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与修辞学散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转换型假借义同化是最直接的假借义同化方式。它不是从本字来理解假借义位,而是从假借字本身来理解,即从联结义位出发,通过某种附会联想,把假借义位看作联结义位的引申。这种同化方式的特点,是原假借义位虽被看成了引申义,但其义位本身基本上没受影响,受到影响的只是这个义位的理据(即得义之由)。换句话说,人们借助于联想,为原假借义位建立了一种新理据。

联想可以分为相似联想、相继联想两类。人们视假借义位与联结义位间意义的类别及其关系而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联想。

当联结义位、假借义位指的是本质不同的两种现象时,人们常常使用相似联想,力图以联结义位隐喻假借义位。

有时,由于巧合,联结义位所指事物与假借义位所指事物在某个层面存在着相似点,正好可以构成比喻关系。如“坑害人”的“坑”,本来是“倾”的借字,[1]倾本义为倾斜,引申为倾覆;作使动用,则是“使……倾覆”,由此又引申为设计陷害即坑害义。中古以后,倾字的口语音有读kēn的,人们便借“坑”写倾。凑巧的是,坑与设计陷害虽然是本质不同的两件事,但在后果,甚至性质上,都可比较。在现代汉语中,与设计陷害等值的说法是“挖陷阱让人踩”,这正是以挖坑隐喻设计陷害。《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把挖坑的坑与坑害的坑处理为同形字,而是把它们作为相连的两个义项排列在一起,说明今天语言大众已是直接从坑字本身来理解设计陷害义了。又如“泊”字的假借义同化,“泊”本来只有“船靠岸、停泊”之义,至于它表示淡泊、恬静,原本是借作“怕(bó)”字用的。《说文》:“怕,无为也。”该字从心、从白,白兼表声。[2]心白者,即心无欲念,正所谓淡泊也。自从借泊写怕(bó)后,怕字又另有他用,不再表示淡泊义,且与泊声韵迥异了,于是语言大众便从泊的本义出发来理解淡泊义。十分凑巧,船只停泊具有静止、静谧等性质,而心无欲念、不事争逐的淡泊,在性质上与之相似,人们便认为前者可以隐喻后者,借此把淡泊这一假借义位看作停泊义的引申,使之得以同化。

以上情况不只见于古代,在现代汉语中同样存在。如今天把起劲闲聊、高谈阔论叫做“砍”,其本字当作侃侃而谈的侃。侃原本形容谈话时理直气壮的样子,由于毗邻相因生义,[3]它便可指起劲闲聊了。因为侃字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所以这个kǎn,一般人都写作“砍”了,文化人士在不发生歧义的语境中,也都一律写作“砍”。这充分说明普通语言大众是从砍字本身来理解起劲闲聊的。同样凑巧的是,起劲闲聊、高谈阔论与砍伐在神貌上竟也可比较,试想拓荒者在原始森林中挥着斧头“坎、坎”伐木,其豪迈、洒脱之神貌与高谈阔论者不是有几分相似么?现在甚至把众人起劲聚谈称为“侃大山”,这就更明白的表明人们是在利用二者的相似性来构筑隐喻关系,从而把砍的起劲闲聊、高谈阔论义同化为引申义了。

不过,像上面种种碰巧的情况,并不是总会遇到的。如古人借“狼狈”二字写“刺癶”,表示处境窘迫、进退两难义。[4]“癶”的古文字字形像两只脚分张不正、行动不自由,由此引申指处境窘迫。后来,另造形声字“”表示。再后来,由于“刺”借音近字“狼”来表示,“”也便类化而从犬旁,于是汉字中出现了“狈”。由于狈从犬旁,且与狼字相连为文,人们便把它看作一种狼属动物,并在这个基础上来理解处境窘迫义。然而,狼与处境窘迫没有必然的联系,狈则属子虚乌有,似乎都与假借义位联系不上。但是,人们可以主观赋予联结义位所指称的事物以某种性状特征,并以这种性状特征来隐喻假借义位。狈既然是谁也不知道有什么特征的动物,古人便主观赋予它一些特征,并编造一些它与狼的关系的说法。如说狈前腿很短,走路时常把前腿搭在狼的身上,否则便不能行动。[5]粗看起来,这似乎是生物界的“共生现象”,但细细一想,它又不符合共生关系中必须具备的互惠条件,所以可以肯定这是人为的杜撰。不过,人们的用意,本不在此事的真伪,他们只是靠杜撰的狈的特征来隐喻假借义“窘迫”。可见,基于相似联想的转换型假借义同化,可以使不似变为相似,从这里也可以发现它与历时的词义引申的区别。

至于相继联想的转换型假借义同化,在解释假借义位的得义之由时表现出的牵强附会特点更为明显。

万事万物往往具有相关性,尤其是时间上的相关性,几乎是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的。有先则有后;有原因则有结果。因此,人们可以把联结义位所指事物看作先行事物或原因,而把假借义位看作由先行事物发展而来的结局或结果。如“顶”字有一义为“抵拒、顶逆”。这是它的固有义位,是由头顶、以头顶戴等义引申出来的。但“顶”又有“替代”义,这却是假借义位,它的本字是“当”,即“以茶当酒”的“当”。“当”的初始意义为相对、相当,引申为抵押,再引申为权当、替代。“当”是阳部字,汉代某些方言在说这个义为替代的当时,语音略有变化,扬雄记作“侹”[6]。而这个“侹”则与“顶”一样,都是耕部字。到元代就用“顶”代替了侹。[7]于是,顶就有了替代义。按理,顶的替代义仍应从其本字“当”来理解。但在现代汉语中,当字很少用来表示替代义,侹也早已成为死字,而顶与当的声韵差别已变得非常大,所以语言大众转而从顶的固有义位“抵拒、顶逆”出发来理解“顶(替代)”的得义之由。其思路是把抵拒、顶逆看做先行动作和原因,而把替代看作这一动作的结果。即:某个位置空缺了,由另一个人顶逆上来以代替原来的人。这种理解在有的场合反映得特别明显,如在激烈的战斗中,一个岗位上的战士牺牲了,指挥员叫另一个战士“顶上去”。这个顶的意思虽然仍是代替,但这个代替却被看作是顶逆的后续事件。

又如牲口连跑带跳、顽皮不羁的情态,北方人称之为撒欢儿,这个欢是借作“豩”字用。[8]“豩”读呼关切,与欢同音。“豩”与顽义同,古代也有人直接把它训读为顽。[9]《说文》:“顽,头也。”“,梡也。”王筠以为“梡之音与浑沌近”[10]。实际上,豩、顽、梡、的语源正是浑沌(混沌)。无思无虑地蹦跳逐嬉,正是混沌未开的顽皮。但现在人们对“撒欢儿”的理解则是直接从“欢”字来讲的,《现代汉语词典》:“撒欢儿:因兴奋而连跑带跳(多指动物)。”这也是用相继联想把联结义位兴奋与假借义位联系了起来。

“贫嘴”一词的假借义位也是借助相继联想而得以同化的。现在北方方言中有贫嘴一词,又倒言为嘴贫。这个贫,在各地方言中都可找到对应字,但韵母略有变化,且它们在本方言内与贫字并不同音。这说明贫嘴的“贫”是个假借字。有人说它的本字是“[11]。根据是《方言》十:“,轻也。楚凡相轻薄谓之相。”原为以“-m”收尾的字,待到汉语语音系统中-m韵尾变为-n尾后,贫、同音,故可借贫写。但现在人们却不是从“”来理解“贫”的轻薄义的,在现代汉语中,与“贫嘴”意思差不多的一些说法可以证明,如:“没话找话”、“多说一些话”、或“(你)没有话说了吗”(用在反诘场合)。这些说法实际上是与“贫嘴”等值的,是照“贫嘴”的字面推衍出来的说法。“没话”即所谓“贫”,而没有话找话,则其话为轻薄、为烦絮。因此,这些说法是人们对“贫嘴”的流俗解释,它实质上是通过牵强附会地设想后续事件的方式,把贫嘴的假借义位同化为引申义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