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IP

1 IP:自主传播势能

IP的本意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property),原是影视、游戏、动漫等娱乐领域的词汇。一旦娱乐形象为公众熟知,就可以开发系列衍生产品。

衍生产品在娱乐领域的占比非常高,比如,米老鼠的动漫形象深入人心,就可以围绕米老鼠进行衍生产品开发,如米老鼠玩具。这个过程,称为IP授权。

IP授权是扩大IP商业生命,也是通过IP授权扩大IP影响力的过程。

互联网创造众多新平台,在平台上崛起一批娱乐化的红人,如微博的大V,秒拍的Papi酱,A站、B站的Up主,蘑菇街红人、nice时尚达人等。这些红人吸引流量,可以衍生商业。这是IP外延的第一次延伸,从娱乐IP进入互联网IP。

IP外延的第二次延伸,是IP的泛化,一切在互联网上可以自主传播的人格化标签,都可以称作IP。IP可以是企业老板,如小米的雷军;IP可以是品牌,如江小白;IP可以是产品,如小茗同学。IP外延的第二次延伸,出现了泛IP化,一切有影响力的东西,都称为IP。

自主传播势能

吴声对超级IP的定义是:有内容力和自流量的魅力人格。

我对IP的定义是:互联网自主传播势能。这里特别强调自主传播,就是要区别于传统的被动传播、付费传播。

自流量、自主传播,这是IP的重要特征。判断IP的核心价值就是有没有传播势能。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决定的,即自传播。

传统传播是短链条传播,传播模式是:传播→接受。

短链条的传播引爆,一定要有足够大的传播量和传播周期,当然还要有足够好的传播内容。

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传播的接受者,也是再传播的发起者,这让长链条传播成为可能。传播模式可以是:传播→接受→再传播→接受→再传播……

能够长链条再传播的,我称之为自主传播势能。超级IP,并非传统传播那样的持续大投入,而是开启了长链条传播。

长链条传播,达到一定的传播量或传播密度,就会成为公众人物,称之为IP。

IP的商业逻辑

IP的逻辑,可以用流程表示:平台→内容→人格化→引爆→IP→流量→商业。

平台的崛起,一般伴随着超级IP的崛起。平台需要IP的助推,IP需要平台,早期实际上是相互引流。IP的崛起通常依赖小众发酵,而平台同样如此。

IP引爆前,内容成就IP。IP引爆后,IP传播内容。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是对IP的考验。没有好的内容,就无法成就IP。所以,IP一定要有内容力。内容的持续生产,是对IP的极大考验。

IP类型很多,可以是人,可以是品牌,可以是产品,但一定是人格化的,这是IP源自娱乐业的基因,也是互联网传播的基因。

人人是自媒体,但不可能人人都进入传播的“头部”。任何时候,社会的注意力都会向头部集中,所以,传播达到某个临界点,或者传播触动了社会共鸣,就会突然引爆。

比如,吴晓波在传统时代是公众人物,做新媒体后仍然是公众人物,但影响力只限于业界,真正成为大众公众人物,则是因为一篇《去日本买只马桶盖》这样的文章触动了公众情绪。

一旦成为IP,就有了固定的流量。甚至原来传播量低的原创内容,也会有新流量,就如莫言得了诺贝尔奖,原来不受关注的众多小说一律受追捧。

只要有足够的流量,就可以商业化。特别是媒体属性的IP, IP化过程本身有投入,只有通过商业化回收。

如果是产品属性的IP,本身就为产品带来流量,完成了商业化过程。

内容力:社交货币

支撑IP的内容力不同于普通的内容。普通的内容,指的是读者价值。IP的内容力,还要有再传播的力量。再传播,就是社交谈资。

简言之,就是不仅对受众有价值,还要愿意分享、传播,成为社会的谈资。

换句话说,就是有传播势能的内容。有传播势能,就会形成围观效应。

任何传播,都需要“子弹”。互联网传播很费“子弹”。

传统传播的“子弹”,是广告费和广告片。要达到传播的临界点,“子弹”(广告费)必须充足。

互联网传播的“子弹”,是传播内容。互联网传播不像广告一样,一条广告片反复播放。

罗胖每天要讲60秒,每周要出一个视频;樊登每年要读50本书;Papi酱要做到周一放送;吴晓波频道每天要更新,多数10万+文章是吴晓波原创。本人算个小IP,2017年在公众号的原创文章也超过300篇。

没有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即使曾经为IP,也会被互联网快速遗忘。互联网上IP的消失速度,比想象的快得多。

在内容生产上,最初可能是个体的原创。一旦IP引爆,就需要一个原创团队。当然,一旦内容的调性确立,内容的规模化“生产”不是问题。

如果只是文案内容,那么只需要团队创作就行了。如果是音视频内容,那么出镜的一定是本人。比如,罗胖只有在“休产假”期间才由他人代班。

当然,也有创作团队成为IP的。比如,在《吐嘈大会》上火爆的李诞、池子,原本是其他IP的内容创作团队成员,现在成了IP。

偏执化人格

在动漫领域,受欢迎的IP是很夸张的,如唐老鸭;甚至与现实世界是相反的,如米老鼠。

人格化就是把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东西,赋予人的动作和感情。这里的人格化,不是现实中的人,而是抽象的人。

IP化的东西,不仅是人格化的,而且往往是偏执化的人格。

不偏执,不传播;不极端,不传播。这是自主传播的特点,也是IP的特点。

乔布斯受欢迎,就因为他是偏执化人格,他的产品取向也是偏执化的,因而,乔布斯和苹果产品都自带流量。

发端于小众,引爆于传播,崛起于大众。这是IP的成功逻辑。

互联网的场景有三类:一是小众聚集;二是大众共享,如滴滴;三是大众平台,如阿里。

三类场景中,共享平台和大众平台是少数,多数是小众平台。互联网的长尾连接方式,给了分散的小众聚众成群的平台。

没有在小众群体的发酵,很难跨界传播。在小众发酵,偏执是基本的价值取向。当然,这里所指的偏执,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

与其成为多数人的第二选择、第三选择,不如成为少数人的第一选择。这是时尚流行的规律,也是新IP崛起的规律(传统IP迁移的例外)。

小众总是在积极地寻求一种风格,而大众则是消极地接受商业给予的风格。

有人喜欢,有的排斥,这还不算极端。有人是超级忠实粉,有人极端反对,有粉有黑,这就有成为IP的潜质。

总之,取悦大众是IP的梦魇。大众是被动的,只有小众才是主动的。

跨界传播

发端于小众,如果只限于小众,或许会成为极客,但很难成为IP。

IP一定是跨越了小众,进入大众传播。

小众怎么才能跨越传播?

有三条路径:

一是超级IP赋能;

二是小众偶然引起大众共鸣;

三是小众溢出。

Papi酱在小众发酵后,有一定影响力。但罗辑思维和罗胖的加持,彻底让Papi酱进入了大众,而且价值感大大提升。

吴晓波的文章很专业,也很感性,历来在知识界有争议。知识界是个小众,内容没深度有人批判;太深则阅读者寡。《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其实是篇情绪化的大众文章,迅速引爆了,吴晓波的身份也有了大的变化,从IP变成了超级IP。

巴奴崛起于火锅,它的产品创新不错,最初的影响力仅限于河南、火锅界。最初,在火锅界发酵,就是海底捞粉丝与巴奴粉丝的“战争”。海底捞的粉丝说海底捞的服务好,巴奴的粉丝说“我们吃的是产品,不是服务”。这符合IP的特征,有粉有黑。

但是,当老板杜中兵提出产品主义后,影响力就进入餐饮界,即使不是火锅,也在产品上下功夫,打造有仪式感的产品IP。

现在,“产品主义”已经引起了快消品行业的共鸣,大有像海底捞的服务从小众(火锅)进入大众一样。因为大众化的产品已经难以引起消费者兴趣,产品是对消费者深刻洞察的结果。

传播技术的创新应用

现在是信息文明的早期,互联网技术的迭代、颠覆速度非常快。

每个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都会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把注意力摊薄。

崛起于BBS博客的大V,如果没有转战微博、QQ或微信,IP就被遗忘了。这些还是大众平台,小众平台就更多了。

吴声称超级IP是“新物种”,其实,IP这个新物种,依赖于平台创新这个“新物种”。平台创新通常会带来超级IP,甚至可以说,超级IP就是平台崛起的标志。

IP要延续生命力,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断迁移平台。平台流量、IP流量,双方是相互加持的。

IP流量变现

在传统娱乐IP时代,IP本身就是产品。IP授权,就是IP变现。

当IP成为互联网“新物种”后,IP具有了媒体属性。媒体有自己的变现方式,早期是“前端流量+后端变现”,现在成了“超级IP+社群+后端变现”,变现方式复杂了,也专业了。

泛IP化,IP又成了互联网化的产品(品牌),IP流量就是商业流量。比如江小白是个IP,它上架B2C平台,无须通过商业转化,直接就引流变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