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北方的流传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在文学、音乐、表演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明末传入北方,经过近四百年的发展,在北方流传过程中,结合北方的语言及音乐特色,适应北方观众的欣赏习惯,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南方昆曲的特性,清代中叶《长生殿》《桃花扇》的出现和宫廷大戏的繁荣标志着北方昆曲的成熟。

明清以及民国年间关于昆曲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多,许多文人对其历史、表演、音乐诸方面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昆曲重又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有关昆曲的发展历史、演出历史、理论批评都出现了一批新的学术成果,昆曲受到了社会各界乃至国际学术界更为广泛的关注。主要学术著作有吴新雷、朱栋霖主编的《中国昆曲艺术》、余秋雨著的《笛声何处》、周兵、蒋文博主编的《昆曲六百年》、周秦的《苏州昆曲》《中国昆曲》、张允和的《昆曲日记》、胡忌、刘致中的《昆剧发展史》、杨建新的《永嘉昆曲》、白先勇的《圆梦》、刘静的《昆曲之美》、于丹的《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白庚胜、白云驹主编的《姹紫嫣红——中国昆曲遗产》、刘祯、刘宇宸、丛兆桓主编的《北方昆曲论集》、朱琳的《昆曲与江南社会生活》、林鑫的《扬昆探微录》、穆凡中的《昆曲旧事》、骆正的《中国昆曲二十讲》、陆萼庭的《昆剧演出史稿》。台湾国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批有关昆曲的学术著作,主要有:曾永义的《从腔调到昆曲》、洪惟助主编的《从腔调到昆曲》《昆曲研究资料索引》《名家说昆曲》《昆曲演艺家、曲家及学者访问录》、徐扶明的《昆剧史论新探》、周世瑞、周攸编的《周传英身段谱》、顾笃璜、管驿的《昆剧舞台美术初探》、洛地的《昆——剧·唱·班》、沈不沉的《永嘉昆曲史话》等。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组织专家编写了“昆曲与传统文化研究丛书”,丛书共分10本,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昆曲与民俗文化》《昆曲与文人文化》《昆曲与明清社会》《昆曲与明清乐伎》《昆曲与人文苏州》《昆曲的理论创作》《昆曲表演艺术论》《昆曲的传播流布》《20世纪前期昆曲研究》。此外《昆曲辞典》《中国昆剧大辞典》这两部辞书也尽可能收集了昆曲史料和研究成果。这些著作和辞典主要着眼于全国的昆剧发展,大部分以研究江南的昆剧发展为主。

近年来学者对以苏州为中心的南方昆曲的研究比较活跃。进入21世纪,苏州成功地举办了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开展了全国昆剧青年演员的评比展演活动,恢复了在明清两代曾延续两百多年的虎丘曲会,筹建了中国昆曲艺术博物馆,建造了昆山周庄,苏州沁兰厅等一批园林演出场所,开展昆曲艺术普及教育,这些措施大大拓展了昆曲艺术的发展空间。

这些年来,学者和艺术家对北方昆曲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有胡忌、刘致中的《中国昆剧发展史》中的部分内容、钮骠的《中国昆曲艺术》中的部分内容、王蕴明主编的《荣庆传铎》、蔡瑶铣和胡明明的《走进牡丹亭》、刘宇宸主编的《白云生文集》、侯玉山口述的《优孟衣冠八十年》、洪惟助主编的《昆曲演艺家、曲家及学者访问录》中的部分内容等。还有中国昆曲研究会的会刊《兰》中刊登的一些有关北方昆曲的文章,其中有:周传家的《早期北方昆曲》、杨仕的《北昆薪火——记韩世昌与李淑君》(《兰》1997年第2—3期)、丛兆桓的《北昆史话》(《兰》1999年第12期)、朱复的《民国时期的昆弋班》(《兰》2002年第6期)、《浅谈昆腔与高腔的渊源关系》(《兰》2003年第1期)、孟瑶的《北昆:关照历史,着眼未来》(《兰》2003年第2期)。这些文章或介绍北方昆曲的产生和演变道路,论述明末至民国年间昆曲在北方的传播与发展;或介绍北方昆曲剧院走过的风雨之路;或介绍北昆著名艺术家侯玉山、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马祥麟、李淑君、丛兆桓、侯少奎等人的艺术生涯;或介绍北方昆曲音乐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

笔者在梳理有关昆曲的流传和发展的研究成果时,发现各地学者对江南的昆曲研究比较多,而且近年来有些学者还认为昆曲就是苏州的地方戏。其实,昆曲从明清之际就成了全国性的剧种。明成祖迁都北京,使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从南京移到了北京。明代后期昆曲传入北京,主要以宫廷演出、家班演出、职业戏班演出三种形式而存在。从明末到清中叶,昆剧在北方出现了《长生殿》《桃花扇》这样的经典之作;宫廷大戏的编纂以及家庭戏班、职业戏班演出繁盛逐渐使昆曲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从昆曲的历史发展上看,在其逐渐成熟并日趋繁盛的黄金时期里,昆曲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那时,它是宫廷相府中的常客,是文人雅士的时尚。正是这种富丽华美的演出氛围,附庸风雅的刻意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难的境地。乾隆后期开始的花雅之争使乱弹腔逐渐战胜昆曲,乱弹腔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演出格局,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至此,昆曲开始走下坡路。清朝末年到民国年间,昆曲衰微之势更显。昆曲在北方主要依靠王府昆弋班、河北民间昆弋班演出来维持,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北方的昆曲职业戏班全然消失。

新中国的成立为昆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转机。昆曲在北方传承和发展的主要阵地就是北方昆曲剧院,该剧院的成立使具有北方昆曲特色的剧目得到了传承,同时南北昆曲界的互相交流和学习也促进了全国昆曲的发展。

笔者之所以把“昆曲在北方的流传和发展”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笔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戏剧戏曲学博士学位期间,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国家“十二五”规划艺术学的重点科研项目《昆曲艺术大典》课题组,参与了历史理论点的工作。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相当的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这是笔者写作本文的学术基础。

二、在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时,笔者发现北方昆曲在由南至北的传播过程中,有其历史必然性和政权驱动性,也有文化传播自身的规律和特征。通过探讨北方昆曲发展变迁,不仅可以透视整个昆曲文化的发展脉络,亦可以透析传统戏曲艺术在中国社会与文化变迁过程中所面临的境遇和挑战,正所谓“解剖麻雀”,以小见大。这正是笔者立此选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议题的重要原因。

三、昆曲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其变异特征。北方昆曲,无论是在明清时期,还是在当代,乃至未来,都是整个昆曲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南方昆曲有共性,但由于南北方在历史、文化、审美、音乐以及地域环境等方面不同的特色,表现出南北方的昆曲在剧目风格、表演特色、音乐特征上都有不同的特点。南北方昆曲的相同与不同,既有其艺术本身的原因,也有地域风格的影响。

四、中国走向现代化和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挑战与迎战。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往往面临着文化标准化的冲击,成为文化中的“弱势群体”。也正因为如此,2001 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昆曲”被列为其中。各国列入此次口头文化遗产的艺术,大都处境艰难,濒临绝灭,这说明全球都面临着如何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如何从北方昆曲的历史变迁中,探讨保护昆曲艺术的路径或办法,也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本书沿着历史逻辑主线,分五个部分,对北方昆曲的起源、传播与发展变迁,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