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如何学习战略管理学?
学习战略管理学,既需要认识概念框架、了解理论观点、掌握实用技术,又必须熟悉案例分析方法,以便从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中,汲取有价值的营养。
学习目标的实现,从选择一本具有选择价值的,并且适合自己学习的教科书开始。
1.3.1 “磨刀”、“砍柴”两不误
古语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战略管理学,应该做到“磨刀”、“砍柴”两不误。先把刀磨好,然后再去砍柴。有好刀,才能砍好柴。
这里的“磨刀”,是指掌握战略管理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而“砍柴”,是指开展战略管理实践(包括案例分析)。
毫无疑问,战略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大多数学习者追求的目标是学以致用,希望尽善、尽美、尽快地解决自己实际工作或职业前途中的问题。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这就是在学习中,不能以“应用”为理,忽视概念与理论;不能以不习惯、不喜欢概念与理论的抽象和理性为由,而打起退堂鼓。
有一位教授,多次到北京知名高校在外地举办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讲学。班里的学员绝大多数为在职行政干部和教学、科研人员。教授发现,这些在职学员,普遍不喜欢概念和理论。一遇到概念和理论,有人就会说“我们是企业”、“我们是机关人员”、“我们是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学概念、学理论没用”。每当听到这样的说法,教授就会“义正严辞”。后来,干脆在讲学的开场白中“把丑话说在先”。他的说法是:
第一,一门学科,是由概念和理论构成其逻辑体系。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理解其中的逻辑,何谈“应用”?
第二,你上的是“研究生”课,不是听领导作报告,不是听广播,也不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有人看到管理学科的教科书中有许多“故事”——案例,就强调“案例好,应该多讲案例”。案例对于管理学科当然重要,但是案例分析,必须以一定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工具,否则,从案例中看到的只能是“故事”而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概念—理论—应用”的路子走下去,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1.3.2 “边干边学”——发现案例的价值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明·王守仁《传习录》)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宋·司马光《答孔文仲司户书》)
“磨刀”是“知”的过程,“砍柴”是“行”的活动。“磨刀”是为了“砍柴”。“知”的目的达到之后,就要开始“行”的实践。
然而,众所周知,从“知”到“行”的转变,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分析、研究他人的直接经验,了解发生在一些组织中的“故事”,可以大大提高理性知识向感性技能转化的效率。这意味着,案例分析应该成为学习战略管理学,以及其他管理类课程的重要环节。
案例分析,是一种可称为“learning-by-doing”(“边干边学”)的学习方法。以所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工具,剖析个人、组织或其他主体的成败得失、行为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从中一定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可资借鉴、学习或利用。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3.3 尽享清新、充实与时尚——如何利用本书
学习战略管理学,还需要一本好的教材,一本有经验的教授认真编写的教材。本教材自10年面世以来,经过广大师生和读者的检验,根据反馈信息做了两次全面修订,现在是第三版。希望用简约、精致、清新、明快、亮丽的语言外壳,承载充实、丰硕、前沿、时尚的思想内容,把战略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应用技术和典型案例奉献给使用本教材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以及各位希望走进战略管理知识殿堂的读者。
本版教材由四篇12章组成。
简要介绍战略管理学相关概念和基础知识。本篇由两章组成。第1章,请读者“走进战略管理学”,不是第二版采用的“走近”而是“走进”;第2章,请读者继续往前走,把“战略管理学ABC”搞清楚,了然于胸。
讨论制定战略的准备工作。第3章是了解组织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明确组织所追求的使命、愿景和目标。第4章和第5章是内部因素分析,第6章是审视环境情况。
主要研究战略的制定、实施和控制问题。第7章介绍制定战略的程序与技术;第8章讨论战略的选择问题,了解战略的类型与作用;第9章研究战略实施的条件与机制;第10章探讨战略实施的控制与评估。
介绍蓝海战略的思想、技术与实践。蓝海战略观点的提出和技术的开发,对于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有开创性的意义。本篇由两章构成:第11章,介绍蓝海战略的概念、理论、方法;第12章讨论蓝海战略的实践问题,包括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原则,典型的蓝海战略管理实践案例。图1-1所示为本教材内容的逻辑模型。
图1-1 《战略管理学》逻辑模型
对于如何利用本书,我们分别对教师和学生提出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介绍理论知识和方法时,尽量联系现实事例,可能效果更好;
●注意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多组织案例讨论课;
●注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鼓励或要求学习者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要求学生多动笔,回答问题,分析案例。
对学生的建议是:
●明确目的,学习主动化;
●勤思考、多动笔,回答每章所附的“思考与讨论题”;
●认真准备案例讨论课,踊跃发言——这是你的权利;
●注意从专栏中获取“知识与信息”;
●充分利用互联网;
●多读参考书。
知识·信息
近年来美国经济不景气,加上曝出不少公司丑闻,首席执行官(CEO)们的日子的确难熬。最近,《财富》杂志列出了美国历史上十位最杰出的CEO,以期为今天麻烦缠身的CEO们,树立一道自我评判的标杆。
许多人从没听说过查尔斯·科芬,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对任何一个CEO来说,从企业缔造者手中接过权力,都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那位缔造者还拥有电灯、电话、电影、碱性电池、配电技术等一大堆发明专利。科芬在1892—1912年间,领导通用电气公司完成了两项意义深远的创新:一是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研究实验室,二是提出了系统管理开发的设想。爱迪生在上千人的帮助下,成为个人天才,而科芬创造了一个并不依赖于他本人的天才体制。他创造的企业理念和机制,使他领导过的通用电气历久常新,并成为他人竞相效仿的楷模。科芬的后继者杰克·韦尔奇改进了通用公司的体制,在用人和增加企业利润方面展现了杰出的智慧,但韦尔奇不是这些概念的发明者,他只是继承者。其他CEO的名声更响,但是,是查尔斯·科芬为他们搭建了可以尽情表演的舞台。
是飞机帮助美国打赢了战争,但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的时候,波音公司却岌岌可危。不过,比尔·艾伦从不把波音公司看成是生产轰炸机的公司。在他看来,这是一家工程师能制造出诱人飞行器的公司。在他的领导下,波音相继生产了707、727、737和747,这四项是商用飞机制造史上最成功的机型。艾伦曾说“如果波音飞机公司说我们要制造这架飞机,就算它要动用整个公司的资源,我们也要把它造出来!”今天的一些CEO,总是被一些小事烦扰,像公司短期结构、每股的几分钱赢利、近期目标等。艾伦留给后来者的可贵遗产是,他擅长高屋建瓴,头脑中所想的,都是宏大的计划。
20世纪80年代,一位巴西商人曾经给美国许多零售公司老板写信,希望亲眼看看美国人如何经营零售业。多数老板不屑回答,也有人礼貌地回应:“不,谢谢。”只有山姆·沃尔顿例外。巴西亿万富翁后来才知道,沃尔顿请他们来,是为了向他们了解南美。沃尔顿的信念是:用尽量少的价格向人们提供尽量好的东西。1992年去世前,他做了两项把这一信念贯彻下去的决定。第一,到2000年把沃尔玛公司的年销售额从300亿美元提高到1250亿美元。第二,挑选个性平平的大卫·格拉斯作为接班人。在格拉斯的领导下,沃尔玛公司的年销售额在世纪之交达到1650亿美元。沃尔顿比谁都清楚教父情结的危险性,他向世人证明,对一个出色的企业来说,这个缺陷是能够被克服的。
如今,全球每年有大约3000万人,能几乎免费得到默克公司治疗血吸虫的这种特效药。乔治·默克二世说,那些眼睛一味盯着华尔街的CEO,既无法服务大众,也得不到利益。而默克之所以让股东获益匪浅,是因为他首先想到了别人。
1971年达尔文·史密斯成为金佰利—克拉克公司CEO。他当时面临的现实相当残酷:公司在平庸之中滑向衰败。成为金佰利公司CEO之后不久,他被确诊患了鼻咽癌。他有感而发地对妻子说:“如果你手臂上有癌,你就得锯掉手臂。”停了一下他接着说:“我决定了,我们要卖掉造纸厂。”这个念头来自于与一位主管的谈话,对方告诉史密斯,金佰利公司的副业产品“舒洁”纸巾,如今才是公司的象征。这个大胆的行动最后成功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干成的事,史密斯办到了。
如果让人们举出一例CEO干的最有勇气的事,许多人大概会说是1982年,詹姆斯·伯克因氰化物中毒事件把所有泰诺胶囊撤下货架。此举使公司收入损失了1亿美元。不过,伯克真正的伟大之举是在此前三年。
当时,他把20位公司高层主管叫到一个房间里,他伸出手指,敲打着挂在墙上的小R.W.约翰逊36年前写的强生公司信条。这些信条是为公司自律而设的,其中有对“母亲和所有使用本公司产品的人负责”的字样。伯克当时说:“这是公司信条,如果我们不以它为准绳,就把它从墙上揭下来撕掉吧。”房间里的人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立刻争吵成一片。不过最后,这些人达成了共识。伯克名列十大CEO,不仅因为他带领强生走出危机,还因为他的信念应该永远成为榜样。
1981年,美国联邦抵押协会的股票跌入谷底,大卫·马克斯韦尔临危受命,负责收拾这家抵押贷款企业的烂摊子。脚踏实地,不事声张,马克斯韦尔不仅救下一座着火的房子,而且把它变成了殿堂。
他采取了一些传统做法,如出售价值100亿美元不赚钱的抵押债权。但他最大的智慧在于,通过放开住房产权,使美国的社会架构得到加强,从而为公司踏出一条再生之路。如果联邦抵押协会干得好,那些传统上没有自己住房的人——像少数族裔、移民、单亲家庭——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就会更容易。要是扭转企业乾坤是门艺术的话,马克斯韦尔就是这门艺术中的米开朗基罗。
3M公司CEO威廉·麦克奈特从1929年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3M公司把创新变成制度性的、循序不断的过程。很多人可能熟悉这样的故事:3M公司的科学家把自家的地下室炸开一个洞,好放进制造易撕的小粘纸的设备。在产品打不开市场的情况下,科学家像药品推销商一样,向公司部门的员工免费发放试用品,以至于公司里一大批人用粘纸上了瘾。麦克奈特鼓励员工创新,对员工的新想法倍加珍爱,大量像即时贴这种风行于世的产品,就在3M公司陆续诞生了。
1963年,凯瑟琳·格雷厄姆接手了死去丈夫留下的《华盛顿邮报》。当时《邮报》是一家毫无特色的地方报纸,而格雷厄姆却打算让它向《纽约时报》叫板。1971年,她做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决定。当时她面前摆着五角大楼的一份报告,报告证明政府在越南战争问题上撒了谎。正是格雷厄姆的决定,《邮报》方有今天的地位。勇气不是不知恐惧,而是在恐惧中能果敢行动。就这一点来看,凯瑟琳·格雷厄姆也许是这10位CEO中最勇敢的。
1949年,37岁的大卫·帕卡德参加了一次美国商界领袖们的聚会。与会者就如何追逐公司利润侃侃而谈,但帕卡德不以为然。他在发言中说:“一家公司有比为股东挣钱更崇高的责任。我们应该对员工负责,应该承认他们的尊严。”帕卡德在缔建硅谷精神方面的贡献,恐怕超过了任何CEO。就像希腊的民主遗产一样,他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至深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