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蓉 (Cai,Rong)著:《当代中国文学的主体危机》 (The Subject in Crisi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4年。12+282页。ISBN:0824827619
本书认为,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后毛泽东时代的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自我和主体性的呈现,并以此为手段探求替代旧范式的途径,这种旧范式是之前激进的革命意识形态强加于人类主体之上的,整齐划一且具有阶级意识。此种探求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种兼具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新型主体。但与作家和知识分子的意愿背道而驰的是,后毛泽东时代文学中涌现出了许多有生理缺陷或有功能性障碍的问题人物。作者认为,这些问题人物有更深的内涵,这种内涵直指对人类主体性的渴望这一核心问题。那些身体残疾的人物也暗示出了其象征意义上的心理缺陷,虽不显眼,但对我们理解那个时代,了解它所面对的来自那些看似四肢健全实则心智不全的人的挑战同样重要。这些表面上正常的人在实践其能动性时会暴露出更多潜在的危害,因此他们是身体残疾者的镜像。这项研究指出,这两种有缺陷的人成了乐篇中无法消除的伴音,是启蒙与主体性交响乐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第二章记叙述了后毛泽东时代新主体探索的起源和一些重大事件。该章首先探讨了共产主义者的自我呈现,继而探讨了中国当代评论家和作家在理论前沿和文学实践两个领域如何对其进行解构。这一章研究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主体范式:社会政治主体、文化主体和艺术自我,这些范式或是伴随着知识分子对人文主义、主体性以及新时期的“文化热”的争鸣而产生的,或是对这些问题争论的回应。对这些范式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刻画出主体性探索的文学轨迹,也有助于我们评价文学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性。
本书的后五章重点讨论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类主体。第三章主要论述韩少功两部“寻根”作品——《爸爸爸》和《女女女》——中的主人公。虽然时空背景不同,但两部小说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都以身有残疾者为中心人物,前者是一个有智力障碍的年轻人,后者则是一个半聋的女人。在对人物与语言间的混乱关系进行拉康式的解读后,作者认为主要人物语言能力的缺失以及外部意义系统对他们的掌控,意味着他们不可能成为“言说主体”,从而阻止了他们成为新的主体。文章还将韩少功创作中反复出现的残疾性主体与“寻根文学”中的政治联系起来,指出“寻根”作家试图通过文化探索重建中国的梦想陷入了程序性的困境。在本书作者看来,作家们在谴责中国重蹈陈腐历史旧辙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证实了同时建构过去和未来这一文化事业的不可行性。
第四章从残雪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无能的自我。 本章着重分析自我与“他者”的对抗,尤其以萨特的“注视”理论来分析残雪对“眼睛”的迷恋。这章指出,在无休止的争斗中,为了使自己成为处于支配地位的“看的主体”,残雪小说中的自我将自己“看”的权力让渡与他者,因此成为被“看”的对象。这一章还探究了作者如何通过淡化社会政治因素,强调这种状况形而上学的本质,并以此来思考后革命时代中国的未来。
之后的三章谈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后革命时代的中国。这几章以更为详尽的笔触研究三位作家:余华、莫言和贾平凹,以及此间他们对一些事关改革的重大社会问题作出回应时所呈现的不确定主体。第五章探讨了余华的两部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和《鲜血梅花》中的旅行者形象。文章将余华小说中孤独的旅者置于与后毛泽东时代上进与旅行主题的对比之中,指出余华小说中的旅者是游离于后毛泽东时代富有进取精神的社会潮流和“新长征”运动之外的,着重讨论了对自我的困惑以及在充斥着多种竞争话语的新社会空间无法自我定位问题。扎西达娃的短篇小说《系在皮绳扣上的魂》,可看作是对余华小说中描述的后毛泽东时代旅行者的补充。扎西达娃同样关注后毛泽东时代的旅者,但他的元小说构思给了旅行一个有趣的转折。他的小说提供了另一种选择,通过这种方式,作家抨击了残害年轻一代的专制父权传统。
第六章通过对莫言《丰乳肥臀》中的自我的反思,探讨了在与国外他者相比较的背景下中国现代自我塑造的一贯努力。围绕小说中中国自我与国外他者/父权对象征“性”的女性身体所有权之间的冲突,该章集中讨论了合法性的问题。作者认为,莫言对两性关系的正当性、中国男性和国外他者的男子气概等问题的关注表明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在当代世界中能力的一贯担忧。分析证明,通过强调混血私生子的无能,莫言质疑了国外他者的权威,对生育出羸弱的私生子的中外通婚模式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
第七章探讨了文本内外的主体:改革时期的知识分子自我,及其在贾平凹的小说《废都》中的文学表现。这一章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首先讨论了后毛泽东时代知识分子通过各种适当的活动而获得的代表性权力的起起伏伏,而后分析了知识分子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消费主义背景下的边缘化处境。该章第二部分以《废都》为案例分析了知识分子的存在危机如何得以呈现、又如何得以解决。通过分析艺术家——知识分子的镜像——以及与之相对的创造他的社会环境,文章强调了在调节主体、文本和历史之间复杂关系时文学的再现所发挥的作用。本文书认为通过适当的文学再现,作家创造出一个新的中心,使边缘化的知识分子能够在文学领域内探讨他在真实历史中的焦虑。
这项研究最后指出,问题人群集个体主体性、集体主体性和作家主观创造性于一身,他们在后毛泽东时代的艺术主体中占据显著位置。作为一个承载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它凝聚了后毛泽东时代的知识分子作家对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索。全能的改革者这一形象存在于很多后毛泽东时代的作品中,他们取代了共产主义英雄和带有革命浪漫主义色彩的主体。 和他们相比,残疾性的主体更具有吸引力,这表明文学想象无力摆脱其沉重的历史包袱,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自我陶醉时那些经常被忘却的困境和错综复杂的事件。此处所分析的描述后毛泽东时代主体种种缺陷的那些故事形成了一种缺失的经典叙事。它们记录了伤口愈合之前那些必须被世人了解的表达欲望与困惑的时刻。
要目
序言
一 导论
二 新主体的追寻
三 被言说的主体:韩少功小说中的残疾者
四 身处尘嚣:残雪小说中的自我和他者
五 后毛泽东时代新长征路上的旅者
六 自我的镜像:莫言《丰乳肥臀》中的外国他者
七 占有与呈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知性自我
(蔡蓉 撰稿 姜倩倩 译 王国礼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