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到底属于哪一个“马家”
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基调,说他宣扬了马尔萨斯观点,是中国的马尔萨斯。有一张大字报更醒目:“马寅初先生究竟属于哪一个马家”。尽管“马家”一说并不科学,因为马克思和马尔萨斯,谁都不姓马。但依据中国人的习惯叫法,不妨把他们称为两个“马家”。我们认为,为马寅初先生翻案,中心的问题是为他的新人口论平反,彻底摘掉马尔萨斯主义的帽子。
马寅初先生的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绝不属于马尔萨斯那一家,而属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家。他根据调查得来的材料,一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把人口不断迅速增长说成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教条,分析了我国人口增殖过快同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主要是:(1)同加速资金积累之间的矛盾。“我国最大的矛盾是人口增加得太快,而资金积累似乎太慢。”“我国过多的人口,就拖住了我们高速度工业化的后腿,使我们不能大踏步前进。”(2)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要提高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就要大力地积累资金,加强每个工人的技术装备,同时还要控制人口,因为如人口增殖任其自流,资金很难迅速地积累。”农业“每人平均分得的耕地,已自一九五三年的二亩八分降至一九五五年的二亩七分”。(3)同提高人民生活之间的矛盾。“现在粮食紧张,猪肉紧张,布票对折使用,煤也不够烧,这一切都牵连着人口众多的问题。”(4)同科学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受现有工业水平和国家财力的限制,还不能完全满足开展研究的要求,欲达到这个目的,唯有加速积累资金,一面努力控制人口,不让人口的增殖拖住科学研究前进的后腿。”
那么,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这些矛盾,控制人口增殖呢?马寅初先生提出:“第一步要依靠普遍宣传”,大力宣传计划生育的好处,大力破除宗嗣继承观念,破除“早生贵子”、“五世其昌”等封建思想。其次,“俟宣传工作收到一定的效果以后,再行修改婚姻法”,实行晚婚,“大概男子二十五岁,女子二十三岁结婚是比较适当的”。再次,“如婚姻法修改之后,控制人口的力量还不够大,自应辅之以更严厉更有效的行政力量”,主张生两个孩子的有奖,生三个孩子的要征税,生四个孩子的要征重税,以征来的税金作奖金,国家财政不进不出。
以上就是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主张。然而就是这些内容和主张,在当时却被说成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仇视劳动人民”,扣上一顶马尔萨斯主义的大帽子。理由是他把人看成了消费者,没有首先看成生产者,是“见口不见手”。按照“人手论”,就应该是人口越多,劳动力就越多,生产也越多,积累越多,发展越快,因而人口越多越好,据说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口观。为此有的人还曾动议:应该将“人口”改成“人手”,似乎“人口”一词本身就包含马尔萨斯主义的味道。这些“逻辑”在今天看来未免使人哑然失笑,可是在当时简直是一种流行的权威的观点哩!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数量、密度、发展速度虽然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斯大林指出:人口的增长对社会的发展有影响,它促进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马寅初先生明确提出我国人口发展已经同积累、消费以及科学等的发展不相适应,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发展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者延缓作用的理论,同马尔萨斯主义风马牛不相及。
马寅初先生适时地提出提高人口质量,提出中国各阶层人口“都要提高知识水平”,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他把人口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说明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他说:“但在一穷二白的中国,资金少,人口多,把人民组织起来,利用它作为一种资源,不是没有好处的,但不要忘记亦有人多的坏处。人多固然是一个极大的资源,但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我的新人口论主张保留它的好处,去掉它的坏处;保全这个大资源,但去掉这个大负担。方法是提高人口的质量,控制人口的数量。”马老这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寥寥数语把他的新人口论展示得清清楚楚,也从积极的角度概括了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方向。马寅初先生为使人们真正理解他的新人口论,不致产生误解,常常把他的理论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加以比较,说明二者的根本不同,并对马尔萨斯主义作了相当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没想到,这样一来,反到“授人以柄”,说他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假批判、真拍卖”,“地地道道的马尔萨斯主义者。”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实,只要不抱偏见,应该说马寅初先生对马尔萨斯是作了认真批判的。他指出,“马尔萨斯写人口论的本意,就在于从理论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政府”;他指出,人口按几何级数和食物按算术级数增加是早已“破了产”的,并用新中国成立后生产飞速发展的事实加以有力驳斥;他指出,马尔萨斯主张用战争、瘟疫、饥饿等手段来消灭现有人口,因而是非常反动的,等等。既然这样,为什么硬把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和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中间用等号连接起来呢?对此,马老气愤地说:“有人称我为马尔萨斯主义者,我则称他们为教条主义者,反列宁主义者”。对于那种闭着眼睛不看事实的人,专门打棍子、扣帽子的人,恐怕也只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