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跨入基本现代化门槛时期的浙江抉择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五个年头,弹指一挥间,但谋划得体、攻略有序、举措得当、干在实处,也是可以做些事的。
一 五年前我们对浙江未来发展的基本看法
五年前,我牵头组织有关省厅局领导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就浙江“十二五”时期的改革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调查研究和探讨思考,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并送有关决策部门和全省领导干部参考[1]。
当时,我们对浙江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基本看法。比如,我们在分析“十二五”和未来十年浙江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时,认为:“经济保增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难度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三大难题:从投资出口驱动转换到创新驱动缺乏内在动力;从块状经济转变为现代产业集群缺乏可模仿的途径;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缺乏有效机制”,“城乡融合发展遭遇体制和现实利益的双重障碍”,“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问题更加突出”。
对未来五到十年浙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也作出了七个基本判断:①进入经济中速增长的新阶段,②进入服务经济主导发展的新阶段,③进入内外市场均衡拉动的新阶段,④进入城乡结构一体化的新阶段,⑤进入社会阶层加速融合的新阶段,⑥进入社会建设重点推进的新阶段,⑦进入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快构建的新阶段。
同样,对“十二五”和未来十年的浙江发展,我们提出了“12345”的战略构想:强调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建议实施五大重点战略:创新型省份、国际竞争力提升、海洋开发、新型城市化和社会发展优先,加快建设“五个浙江”——创新浙江、开放浙江、海上浙江、城市浙江、和谐浙江。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就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市化、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发展海洋经济、转变外经贸方式、优化生态环境、增强文化软实力、培育浙商群体和深化体制改革等十个方面的重点,提出了加快浙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具体举措。
这些想法和建议,经过五年实践的检验,说明是基本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的,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检验,一些建议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 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特性和难题的基本判断
回头看,浙江“十二五规划”实施得如何?向前看,“十三五”时期会面对哪些主要挑战和机遇?应该如何谋划定位?如何选准突破点、着力点?如何巩固提升浙江特色优势和培育创造新的发展优势?如何形成贯彻战略部署的有效战术举措?这些都是当前阶段关注浙江发展未来的研究者们日思夜想的焦点问题。
对此,我们课题组的同志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客观求实的精神,又作了回顾总结和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看法。而所有这些劳作,都是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且不图报酬。这足见大家对浙江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毫无疑问,对浙江来说,“十二五”“十三五”乃至“十四五”时期,正是由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社会结构向基本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既会遇到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普遍会遇到的“中等收入陷阱”,还要克服中国自己特有的城乡差别、人口数量与质量差别、东中西区域等矛盾,以及我们浙江资源和国际国内龙头企业少、现代资本和现代科技要素集聚度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导致资源消耗量大和污染排放量多等问题。当然,中国和浙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扬长补短,定能创造出新的发展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我国经济发展开始步入了“新常态”,社会发展以及其他各方面事业都进入了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发展等多方面事业,都走在全国前列,因而也更早地会面临“新常态”的转型矛盾,探索走上“新常态”的有效路径,加快由全面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迈进。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浙江时,就浙江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强调了要“更进一步、更快一步,继续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的新期望,明确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思想文化、生态环境、民生社会、党的建设等“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深入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浙江“八八战略”,加快“两富浙江”、“两美浙江”建设,全面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重要论述,这些都是浙江“十三五”和未来时期所要把握的基本指导原则。
根据新的形势和背景,我们还要提出影响浙江“十三五”及未来十来年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与大家一起探讨,并建议大家予以重视。
1.浙江历史进程中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从全国看,“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十年是由全面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社会的过渡时期。如果从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来讲,浙江在“十二五”时期就已建成小康社会而开始步入了“基本现代化”社会。中央也希望浙江比全国“更快一步”“走在前列”,发挥“先行和示范”作用。因此,“十三五”及未来十年的浙江发展目标,必须既呼应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又要指向“基本现代化”。但是,这个时期也只是“指向基本现代化”而已,实际上是由“全面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的过渡时期。我们讲的“新常态”首先就是这个过渡时期的“转型升级”过程。
2.在由“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社会”的过渡时期,也就是由传统工业化、城市化和中低收入向中高收入的发达经济体的过渡时期,普遍会遇到一个“中等收入陷阱”,会经历一个经济社会矛盾多发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即“中等收入陷阱”。像浙江这样体量的大省,难免要遭遇“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惑,而且眼下就面临它的严峻挑战。我们如何认识它?如何全面应对它?怎样出色地交出浙江的答卷?
3.这个阶段在发展的经济层面上的难题,是如何遵循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经济发展经过粗放式的量的扩张后,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发展动力需要深刻而痛苦的调整。但这个阶段性的调整又必须是发展中的调整,否则,就会掉入“陷阱”而徘徊不前甚至倒退。所以,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就是: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当然,决定这个阶段成败的关键,是“创新驱动”能否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现在和未来一个时期的浙江,就处在这样一个调整转型、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这是由低中级的工业化、城市化而造就的“中低收入”和“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提升过程中的时代性、阶段性的“调整转型”,而不是一般性、常态性的“调整转型”,而能否调整转型成功,主要取决于“创新驱动”。浙江应该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方面实施新突破,创造新经验。比较好地从经济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谈得上迈向“基本现代化”。
4.这个阶段在发展的自然环境上的难题,是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然界是人类经济社会一切活动的舞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中等收入陷阱”阶段,正是由低中级的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时期。浙江遵照习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开展“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江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当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尚未得到较大转型提升前,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动源还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5.这个阶段在发展的社会层面上的难题,是如何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在这个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动,社会阶层结构和人们利益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财富也处于快速分化整合之中,其中,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拉大,就业收入难度加大,以及社会流动性加快带来的社会性矛盾突出,迫切需要平衡好各界利益关系,使经济增长能更好地改善民主福祉,使绝大多数人受益。这就需要实现包容性发展。浙江老百姓收入普遍收入较高,政府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也走在全国前位,但要在新的层面上推进更公平公正、更惠及民生的包容性发展,尚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
6.这个阶段在发展的文化层面上的难题,是如何遵循思想文化规律,实现包容向善的繁荣发展。与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调整、人们利益结构的广泛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基本满足物质性、生存性需求后需求结构的深度调整,以及国际交流交往的日趋频繁相适应,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意识结构、文化需求也必然发生变革,新旧观念、中外文化碰撞在所难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强烈,人们的思想意识更为活跃,价值取向也更为多元,再加上现代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种观点、主张纷至沓来,新兴文化层出不穷,先进与落后的、进取与颓废的、积极与消极的思想文化鱼龙混杂。这就需要我们遵循思想文化发展规律,高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思想文化,倡导进取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同时要有包容百川的精神,实施“双百”方针,繁荣思想文化,形成包容向善又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格局。我们的发展,应该是有文化底蕴、有精神品质、有真善美价值的发展。
7.这个阶段在发展的制度秩序层面上的难题,是如何遵循制度运行规律,实现民主法治化发展。社会是由无数个体和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必然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利害矛盾,而且人作为社会动物,必然要有政治性、公共社会性的生活活动。这样,这个社会共同体就必然要有一定的规则秩序,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可是,社会制度、体制和运行规则一旦形成并成为主流规范后,尽管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是不尽相同并不断变化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通常也是社会制度、体制的深刻变革时期,因而稳定与变迁、传承与创新的矛盾也会十分突出。古今中外的实践证明,社会政治和社会制度运行的基本规律,就是政治民主化,民主法治化。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
8.这个阶段在发展的主体性层面上的难题,是如何遵循人的成长进步规律,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广义地讲,上述经济社会文化等内容,都涉及发展主体——人的发展问题。一切的文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可是,经济社会的许多“发展”并非有利于人的发展。因此,必须用人自身的进步发展去检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如何按照人的需求结构、人的文明素养、人的心身健康、人的知识能力以及人的种族繁衍等成长进步规律,来组织安排经济社会运行制度,是一个纷纭复杂、永无止境的过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个理想目标,更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过程。但是,从古到今、从目前到未来,人类自身的文明进步同经济社会发展互为促进,其“自由的文明素质”是不断向“全面”接近的过程。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转型时期,尤其要高度重视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的满足和人的文明素质的转型提升问题。
9.这个阶段的最大发展难题,是如何遵循经济社会和人的需求结构全面调整变革的规律,实现有序的转型发展。这个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转型升级,涉及内容广,调整程度深,时间跨度长,矛盾错综复杂,因而难度大,需要审时度势,主次先后有别,轻重缓急有序,才能顺势而为,踏级而上。对此,国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值得借鉴,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走出转型中发展、发展中升级的新路。我国未来一二十年的主要矛盾难题,就是解决好“转型发展”问题。这个历史阶段性问题解决了,也就是由“全面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社会”的过渡难题解决了,就算基本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
10.要遵循转型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独特规律,把人类现代化发展普遍规律与中国国情、中国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文明之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主导地位及其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历史沿革、区域特点和人口、资源、发展阶段等基本国情,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新兴后发特点等,都决定了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借鉴人类普遍的文明成果,又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内涵和轨迹,走出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现代化文明之路。这就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所在。
正因为如此,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13亿多人口、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又要走出人类迄今为止最高形态的现代化文明发展之路,无疑是崇高神圣又异常艰难困苦的。尤其在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社会的转型过渡时期,能否比较顺利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如古人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由此看来,社会发展进化也常常有相似之处。我们在还没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本建成现代化之前,我们就还处于“调整转型”的“陷阱”之中,我们就需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必须全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为实现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强国梦而拼搏。
上述10个方面要把握、遵循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既是国家层面的课题,也是地方层面要面对、解决的问题;既是我国未来一二十年会普遍遇到并要回答的基本课题,又是当下发展实践中时时处处要探索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在制定“十三五”和未来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规划时,务必从上述“大处”着眼,从现实问题着手,统筹谋划,“小心求证”,对准“北京时间”,下接“当地地气”,使“规划”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又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
三 浙江“十三五”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举措
在“十三五”和未来十年发展时期,结合新的目标要求和浙江实际,我们又提出了新“12345”的战略路径构想:
“1”是一个基本要求,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浙江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在转型上更快一步,在发展上更进一步,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
“2”是两个目标,即:第一个目标是“两富”,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第二个目标是“两美”,共建美丽浙江、共创美好生活。“两富”和“两美”既有包含关系,又有递进关系,它的关键标志是要在高质量实现“四个翻番”基础上的永续发展,即在不加大污染,环境有改善的条件下如何实现人均GDP的翻番和居民收入的翻番,在经济先发的浙江实现文化生态和社会和谐走在前列。这样的目标要求比以往更加全面、更具内涵。
“3”是三个“中高”。即:第一个“中高”是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这在新的形势下并不容易;第二个“中高”是产业发展实现“中高端”,这需要创新驱动支撑;第三个“中高”是生活水平达到“中高质”,这需要分配结构、社会结构、城乡结构趋于新的平衡,社会公平法治达到新的水平。
“4”是四个全面。即:全面小康社会,是未来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关键手段,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障。
“5”是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十年,将更加注重发展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综上所述,浙江未来十年的总体目标是,在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上更进一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快一步。未来五年的总体目标是:转型更快一步,发展更进一步,高质量实现“四个翻一番”,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两富浙江”“两美浙江”现代化浙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是:
——综合实力走在前列。
——结构调整走在前列。
——创新驱动走在前列。
——生活品质走在前列。
——城乡发展走在前列。
——生态质量走在前列。
——改革开放走在前列。
根据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浙江的发展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目标以及战略思路,我们就未来五年浙江如何实现“转型更快一步、发展更进一步”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十大战术举措建议:
(1)着力在稳增长转方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2)着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3)着力在推动城乡协调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4)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5)着力在社会民生建设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6)着力在文化强省建设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7)着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8)着力在重大体制改革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9)着力在开放合作发展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10)着力在法治治理建设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的浙江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起点上爬坡过坎,奋力攀登。更进一步,就是要为了全体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再次拼搏、重新出发、二次创业;更快一步,就是要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百舸竞帆中,力争上游,走在前列,尽最大的努力,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未来,为后发者提供经验典范。
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对更加复杂棘手的挑战,“转型发展”应该是浙江当下和未来一个时期的主题;“创新发展”应该是这个时期的主线;“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应该是这个时期浙江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快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推进由“全面小康社会”向基本现代化社会迈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则是当前和未来浙江发展的战略新使命!
也正是因为处在这样一个开启和引领中国新常态的承前启后转折关口,基于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当仁不让的使命感,我们省级部门的一批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不计得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结合自己所长和工作实践,用较短时间完成了对这些关乎浙江未来的基本命题的回答,以期为浙江美好未来积蓄“正能量”、发出“好声音”,促发大家思考,辅助决策参考。当然,受学识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是为序!
王永昌
2015年9月20日
[1]课题成果见王永昌主编,郭占恒、潘毅刚副主编《走向现代化的思考——浙江“十二五”及未来十年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