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靠人才不如靠组织:诸葛亮和毛奇的差别
公司经营是靠制度建设还是靠聪明才智?个人的聪明才智是用来当组织者还是当救火队?这是近代科学管理和传统经验管理的基本区别。
有两个人,堪称管理研究中的典型,而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位是三国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一位是普鲁士陆军元帅毛奇。
诸葛亮大家都十分熟悉,他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众人皆知。刘备为了请到这位卧龙先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而诸葛亮一出手也确实不同凡响,未出隆中,已定三分天下之对策。他的事迹,妇孺皆知。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国家“经理”,诸葛亮深得“董事长”刘备的信任,继任的刘禅更是全面放权,“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诸葛亮传》)然而,在他的治理下,三国之中,蜀汉最弱;六出祁山,劳民伤财。前人多把这种出师未捷的遗憾,归之于形势或天意。笔者以为,最重要的原因,恐怕与他的治国方式有关。了解点历史就可知道,诸葛亮治国,靠的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和道德忠诚,在组织建设上并不足道。从他的办公方式就可以看出,他主要依赖人格权威而并非依赖组织力量。陈寿对诸葛亮的评语是:“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普鲁士的毛奇(Helmuth von Moltke)则是另一种类型的“经理”,作为克劳塞维茨的弟子,毛奇文质彬彬,喜欢拜伦的诗歌,爱好哲学和音乐,怎么看都不像个元帅。他在普法战争前,根本没指挥过作战。作为帝国的参谋总长,他所统领的普鲁士军队,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同法国相比都不占优势。只有克虏伯制造的大炮优于法军,而普军德雷泽步枪仅达法军夏塞波步枪射程的一半。但是,毛奇的优势在于他建立了一个优秀的参谋本部,在这里他汇集了各方面的专家,第一次在军事上把指挥作战和研究作战分开,从整体战略思路到具体技术细节,都有精密的研究。在这里,战争不再是智慧的较量,而变成了科学的计算。普法战争爆发后,仅仅四个星期,毛奇就打败了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法国陆军,俘虏了拿破仑三世,为德意志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毛奇是一个谨慎的计划者和组织者,按他自己的说法,战争安排要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一旦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只需要国王一声令下,就可以使整个系统不出差错地运转起来。最初下达的指令没有什么需要变更的,执行预先安排和制定的计划就足够了。”但是,他又清楚地知道,“在遭遇敌人时,没有任何计划可以一成不变”(摩根·威策尔:《管理的历史》,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64-66页)。说来也有趣,普鲁士的胜利,全靠毛奇的周密计划和安排,而普法战争的主要战役,却没有一项是按照毛奇的事先计划展开的。毛奇的“以不变应万变”,是用计划安排培养出应变机制。靠着事先的计划和训练形成的军队体系,毛奇悠闲地摘取了胜利的桂冠。
现实的经营管理中,要诸葛亮还是要毛奇?看起来不难选择,但事实却不尽然。我们许多人,都寄希望于杰出的人才来管理,然而,是靠人才来建立一套合理的制度,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还是靠人才来填补制度的空缺和漏洞,费尽气力去克服组织的弊端?两种选择大相径庭。有人说,一流企业靠组织,三流企业靠人才。这话有些绝对了,但从优先选择的角度看不无道理。古人所谓“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正是强调孰先孰后的选择问题。但愿我们的企业经营中,多些毛奇,少些诸葛亮。这里不存在毛奇和诸葛亮谁比谁强的问题,而是两人的时代不同。有些所谓的“中国式管理”的倡导者,需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希望公司进入以毛奇为象征的近代水准,还是希望回到以诸葛亮为象征的古代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