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的战略考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伴随社会转型与经济转轨,其社会保障正经历着重构与完善的过程,社会保障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一系列斐然的研究成果,使得社会保障这一新兴学科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这个问题上,更多表现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忙乱,这种现象的真实存在,证明了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还缺乏一个逻辑合理、相对公平的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研究均主要是从经济角度与政治角度出发,在城市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这一固有二元格局中进行,研究深度大多停留在城乡差别与地区差异的层面,特别是对于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的问题研究较少,使得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缺乏一种多元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方法,是当前本学科研究的总体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非常独特的国家,其不仅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而且还是一个民族构成极其多元化的社会,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呈现出一种“多元一体”的民族结构,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56个民族虽然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组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推动着中华民族发展与文明进步。但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及55个少数民族之间却客观存在着诸多结构性差异,表现为民族特性鲜明,均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成为影响一个民族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因此,如何考虑民族这一重要因素,如何在民族的视角下,研究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一种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与措施,努力探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的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养老、医疗的家庭资源、自我资源、制度性资源与社会民间资源的合力,使我国社会保障模式呈现出一种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就成为了人们研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新的视角与切入点。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而民族问题在我国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性问题,备受世人关注。因为它不仅涉及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团结,而且更涉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经常要说“民族事务无小事”的根本原因。特别是西部农村少数民族情况更为复杂,因为那里最为贫困落后,满目苍凉,尤其是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力支持,所以特别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特殊性政策,以关注、扶持他们。因此,党和政府要顺应民意,励精图治干大事、干实事,应该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状况,特别是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的生活现状,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从现实基本国情出发,适时地为西部农村少数民族构建起社会保障这一“安全网”与“减压阀”,在大力发展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有效解决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的养老、医疗与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以体现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为我国西部社会的大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要想早日实现这一社会政治发展目标,让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在行为和方法上大力开展创新,把创新作为建立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之道。在建立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过程中,应当坚持贵在理念新,寻求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将方法创新,观念更新进行到底。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在社会保障实践中,越来越注意到文化不仅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精神灵魂,而且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隐形结构,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保障理念、实践和行为方式。因此,用文化视角审视与研究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的深层次问题,不仅可以扩大其研究的范围与对象,增加认识社会保障问题的高度,而且还可以深入挖掘文化中,有利于建立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因素。也就是说,在建立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研究过程中,要以少数民族群体作为其重要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考察民族文化是如何对社会保障产生影响的。

一般来说,在我国的文化当中,少数民族文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文化生活方面,我国的少数民族无论是在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上,都表现为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蕴涵着极大的优秀成果。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仅为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文明进步提供着深层次的精神力量,而且也是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家庭生活保障中,家庭养老、尊老敬老的传统观念在其民族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

确定一个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特别是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民族文化,就好像是在采探一个矿区,既无法准确评估,又会有令人惊异的意外发现。因此,通过实际调查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的社会保障现状,去挖掘与研究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保障的风俗、习惯、观念与宗教信仰等具体内容,并在分析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问题的基础上,为党和政府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政策建议,是长期从事我国社会保障研究学者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此外,民族性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内在的基本属性之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人们共同体。民族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使其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构成方式和存在方式。

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人口大约在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一区域。然而,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又是贫困最为集中的经济欠发达区域,特别是在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西部农村的少数民族除了少量的救灾与救济项目外,整体上并未被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所覆盖,成为最需要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弱势群体。

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在建立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应该使用“区别对待”、“差异性管理”的手段,加大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建立一种城市与农村、西部与东部等客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元社会保障子体系并存的弹性模式。并且除了依赖国家加大财政投入之外,还必须要另辟蹊径,挖掘那些根植于西部农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千百年来一直发挥社会保障功能的合理因素,如有利于社会保障的风俗、习惯、观念及宗教信仰等。

这种引入文化视角与民族视角,对西部农村少数民族文化中合理因素所进行的挖掘与利用,既不依赖国家的财政投入,又因其根植于西部农村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核之中,因而非常容易被西部农村少数民族所接受。特别是这种积极的理念和方法,贯彻执行的社会成本较小,对建立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能够起到暂时发挥一定补充与引导等功能的积极作用。因此,这一研究思路与方法,完全符合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国家根本利益,完全符合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的现代政治理念。

目前,虽然有少数学者对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进行研究,但仍仅限于从政治角度与经济角度出发,主要是对构建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论述,并在现有城市社会保障的框架内粗略探讨其大致内容。特别是对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现状缺乏根本掌握,因而所谈问题往往流于空泛。在现有的研究中,虽有极少数学者将民族地区作为一个区域加以分析,但并未将西部农村少数民族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加以研究,缺乏新视角、多范围的深入研究。要想使得我国社会保障研究取得更大进展,就必须要突破现存固有的研究模式,引入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以拓展我国社会保障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从文化的角度、民族的层面来研究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问题,是此著作的重点所在,但绝不是否定政治与经济对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只是作者经过多年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之后,希望能够在方法与手段上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因此,作者认为,就其学术研究的创新价值而言,在研究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问题过程中,引入文化视角与民族视角,对建立具有我国特色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从理论与实践上剖析与研究文化、民族、社会保障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大有裨益的,可以充分发挥文化在建立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的“软实力”作用,以实现我国社会管理中的“善治”。作者的这种研究思路与方法,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不仅完全符合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而且有利于提炼出更多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发展理论。

本书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研究领域存在的研究思路狭窄与单一,研究方法滞后与矛盾的现状,旨在文化视角下对我国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进行一些较为系统的理论探讨,力图在不断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卓有成效、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发展理论,以完善面向21世纪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此外,本书研究虽然包含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和多年心血,但其研究成果还只是初步、阶段性的,只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有限作用,仅为今后更多人的研究打下一个基础。特别是由于作者的学术水平与研究能力有限,以及研究资料的相对匮乏,使得《完善我国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的战略考量》这本书中的不足和缺憾在所难免,在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因此,恳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并通过加强学术间的交流与探讨,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实际上,在对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多年笔耕不辍的心路历程让作者深深感觉到,当前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的研究领域不仅理论难点多,而且资料的收集与处理难度也较大,特别是其研究领域基础薄弱,理论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因而还远远不能够适应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发展实践的需要。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穷多年之功撰写了《完善我国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的战略考量》这本学术著作,其目的就是希望在文化与民族的视角下,紧密结合我国由多民族构成的具体国情,用一种全面推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战略思维,来考量如何完善我国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的社会保障问题,在此基础上系统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与方法体系框架,从而为解决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领域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非常赞许这样一个观点,即文化是一个民族维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是获取赖以生存和发展坚定信念与力量的源泉,是重要的文明标志和决定该民族性质的根本性因素,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发展方向和和未来的文明进步。因此,作者认为,要想有效地解决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的社会保障问题,除了需要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现代科学技术之外,还需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因为这种智慧和力量可以让中华民族无往而不胜。

在这里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在研究我国社会保障、特别是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的时候,能够关注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文化的价值导向与积极作用,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本书能够得到顺利出版,在这里要感谢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曹蓉教授的大力支持。在我撰写《完善我国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的战略考量》这本学术著作的时候,她不但积极鼓励我,给予我极大的精神支持,而且还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宝贵时间多次与我进行学术交流,并提供一些最新的研究思路与学术观点,在这里我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祈愿《完善我国西部农村少数民族社会保障的战略考量》这本学术著作所体现出来的学术价值,以及所具有的良好的可读性,能够有助于广大读者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东西,并得出理性智慧的启示。

黄维民

2012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