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础能力的基础:认证与国家基本制度建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二

何包钢

我至今还未见过欧树军博士。去年他曾寄来他的书稿,我提了一些建议。今年他把正式稿寄给我,并请我写个序,我欣然答应了。这主要是,我想利用写序的机会,逼自己把他的书稿认真读一遍。因此,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以写学习报告的方式,或西方书评的方式来写这篇“序”。

去年我曾建议欧博士回应一下自由主义对认证政治沦为国家监控手段的批评。欧树军做了很好的回应。他淡化了对认证政治的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凸显了对认证政治研究的科学性。他更做了很好的学术梳理,他强调认证是对社会事实的收集、储存和分类、处理。监控需要认证,但认证并不等同于监控。认证在学理上有自己自身的内在逻辑,知识类型,特征属性,制度形式及其政治内涵。将认证简单地归之于监控,无法真正揭示认证自身在税收、福利与监管等国家基本制度上的作用。欧树军跳出了简单的意识形态框架,把认证作为一门政治科学的对象。该书是追求和建构一个严谨的政治科学的典型:他深入人类历史,从比较政治的角度,分析各种不同认证政治的形成和发展,该书确实做到了休谟所说的“政治可以回归一门科学”。

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此书的一大优点。书中的导言,以山体滑坡灾害为例,说明了认证之于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全书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历史事实、人类经验,使人非常容易理解抽象的理论。另一方面,欧博士又有高度的理论抽象能力,特别是分析哲学的技术手段。第一章,他分辨了认证不是什么,认证又是什么,他确认了认证知识的五个要素,即关于人、财、物、行、事的知识。然后他讨论了衡量事实可靠性和规范统一性的具体指标;并根据事实和规范两个维度的强弱差异,发展出认证能力的四个基本类型。他指出,不论西方还是东方,不论前现代农业国家还是现代工业化国家,也不论古代认证还是现代认证,不论身份认证、财产认证还是福利认证、社会经济认证,最大限度地降低直至消除认证对象的不可认证性、不可识别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治理性,建立抑或增强认证对象的可认证性、可识别性、确定性和可治理性,都是国家认证努力的基本目的,也是认证的逻辑终点。

此书在国家基础能力研究上做出了新的贡献。Michael Mann区分了两种国家基础权力:专制权力和基础权力。专制权力是政府无须与市民社会进行协商就可实施的权力,基础权力是指政府能深入市民社会,并能合理贯彻其政治决定的能力。王绍光把Mann的国家基础权力作了进一步的梳理和细分,指出有八种国家基础能力:认证能力、强制能力、汲取能力、濡化能力、监管能力、统领能力、再分配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欧树军的贡献在于,他强调国家认证能力是国家基础能力的基础,国家的强制、汲取、监管、再分配等功能都离不开认证。他用充分的历史事实和国家制度的逻辑发展来说明这一点。我同意他的这种分析和观点。

去年我翻读欧博士的书稿,第一直觉告诉我,这将是政治与公共管理的必读书之一。今年我更加深了这一判断。该书第三编从不同角度详细论述为什么税收、再分配和监管都需要认证。该书的最大优点在于从细节的数据和事实看治理,又从治理的视角强调认证的必要性。这是任何一个与公共管理相关的官员和学者都必须了解的事情。因此,此书确实是政治与公共管理的一本必读参考书。

最后,我想就进一步研究认证政治提几点建议。第一,该书的一个优点在于追溯了中国历史中的认证政治,并以“曾经先行,一度落后,并不意味着未来就一定黯淡无关”这句总结语结束全书。我同意他的判断,未来,中国大有可能在认证政治上做出巨大的贡献。但美中不足的是,如何从理论上认真对待中国历史上的认证政治,建构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论分析框架,由此进一步指出当代西方主流学术中对认证政治研究的不足,指出中国历史中曾经先行的认证政治仍然有当代价值。我未看到本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欧博士将来做出努力。

第二,该书对国际关系或全球治理视角下的认证政治讨论得不够多。当然,这在情理之中,因为该书是研究国家能力的基础理论著作。但是,近十几年中美关于贸易数字和商品加工值计算方式的不同看法,都说明今天认证政治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也许欧树军未来的作品会对此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此书花了相当篇幅强调认证的重要性,由此也多多少少涉及怎么样使认证尽可能靠近真实性和可靠性。书中不少地方都谈到认证政治中的要害问题:即相关利益方常常隐埋真实情况。古希腊的公餐礼、取洁礼,中世纪英国的末日审判调查和十户联保制,西方发端于罗马教会的生命登记直至近现代的各类家户、财产、社会、经济普查,以及从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从领主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变,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变法改制、革故鼎新,无不牵涉这一认证政治的至大利害问题。如何在认证政治中尽可能获取真实的资料,以最小的成本,运用技术化手段来处理大量信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减少可能存在的漏洞,这是现代政治与公共管理中实在的基本治理问题。这需专论细述。

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2012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