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区域数字鸿沟是各地区在信息资源拥有方面和信息资源利用方面差距的具体体现。这个概念及相关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对数字鸿沟的相关概念及测度、数字鸿沟缩小的具体策略和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王学宾、郑晓乐、刘莎莎等对21世纪初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进行了总结,那个时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数字鸿沟的概念探讨、国外研究介绍、原因分析、影响、弥合措施等方面[20,21]。2005年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业界对数字鸿沟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早期对数字鸿沟的定义过于模糊,对数字鸿沟形成原因的解释比较简单,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如国内外多名学者认为数字鸿沟与经济鸿沟密切相关,他们主要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来验证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其中,陈思祁和张彬(2011年、2012年)通过多元回归法说明了地方政府对区域信息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区域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2,23]。然而,很少有研究系统性地回答数字鸿沟是什么。
此外,对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的研究大部分都停留在数字鸿沟影响因素的静态分析方面。van Dijkand Hacker(2003年)认为,对数字鸿沟形成机制的研究缺乏动态的方法。例如,目前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接入等一些ICT技术将很快得到普及,因为这些技术的价格日益降低。这样的推理似乎是动态的,但实际上是静态的。有一点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ICT技术日新月异,首批接受这项技术的人不会停止学习新的ICT技术和技能。当落后者开始采用旧技术时,先行者已进一步朝着更先进的技术前进了。而数字鸿沟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以横向截面数据居多,纵向数据比较稀缺,这就造成了数字鸿沟动态研究的缺乏。
而本书的研究首先基于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将区域数字鸿沟相关影响因素纳入其中,分析其相互间的因果关系,探讨了用静态模型解释数字鸿沟形成机制存在的偏差;其次基于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动态模型构建方法建立数字鸿沟动态模型;再次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区域数字鸿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拟合,预测了未来5年数字鸿沟的发展趋势;最后用博弈论的方法讨论了政府的ICT投资调控政策选择问题。
本研究所采用的动态面板模型构建方法、提出的数字鸿沟形成机制动态模型以及所建立的政府ICT投资调控政策模型,都是对数字鸿沟相关研究的有益补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1.2.2 现实意义
区域数字鸿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牵涉面很广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中国发展的各个方面。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与城乡发展差距都能通过数字鸿沟得到体现,因此研究和解决区域数字鸿沟问题与平衡协调区域发展密切相关,也将推动我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
我国政府对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和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组织上设立中央层级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与相关部门一起进行信息化建设推动工作,在制度上提出电信普遍服务政策,在行动上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村村通工程”和家电下乡等多种活动,在理论上组织开展了多项数字鸿沟相关研究,既满足了社会信息化建设需要,也为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和城乡发展差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尽管如此,我国目前在解决区域数字鸿沟问题上仍然面临多方面挑战。一是手段相对单一,目前我国关于弥合区域数字鸿沟的政策主要关注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例如普遍服务政策、“村村通工程”以及“宽带中国”战略。二是政府投资相对较少,相对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都设立了“电信普遍服务基金”,我国政府还在依靠以国有电信企业为主导的“分片包干”交叉补贴方式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缺乏强有力的信息化推动组织,弥合数字鸿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政府各级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团体的多方参与,然而目前我国政府内部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化推进部门,在组织和协调信息化发展方面比较薄弱。四是没有建立起一套系统、科学的政策框架,目前我国政府对数字鸿沟政策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相关政策比较单一和僵化。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对数字鸿沟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分析。然而到目前为止,区域数字鸿沟的相关研究中还没有人对以上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解释,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例如,北大张维迎教授从制度改革的角度提出,要跨越数字鸿沟首先应填平制度鸿沟[24];国情专家胡鞍钢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缩小数字鸿沟的建议,如规范竞争、保护消费者、提供激励、保证落后地区基本的电信接入等[25]。
通过对数字鸿沟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本书提出了数字鸿沟形成机制模型,分析了数字鸿沟的成因、作用机制和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因此可以认为本书的研究对推动我国数字鸿沟政策建设、弥合区域数字鸿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