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世界视野和理想主义的重构——试论后“文革”时代陈映真的身份认同
蔡伟保[1]1
相对于1966年到1978年之间的写作,陈映真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写作呈现出更复杂的特征。从1979年开始,陈映真开始既批判大陆中共的政治答卷(以“文革”为主),又批判台湾国民党和民进党的一丘之貉;既批判大陆的社会主义实践,又批判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的资本主义现代性;通过这种很容易观察到的政治和文化倾向的“分裂”,可以确定陈映真毋庸置疑地处于非常尖锐和复杂的思想矛盾和冲突之中。
这种思想结构张力的形成和大陆“文革”的结束以及陈映真对于“文革”真相的认识有着密切关系。“文革”对于陈映真的思想结构乃至身份认同的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出历时性的多方面特征。一方面,“文革”的爆发对于陈映真的思想结构内部矛盾的想象性解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也直接导致了他1966年到1978年写作风格、素材、文体等方面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文革”的真相和陈映真“想象中的文革”形成的巨大反差的凸显,这种建立在以“文革”为代表的大陆“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的左翼身份的强化,[2]以及左翼身份和民族身份的勾连,一并发生了剧烈动荡。本文将以理想与现实的“中间物”意识的重构为基础,从第三世界视野和理想主义等方面深入探讨陈映真在后“文革”时代围绕着身份认同展开的思想结构的艰难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