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发展的忖量:基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

一 重点、难点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是构建“区域要素—区域功能—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分析框架,并从西部区域发展实践中,提炼出增强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生路径和外生路径。

二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上

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重点解决的是空间开发秩序的重构;而各区域利益的诉求,尤其是西部一些地区经济利益的诉求,常会破坏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意志,可能导致区域功能的错位。为此,需要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生成路径中,探索出符合当地实际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之路。

(二)研究思路上

区域发展愿景离不开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离不开区域自然禀赋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其中,区域自然禀赋构成了区位租,是不可人为改变的因素;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人为构成可改变的因素,它受人文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启示我们:解决西部的区域问题,可将不可改变的区位租因素剥离,着眼于区域特质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三)研究内容上

一是用“区位租”表述空间价值的差异与区域利益的冲突。二是根据六类资本构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生成的内生路径与外生路径。三是基于区域功能的错位,提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重点在于弥补“能力缺口”,这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1]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4] 目的性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相互交往过程中,实现预计结果的有意识行为。计划秩序是基于这样一种前提假设,某些政治主体有能力获取和运用制度恰当决策所需要的全部知识,还拥有强制他人服从命令的权利。参见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 “六五”计划提出:“充分发挥它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内陆地区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建设,支援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七五”计划进一步表述为:“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把东部沿海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当时,邓小平提出“继续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6]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

[7] 三线地区: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河南、湖北、湖南、山西等11个省区。

[8] 高新才:《与时俱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9] 所谓的自发性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相互交往过程中,可预见模式的出现与行动者的有目的的意愿无关。自发秩序是基于这样一种前提假设,世界是一个复杂演化系统,经济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去追求形形色色不断变化的“自设”目标,而不是去考虑社会的“整体”目标。参见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 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1] 余军华、金荣学:《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化过程及其成因(1978—2004)》,《改革》2006年第9期。

[12]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13] 王春超、余静文、胡继亮:《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1987—2007):政府理念诱发制度变迁的视角》,《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第11期。

[14] 赵祥:《趋同还是趋异?——一个关于区域经济差距变动的新视角》,《江淮论坛》2012年第4期。

[15] 王亭喜、苏旦:《我国区域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经济问题》2012年第3期。

[16] 周密、盛玉雪、刘秉镰:《非均质后发大国中区域差距、空间互动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财经研究》2012年第4期。

[17] 沈坤荣、耿强:《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8] 杨晓光、樊杰、赵燕霞:《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地理学报》2002年第6期。

[19]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20]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21]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22] 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23] 余军华、金荣学:《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化过程及其成因(1978—2004)》,《改革》2006年第9期。

[24] 徐康宁、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

[25] 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26] 王春超、余静文、胡继亮:《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1987—2007):政府理念诱发制度变迁的视角》,《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第11期。

[27] 郭将:《中国区域差距扩大与公平问题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的思考》,《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10期。

[28] 卢洪友、郑法川、贾莎:《前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区域经济差距》,《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5期。

[29] 张天舒、黄俊:《区域经济集中、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金融研究》2013年第2期。

[30]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278、373—374页。

[31] 刘伟、蔡志洲:《我国地区发展差异与经济高速增长持续能力——地区发展差异是提高反周期能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资源》,《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32] 魏后凯、邬晓霞:《我国区域政策的科学基础与基本导向》,《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2期。

[33]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促进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34] 邵帅、齐中英:《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35] 张红芳:《西部地区竞争优势刍议》,《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6] 刘颖琦、李学伟:《西部区域竞争优势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期。

[37] 参看本书第三章。

[38] [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多处使用了空间和区域这两个概念,作者力图使用“区域”去表述和区位相关的概念,用“空间”去表述和区域人口、经济、社会相关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