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之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我们的工作

与以往有关诺贝尔奖的论述相比,本研究更突出学理性和系统性。我们避免简单地就诺贝尔奖的来龙去脉、诺贝尔奖情结等进行讨论,尽管这样的讨论是必要的——我们在本书中对此做了足够的交代,但我们不想止步于此,我们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基于此,我们引进了诸多学科的概念和理论框架: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对作为一种科学奖励制度的诺贝尔奖做了分析;从符号学的视角,对诺贝尔奖从一个简单的私人奖项一步步被塑造成独一无二的世界级的奖项做了探讨;从文化史和科学史的视角,分析了中西方在对科学的理解和探索方面的异同。

当然,限于所掌握的资料,要穷尽关于诺贝尔奖的所有命题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工作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澄清国内对诺贝尔奖的刻板看法。历史的观点同样会帮助我们尽可能客观地认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恢宏、庄严而古典的颁奖礼,其严格的评奖程序等,都向我们展示了诺贝尔奖的完美的一面,让我们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但当我们随着一些学者进入诺贝尔奖尘封的历史档案,我们发现了诺贝尔奖的另一面。这一面绝对没有现在所展现的那样光鲜照人。在诺贝尔奖项设立之初,甚至连诺贝尔家族的族人,瑞典皇家科学院,包括很多的科学家,都对设立诺贝尔奖这个私人奖项充满了怀疑。而当这个奖项磕磕绊绊终于设立起来,又由于评奖委员会各委员的态度、对评选对象的筛选等爆出的“内幕”而令人惊心。不过,本书并不是要揭黑幕的,而是通过展示这段历史,意指诺贝尔奖的现在是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而形成的,并不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伟大设想直接转变为现实的童话故事。

第二,分析“诺贝尔奖效应”的形成机理和运作过程,特别是我们将通过对从诺贝尔奖的设立到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科学、文学和和平的最高奖励的过程的分析,来探讨诺贝尔奖符号效应的形成。这大致上涉及了科学、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多重影响。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给大家呈现一个更立体的诺贝尔奖,既有其成就与辉煌,也揭示其种种不足,甚至内幕,一定程度上恢复其本来面目。

第三,透过诺贝尔奖,特别是诺贝尔科学奖,我们来审视中国的科学奖励制度,进而讨论中国的教育和科研制度,特别是通过与一些科学发达的西方国家的对比,从历史的角度、观念的角度、科学政策的角度,以及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现状。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或许会更中肯一些。我们能够因此大致知晓目前中国科学的历史方位,从而为提出更实际的建议打下基础。

第四,我们希望在对“钱学森之问”做初步解答的基础上,在指出我国在教育科研方面的不足后,再通过与美国的历时性比较,来评价我国当前的教育和科研制度。这方面我们得出的是一个基本肯定的回答。

第五,对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进行分析。为什么会有诺贝尔奖情结?其原因有哪些,我们也会再进一层,尝试去反思著名的李约瑟问题。

第六,全书并未局限于全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探讨科学问题,还力图通过诺贝尔奖这个媒介,来探讨个人问题,探讨科学文化的问题。当科学的意识、观念和基本的思维方法为更多的人所知,为中国科学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也可以让社会,例如媒体、政府官员等减少对科学的无知,减少伪科学的泛滥,而最根本的,或许还是让个人拥有“仰望星空”的意识和可能。

最后说一下全书的结构和内容。

全书分三篇,包括导言和结语在内共计十五章,此外还有附录。

导言对全书的写作由来、研究主题、研究视角和基本观念,以及全书的写作框架、写作内容和结论等进行介绍说明。

第一篇“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三章。主要讨论三个问题,即什么是诺贝尔奖,哪些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多学科视角下对诺贝尔奖的分析。第一章介绍了诺贝尔奖设立的原因、奖项和规则,对诺贝尔和平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进行了讨论。第二章试图从多个视角,对诺贝尔奖进行考古式的探秘,特别分析了诺贝尔奖被艰难建构起来的过程;诺贝尔奖和政治,特别是和瑞典国家之间的关系;以爱因斯坦的物理诺贝尔奖为例探讨了诺贝尔奖在评选过程中的政治、私利和权谋;科学社会学视野下诺贝尔奖的功能和负功能。第三章就诺贝尔奖获得者做了统计分析,包括对诺贝尔奖获得者从国别、性别、年龄、获奖领域等进行分析,尝试归纳一些获奖者的规律性特征,以及不同奖项的获奖者的统计分析。

第二篇“国家的视野:诺贝尔奖的国别分析”包括七章,主要从国别的角度,分析几个主要的获得诺贝尔奖国家的教育、科研体制和科技政策等特征。第四章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分析了作为实力和标准的符号的诺贝尔奖,并对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评述。第五章到第十章分别对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含苏联)和日本等六个国家的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以及这些国家的人才培养、教育和科研制度、国家政策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三篇“诺贝尔奖和中国”包括三章,主要从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当前中国与诺贝尔科学奖之间的距离,以及如何认识中国科学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十一章主要从中国和诺贝尔奖的机缘,特别是数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文人轶事中,从当代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中,从莫言获奖的新闻报道和评价中讨论中国和诺贝尔奖的关系。第十二章则在第一篇和第二篇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的人才政策、教育模式、科研制度、学术交流等层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和诺贝尔奖之间的差距,尝试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如果说第十二章主要是在当代、共时比较的语境下批评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第十三章则从历时比较的角度,来反思如何认识和判断中国当前的科学发展。该章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讨论了中国科学的优势积累情况,讨论了国家政治背景下的中国科学政策的历史变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后科学主义的境遇和反科学的政治浪潮,通过中美的历时性对比,评价了中国的科学政策。本章的最后,就国人尽知的李约瑟问题进行了反思,意图改变中国诺贝尔奖情结的思想基础。

结语部分总结分析了应该如何看待诺贝尔奖,中国梦和科学梦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在科学文化教育发展方面应该秉持的态度和相应的政策建议,并讨论了科学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本书是就诺贝尔奖进行设问并展开研究的,而正如前文所示的,诺贝尔奖本身就牵涉到包括科学、国际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而诺贝尔奖和中国的关系则因为李约瑟问题和“钱学森之问”等越发显得庞杂,因此本书在内容的组织上以问题为核心进行写作,随着问题的变化主题也随之变化。本书整体而言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著作,毋宁说是一部关于诺贝尔奖的问题指南,涉及领域和学科很广,但这些广阔领域的知识在文中都只限于回答我们的问题,对这些领域和专业知识我们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这一点是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

虽然整本书都是聚焦于一个“小小”的奖励制度——诺贝尔奖,但显然我们有更大的写作抱负,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和就事论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研究越深入,我们越发发现写作的困难。因为我们要谈论诺贝尔奖的象征符号,要谈现在社会中政府、企业和科学之间的关系,要涉猎当今社会的科学主义和科学家的角色,也要了解中国现有的教育、科研体制形成的轨迹和路径依赖等,这样的任务不仅需要对整个科学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还需要研究者具备一位科学家、一位历史学家、一位社会学家,甚至一位经济学家的技能和知识。我们大抵上不得不用这些作为部分原因来替本书存在的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而辩护。在写作这篇写在最后却放在最前的导言时,我们比刚刚开始着手研究时更加明白,自己缺乏圆满完成这项充满意义的工作所需要的见识、学养和精力。


[1] 赵鑫珊:《我们能否贡献一个爱因斯坦》,《文汇报》1984年12月21日。

[2] “中科院院士:10年后诺贝尔奖在中国出现将成常态”,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3/0930/c369609-23085809.html。

[3] [美]罗伯特·马克·弗里德曼:《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杨建军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4] 同上书,第1页。

[5] 周林东:《谁将能成为中国的“汤川秀树”?》,载陈其荣等主编《理性与情结——世纪诺贝尔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6] 例如,栾建军:《中国人谁将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与中国的获奖之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陈洪、吕淑琴:《诺贝尔奖得主的哲学思考:纪念诺贝尔奖颁发110周年》,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吕淑琴、陈洪、李雨民:《诺贝尔奖的启示》,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南方周末》编:《一本书读懂诺贝尔奖》,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年版;杨建邺、陈珩:《啊,还有这样的事?——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杨真真:《攻错:诺贝尔奖华裔科学家在美英学到了什么》,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许光明:《摘冠之谜——诺贝尔奖100年统计与分析》,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陈其荣、袁闯、陈积芳主编:《理性与情结——世纪诺贝尔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凌永乐:《话诺贝尔奖》(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余玮、吴志菲:《中国诺贝尔》,团结出版社2012年版;杨建邺主编:《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词典》,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顾家山主编:《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李臻:《诺贝尔奖得主的大学时代》,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7]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世界竞争力年鉴》每年对世界各国的竞争力进行排名。其排名的指标包括四大类:经济表现79项(具体包括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价格);政府效率72项(包括公共财政、财政政策、制度框架、商务法律、社会框架);企业效率71项(包括生产力和效率、劳动力市场、企业融资、管理实践、行为和价值观);基础设施101项(包括基本基础设施、技术基础设施、科学基础设施、健康与环境、教育)。在基础设施大指标下有101个小指标,其中科学基础设施指标为23个,包括R&D总经费、R&D总经费占GDP比例、人均R&D经费、企业R&D经费、企业R&D经费占GDP比例、全国R&D人数、每千人R&D人数、企业R&D人数、企业每千人R&D人数、科学学位获得人数的比例、科学论文的数量、诺贝尔奖获奖数、人均诺贝尔奖获奖数、专利申请数量、常住居民授权专利数量、有效专利数量、专利生产率、科学研究水平、国家对研究人员和科学家的吸引力、科学研究的法规、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在大学和企业间的转移和创新能力等。我们注意到,在这23个指标中,诺贝尔奖占了两项,分别是诺贝尔奖获奖数和人均诺贝尔奖获奖数,占全部科学基础设施约十分之一的份额。这足以说明诺贝尔奖的获得已经不再是科学家或者作家等个人的事,而是直接牵涉到整个国家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世界竞争力的排名情况。

[8]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