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商人:各地商人性格特征与经商技巧全记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章 四川商人

针对四川人不愿经商的心态,与他们做生意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上门,充分利用四川人的巨大消费市场,创造商机。

四川人很少干损人利己的事。

生意场上的四川人视信誉为生命。

生意场上,四川人也是一副谦谦君子风度。和四川人做生意,在挣钱的情况下,虽说清楚道理,不可赤裸裸地谈钱而不顾他人的利益。他们讲道理,讲道德,不愿伤害别人。

1.利用他们不愿经商的心态,主动上门

可能受盆地的影响,四川人与生俱来有一种盆地意识,他们是一群不爱经商,缺乏商业意识的人,他们常陶醉于“谷满仓,酒满缸”的生活,只要日子好过,他们是不愿冒险经商的。

四川民谚说:“生意钱六十年(指一代),种田钱万万年”,“多样味道不如盐,千样行业不如田”,意思即种田为上,工商为下,直至今日,四川人仍是不爱经商,缺乏商业意识。

从地理上讲,四川盆地是个很完整的地理单元,人们曾形象地把四川盆地比喻成一个“宽边加厚,微微倾斜的大澡盆”,这个大澡盆的边际由一系列大山构成,它西有青藏高原,东有长江三峡,北有秦岭巴山,南有云贵高原。四面的高山,像巨大的盆壁,千百年来无情地阻隔着四川人与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使四川与外界难以沟通。因此,四川人自古难以外出,至今仍处四塞之地。

但是,这块盆地又是一个先天的幸运儿,盆地内气候温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拥有很强自给自足,自我循环的经济能力。因此,自古以来,尽管四川远离我国历代多在北方的政治中心,例如,长安、洛阳、北京等,但是,它依托着封闭的盆地和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条件,仍然能够成为我国历史上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孕育出可与中原文明争辉的巴蜀文明,成为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温床,而偏安于西南一隅。

封闭加富庶的自然条件,给生活在这里的世世代代的四川人带来了相对的富足和安宁,也在他们的观念中留下了厚道的自足感和保守的意识沉淀。

因此,四川人不仅难以外出经商,也不必外出经商,中国儒家思想一落户到此,就找到极相适宜的土壤,落地生根,与儒家思想相对相承的道家传统也长久影响着四川人。

小农思想,自给自足式的生产方式,还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四川人,重视农业,农为本,工商为末,重视和谐,讲求中庸之道,不善商贾,不愿竞争,这仍是今天一些四川人的观念。

所以,四川人没有商业传统,从前四川人强调“千行万行,庄稼为王”。今天,那些在盆地外发了财的四川人也喜欢回来置房享乐。

某社会学学者对四川广汉县100名在广东打工的青年调查表明,当问及今后的打算时,50%的人回答想回家结婚生孩子,40%的人想挣够了钱回家做点小买卖,仅有不到10%的人想继续在外面闯。

这还仅是在对外出的四川人的调查,对在家的四川人进行调查,这个比例将会出现更加趋向于内稳的答案。

因为缺乏开拓精神,缺乏冒险闯劲,四川人知足常乐,他们常陶醉于“谷满仓,酒满缸”的生活,只要日子过得去,他们不愿也不急于寻找各种致富门道。

在改革开放后,四川人虽然终于出川了,也产生了一批商人、企业家,但绝大多数四川人仍恋着本乡本土,只有极少数人敢闯敢干,而在目前,外出的四川人多是打工仔或打工妹,做老板的是少得可怜,以至于有人说:“四川人没有做老板的相,只配做打工仔。”

针对四川人不愿经商的心态,与他们做生意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上门,充分利用四川人的巨大消费市场,创造商机。要做到这点,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步骤:

(1)及时把握机遇,迅速决策打入四川市场。

(2)注意四川的市场调研,选择好一个好的突破口,即做什么生意,从什么方面首先入手。

(3)迅速把生意做上门,注意保质保量。

(4)重视市场信息,把握市场战机。

(5)及时调整经商方法,力求符合四川人的消费习惯和心态。

2.利用其资源优势

四川人无大气魄,四川商人也难成大气候。

这点在四川省是资源大省而非经济强省方面得到了充分表现。四川堪称资源大省,但在保护、开发、利用方面,远远落在其他省的后面。这也正是在四川做生意时值得大做文章的一笔。

在地理上看,四川地域辽阔,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就植物资源来讲,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裸子植物居全国第一位,被子植物居全国第二位。四川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仅脊椎动物即有1100余种,占全国的40%。其中,鸟类572种,兽类185种,约为全国的一半。矿产资源方面,有28种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其中,钡、钛、钴、锶、镓、芒硝、光学萤石、水泥灰岩等10余种,位居全国之首,铁、锰、铝、云母、石棉、硫铁矿等12种名列第二,磷、钾盐等也在国内居重要地位。四川全省有大小河流1300条,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267条。全省水力资源蕴藏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居全国首位。

但是,四川资源利用率却极低,为人惊叹。

还有四川是全国旅游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无论是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都称得上得天独厚。雄秀的名山大川,众多的文物古迹,浓郁的风土人情,组成了遍布全省的富有魅力的一个个旅游区。

但是,天生丽质的巴蜀山水开发程度很低。

1978年以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天府旅游业有了很大改观。1992年,全省共接待海外旅游者38.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6889.7万美元,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第9位和第11位;接待国内游客3200万人次,回笼人民币19亿元,均比上年增长18%以上。

但是,四川人的旅游资源开发得还远远不够,“产业”与资源相比,潜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一些本应该到手的收入流失了。

四川农牧业有悠久的历史,牲畜品种资源丰富。国家已颁布“内江猪”国家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国家标准的猪种;“荣昌猪”已推广到全省90多个县和全国20多个省区;“成华猪”也被列为优良畜禽品种。

四川养猪生产从1977年开始恢复以来,川猪18年来保持连续增长。1995年,突破7000万头,占世界生猪产量的十四分之一。但四川抓生猪,仅限于出售活猪,收点屠宰税。有人津津乐道地算过这样一笔账:一头猪如果屠宰费4元,税费27元,27乘7000万,就可为财政增加将近19亿元的收入。这固然是一笔收入,但却是一笔小收入。

生猪的深加工才是把养猪业推上一个台阶的创收项目。但是,在生猪深加工方面,四川已落后在同是养猪大省的河南省后面。其中,河南的春都集团就在这方面大尝了甜头。

与四川在养猪方面算计小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河南省,他们在生猪深加工方面,大做文章。自从会蹦会跳的洛阳“春都”火腿肠在中央电视台亮相后,春都集团把生猪供应基地建在了四川。洛阳春都食品集团、漯河双汇、郑州郑荣三大火腿肠加工企业的产品,已占据全国80%的份额。

因为四川丰富的资源和利用开发率低的现状,因此,充分利用四川巨大的资源优势是一个很大的商机。

在与四川人做生意时,利用其资源优势,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合作开发,互利互惠。

(2)重视其原料地作用,进行投资办厂。

(3)着重在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

3.利用其人才优势

四川是我国最大的劳动力聚集地,近十几年来,四川外出打工的人数居各省之首。外出打工的四川人几乎是浩浩荡荡,遍及全国各个角落。

同时,四川又是科技大省,共有科技人员150万人,名列全国前茅,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1625个,近年来在部、省以上登记的重大科技成果上万项,申请各类专利万余项,科技实力可谓雄厚。

但是,四川每年那么多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却很少,科技热,成果冷,“挂起腊肉吃白饭”。即使有些科研成果被进行转化运用,这种转化由产品形成商品的过程却比市场总慢半拍。

地处四川的西南某大三线厂,科研实力雄厚,在80年代初开发出一种新技术,但由于报表、预算、审批等马拉松程序,新产品面市时,市场同类产品早已饱和。厂领导只好把产品权当奖金,分给职工。

四川省科技人员的闲置和浪费惊人,大约有40%左右的科技人员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据统计,转化率仅有20%到30%,一些轰轰烈烈开张的“科技一条街”,最后变成冷冷清清的“搁起一条街”。

四川巨大的人才优势,即被外来企业看好。近年来,沿海企业多次到四川招聘科技人才,或登报纳贤,或暗渡陈仓,一呼百应,风光得很。由于四川留人乏术,虽然大伤脑筋,但是,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把人才挖走。

四川的科技成果成交合同和成交额,连续几年在全国居前三名,累计达33.7亿元,但本省大中型企业购买这些成果的却不多,其中近一半的科技成果让沿海地区的高等企业以非常优惠的条件或重金弄走。

四川一位科技人员发明了“万能呆板手”,在省内推广,标价3万元没转让掉,而外省闻讯一出手就给了13万元,投产后走俏国际市场。

2000年,在深圳和海南举办两次科技成果拍卖大会,会上拍卖的100多项成果都来自四川,而买主都是外省的,更令人惊奇的是,沿海某市每年出资500万元,为四川某研究所的包干费用,该研究所的一切科技成果归这个市所有,任其开发使用。那种“川人出脑子,沿海出票子”的现象,使沿海的企业大获其利。

四川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人力市场。与四川人做生意,如果充分利用其土地劳动力巨大的优势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定会大发其财。具体做法有:

(1)在四川投资设厂办企业。

这不仅可以节省巨大的运输费用,而且可变资本占生产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2)购买其科研成果,利用科研转让,迅速把技术变成产品。

(3)聘请其科研人才作为企业专家顾问,让他们为我所用。

(4)直接招贤纳才。

4.心平气和,公平合作

四川人很讲信用,他们深信“民无信不立”。对人处世,四川人很诚实,心口如一,只要答应的事,总设法去实现,哪怕自己做很大的难。

因此,四川人民间借钱,多口述为据,难得见到江浙人那样立字为据,而且借出去的钱,一般也不会主动去要,借钱方有了钱也会如数早还。并且因为是私下借钱,关系错不了,不存在什么利息不利息的问题。

因此,四川人很少干损人利己的事。

生意场上的四川人视信誉为生命。

老一辈工商界人士胡子昂、古耕虞都重视企业的信誉。胡子昂的华西公司所属工厂的产品,讲求质量,价格合理;古耕虞经营的“虎”牌猪鬃占美国市场的70%,欧美国家只认“虎”牌猪鬃。美国和西欧流传这么一句话:古耕虞的信誉就像英格兰银行一样可靠。当代四川民营企业家薛永新和他的恩威公司所生产的“洁尔阴”系列产品因其质量可靠,早在1991年就进入香港和英联邦国家销售。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在1995年的调查,全国被抽样的21个省中,四川的假冒伪劣现象最少,像饮料类只有15%,家电类只有9%,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都达到43%和17%。

相反,四川人鄙视那些不讲信用、谎话连篇的人。认为“那人不实在,不能共事”。生意场上,对不讲信誉的客商,更是深恶痛绝。

因此,和四川人做生意,尽可放心,据报载,四川省畜产品进出口公司在外贸中坚持“重合同,守信用”原则,几十年中从未发生过毁约之事。美国商人说:“和川畜公司订合同,可以安心睡觉,决不会有任何问题发生。”英国商人也认为:“川畜的合同和英格兰的信用一样,也不会发生任何问题。”

四川商人很少以次充好,坑蒙拐骗,不像北方有些地方,制假造假几可乱真,假名烟名酒,名商标、名标签,什么都有,皮包公司遍地开,四川人做起生意钉是钉、铆是铆,一切都是真实。

诚实的四川人在今天的交往中,多以为对方也很诚实,因而,多有上当之时,人贩子才一次又一次把四川女人贩出来,四川生意人也常会遭受一些恶意的外地商人的欺骗而吃亏,这使本来不善商的四川人更害怕经商,不愿承担风险,因而四川人自己外出多是打工而来,一身力气,一手技术是谁都偷骗不走的。

也正因此,外出的四川人为防止被他乡人欺侮,常集居一起,结伙干活做生意。

因此,和四川人做生意时,有几点可以把握:

(1)只要心平气和,按道理公平做生意,四川人是极易合作的。

(2)但要想长久合作,千万不能“宰”四川人。

因为诚实的人不怎么发怒,一旦发起怒来,老天爷也敢踩到脚底下,一旦四川人意识到被“宰”了,生意大门一关,任凭你怎么叫都无济于事了,而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后再与四川人做生意是如蜀道难于上青天了。

(3)与四川人合作可以放心、大胆。四川人讲信用,不会骗人诈人。

5.善于折中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为人处事上,他们讲求和为贵,信奉中庸之道,主张办事适度,适可而止;信奉“得饶人处且饶人”,即使占理,决不得理不让人。

例如,历史上的四川茶馆众多,这里是人们憩息、娱乐、交流、聚会之处,而且也具有调解、化解矛盾之作用。一旦四川人发生矛盾、纠纷,决不像北方人一样,双方拳脚相加,或指手画脚,相互对骂,而是由双方当事人各约自己的亲友到茶馆评理,恭请头面人物仲裁。谁家理亏谁认错,还得赔茶钱;如双方各有错,双方共担茶钱。因此,四川人好当和事佬,喜欢讲理。

但这并不意味着四川人一味地妥协。

在原则问题上,四川人他们是决不让步的。有人这样评价四川人:四川人身上遍体是儒家传统农耕文化的东西,他们温和而讲究伦理,有一种与土地水乳交融的“家庭精神”。他们普遍缺乏北中国历史上的尚武精神,但又不似吴越一带江南人那样婉蔼柔弱。他们缺乏杀气但同时潜在着山地人特有的野性,这种野性,使他们敦厚朴实的性格中,交织着狡黠小农意识的性情,向往相对闲散舒适的生活。他们懂得调侃,懂得如何在逆境中精心营造属于自己心灵的悠闲气氛。从总体上说来,四川人刚柔相济、精明狡猾、亲情朴实的习气较重。他们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温文尔雅,城府深厚,坚韧能干,因循守旧。他们洞达细心,从不放弃丰富多彩的闲情逸趣。

四川人易与人相处,在人际关系中,遵循孔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严于律己,并尊重别人人格和独立意志。“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悬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惟我独是)。”

蜀汉缔造者刘备就是这样的典型。关羽自矜、高傲,“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性格暴躁,“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刘备虽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但三人始终为一体,休戚与共。

从抗日战争到建国初期,刘伯承、邓小平长期共事,竟创造了“刘邓不可分”的佳话。两人相濡以沫,虽然是他们具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但也不排除四川人善与人处的特性在起作用。

生意场上,四川人也是一副谦谦君子风度。和四川人做生意,在挣钱的情况下,虽说清楚道理,不可赤裸裸地谈钱而不顾他人的利益。他们讲道理,讲道德,不愿伤害别人。

在做生意时,四川人要求双方和气合作。伤天害理、损人利己的事,尽管赚钱,四川人也不愿意干。因此,聪明的生意人在与四川人交往中,往往也以诚信相待。

外地人在做生意中不可因此而欺骗四川人。

在与客商谈判中,四川人无论处于多么被动的状况,他们也不发怒,不表示不满意。他们不愿意给人难堪,给人下不来台。若双方在价格、合作方式、利润分配等方面争执不下,通常是四川人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通常又是折中的办法。如果四川人占据了十分有利的地位,他们也不会恃强欺人,而表现出宽容与大度。对于对方无理取闹,他们也多“大人不计小人过”,表现出安之若素的大度。

因此,与四川人做生意,应该学习他们这种宽容和大度的胸怀和气质。

6.主动发动进攻

四川历史上有“四塞之地”之称,她周围的高山,千百年来,无情地阻隔着四川人与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使四川与外界难以沟通。但另一方面,这阻隔四川人与外界联系的大山,恰成了防御敌人进攻的绝佳防护工具。四川人在防守方面的高超功夫名闻中外。南宋时,四川据守钓鱼城达36年之久即是明证。

钓鱼城在今四川合川县东5里的钓鱼山上。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四川制置使兼重庆府事余氏,为抗击蒙古兵,采纳冉进、冉濮兄弟之谋而筑。1259年,威震欧亚、有“上帝之鞭”称号的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十万大军进攻钓鱼城,王坚固守力战,并以土炮击毙蒙军前锋汪德臣,导致蒙古军北撤,钓鱼城解围。欧亚历史学家赞誉钓鱼城为东方的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在为人处事方面,四川人也是防守型的。

四川人的诚实使他们很少主动骗别人,在日常生活中,较少有攻击性,防守性是其特长。正如四川足球队的防守反击,川军的防御作战,都闻名遐迩。这也许和其盆地的地理环境有关,为守护盆地内的富庶、安宁,四川人防守起来不要命。

在现代讲究竞争的社会,四川人在市场经济中仍保持谦谦君子风度,在市场行为中多采取防守的心态。因此聪明的商家往往在与四川进行商业竞争时,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势,并且往往会取胜。

例如,改革开放的浪潮把昔日从作坊走出来的川酒推上了中国酒王的宝座。在80年代末,川酒在全国白酒市场上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创造了“撼山易,撼川酒难”的神话。但是,以前默默无闻的山东酒业,捏中四川人的长于防守,不擅竞取的特性,大胆采取进攻的要略,向神话般的川酒霸王地位进攻。他们依靠广告效应,相继推出孔府宴酒、孔府家酒、齐民思酒、秦池酒,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

1996年3月,在成都全国糖烟酒茶春季订货会上,秦池酒大举入川,在素有“外酒入川,门也没有”的四川市场长驱直入,签订订货合同6亿多元,是订货会上订货数额最大的厂家。

据某权威资料调查显示:在近年来酒类市场的份额角逐中,鲁酒几乎以每年20.5%的速度抢占市场;而曾一度君临天下的川酒每年却不得不以6.8%的速度锐减!

1995年11月8日,山东秦池酒厂以6600多万元,在国内195家大型企业中脱颖而出,竞得中央电视台1996年黄金段位播映权,成为中国酒类电视广告标王。1996年11月8日,秦池斥资3.2亿元蝉联标王。

论名气,四川的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在中国酒业史上取得不凡业绩,剑南春酒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五粮液酒有1200多年的历史,小字辈泸州老窖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并且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但是,中国大地上掀起了“秦池风暴”,把天下无敌的川酒推下霸王的神坛。

7.相信和利用四川人的韧性

“不管白猫黑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全国人很熟知的话,原本出自四川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谣。它折射出四川人的价值观:讲求实际,讲求实效,没什么虚荣心。

由“实”而引发四川人性格的特性——“韧”性,无论多么困难,他们从不怨天尤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开拓前途。只要一息尚存,他们都会坚韧不拔地活下去,决不会丧失对生活的勇气。

百折不挠,愈挫愈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就是四川人的“韧”。

几千年来,四川人辛勤劳作,养活了全国最多的人口。四川人的勤劳,可为全国之冠。20世纪70年代,一批年轻女子流入河南省,这些小个子女人除了吃饭、睡觉,一刻也不闲下来地劳作,使自诩吃苦耐劳的河南人相形见绌。

在这方面,重庆的棒棒军就是个典型。针对重庆市交通不便的特点,近来一些来自农村的青壮劳力手持一根一米长的木棒,棒子上系一根绳子,在码头、车站揽活。顾客一声吩咐,他们挑起货物一声不吭地到达目的地,然后挣得极低的劳务费。他们一天劳动十几个小时,直到夜深人静才回到拥挤、简陋的住所睡上一觉,一大早又精神抖擞地出发了。

有人统计,在重庆这样的“棒棒军”足有20万人。电视剧《重庆棒棒军》就反映这帮人的生活。

四川人一般个子矮小,缺乏阳刚之气,但务实使四川人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的精神颇为人所称道。同样地,四川商人在商海沉浮中涉险而行,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因此,在与四川人打道,做生意时,应该注重他们的这一品性。

(1)充分相信四川人吃苦耐劳的品性,在生意买卖中,只要价格合适,最艰难的事情,他们都能完成。

(2)在做生意竞争中,遇上困难不要以为四川人会轻易妥协,他们愈挫愈奋,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的。

8.小心四川人的胆略

四川人是有胆有识的,四川商人尤其是这样。

1932年,“一·二八”上海事变发生。这件事对中国的工商业影响巨大。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中国的进出口货物几乎大半都集中在这里,而重庆的猪鬃、羊皮等山货几乎都是经过长江水路运至此地,再装外轮出口的。由于战火,保险公司害怕轮船驶出租界的港口后,被日军炮舰在中国领海内击沉或拦截,因此,纷纷宣布不保兵险,上海的出口贸易因此停顿下来。而这一时期,中国的山货在国际市场上行情猛涨,古耕虞在“一·二八”事变前刚刚收购了一大批羊皮,准备乘机赚上一笔。由于山货运不出去,一些客商大肆甩卖,国内山货业价格暴跌。尤其是山货中的羊皮业,几乎面临灭顶之灾。羊皮不像猪鬃、桐油等山货,搁置时间稍长就会腐烂。

猝不及防的打击使古耕虞寝食不安,因为此时“古青记”财力还不雄厚,资金有限,羊皮运不出去,烂在仓库,就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更不用说发展了。

不甘坐以待毙的古耕虞决定奔赴事变中的上海,冒险一试。1932年2月,他与德商德昌洋行达成如下协议:德昌洋行装运“古青记”的羊皮,不按交货即付款的惯例行事,而是等装运羊皮的货轮驶出上海吴淞口,进入公海以后再付款;如在此之前,货船遭到日舰的拦截或击沉,一切损失由“古青记”负责。这次冒险,古耕虞着实赚了一笔,而重庆众多的山货行纷纷亏本倒闭,德昌洋行交口称赞他的胆识。

由于拥有巨大的胆识,四川商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改革开放之后,四川“长虹”在家电业掀起一次又一次革命,弄得群雄纷纷落马。

目前,四川长虹已成为世界最大彩电基地之一,世界彩电行业七强。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润峰在关键时刻的风险决策上,比他的前辈们走得更远更险。

在彩电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除仿制改造另一条单班日产1000台彩电生产线,建造“长虹家电城”等一系列建设决策外,倪润峰更叫人称绝的,是他屡屡出人意料的市场谋略。如今已广为人知,当时却无人预料到的两次大降价,都是他的“大手笔”。

1988年,彩电抢购倒卖之风盛行,普通老百姓以高于国家牌价一倍的价格还难买到一台彩电,百姓多花了钱,厂家挣不到钱,倒爷发了财,由此使长虹厂彩电滞销。倪润峰感到这是一个机遇,长虹厂由此走上一步“险棋”:与四川省工商银行合作,拿长虹彩电作奖品开展有奖储蓄活动。长虹厂以略高于国家牌价而低于黑市价的价格卖给银行一批彩电,这一举动,不仅使广大顾客大吃一惊,就同行也惊讶不已。使长虹厂迅速得到1.5亿元的流动资金。

1989年初,国家开征彩电消费税,彩电顿时滞销。光上半年长虹厂就积压了近20万台彩电,占压资金3.2亿元,银行账户只剩下1000多元。倪润峰又决定长虹彩电每台降价350元,让利促销。50天后,国家取消了彩电消费税,可长虹积压彩电已销售一空。

倪润峰擅长搜集各种信息并据此做出果断的市场决策。

1989年,中苏外长在新疆会谈的新闻播发后,倪润峰立即派人前往洽谈,使长虹彩电很快打入独联体市场。

1989年底,彩电市场疲软,国家做出“减产保值”的决定。倪润峰马上意识到国家很快会限制彩电显像管进口。当时,韩国正闹学潮,许多外商不愿前往订货。倪润峰抓住这个瞬息即逝的机遇,派人与其洽谈。等到国家“减少彩电显像管进口量50%”的文件下来时,长虹厂已低价购回显像管20万只。此时,不少彩电生产厂家停产待料,长虹厂的生产车间却忙得昼夜不停。可以说,在全国众多知名企业家中,倪润峰是典型的有胆有识的谋略型企业家。

20世纪末,以1996年3月长虹彩电大幅度降价为契机,竞争机制激烈的家电行业开始了资产重组。1997年8月,广东TCL集团与河南美乐集团宣布自愿联合;而长虹集团先是不声不响地盘下了江苏南通和吉林长春的两家彩电企业,接着又进军电池业,兼并了同处四川绵阳的五洲电池厂,又走在了同行的前头。

倪润峰可以说是四川商人中最突出的典型,像他这样有胆有识,可以说是四川现代商人的一个重要特点。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在与他们做生意时,应注意几点:

(1)密切关注其营销动向,抓住时机,利用他们的变化而实现自己赚钱的目的。

(2)在竞争中,要防备其惊人之举,及时调整自己的对策,才能不会陷入被动。

(3)利用其风险投资的意识,开展风险投资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