运而生的产物。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保留下来的大量民俗类“非遗”项目,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当地群众精神生活的反映。如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它不仅仅是每年正月时当地百姓的娱乐活动,而是当地百姓将耍社火的民间活动与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结合在一起,通过迎春牛老爷社火形式展现出来,是当地百姓追求物质生活丰富在精神生活上的反映。
其次,它是适应西安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产物。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承最好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反映了我国古代西安当地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智慧。如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中使用的一帘多纸技艺,改进了造纸方法,提高了出纸数量,适应了社会对纸张的需求。它是中华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的重要贡献,
最后,它是适应西安社会自然环境的产物。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丈八沟传说,将西安有名的丈八沟地名来源与民间的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借传说故事证明丈八沟为龙头福地,非同一般的寓意。等等。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传承直接表现在西安各民族人民在现实社会的具体实践中,如传统舞蹈、音乐等表演艺术通过表演实践得以存在和传承,民俗、仪式等当地各民族参与的群众性活动通过这些互动的具体实践得以存在和传承,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
(七)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
地域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影响。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安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传承下来的优秀精神文化,它与当地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烙印,是古都西安的独特文化。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和活动的地域,其生活生存的地域,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地域习俗,对生活在那一片土地上的人民都有很大影响,进而也会在此基础上形成该地域各民族的文化特征。
首先,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西安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烙印。以西安饮食类“非遗”代表项目为例,如秦镇米皮制作技艺、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中华老字号”徳发长手工饺子制作技艺、西安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铁炉油馍制作工艺、周至翠峰马家饦饦等,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西安以面食为主的饮食特点。
其次,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西安各民族人民的风俗民情烙印。以西安民俗类“非遗”代表项目为例,如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西安都城隍庙民俗、骊山女娲民俗、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青山索圣母庙会等,反映了历史上西安各民族人民城隍祭祀的精神意识、祭奠中华民族始祖女娲的文化传说、渴望家庭富裕的生活追求等,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
最后,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西安各民族人民的语言乡音等烙印。以西安民间音乐民俗类“非遗”代表项目为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西安鼓乐,即是我国古代在西安及其周边地区盛行、传播的我国传统音乐。它在歌章表演时,采用的完全是西安地方方言。再如周至大玉木偶戏、周至皮影戏、关中(临潼)道情皮影戏等,表演者都是采用西安地方方言进行表演,地域特色鲜明。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安历史上产生的特殊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的地域活的标记,它们的存在不能脱离它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条件,而地域特点又体现和强化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八)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性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一定数量的集体传承项目和项目集体传承人突出了西安“非遗”的群体性特征。
一是项目的群体性。在西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中,群体性项目数量较多,反映了农业社会民间活动的集体性,民间追求热闹的场面以及活动的和谐氛围。如周至渭旗锣鼓、临潼区十面锣鼓等,动辄上百人的表演队伍,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活跃场面记录与传承下来,它既是民间传统文化的表现,也是农耕时代西安农村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再如临潼区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户县社火、长安区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未央区大白杨社火芯子、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西安都城隍庙民俗、临潼区骊山女娲民俗、周至县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等,这些民俗活动场面壮观,参加表演活动的人员数量众多,参观民俗表演的人数包括方圆数十里群众,煞是热闹,把一方土地的百姓都集中到表演所在地了。正是这些场面浩大的群众性民间活动,使西安“非遗”有了能够传承至今的群众基础,使它承前启后,散发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是传承人的群体性。西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性项目传承人占到近四分之一,这些项目包括传统音乐、民间音乐、民俗、民间技艺等类别的“非遗”,如西安鼓乐、周至渭旗锣鼓、临潼区十面锣鼓、临潼区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户县社火、长安区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未央区大白杨社火芯子、周至县豆村大蜡制作技艺及民俗、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西安都城隍庙民俗、临潼区骊山女娲民俗、周至县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阎良牛拉蹩鼓、周至县西里和尚斗柳翠、临潼区雨金舞龙社火、周至县青山索圣母庙会等。这些以集体传承的“非遗”代表项目是西安各民族集体智慧和集体创造、集体展示的产物,这种群体文化创作的属性决定保护这类“非遗”项目,还要注意保护这些项目的集体传承人,处理好群体性“非遗”项目与传承人保护的关系。
(九)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积淀性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古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孕育形成的,它是西安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传统技艺、民俗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它上起中华民族文字创造的传说时代,下至明清时期当地百姓生产生活技艺的发明创造,历史久远,时空跨度大。
西安“非遗”是西安历史的见证。在长期的积累中,它保留下来不同历史时期的西安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信息,传承下来当地历代传承者的技艺和创造力等人类智慧的结晶,使西安“非遗”在中华文化构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西安“非遗”也反映出特定的传承者们的思维、情感、价值观等。如周至的庙会,其本身即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吸收了远古时代的神灵崇拜,汉魏隋唐之际的佛道文化,宋元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等,使其内容不断丰富,成为承载深厚文化积淀、凝聚丰富文化内涵、担负传承历史文化使命的庙会文化。楼观台庙会,就楼观台建筑历史而言,至今长达二千多年,随着楼观台建造形成的祭祀活动却方兴未艾,长盛不衰,官方与民间的祭老活动,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众和游客,规模之大,影响之远,不仅成为周至最大的庙会,而且在全国也享有盛誉。从汉魏至今,楼观台祭老活动已历经千余年,它的延续与发展对于宣扬道家思想,传承道家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西安“非遗”反映了西安各民族人民传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真实面貌,鲜活地再现了西安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它们也是西安各民族人民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今天了解与研究西安历史留下了重要的活资料。
五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与分类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
西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绚烂瑰丽的物质文化,同时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轨迹、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它同物质文化一起展现了西安历史文化。西安城市文化古迹带给当代的震撼力除了它的外在形态外,还有更能引起今天思考的深藏在这些厚重文化之中的精神灵魂。这些内在的、发人深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一坛历史精华酿出的意味绵长的醇醇的美酒,它让当代的人们去品味、感受、研究它的内在价值和城市文化特质。
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由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等构成。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按其内容归属范围可分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十大类。如民间文学类的牛郎织女民间故事传说、王莽乡轩辕寺传说、仓颉造字台传说、翠华姑娘传说,民间美术类的长安烙画、哑柏刺绣、周至剪纸、户县民间布艺老虎、户县李氏木刻工艺、阎良新兴剪纸,民间音乐类的西安鼓乐、高陵洞箫艺术、新兴特技唢呐、厚畛子山歌,民间舞蹈类的周至牛斗虎、阎良牛拉蹩鼓、周至竹马、西里和尚斗柳翠、雨金舞龙社火、药惠竹马、渭旗锣鼓、十面锣鼓,传统戏剧类的周至大玉木偶戏、周至皮影戏、关中(临潼)道情皮影戏,民俗类的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户县社火、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大白杨社火芯子、船张芯子、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西安都城隍庙民俗、骊山女娲民俗、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青山索圣母庙会,传统手工技艺类的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豆村大蜡制作技艺及民俗、阎良核雕技艺、狄寨徐文岳泥哨制作技艺、秦镇米皮制作技艺、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中华老字号”徳发长手工饺子制作技艺、西安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蓝田玉雕工艺、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户县龙窝酒手工酿造技艺及习俗、铁炉油馍制作工艺、周至翠峰马家饦饦、长安寺坡村“添碟子”制作技艺、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周林海雕塑、蔡氏核雕、张氏风筝制作技艺、民间玩具九连环制作工艺,传统医药类的高陵韩式正骨制药技艺、马明仁膏药,曲艺类的户县眉户曲子、高陵曲子、周至道情、熨斗村曲子、长安道情以及传统体育与竞技类的赵堡太极拳、红拳等等。
六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安各民族长期积淀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以及知识和技能、活动等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各民族生产生活的反映,是长期在西安及其周边地区流传的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的反映,是西安历史文化的活的记录。
西安各级代表性“非遗”项目包含了大量历史文化内容,如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中发现了今存西安鼓乐打击乐器“铙”的前身陶铙,起于古代民族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之神——社公的灵鼓祭祀仪式的遗脉及衍流的户县社火,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骊山女娲民俗,起于周代的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源于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的西安都城隍庙民俗,周代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等,对于认识和研究西安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民俗民风、宗教信仰、节庆庙会、音乐艺术等保留了当地历史文化的原生态资料,它们弥补了当地正史典籍记载的不足,有助于人们从接近原真的角度去认识当地的历史文化。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价值。西安各民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道德、信仰、意识等精神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百姓各种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对当地的社会建设也产生了影响,成为改造大自然、推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如西安“非遗”中引人注目的庙会民俗,延续的不仅是传统的民间文化和百姓参与的和谐氛围,而且还有民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色彩,使“非遗”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工具,达到发展文化、带动经济进步双赢的目的。
西安“非遗”是西安各民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总结,它给人艺术的美感、净化心灵的教育、改变生活的认知等,并通过传承人将各种实物制作技艺、艺术表演等代代传承,造福于后人。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原生态的文化价值。如西安鼓乐现存曲目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乌夜啼》《玉树后庭花》等出自我国南北朝时曲牌,《群仙会》《小梁洲》《后庭花》《霓裳》出自唐宋大曲,《风入松》《浪淘沙》《水龙吟》《苏幕遮》《点绛唇》出自唐代曲牌曲,《迎客仙》《柘枝引》出自唐杂曲,《好事近》《贺新郎》等出自宋代词牌曲,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西安鼓乐曲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今天了解西安鼓乐的文化发展轨迹,凸显它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折射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民间舞蹈类项目,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而且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情感以及群体意识、群体精神,如渭旗锣鼓、舞蹈类等集体表演项目,表现了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其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和民族性等方面。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安民众世代相传下来的民族思想精髓、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精神价值体现。
(四)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地展示了西安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发展情况、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人类的创造和认识能力,是后人获取历史科技信息的重要源泉。如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榨油,用的完全是历史上传统手工“立式”榨油技艺,榨油工序多,且不依赖任何现代机械设备,极其符合当代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具有传承的科学价值。
西安科技含量较高的“非遗”已成为当代西安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且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如马明仁膏药,传承的是中华医学中“天人合一,阴阳和合,司外揣内”的文化精髓和中医学“内病外治,外病外治,辨证施治”传统方法,其用药原理符合我国传统中医科学,在今天仍然发挥着治病救人的重要作用,是西安当地人民科学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保存和反映。
(五)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价值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民众在不同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精神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的凝聚民心、讲究道德、弘扬正气的积极内容,有助于当地百姓平安、社会和谐。
在当代经济发展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牵引,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和谐作用,是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如西安周至寺庙遍布全县,以寺庙为依托而兴起的庙会也特别多。据《陕西省志·民俗志》记载,在20世纪80年代末,“周至一县就有782个村办过庙会,其中中型古会、庙会有100多个,有万人以上赶会的大型庙会有29个”。[7]到目前为止,全县仍然举办的大小庙会有114个,每年举办大型活动的庙会有40多个,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楼观台祭祀老子庙会、集贤镇赵大村华夏财神庙会、哑柏镇玉皇圣诞会、哑柏镇二月二庙会、广济镇牛马王庙会、终南镇十三村老王庙会、终南镇豆村四月八庙会、九峰乡观音山庙会、翠峰山索娘娘庙会等等。周至庙会少则涉及三五村,多则涉及数十村,百姓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庙会期间各主办村之间相互沟通,为了办好庙会,各村民众发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协作精神,一呼百应,自愿出钱出力。共同组织、共同参与使具有共同信仰的这一群体成员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形成了强大的团结凝聚力。庙会热闹欢乐的气氛使民众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反映和表现当地各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习俗等内容,对当地各民族能产生凝聚力,促进民族共识和认同,融洽西安社会,具有重要的社会和谐价值。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资源,如道情皮影戏,虽多以宣扬道家的劝善布道思想为主,但其表现道家修身养性、扬善弃恶教义根本的主旋律,则有助于今天和谐社会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推动国际交往与合作,促进地区和谐。西安鼓乐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受邀访问约旦、澳大利亚等国进行表演,国外要人、学者也有专门参观西安鼓乐何家营展览馆、观摩西安鼓乐表演;张氏风筝、关中剪纸等在上海世博会受到高度关注,等等,这些通过“非遗”搭建的宣传西安、对外交流的文化桥梁,在促进和带动社会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渠道,民族间沟通的黏合剂。
(六)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西安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化审美特质,从剪纸、刺绣、民间舞蹈、戏剧到民间风俗,普遍包含着美的形式和内容,具有重要的审美艺术价值。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术工艺制作、表演艺术等都表现了人类特有的创造性。如临潼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将马踏青器山、秧歌、锣鼓、竹马、大头娃、高跷等表演形式融为一体,并在表演的难度——“险要”上做足了功夫。尤其是马踏青器山制作,难度大,手工技艺高超,装扮程序复杂,展示了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再如大白杨社火芯子也是将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手工纸扎和锻造技艺等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表现艺术,它的立体造型艺术,与人为自身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密切相关,反映了农业时代西安人民艺术创作水平和审美成就。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认知。如西安剪纸,它保留了我国传统技艺样式,图案轻盈细腻,色彩或浓重艳丽,或冷峻清幽,雕琢工艺精致,内含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突出了民族个性、审美习惯的“活”的灵魂,为当代的艺术实践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七)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突出表现在它的市场经济效益和消费社会条件下的价值利用。
一是西安“非遗”进入旅游市场带来经济效益。西安是国际旅游城市,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开展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在西安以仿唐文化著称的大唐芙蓉园中,西安鼓乐已成为其对外宣传的招牌。周至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参加活动。西安“非遗”资源扩大了西安对外宣传,为西安旅游增加了经济收入。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安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
二是西安“非遗”自身具有的经济效益。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如“中华老字号”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同盛祥牛羊肉泡馍技艺、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德发长手工饺子制作技艺、春发生葫芦头泡馍技艺以及秦镇米皮制作技艺、谢村黄酒酿造技艺等,这些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反映当地各民族人民的饮食习俗、地域饮食文化特点,由于人们的喜爱,也使其经济效益可观。
三是西安“非遗”通过市场运作带来经济效益。经济开发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通过开发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市场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西安经济发展,使西安“非遗”在确保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进入市场,进行市场运作,有助于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的良性循环互动。
总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安的文化品牌,保护与传承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西安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优势,是今天研究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所在。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附件1,第三条。
[2] (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2,四库全书珍本十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4页。
[3] 肖重声:《终南山记游》,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4] 西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西京佛教》,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7页。
[5] 同上书,第324页。
[6]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陕西的鼓乐社与铜器社》,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油印本1954年,第8页。
[7] 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民俗志》卷77,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