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隋本缘部汉译佛经定中结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定中结构研究现状

无论是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定中结构始终是语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学者们对它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这从人们对它的称名以及研究历史的分期中就可以看出。[6]语法学史上,定语出现过“偏次、附加成分、加语、修饰语”等称名,中心语出现过“正次、端语、中心词”等称名。[7]李绍群(2003)把近百年来现代汉语修饰语的研究历史分为萌芽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明确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成熟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深入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她把传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一、修饰语的地位之争。认为修饰语不是附属品。二、修饰语的次序问题上的分歧。(一)修饰语能否易位。这方面存在对立的观点。(二)多项修饰语的次序。其中有关多项定语顺序的主要观点有:1.带“的”的定语一般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2.如果几个定语都不带“的”,一般的次序是:领属>数量词>形容词>名词;3.如果几个定语都带“的”,一般的顺序是:领属>主谓结构>动词性结构>形容词性结构>名词性词语。李绍群(2003)认为“现代汉语修饰语研究的新突破和新特征主要表现在:抓住修饰语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依存的关系,运用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她觉得,目前修饰语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把修饰语和语用平面相结合一直是薄弱环节,二是就事论事的和浅层次的重复研究不少。赵世举(2000)专门讨论了古代汉语定中结构研究的状况,分为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两段。着重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有进行断代抽样描写定中结构状态的;有对某一类词作定语的情况进行专书调查研究的;有对古汉语定中结构某一格式进行研究的;有研究古汉语定中结构成分省代的;更多的则是研究与古汉语定中结构有关的疑难问题的,例如定语后置问题、主谓间加“之”的结构问题、所字结构问题等。他认为以往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表现在:第一,内容不甚全面,主要关注一些所谓特殊现象;第二,方法和角度比较单一;第三,语料混杂;第四,宏观研究不足,少见多角度、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微观研究薄弱,少有“解剖麻雀”性的工作。

有了李绍群(2003)和赵世举(2000)的综述,节省了笔者的很多工夫。这里,主要补充一些最新的(指1998年以来的)成果。而且李绍群(2003)是综述修饰语的,对定中结构的细部可能有所不及。

一 现代汉语方面的研究

(一)以认知和语言类型学为主的研究

当今汉语语法研究的最新动向是重视语义、功能的分析,重视对语言规律的解释。这种动向反映到定中结构的研究中,就是新近有不少认知角度的研究成果。今择要介绍如下。

张敏是较早把认知语言学介绍到汉语学界并为之努力实践的学者之一,他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就是这样一部著作。这部书首先系统介绍了认知语言学派的理论基础、观点方法和研究现状,接着用认知语法的一些中心概念、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对汉语定中之间“的”字的隐现规律进行了精细的个案研究。张敏认为,从“的”字隐现的问题中观察得出的规律实际上反映了汉语名词短语的一条非常基本的结构原则,它可以串起与名词短语相关的诸如定语与中心语的选择限制、多项定语的相对语序等一系列问题。张敏所指的这条规则就是距离象似动因,这正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概括。

《现代汉语定语的语序认知研究》是崔应贤等人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终期成果,正如书名所示,是采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语序切入来全面描写定语的。该书把现代汉语定语分为递加式、并列式和递归式三类,在这三种语序类型里边,蕴含着时间原则、意识迁移原则和语义重心原则三种制衡机制,总体上呈现出客观的自然语序状态占主导,主观的逻辑语序状态稍弱的情势。当然,就连该书作者也承认这里边具体的情况还很复杂,所有的规律都还只是带倾向性的。该书还声称它所持的“认知思维方式动因”与“距离象似动因”在多项定语语序问题上理论解释的不同之处在于:认知思维方式动因是由前往后推,而距离象似动因则是依据定中关联的紧密程度由后往前推;距离象似动因理论中规律的总结即便是正确的,也应该算是偶合,并非这种语序规则的制导因素。当然,由于这本书重在“作”而不重在“述”,“并不追求内容章法上的完整一致”,所以全书对有关问题论述的完整性稍嫌不够,再加上书成众手,各人表述的清晰程度也有差别。有的问题倒是崔应贤(2004)的另一本著作《现代汉语语法学习与研究入门》的有关章节(比如第十二讲“语序问题”)阐述得更清楚。

袁毓林(1999)《定语顺序的认知解释及其理论蕴涵》一文称:在语序的认知研究方面,国外学者较多地用临摹性作为解释的核心概念。其中例如,基于临摹性的语义接近原则——语义联系越紧密的成分越靠近中心语。这种语序原则的解释力很强,但语义接近的程度缺少一种量化的指标,因而是不可证伪的,并且在实际使用中也鲜有可操作性。有鉴于此,他提出了信息量原则,论证了“信息量小的定语>信息量大的定语”这一规律。袁毓林在此前的《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的”字结构的称代规则和“的”字的语法语义功能》一文里提出谓词隐含的观点,也很有影响。

刘宁生(1995)《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汉语中存在着一个可以被称作“参照物先于目的物”的原则,由此也决定了“修饰语”位于“中心语”之前的语序一致性。当然验之以更广泛的汉语实例,这一原则也碰到难以解释的情况。沈家煊认知方面的名篇《“有界”与“无界”》中也涉及了定中结构方面的问题。

濮明明、梁维亚(2004)《从认知角度看现代汉语定语从句的表达形式》一文通过对实际语料的观察来讨论定语从句各种类型在篇章中的分布频率,同时对这些分布现象提供了较为有力的分析和解释。该文的分析方法是有意义的,只是语料方面有所欠缺。

刘丹青(2012)主编的《名词性短语的类型学研究》一书是由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名词性短语句法结构的类型比较”的部分研究成果,由系列论文组成。针对以往名词性短语的研究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看显得基础相对薄弱之状况,该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对比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境内语言尤其是汉语(包括方言)的名词性短语开展了大规模的系统考察。它选取语序类型、关系从句定语标记类型、指示词及相关组合、量词及相关组合等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该课题组成员撰写的与这些重点选题相对应的专著或博士学位论文有唐正大(2005)的《汉语关系从句的类型学研究》、李云兵(2008)的《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序类型研究》和陈玉洁(2010)的《汉语指示词的类型学研究》等。

(二)以传统方法为主的研究

针对目前认知研究比较时髦的现状,陆俭明告诫我们,要防止乱贴标签的做法。[8]对一切被历史证明了的有价值的传统研究方法我们都不能轻视,因为任何的新潮都终将有成为传统的一天。以下对以传统方法(这里的传统方法暂指不是以认知为主的方法)为主的研究进行小结。

1.语序方面

回顾汉语定语语序的研究历程,有几部(篇)论著应该提及,那就是刘月华等(198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陆丙甫(1988)《定语的外延性、内涵性和称谓性及其顺序》、马庆株(1995)《多重定名结构中形容词的类别和次序》,它们都着重从语义结构类型角度讨论了定语内部的语序问题,成为后来该研究领域必备的参考文献。这方面后续的研究成果有景晓君《现代汉语多项定语语序问题研究》(《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等。其中,陈建军《多项定中结构中名词性定语的次序问题》(《语文学刊》2006年第2期)、周丽颖《从形名结合方式看多项单音形容词的连用次序》(《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徐建华《单音形容词定语连用的语序规则》(《吉林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则从作多项定语词语的词性角度做了细分;方希《黏合式多重定名结构的语序》(《语言学论丛》第25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叶华龙《现代汉语粘合式区别词定语语序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又根据是否带“的”区别了组合式定语和粘合式定语。因为数量定语往往处于多项定语中的分界线位置,地位特殊,唐翠菊《数量词在多层定名结构中的位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探讨的正是这方面的情况。总体看,这些论文呈现出分类细致的特点。相比较而言,程书秋(2013)的专著《现代汉语多项式定中短语优先序列研究》涉猎较为全面,是由其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主要从语义层面入手考察多项式定中短语中“的”字的隐现规律和多项定语的语序两个问题。该书通篇以封闭性的统计为立论基础,尝试建立一个有统计数据做支撑的、完全以定语语义类别为基础的现代汉语多项定语“优势语序”序列,这可以说是当前现代汉语多项定语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总之,对定中结构的多项定语的排序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词性序列到语义类型序列,再到认知与语言类型界面的过程。透过汉语中这一局部问题的研究,反映出整个语法学正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2.短语或格式方面

为明晰起见,可以从词性角度对这些短语或格式进行标注:

(1)名+(的)+名

此类论文有李绍群《现代汉语“名1+(的)+名2”定中结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周日安《名名组合的句法语义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彭兰玉《“N1的N2”中的非典型性定语》(《湖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等。甚至还有专家研究了如“木头桌子质量、羊皮领子大衣、北大数学老师、土壤钾盐含量”这类由三项名词语连用形成的短语(参看陆俭明,2013:80—81)。要想取得此类词语串,最方便的手段是利用计算机从已标注好的语料库中提取。陆俭明(2013)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给我们以理论上的启示,那就是利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汉语短语也自有其不足之处,必须有更为开阔的理论视野,吸纳更加多样的研究方法。萧国政、郭婷婷、胡惮《汉语名词短语的IC结构类型及其分析原则》(载崔显军主编《纪念〈语法修辞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讨论了对含有多个结构层次的名词短语进行层次分析时遭遇到的歧解问题,发人所未发,也是一篇颇见功力的好文章。

(2)名+(的)+动

此类论文有唐昱《现代汉语名动式偏正结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章婧《现代汉语定中NV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等。因为现代汉语中自然条件下的“名词+动词”的组合内部可能存在多种结构关系,所以刘慧清《“名词+动词”词语串构成定中式短语的内部限制条件》(《语言研究》2007年第1期)一文就显得很有必要。在现代汉语中,关于“N的V”问题一直争议不断,牵涉名物化、向心结构、汉语欧化等。与该课题有关的代表性的论著有:詹卫东《关于“NP+的+VP”偏正结构》(《汉语学习》1998年第2期)、陆俭明《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中国语文》2003年第5期)、金婷婷《定中结构“名词+的+谓词”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王冬梅《“N的V”构式与谓语动词的选择》(《海外华文教育》2010年第2期)等。詹卫东《“NP+的+VP”偏正结构在组句谋篇中的特点》(《语文研究》1998年第1期)更是将这一论题置于语篇中进行考察。

(3)动+名

尹世超就这一论题发表了《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动词的类》(《语法研究和探索》第11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和《动词直接作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类》(《语文研究》2002年第2期)两篇论文。又是因为现代汉语中自然条件下的“动词+名词”的组合内部可能存在多种结构关系,所以刘春卉《“动+名”偏正结构形成原因的考察》(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就显得很有必要。更有多位学者从歧义角度对这一论题进行了研究,如:王玲玲《汉语述宾/偏正结构的歧义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刘春卉《与偏正短语“V+N”相关的歧义结构》(《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王玲玲《汉语述宾/偏正短语的意义优选和歧义度考察》(《汉语学习》2010年第4期)等。

(4)形+名

这方面的论文相对较少,有李永《AN1N2定中结构的类型分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等。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针对这类短语或词语串研究得较为系统和齐备的有齐沪扬等(2004)的《与名词动词相关的短语研究》,这部著作集中讨论了由名词和动词构成的六种类型的短语,其中前五种即偏正式“N+V”短语,定中式“V+N”和“V的N”短语,“N1+(的)+N2”短语,“N+的+V”短语都属于定中结构。该书从韵律、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详细描述了名词与动词之间的选择关系,提出了鉴别歧义的规则,有不少创获。

3.语义方面

着眼于整个儿定中结构来分析其内部语义关系的论文有刘佳《现代汉语定中结构语义关系分析》(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等。单从定语一方面看,又可分为领属类与属性类两种,相关的论文有孙道功《名核结构的属性语义关系模式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等。重在分析定语语义的文章有杨淑芳《定语语义分析》(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孟燕《定语的语义、语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等,方希《有定与向心结构的语序》(《语文研究》1999年第1期)讨论了定中结构里多项定语的语义信息问题。语义分析方面也出现过反思性质的文章,周国光《现代汉语的语义属性系统》(《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对用格语法和语义格系统来分析定中结构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尝试在分析定中结构时建立现代汉语的语义属性系统。

语义分析中有一块内容是语义指向,这方面代表性的文章有:陈鸿瑶《谓词性定语语义指向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蒋静忠《形容词作定语语义指向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王汝芹《体词性定语的语义指向探析》(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孙超《定语语义指向的异指研究综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等,它们也都各有专攻。个别文章讨论了定中结构的指称,如赵世举《关于定中结构的指称问题》(《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

4.语音方面

吕叔湘曾指出,词语在音节数目上的单、双会影响到其所构成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王洪君(2001)《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马云霞《定中结构中的跨层音步》(《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讨论了定中结构内部音节构成情况及其对语法结构类型的影响。其他如刘雪妍《名词性定中结构三音节词“N双+N单”与“N单+N双”的比较分析》(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邱薇《粘合式定中结构“N双+V双”的整合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匡腊英《“V双+ N单”的性质及表示偏正关系的优势》[《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等虽然研究的重心不在于语音方面,但从选题看,都注意到了组成定中结构词语的音节单双问题,这无疑有助于深化对汉语语法规律的认识。

5.其他

其他比较集中的议题有:(1)定语标记“的”的隐现。相关论文有:王光全和柳英绿《定中结构中“的”字的隐现规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徐阳春《“的”字隐现的制约因素》(《修辞学习》2003年第2期)、王远杰《定语标记“的”的隐现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其中讨论单项定语与“的”字关系的有:李振中《单项定语的性质与“的”字的隐现》(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钟桦《单项定语的性质与“的”字的隐现》(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王利峰《现代汉语双音形容词定语后“的”字隐现的定量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李春雨《动词性词语作定语与“的”字的隐显》(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而讨论多项定语与“的”字关系的有:谢成名《多项定语定中结构中“的”字隐现规律考察》(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王远杰《再探多项定语“的”的隐现》(《中国语文》2008年第3期)、雷友芳《多项定语与“的”字隐现的定量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张丽萍和应学凤《现代汉语定名粘合结构的生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年第1期]、应学凤《现代汉语定中黏合结构研究综论》(《励耘语言学刊》2014年第2期),两篇论文虽然题目是有关定中黏合结构的,但换一个角度看其实也是定语后边带不带“的”的问题。(2)定语的移位与否。如:丁邦新《论汉语方言中“中心语—修饰语”的反常词序问题》(《方言》2000年第3期)认为汉语方言中并没有“中心语—修饰语”的反常词序现象,王洪君《“逆序定中”辨析》(《汉语学习》1999年第2期)也认为所谓的“逆序定中”是不存在的。相关论文还有温锁林和雒自清《定语的移位》(《山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柯航《汉语单音节定语移位的语义制约》(《中国语文》2011年第5期)、应学凤《汉语单音节定语移位问题研究述评》(《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3)从语体的角度看定中结构,尤其是文艺语体中那些搭配超常的定中结构。相关文章有杨旭《艺术语体与科学语体定中短语差异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李华《余秋雨散文定中结构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辛灼明《现代汉语定中短语超常搭配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曹敏和杨文全《“定+中”超常组合语用理据探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彭兰玉《特殊“定-中”的构成分析》(《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这些文章显示了将语法与修辞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努力。也有文章借鉴认知语法的观点开辟了研究新路,如赵越《比喻性“N1的N2”定中结构的认知阐释》(《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等。(4)汉语教学方面。论文较少,如:景美《初中生汉语书面表达定中结构偏误考察及教学对策》(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二 古代汉语方面的研究

与现代汉语中的热闹情形相比,古汉语的定中结构的研究就显得较为冷清。基本上还是赵世举(2000)综述过的情况,论文不多,且大都集中在定语后置与定语替代中心语之类问题上,如:多洛肯等《定语后置刍论》(《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刘忠华《简论古代汉语“定语后置”问题》(《江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孟昭水《论古代汉语的定语后置》(《岱宗学刊》2005年第1期)、吴泽顺《古汉语语法中的兼代现象》(《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2006年第1期的《语文研究》杂志发表了石毓智、江轶的《古汉语中后置关系从句的成因与功能》一文,它阐明了汉语语法史中的某些和谐与不和谐现象互变的规律,从一个角度揭示了语法系统发展的特点。当然也有少数论文涉足其他方面,如陈坤德《略论古代汉语定中同一结构》(《语文研究》1998年第3期)、章也和任晓彤《试论汉语中的“N+的+V”结构和“N+之+V”结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等。值得特别介绍的是赵世举(2000)《〈孟子〉定中结构三平面研究》一书,它把三个平面的学说引进了上古汉语语法研究中,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孟子》定中结构进行了穷尽性的分析,补正了学术界的一些观点,尤其对古汉语语法研究有着方法论上的启示。笔者以为该书中最突出的地方是分析语义时运用了新的方法,比如,对于定中结构的语义关系,不是仅就定语这一面分类,而是在给中心语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意义类型的中心语对定语作语义关系分类;又如,分析定语的语义关系不局限于“定·中”框架,创造性地运用配价理论,从“指向”“指域”“指量”三方面详细地描写了定语的语义指向。当然,该书所运用的这些方法未必都能为大家所认可。[9]怎样使现代语言学理论与古汉语的语言实际相结合,探索未有穷期。对《孟子》定中结构做过研究的还有邱斌,他的两篇论文《从定语的性质看〈孟子〉定心结构中“之”的隐现》《从音节多少看〈孟子〉定心结构中“之”的隐现》分别发表于《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和2005年第1期。值得欣喜的是,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批研究古代专书定中结构的学位论文,按时间先后次序排列如下:郑路《〈庄子〉的名·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王传东《今文〈尚书〉定中短语研究》(扬州大学,2009年)、冯燕春《〈潜夫论〉定中结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郭霞《〈商君书〉定语研究》(西南大学,2012年)、王洋河《〈庄子〉定中短语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等。还有一些研究专书定中结构方面的论文是以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如甘斐哲和邱凌《〈庄子〉形容词作定语情况考察》(《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王珏《〈晏子春秋〉中定中结构“之”句考察》(《语文知识》2009年第3期)等。

另有一些研究汉语语序发展历史的专著也牵涉定语语序问题,如张赪《汉语语序的历史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刘海平《汉代至隋唐汉语语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等。

作为古汉语中一类特殊的语料,佛经的语法研究比起词汇研究来,成果要少得多。佛经语法研究论文中,笔者发现与定中结构或定语直接相关的有:崔善熙《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与敦煌本〈维摩诘经讲经文〉的“之”字偏正结构用法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许剑宇《〈佛本行集经〉定中结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何继军《〈祖堂集〉代词数量词定语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余梅《〈坛经〉偏正结构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研究类乎定语标记的文章有曹广顺《〈佛本行集经〉中的“许”和“者”》(《中国语文》1999年第6期)、冯赫《汉译佛经领属关系词“所/许”的来源与形成》(《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1期)等。

总结回顾汉语定中结构研究的进程,我们认为,对汉语史的各个历史时期用力不均,对不同历史时期间的关联注意不够,这是当前定中结构研究中的弱项,亟待加强。等到有了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专书专题研究的基础,那么,可以展望的是,断代的、跨代的直至通史性的定中结构研究将是未来必然要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