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对头,易结难解
其实,德拉克洛瓦和安格尔的争论就是色彩和素描哪个重要的问题,那么这场“战争”是怎么引发出来的呢?这话就要从1822年巴黎的沙龙展览会说起。
1822年,24岁的德拉克洛瓦是第一次参加沙龙展,他展出了一幅题为《但丁和维吉尔共渡冥河》的作品,这幅画取材于但丁的《神曲》,画面充满了阴森恐怖感,画中但丁和维吉尔显得十分紧张的神情更加深了异样的感觉。在他们乘坐的小船四周,一些鬼魂在打斗,身体扭曲怪异。德拉克洛瓦对人物的造型和画面气氛的渲染在当时的确少见。对于习惯观赏古典主义风格绘画的观众来说,这幅画有违典雅均衡、优美细腻和传统的画作让他们感到了不舒服。
德拉克洛瓦1822年展露头角的作品《但丁和维吉尔共渡冥河》
德拉克洛瓦的《希阿岛的屠杀》在画坛引起轰动,被人讥讽为绘画的“屠杀”,浪漫派与古典派的争论由此开始
在两年后的1824年的沙龙展上,德拉克洛瓦再接再厉推出了一幅巨作——《希阿岛的屠杀》,这次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轩然大波。此画高4.2m,宽3.5m,所画人物大小比例与真人差不多,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此画的内容反映的是一年前一股阿拉伯军队侵入希腊的希阿岛屠杀贫民的场面。如果说德拉克洛瓦的《但丁和维吉尔》让一般观众感到不适,那么这幅《希阿岛的屠杀》则让他们震怒了,他们被德拉克洛瓦塑造的人物的痛苦姿态和混乱的场面吓坏了。他们群起攻之,谩骂德拉克洛瓦的绘画野蛮、充满了血腥味道。这幅画不要说一般观者难以接受,就连不算保守的历史画画家格罗都不忍看下去,他讥讽地说:“这是绘画的屠杀。”
与《希阿岛的屠杀》同展室展出的安格尔的大作《路易十三的誓言》,两者的差别显而易见
有趣的是,在《希阿岛的屠杀》展出的同一展厅内还挂着一幅巨作《路易十三的誓言》,作者便是古典画派的代表人物安格尔。此画描绘的是国王路易十三向圣母子宣誓的寓意场景。安格尔的画法工致,对比柔和,重视线条造型,他的画作受到观众和舆论的大力赞赏。德拉克洛瓦不满评委会的这种安排,认为这是故意让观众把他的画作视为“厌恶的对象”。
安格尔年长德拉克洛瓦近20岁,他1799年考入皇家美术学院,两年后便获得了罗马大奖,逐渐成为画坛的知名画家,被称为“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凭借着这幅《路易十三的誓言》的声誉,第二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安格尔当选院士,这下惹恼了德拉克洛瓦的支持者,他们抨击学院派的顽固和因循守旧,安格尔的追随者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舆论也分成两派,一时间唇枪舌剑四起,好不热闹。
安格尔的肖像画严谨工整,风格典雅优美
3年后的1827年,德拉克洛瓦再度震惊世人。1827年的沙龙展,德拉克洛瓦的又一幅巨作《萨达纳帕拉之死》让舆论重新沸腾。德拉克洛瓦再次选择杀戮主题,将拜伦的同名诗作搬上了画布——中东古老的亚述王朝,最后的国王萨达纳帕拉骄奢淫逸,终日沉迷在酒色之中,最后叛军包围了城池,绝望的萨达纳帕拉下令将所有后宫佳丽杀死。如此惨烈的景象,德拉克洛瓦使用比《希阿岛的屠杀》还大的5m×4m画幅将骚动凌乱的场面、扭曲挣扎的体态以强烈刺激的色彩表达出来,画面人物动感十足,鲜红的幔布与苍白的裸体形成强烈对比,德拉克洛瓦将死亡的惊恐变成了一席色彩盛宴。
德拉克洛瓦每次展出新作都会被推到风口浪尖,这次更是水火相加。支持者欢呼叫好,德拉克洛瓦被冠以“浪漫主义的狮子”的尊号;反对者谩骂诋毁,宣称德拉克洛瓦对绘画进行了“第二次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