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实务与系统构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沿革

资产负债管理(asset and liability management,ALM),是指对资产和负债的管理,即通过管理资产负债表取得收益和控制风险的管理活动。目前,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有着非常广泛的内涵,虽然不同类型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有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以银行整体的风险管理、收益管理和资本运营为对象,并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中起着核心作用。

资产负债管理从缘起到发展是伴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变化而不断演进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的业务比较单一,资产负债管理的观念也比较薄弱;其后,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越来越认识到有必要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因而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得到发展。

一、美国资产负债管理的历史演进

(一)美国利率管制时期的资产负债管理

美国在反思1929年股票市场崩溃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于1933年制定了规范金融行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根据这个法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制定了著名的“Q条例”(Regulation Q),旨在将存款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以防止过度的利率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利率结构长期保持中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的局面,银行通过吸收短期存款后将资金转贷的方式很容易获得差额利润,因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必要性和意识都非常薄弱。在当时的经营环境下,甚至出现了所谓“3—6—3银行”的调侃,即银行家们的工作就是以3%的利率筹措资金,以6%的利率贷款,下午3点去高尔夫球场休闲。

(二)1981—1983年的第一次储蓄信贷危机(S&L危机)

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的金融市场伴随着经济增长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利率也阶段性地采取了市场化政策。在这样的环境下,20世纪80年代的两次储蓄信贷危机可以说是导致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的重要事件。

美国的储蓄信贷协会(S&L)是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中心业务的中小金融机构,第一家储蓄信贷协会于1831年诞生在宾夕法尼亚州,但发展比较缓慢。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住房市场需求日趋旺盛,给储蓄信贷协会的发展带来了一段黄金时期,到70年代末,美国储蓄信贷协会的总资产已突破6000亿美元,成为美国的金融巨头之一。在储蓄信贷协会的资产负债构造中,资金运用方面是长期住宅按揭贷款,资金筹措方面是短期资金,因此,储蓄信贷协会的整个投资组合面临着很大的利率风险(利率期限的长短不匹配),利率敏感度非常高(如图1-1所示)。

图1-1 储蓄信贷协会(S&L)的资产负债组合示意图

20世纪80年代前后,美国经济出现经济发展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所谓“滞胀”局面,为了解决两位数的通货膨胀,里根支持了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的计划,戏剧性地提升银行利率以达到减缩货币供应量的目标(见图1-2)。利率的急剧上升导致本身就面临着很大利率风险的储蓄信贷协会出现严重的负利差,很多储蓄信贷协会因不能承受负担而破产。从第一次储蓄信贷危机(1981—1983年)的背景可以看出,其本质上是由于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管理失败而造成的,因而引发了对利率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的反思。

图1-2 1954—2010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 rate)变化

资料来源:www.federalreserve.gov/.

(三)1987—1990年的第二次储蓄信贷危机(S&L危机)

第一次储蓄信贷危机之后,为了帮助因高利率情况下的利率错配导致经营恶化的储蓄信贷协会(S&L)改善经营状况,对其业务范围的规制得到了缓和。具体而言,1982年的《甘圣哲曼储蓄机构法》(Garn-St.Germain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Act)中,允许储蓄信贷协会(S&L)的不动产担保贷款(住宅以外)可以达到总资产的40%,消费者贷款和公司债可以达到30%,工商业租赁、工商业贷款可以达到10%。这样,由于增加了资金运用的自由度,使得由短期资金筹措与长期资金运用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期限结构性问题得以缓和与解决。

但是,上述业务规制缓和之后,储蓄信贷协会为了寻求更高的利益而采用了高收益、高风险的资产运用方式,储蓄信贷协会原来的主要贷款业务——住宅贷款的比率,从1981年的78%急剧下落到1986年的56%。然而,1986年前后,随着原油价格下挫和房地产市场环境的急速恶化,承担了过大风险的储蓄信贷协会因为大量不良贷款而纷纷破产或陷入了破产的边缘(如图1-3所示)。因此,第二次储蓄信贷危机的根源是,储蓄信贷协会由于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竞争压力过大而承担了过大的风险,换言之,广义上的资产负债管理不完善是第二次储蓄信贷危机的主因。

图1-3 1934—2010年美国金融机构破产数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http://www.fdic.gov.

经历了两次储蓄信贷危机,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得到了美国金融机构的重新认识,风险管理方面也逐渐得到了改善。在管理方法方面,在使用古典的到期阶梯表(maturity ladder)对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进行管理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JP摩根首先倡导了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以下简称VaR)的分析方法,促进了现代风险管理方法的不断演进和成熟。

二、日本资产负债管理的演变过程

(一)利率管制时期的资产负债管理

20世纪40年代日本政府、中央银行实施严格的金融管制,利率和金融商品的范围等都受到相应政策的严格规定。1947年执行的《临时利息调整法》中,存款、贷款、短期同业拆借等利率均由政府和中央银行规定上限,要求金融机构依据该法律制定相应利率;另一方面,对外贸易受《外汇及国际贸易法》的严格管制,汇率也实行1美元=360日元的固定汇率制。尽管金融管制比较严格,但由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资金的供给和需求都很旺盛,当时日本银行产业的至上经营目标就是尽可能扩张资产规模,将筹措的存款资金用于贷款,既没有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动力,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也相当薄弱。

(二)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与资产负债管理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配合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日本金融市场发展得到了阶段性的推进。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国际金融交易管制的缓和,金融市场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复杂,在此背景下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才逐渐被引入。表1-1描述了自1947年以来日本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的主要进程。

*实需原则是指为避免投机性交易,外汇期货交易仅限于有实际需要的交易者。

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日本银行业面临着许多变化:

一是利率风险问题。与美国的储蓄信贷协会(S&L)一样,日本银行业的资产运用主要是长期住宅贷款,而资金筹集高度依赖于短期融资方式,这样,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利率风险(长短期限利率的错配问题)。

二是在资产运用方面,随着浮动利率金融商品的发展,银行能够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利率金融衍生工具)实现套期保值,对资金筹集和资产运用的结构进行再造。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针对部分金融商品和交易已经无法实现银行整体收益与风险的最优化配置,必须全面掌握全行表内和表外业务的状况,对银行整体的收益状况和风险状况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

三是随着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日本银行业需要对利率进行自主定价。比如,信用级别最高的企业适用的短期贷款利率——“短期最优惠利率”,从前的定价方式是在中央银行即日本银行规定的政策利率(央行票据利率)的基础上加上一定幅度的利差而形成。但是,随着1989年“短期最优惠利率”设定办法的自由化,商业银行在决定“短期最优惠利率”时,不但要考虑资金筹措的融资成本,也要考虑贷款对象的信用成本。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收益管理也面临着相应的变革,通常采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方法来进行收益管理。

四是随着金融国际化的不断推进,日本银行业的外汇业务越来越多,面临的汇率风险越来越不可忽视。通过外币存款的资金筹措和外国债券的资产运用,商业银行持有外币的资产和负债已经非常普遍,所面临的外汇风险量也扩大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因此,作为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一环,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银行业逐步引入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构建和完善资产负债管理体制,分阶段导入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目前,日本大多数银行都已完成了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的导入工作(见图1-4)。

图1-4 日本银行业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包括ALM)的导入状况

资料来源:金融情报系统中心,《关于金融机构业务系统化的问卷调查》(2010)。

三、资产负债管理发展历史的总结

正如上面概述的那样,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诞生的资产负债管理,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对资产负债管理发展历史做进一步梳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融管制时代,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以活期存款为主,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随着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出现以及利率管制的放松,商业银行间的竞争逐渐剧烈,负债管理也日益受到重视。此时,单纯依靠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形成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同时调整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并以缺口分析为特征的初期资产负债管理应运而生。

(2)以1981—1983年的第一次储蓄信贷危机为契机,人们从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利率期限错配所带来的利率风险,在不断完善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主的资产负债管理。

(3)以1987—1990年的第二次储蓄信贷危机为契机,随着金融商品的丰富、经营竞争压力的加大以及金融国际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以部分金融商品和交易为管理对象的利率风险管理已经无法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因此,其后的资产负债管理在管理对象上几乎涵盖了所有表内外业务,在管理方法上不断创新完善,在管理风险上纳入了包括外汇风险、股票风险等在内的市场风险。

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产品种类的丰富和金融国际化,资产负债管理在不断发展演进,其管理目的、管理对象、管理风险、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与完善。表1-2总结归纳了不同时期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在管理目的、管理对象、管理风险、管理方法方面的主要特征。

资产负债管理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持续地发展。例如,巴塞尔协议Ⅲ已决定导入覆盖资产负债表全体的流动性管理指标LCR、NSFR,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也不断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修订。针对以上情况,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如何适应并充分发挥作用,是日本金融业当前普遍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