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联动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如何与经济发展联动,实现市场化条件下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使其获得当今社会生活层面的认同,以至保护传承下去,这不仅是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研究问题,也是西安文化产业研究面临的热点问题,更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民族文化保护适应社会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早在20世纪中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其目的就是保护、保存文化与自然遗产免受全球工业化与城市化造成的破坏和威胁,为人类长远服务。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无论是有形文化遗产,还是无形文化遗产,都应该在确保文化遗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进入市场,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完成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潜能的开发,并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开发的良性循环互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联动是当前世界文化保护亟须探讨的问题。

一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特点分析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涉及门类多,从西安市和莲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析看,首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手工技艺占总项目的33%,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手工技艺占总项目的39%,民俗项目占了总项目的19%;莲湖区六类传承项目中(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民俗、传统杂技),民间美术占了33%,传统手工技艺占了44%。

从西安市、莲湖区“非遗”代表名录的具体数据分析看,西安市、莲湖区“非遗”代表名录中,登榜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比例较大,莲湖区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占44%,西安市两次分别为33%和39%。

分析特点一,在西安市“非遗”代表名录中,传统艺术类项目与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名录分布呈现“∨”字形态势,艺术类项目在国家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中较多,而物化程度高、与社会生活关联度密切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在市区分布较多。

分析特点二,传统艺术类项目在今天生存比较艰难,因为它已经失去了传统生存环境,这类项目如何适应今天的市场化环境保护传承下去,值得认真思考。而传统技艺类项目由于它已经融入本地百姓日常生活,成为当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市场化前景较好。

分析特点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风俗、日常生活习惯、民俗习惯等项目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本身也能带来经济效益,如各类传统小吃等,已成为西安在全国的品牌,它的生存本身就与经济发展关联密切,能够适应“非遗”项目本身生存环境和消费市场,有展示环境的较好生存空间,这类“非遗”传承较好。

二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文化在当代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充分发挥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二者在当今社会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当前以文化为基础的智力竞争社会中,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作用不能小视。重视历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生存离不开经济支持

自身生存指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传承人的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保存在民间的“活”文化遗产,因为传承人“活”的缘故,所以经济基础是其传承的重要前提。而“非遗”是民族特殊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活的表现,它依托于传承人口传身授延续,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它离不开经济支持,传承人需要物质条件保证生存基本需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

“非遗”项目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作为“特定原生态文化”载体与具有特殊技能的传承人以及与此相关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最大程度上发挥传承主体的作用是做好“非遗”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根本目的所在。在当前社会中,“非遗”项目传承人生活艰难者为数不少,对其保护堪忧。据统计,西安市各级“非遗”传承人中,除极个别人有微薄退休金外,其他均无固定经济来源。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从2008年起,各级政府开始对西安市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经费补助,省市补助有一定区别,但基本都是撒胡椒面的资助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主要是在民间生存、生活环境不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问题,因此,生存的制约,使得这些自觉担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没有能力全身心守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现有经费扶助办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应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一方面缓解“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压力,解决他们保护民族文化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加大“非遗”项目推广与传承人培训的力度,从宣传的角度唤起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并以此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保护,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间接推进“非遗”保护工作。

从社会调研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传统艺术类项目由于缺少当代的市场环境,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度,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先民古老的生存方式与生存环境的日益改变,一些依靠传统社会环境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越来越多地退出历史舞台,退出当代社会,因此,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抢救一些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因为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离世,这些依附于传承人的“非遗”项目也就很难再看到它们的历史面貌了。

(二)经济对“非遗”保护传承的促进与制约作用

市场化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适应时代发展则传承较好,反之,生存极为困难。

1.经济对“非遗”保护传承的促进作用

有效地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因为有了市场,传承的情况比较好,如“中华老字号”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同盛祥牛羊肉泡馍技艺、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德发长风味饺子技艺、春发生葫芦头泡馍技艺以及阎良核雕技艺、秦镇米皮制作技艺等,此类“非遗”项目基本上不存在生存与后继无人的问题。因为它解决了传承人后顾之忧,而且还代表了西安饮食风格特点,成为西安对外宣传品牌,这些“非遗”项目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它的经济价值。所以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这些已融入西安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非遗”项目在经济社会中已不存在生计问题,它们能够适应今天的社会变化,经济的发展不仅没有给它们生存带来困境,反倒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追求个性、新奇的重要表现,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非遗”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间接地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非遗”经费投入力度,在社会上进行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也是保护“非遗”的重要途径。

2.经济对“非遗”保护传承的制约作用

项目保护困难。一些没有经济支持、缺少生存环境的“非遗”项目,传承困难。同时,缺少市场环境,获得政府经费支持不易,不利于“非遗”保护。西安市开展“非遗”普查的具体情况表明,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项目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缺少保护经费。

传承人生存困难。众所周知,经济问题是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的重要因素。在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十分艰苦,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支撑,让他们安下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不够现实,对于年老体弱者来说尤其如此。

由于地方及国家经费资助有限的客观条件制约,政府虽不断加大对“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经费扶持力度,但是,如果没有相应市场机制的配合,要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旧存在问题。如传统技艺类的“非遗”项目,竹篾编织,尽管今天社会提倡绿色环保理念,但是毕竟时代已是现代化的时代了,传统的一些手工编织已经不能完全符合今天社会需要,因此,如果这类传统手工技艺不能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创新,只是维持现有状况,也不会走远。再如周至等地保存下来的“道情”等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们是历史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如何在今天适应时代需要与发展,增加符合为社会发展服务内容,是其要长久存在不能回避的问题。自身的改变与传统的创新,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人类社会中传承下去。因此在当代社会失去或减弱了在生产、生活中功用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找回生存的空间,就必须改变自己,主动适应社会,适应市场。

三 市场化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联动思考

“非遗”被誉为历史的“活化石”,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构成“民族记忆”、获得民族认同的重要资源,也是民族文化、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效地保护传承我们民族的“根”,使其不至于陷入民族文化的同质性,保护她的个性的彰显是今天全球范围内高度重视的问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化形势下与经济发展联动是其生存的根本。

(一)市场化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今天,在全球化发展中如果我们对西安“非遗”不迅速采取保护对策,加大“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承力度很有可能在市场化下失去民族文化中的自我,失去文化中的个性。抢救与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能够传承下去,既是维护人类文化生态平衡要求,也是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要求。

1.改变文化遗产保护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特定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今天,传统的文化生存环境已不存在,如果仍然以保护文化遗产的态度,而不是和现实融合,则只能是使文化遗产退出历史舞台。市场化下,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要接地气,和社会变化相结合,将“非遗”和经济发展相联系,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让文化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方位保护。目前在“非遗”保护中有一种偏差,即文化保护就是一种单纯的文化层面的保护,所以,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仍然停留在重视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以及由此带来的经费资助等,而不是通过项目评审扩大项目本身影响,使项目在社会上获得良性发展的市场经济立足点方面。因此,保护“非遗”,首先要改变观念,要将文化遗产保护与今天的时代结合,和市场经济结合,使其能够适应社会,长久传承下去。

2.发掘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不同于其他文化遗产,它是通过人类口传身授保护传承的,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它是历史时期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既有精神层面,也有物质层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含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们仍然可以为今天市场化下的社会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就精神层面而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安历史的一种见证和西安地方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它们蕴含着本地民众传承的某些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本地民众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今天西安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内容。以“非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不仅是西安,也是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可持续性发展应重视的内容。

就物质层面而言,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保留下来的手工技能类项目不仅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如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就是西安的一张文化名片,它既包含了西安民族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向外宣传了西安的地方饮食名吃,同时又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产生了经济效益。长安沣峪口老油坊的榨油,把我们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做了充分展示,其生产的原生态高质量油品既符合今天人们的绿色生活理念,又展示了民间高超的传统榨油技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等等。重视和保护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重视“非遗”中蕴含的丰富的经济价值在今天仍然有重要意义。

(二)市场化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联动

围绕建设西安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实现部分“非遗”项目与地方经济“联姻”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是发展区域经济、解决“非遗”保护经费不足、实现互利双赢的重要手段。将西安“非遗”作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文化资源,使其带动旅游、会展等无烟行业发展,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创力和推动力,将有助于西安经济繁荣。

1.寻找“非遗”保护与西安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和契合点

在夯实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等“非遗”项目的抢救、传承、发展、创新的基础上,以西安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充实旅游业的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地域文化特色,推出更具有经济与文化价值的项目。

2.以文化、旅游为支点,实现西安部分“非遗”项目运作的市场化

在专家的严密论证、政府的周密安排下,引导西安“非遗”项目与文化、旅游企业实现“联姻”,积极而自觉地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鼓励企业自主设计展示平台,精心策划活动,让企业在“非遗”的文化推动下,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招商的新突破,逐步提升西安市在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文化的软实力。

3.着力打造“非遗”文化品牌,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精心策划,集中力量,每年打造出一、两个特色强、影响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品牌项目,使这些品牌项目能够成为展示西安形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并形成合力,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推进西安文化建设,充分展示西安文化魅力。

在西安经济、文化统筹发展的全局意识下,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的禀赋与市场状况,立足现有本地“非遗”品牌资源优势,打造既体现本地区特色又有市场潜力,在国内、省内有一定影响力,又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非遗”文化品牌,打造一批“非遗”文化企业,充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进一步开拓“非遗”的旅游文化品牌效应,并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链。

在上述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努力平衡“非遗”保护与市场开发的关系。我们提倡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但绝非维持原始状态的消极保护,而是在项目开发前,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审慎的研究,努力避免政府和投资者只注重商业利益,忽视“非遗”保护的短视行为。过于功利的“非遗”开发往往导致“本真”的丧失——特别是其生命力的丧失,而寻找一条既能很好地保护“非遗”项目,又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即必须在“非遗”的开发与保护之间需要取得良好的平衡,因此,务必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准确界定“非遗”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界限,正确区分其可生产与不可生产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注重“非遗”商业价值的开发,又要严加防范并打击借保护之名,行粗制滥造破坏其长远发展之实的行为。当然,“非遗”的商业开发应尊重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个性,遵循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唯其如此,才能做强西安文化产业,实现由文化大市、旅游大市向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发展的跨越。

四 结语

西安“非遗”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如果与经济发展联动起来,以多样化的保护形式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努力实现部分“非遗”项目与地方经济“联姻”的市场化运作,才有可能在“民族记忆的背影”逐渐模糊、先辈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消失在地平线之前,守护好我们民族最后的“精神家园”,使我们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