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心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抑郁经常光顾的人群

虽然抑郁已成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但是它也有经常光顾的群体。在这些群体中,抑郁发生的概率会高于常人。比如看似无忧无虑的儿童,叛逆的青春期少年,众人眼里光鲜的都市白领,婴儿降临后精疲力竭的产妇,久病卧床的患者,以及孤独寂寞的空巢老人等,都是抑郁青睐的对象。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他们的特点和状态,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对抗抑郁。

儿童:他们未必无忧无虑

我们总以为儿童是无忧无虑的小天使,认为抑郁应该与他们无缘。其实并非如此。即便是在婴儿时期,也会有产生抑郁的可能性,甚至曾经有3岁儿童便出现了抑郁的案例。儿童的抑郁除了情绪上的表现之外,往往还有多动、迟滞、逃学、攻击行为及思维语言迟钝等,故而往往会被父母视为教育的问题,而忽略了儿童内心的真实感受。

儿童在很多时候无法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通过行为来进行诉说,这需要成人用心去解读他们的行为。比如,男孩会表现出异乎平常的暴躁和愤怒,女孩则会表现出少有的烦躁或者心神不安。如果他们的这种状况持续1周以上,那我们就需要警惕了。此外,还包括食欲、精力、睡眠等不同平常的改变,以及成绩突然大幅下滑,对那些十分快乐的事突然失去了兴趣,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更糟糕的情况是孩子可能会谈论诸如死亡或者惩罚之类的话题。

抑郁的孩子总是不讨喜,他们的亲密朋友很少,比一般的孩子显得更为害羞,容易被他人嘲笑。而且因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更容易走神并且感到疲惫,他们的成绩往往低于其他同龄的孩子。因此,他们在学习上会遇到更多的阻碍,并且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是什么原因使得天真的儿童变得抑郁了呢?究其原因,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故而往往容易产生情绪的波动。如果生活在有情感障碍的家庭中,他们抑郁的概率会比平常人更高。此外,成长中遇到的重大变故,如童年不幸的遭遇等,会让他们在原有的遗传基础上增加产生抑郁的风险。而那些性格比较执拗倔强、被动依赖或者攻击性强、有强迫行为的孩子,则更容易成为抑郁纠缠的对象。

在这些原因当中,我们需要格外重视的是儿童的经历给他们带来的创伤。他们在母亲子宫内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母亲的压力,脱离母体后,压力会通过亲子关系进行传递,而亲子关系是最主要的童年经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大脑功能。这些都可能导致儿童形成压力性障碍或者创伤性障碍。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婴儿生来就有对安全、舒适、食物的需求,以及对母亲强烈的依恋,当这些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比如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或者父母无法给他们以安全感的时候,他们日后抑郁的概率就会增加。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在一起,努力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与他息息相通,倾听他的诉求,理解他的感受。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抑郁的情况,父母需要调整家庭互动的方式,而不能完全依赖于心理治疗或者药物辅助治疗。父母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关注,比如当他进餐、做作业、准备睡觉的时候,至少应该出现在他面前,还可以多关心他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和学习的情况,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运动,这些都有利于减轻孩子的抑郁。父母只要从当下做起,给孩子更多的关怀,就永远不会晚。

青春期少年:叛逆有时只是表象

父母们往往会感到青春期的孩子很难相处,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叛逆的表象下面有时隐藏着的恰恰是孩子抑郁的心理。青春期少年的抑郁往往表现得很隐秘,被父母误认为是这个阶段出现的正常现象而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父母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就能阻止他们在后期发展为重度抑郁。

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会表现得格外叛逆,比如喜欢与人争辩,不断犯小错误,与人交往时态度粗暴蛮横等。这是因为这些行为能够让他们填补内心的空虚,因为他们可以通过不断制造事端来让周围的人恼怒,引起父母和学校的争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借此逃避终将面对的独立。

有理论家研究后发现,这些行为不良的孩子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即他们的父母会有一方或者是双方对社会充满怨气或愤怒,或者是父母之间充满愤怒与矛盾。在这种状况下,父母有一方觉得自己生活不如意而又无力改变时,就会以默许的态度鼓励孩子叛逆,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最终会将叛逆的矛头转向父母。

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孩子的人格是父母人格的投射。因此,父母需要自觉地改变自己的习惯,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父母不需要变成完美的人,但是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受父母的影响,就会学到宽容、善良,学会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态度。

此外,青春期的孩子抑郁的表现还有腹痛、头痛、喜欢谈论死亡等,并且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挫败感与自卑感。而孩子一旦发展到宁可待在家里也不愿上学的程度,父母就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了,但不是急于督促孩子回到学校,因为这样反而会使孩子加重自责心理,导致抑郁更加严重。父母可以陪同孩子去做心理咨询,虽然孩子最初会抗拒,但是之后他们通常会自愿、主动地去做心理咨询。整个过程中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理解孩子的感受,避免流露出焦虑、急躁等情绪。

在青春期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讨论一些现象及观点,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灌输某些观点。在平等的交流中,孩子会了解父母的想法并理解父母的一些担忧,还会渐渐敞开心扉,主动与父母交流想法并征求建议。

都市白领:压力往往使他们濒于崩溃

很多人认为,都市白领身在优质的工作环境中,拿着高额的薪资,生活时尚、快乐,抑郁是与他们无缘的。其实不然,虽然他们无论受教育程度还是薪资都占据优势,但是他们被抑郁困扰的概率并不比一般人群低。

为何他们也会成为抑郁光顾的对象呢?原因在于他们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比如决策者需要承担做出决定开拓进取的风险;执行者需要用心领会领导的意图完成工作任务等。因此,身在其中的人往往更能体会个中辛苦,而外人则往往只看到他们光鲜的一面。

著名心理学家雷萨鲁斯曾经指出,除了重大生活事件之外,平日里接连不断的小麻烦也会让人疲于应付,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源。如果两者交替出现,那么我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就需要多加关注了。

城市白领的抑郁表现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意志薄弱

它是白领抑郁的最普遍和最主要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心情烦闷、时常忧伤及唉声叹气,严重者甚至会情绪低沉、悲观绝望。

2.过于疲乏

他们会突然觉得精力大不如前,感到疲惫不堪,日常生活懒散,穿衣吃饭这些最基本的事情都不想做,轻者丧失积极主动性,重者可能日常生活都需要有人照料。

3.信心和活力消减

他们往往会为失眠所苦,并产生焦虑和冲动的情绪。同时,由于他们在认知方式上出现偏差,反过来也会让身体上的各种不适更加严重,比如受头晕、头痛的频繁困扰。这种状态会使他们加倍自责,内心产生负罪感,强化他们的自卑,严重者甚至会想到轻生。

4.食欲和体重陡变

他们一般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体重随之下降,时间一长很容易患上肠胃疾病。不过也有部分人反而食欲增强且体重猛增。

都市白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1.打开心结

“态度决定一切”,如果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那么你的生活、事业、心理状况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底色。在审视、评价周围事物的时候,我们要从多角度去看待问题,如此才能权衡利弊。倘若只盯着一个角度,那么很有可能你就会被笼罩在消极情绪之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消极中也会生出积极来。

2.化零为整

为了避免抑郁随时来袭,我们可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放松、想象等方法,把刚刚冒头的抑郁压制下去。

3.呼吸练习

抑郁的白领,可以尝试做呼吸练习:轻轻闭上眼睛,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之间,不论出现什么念头,你只要自然地接纳它就好;盘腿而坐20分钟左右,用心感受自己的呼吸,等到半个月或1个月后,可以将时间延长为40分钟至1个小时。这种方法有利于让身心融合,消除内在思想对抗,使人回归生命的本真,找回迷失的自我。

当然,在这里还要提醒一点:不要轻易对号入座。最初只是一些消极的情绪,如果内心不够强大,盲目对号入座,反而会增加自己内心的压力,最终强化抑郁。

产妇:产后抑郁不容忽视

很多女性产后变得抑郁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它的危害了解和认识不足,人们往往会忽略女性产后陷入抑郁的痛苦。这也使得很多女性在产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反而加重了抑郁,甚至酿成悲剧。

产后抑郁出现的时间或早或晚,因人而异,在婴儿出生后0~6个月都有可能出现。有的只是持续几周或几个月,但如果境况没有及时得到改善,那就有可能持续几年。产后抑郁表现为失眠、极度倦怠、沮丧、焦虑、食欲不振、性冷淡等,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母亲对照顾婴儿不感兴趣,甚至对婴儿漠不关心。这种情况往往不被家人理解,认为她们不爱自己的孩子,不是个称职的母亲,或者说她们“矫情”,这些情况都会增加她们的心理压力,促使抑郁进一步恶化。

女性在产后为何容易抑郁呢?一般来说,大多数女性在孩子出生之后的几天内,都会有些伤感,这与她们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女性有持续性的情感低潮,这时就要认真考虑自己是不是产后抑郁了。导致女性产后抑郁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激素水平变化以外,主要有以下几点。

(1)婚姻中出现的夫妻不和,比如争吵、打架或者家庭冷暴力等。

(2)女性在怀孕期间承受严重的生活压力或者有重大变故发生,比如亲人离世、亲戚纷争、搬家后不适应新环境等。

(3)分娩期间经历过创伤。

(4)婴儿降生之后,母亲接下来要面对的是照顾孩子的现实。但她无法在繁重的工作和养育孩子之间达到完全的平衡,继而就会产生失望以及无法胜任带来的力不从心。

(5)以往的抑郁经历会提升产后抑郁的系数。有三分之一曾经抑郁的女性会在产后再次遭受抑郁的折磨。

(6)女性自身如果性格内向,且敏感多思,情绪得不到很好的宣泄与疏导,同样会加大产后抑郁的可能。而且女性的年龄、孕次和文化程度与产后抑郁的概率是成反比的。

(7)家人的抱怨、指责都会让成为人母的女性不堪重负。

女性产后抑郁也会对婴儿造成影响:由于母亲在养育上力不从心或不得法,婴儿会变得难以管理,这种情况会导致母婴交流相处不融洽,也使得婴儿在出生之后的3个月出现行为困难的情况,婴儿会感到十分紧张,缺乏满足感并且易于疲惫;而在后期则会影响婴儿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认知与能力的指数。

既然如此,那么该如何应对产后抑郁呢?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去做。

1.身体锻炼

即便是在孕期,也不要忽视体育锻炼,尤其是长期坐办公室的女性。可以选择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这样有利于体能的尽早恢复,能够更快地完成角色的转换。平时也可以推着婴儿车在家附近散步,或者约上好友出门吃晚餐,也是一种身心的放松。

2.心理调节

为了不致在产后不知所措、手忙脚乱,产前可以了解一些有关育儿的知识,比如读书、听讲座等都是很好的途径。通过这些途径来学习如何喂奶、给婴儿洗澡、抱孩子,以及怎样与婴儿交流、应对婴儿常见病症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相信孕妈妈们在产后就会从容不迫。如果感到自己情绪不稳,可以向好友倾诉,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3.物质准备

在婴儿降生的前几个月,就要着手准备婴儿所需的衣服、尿布、被褥等,并且布置好母婴居住的房间。

4.房间布置

房间要有充分的采光,但不宜直射,可以悬挂窗纱进行遮挡。要勤于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冬天如果担心母婴着凉,通风时可以让母婴待在其他房间。

5.家庭支持

无论孩子是男是女,家人都不要抱怨,而应一视同仁,欣然接纳小生命的来临,给产妇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6.丈夫配合

其实女性在产后最需要的是身边有人陪伴并理解她。在月子期间,丈夫最好能够多陪伴妻子,帮助她照料婴儿,比如给婴儿洗澡、洗尿布等。同时丈夫也要体谅妻子的情绪波动,并避免和她争吵。

7.善待自己

不要因为婴儿的降生而完全忽略自己的需要,保证充足的精力才能更好地照料孩子。睡眠不足很容易导致情绪消沉,可以在白天有人接替的时候适时休息一下,孩子睡着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做家务。对于一些繁杂而不重要的事务可以选择性地忽略,给自己留出放松的空间,也留出和丈夫单独相处的时间。这样一段时间后抑郁便会逐渐减轻。

患者:久病也会郁郁寡欢

我们时常会看到,久病的患者总是满脸愁云、精神不振的样子,而且很多人住院后会出现性情大变、脾气暴躁等现象。其实,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而且有可能深受抑郁的困扰。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患病,比如常见的感冒发烧,或者意外受伤,虽然这些会令我们倍感痛苦,但是一般不会旷日持久。这些急性病一旦消失,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就好转了。但是慢性病不同,它会一直纠缠患者,比如糖尿病、心脏病、癌症、肾病、哮喘、红斑狼疮、关节炎等。这些疾病除了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楚之外,还会从精神上折磨甚至拖垮患者。

事实上,慢性病给患者带来的挑战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要设法去深入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适应患病后有诸多不便的生活,还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治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活动可能会因疾病而受到限制,他们的独立性因此降低,可能外貌也会变得不尽如人意。在长期的疼痛、疲惫成为常态之后,患者很难应对这些挑战。长此以往,他们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工作能力乃至自我评价都会因此大打折扣。甚至有很多人会变得性情孤僻,远离人群。这些疾病在他们身上为抑郁埋下了隐患。

慢性病患者通常会充满负面情绪甚至导致抑郁,这需要人们给予理解。但是,应该避免这种状况成为常态,否则,抑郁会令他们身体上的疾病更加难以治愈。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如果出现以下这些情绪超过1个月,那么就应该引起注意了。

(1)由于生病而自怜自艾,甚至感到愤恨。

(2)由于身体上的不适甚至是疼痛而变得情绪暴躁和易怒。

(3)由于生怕会加剧疼痛,对于有些活动过分焦虑和恐惧,并且担心病情会继续加重,对日后生活造成影响。

(4)由于疾病给生活带来改变甚至使行动能力丧失而感到悲伤和抑郁。

(5)由于生病后无法承担自己原本的责任与义务而产生负罪感并时常自责。

那么,面对这种抑郁情绪应该如何去扭转呢?

当然,前提是需要慢慢学会接纳自己的疾病并且带着它一同生活,通过练习和适应让自己的生活回归正常的轨道。

1.了解疾病信息

对疾病的恐惧源于对疾病知之甚少。当详细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之后,患者的情绪可能会很容易平复下来。当今社会科技发达,我们获得疾病相关信息的渠道有很多,包括通过互联网、图书馆、医护人员、病友等,都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比如疾病起因、发病率、疾病进程、治愈率、病中感受、护理方式、调理方法等。

2.积极配合治疗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不要持被动的态度,可以主动了解自己有哪些可选择的医疗方案,与医生积极地沟通。比如,很多患者会纠结于是保守治疗还是进行手术治疗,以至于难以入睡,但是对于这两种方案各自的优点却并不了解。如果对于治疗有任何疑问或者想法,患者要及时反馈给自己的医生,一味地发愁显然对于促进康复没有任何作用。

3.注意健康饮食

饮食虽然不能直接治愈疾病,但是有利于增强身体与疾病抗争的活力。如果医生为了治疗疾病对饮食做出特定要求,那么就需要严格遵照医嘱。可能医生给出的建议比较模糊笼统,但是自己在日常饮食中要有自觉做出健康选择的意识。

4.寻找同伴

慢性病患者很多会感到孤独,这就需要主动寻找一同对抗病魔的伙伴。比如很多城市会有一些疾病互助小组,在医院认识的病友也是很好的伙伴,还可以在网上寻找病友论坛。与病友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得到理解与认同,这样会减轻孤独无助的感觉。

5.坚持信念

有自己坚定信念的患者往往在治疗中有更多的动力。信念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病痛带来的不适,而对美好事物的专注与积极探索也能够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无形中也是对抗抑郁的一件法宝。

6.懂得感恩

在生病的时候,尽量去寻找周围生活中那些值得感恩的人或事,比如家人的悉心关怀、医生的恪尽职守,都值得我们对之心怀感激。感恩能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疾病的挑战。

空巢老人:老年人的孤独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空巢老人也在逐渐增多。当年轻人外出求学、工作时,他们便开始独守“空巢”,与寂寞和孤独为伴。近年来,空巢老人的数量更是不断攀升,孤独、疾病、生活无人照料是困扰他们的三大难题,而疾病就包括抑郁症。

空巢老人很容易感到孤独,此时抑郁就会找上门来。但他们抑郁的表现往往并不明显,这时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如果出现以下这三个信号,我们就要当心了。

信号1:性情突变,常常自责

假如老人平时性情开朗、乐观,突然变得寡言少语、拒绝社交,甚至常常哭泣,为一些小事或旧事而自责,那家人就应该引起注意,带他去医院寻求治疗了。

信号2:时常感到身体不适

这是抑郁者普遍的表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心慌胸闷,腰背肩颈乃至全身酸痛,忽冷忽热,时常出汗等。这些都是抑郁的表现,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具体病因。

信号3:焦虑烦躁,紧张不安

老人常常感到紧张焦虑、烦躁不安,以及莫名其妙的担忧。比如担心自己的资金不够维持生活,子女未来不能孝顺自己,年老力衰无法做家务,家人不知何时会出意外等。这些事情在旁人看来是杞人忧天,但是他们会因此坐卧不安。

除了以上这些表现之外,老人的抑郁很隐蔽,严重时很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因为此时老人的思维和动作都会受到限制。老人的抑郁往往产生迅速且发展较快,持续较久;智能方面的障碍是暂时和局部的,并且脑CT检查没有表现阳性;一旦用了抗抑郁的药物之后,老人便会得到治愈。而阿尔茨海默病的表现则与之相反。

空巢老人因为长期独居,难免倍感寂寞清冷,抑郁惆怅。究其根源,不外乎以下三点。

(1)不适应离休或退休后的生活。离开长期工作的岗位,进入闲居状态,老人可能无法适应这种角色转换。

(2)对子女有很强的情感依赖性。他们普遍有“养儿防老”的思想,但是在人到暮年希望有儿女作为依靠的时候,儿女却不在身边,难免会深感失望、无助、自怜。

(3)有些老人自身性格上存在缺陷,自卑退缩,在生活上常兴味索然,也缺少独立自主规划自己晚年美好生活的勇气。当身边的亲朋好友相继离世时,他们会触景生情,想到自己时日无多,难免黯然神伤。

那么,空巢老人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呢?

(1)心理调节。每当出现心慌、焦虑的情况时,可以静坐、听音乐、深呼吸,这些能帮助自己缓解抑郁的情绪;发觉自己的情绪时常波动的时候,有意识地告诉自己加强自控力,让自己内心恢复平静。如果发现自己仍然无能为力,则可以咨询专业人士。

(2)老有所乐。老人要学会关爱自己,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太极、书法、下棋、摄影、园艺等,让生活丰富多彩。同时,老人还要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广交朋友,经常走动、聊天也可以让内心的压抑得到释放。

(3)老有所为。假如老人身体比较健康,不妨在社会中发挥余热,比如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或者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这样也能找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更加充实。

此外,老人的子女也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关怀、体贴老人,常回家看看,或在闲暇时给老人打一个电话,写一封邮件,问候一声,都能够帮助他们驱散抑郁的阴霾。

抑郁自助小屋 国外学者眼中的心理健康标准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身心是健康的,但是身体的健康状况可以明确地判断,心理上的健康则似乎并没有唯一的标准。我们在这里来列举一些心理学家和学者眼中的心理健康标准,仅供大家参考。

1.美国学者坎布斯

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该拥有以下四种特质:

(1)有积极的自我观念。

(2)能够恰当地认同他人。

(3)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和接受现实。

(4)有充分的主观经验可以随时参照。

2.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

马斯洛和密特尔曼对心理健康提出以下十条标准:

(1)拥有充分的安全感。

(2)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3)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理想。

(4)能够很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

(5)可以保持自身独立、完整、和谐的人格。

(6)具有从经验中随时随地学习的能力。

(7)可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当地表达并且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9)在集体认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限度内,能够合理地满足个人的需求。

3.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奥尔波特提出,心理健康应包括七个方面:

(1)明确而适度的自我意识。

(2)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3)情绪上感到充分的安全。

(4)拥有客观的认知。

(5)自身有各种技能且能够专注地投入工作。

(6)自我形象切合现实。

(7)拥有统一而不分裂的人生观。

4.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威斯

赫威斯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九个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

(1)个体幸福感,它是最具价值的所在。

(2)心灵内在的和谐以及与外界相处的和谐。

(3)有不被践踏的自尊感。

(4)个人在潜能的发挥中成长。

(5)个人的成熟。

(6)人格的统一与完整。

(7)与环境有良好的接触。

(8)能够有效适应环境。

(9)在大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

5.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

斯科特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心理健康标准:

(1)一般适应能力: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对环境良好的把握能力,随时适应与改变自己行为的能力。

(2)自我满足的能力:合理地满足个人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快乐,行为自然而不拘谨,能够享受片刻放松的感觉。

(3)人际关系中不同角色的扮演:个人能够完成社会角色,行为与角色不脱节,在社会关系中较好地适应,行为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具有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善于寻求适度的帮助,能够将事情托付给他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明确社会责任,拥有稳定的职业,充满工作和爱的能力。

(4)智慧能力:保证自己的知觉是准确的,心理功能是有效的;有合理的认知,机敏智慧,合乎常理;勇于接触现实,富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类的经验拥有广泛和深刻的理解。

(5)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待人热情,关心他人,愿为他人谋福利,信任并喜欢他人,有与人亲密的能力。

(6)创造性:对社会的贡献、主动精神。

(7)自主性:在情感上独立不倚,能够自力更生,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超然。

(8)完全成熟:实现自我价值,完成个人成长,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学;在两种相反的力量之间能够寻求平衡,在动机上表现得成熟而不自我矛盾。

(9)对自己有利的态度:完成任务后的满足感,对自我的接受和认同,能够获得自尊感;面对困难有解决问题的信心,远离自卑,打造积极的自我形象;有自由和自主决定的快感;内心洋溢幸福感。

(10)情绪与动机的控制:有抗挫折的能力和控制焦虑的能力,内心拥有勇气、道义、善心,能够诚实、率直并且拥有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