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分析(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际格局

一、国际格局的含义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已经知道国际格局是国际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但要深入探讨“国际格局”这个概念,我们还需要讨论“极”的概念。

”是国际关系学者从物理学借鉴来的概念,用于描述国际格局的形态。在物理学中,“极”原本的概念是两个对立的端点。国际关系学将之借来指代在国际体系中相互对立的主导力量。“极”的概念虽然长期被用来描述国际格局,但学界却缺少对于“极”的统一衡量标准,即没有明确是以国家还是以国家集团作为极的计算单位。由于“极”的标准不统一,于是产生了许多没有意义的关于国际格局的争论。


例子:

冷战后的国际格局是一极还是多极格局就引起过很大的争论。最后的折中方法是将这一格局称为“一超多强”格局。然而即使是多数人接受了一超多强格局的判断,但大家对于“多强”都包括哪些行为体仍有分歧。欧盟算是多强之一,还是法国和德国分别算多强之一,对此学界没有定论。有的学者认为,既然欧盟这一国际组织可以视为多强之一,那么东盟作为一个实体也可以视为是多强之一。印度学者认为印度现在也已成为多强之一,不过这一看法目前还存在争议。


虽然“极”的概念缺乏共识性的定义,但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将在一定时期内占支配地位的主导性大国视为“极”。例如,在19世纪的欧洲,由于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匈帝国和俄国形成了稳定的均势结构,所以学界普遍将这一时期的欧洲国际格局称为“多极”。另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德、意、日、苏、美等强国并存的时期也可以被称为“多极”时代。人们将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称为“两极”,依据的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主导地位。无论人们将冷战后的国际格局称为“一极”还是“一超多强”,其主要依据还是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

我们还需要区分“国际格局”与“实力结构”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国际体系的实力结构是指大国间的实力对比,这一结构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始终存在的。然而,实力结构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当实力结构变化处于缓慢状态时,其量变在较长时期内都不会引发实力结构的质变,于是人们将这种相对稳定的实力结构称之为“国际格局”。然而,当实力结构处于较快的变动状态,并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出现质变时,人们就认为这是国际格局的过渡时期。在过渡期内,实力结构处于较快变化的状态,国际格局处于未形成的状态。如果我们把实力结构比喻为季节,那么国际格局就是春、夏、秋、冬。在这四种典型的季节之间还有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冬春之交等过渡性的季节。总之,国际格局与实力结构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稳定不变的实力结构,而后者则涵盖了稳定与不稳定两种状态。


例子:

二战期间,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抗局面由于时间短且不稳定,因此不能被视为国际格局,只能被视为一战后多极国际格局的结束期。二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分别在1948年、1955年建立,最终形成了新的两极格局。因此,1945年至1948/1955之间是多极格局向两极格局的过渡期。两极格局形成后,稳定地持续了40年左右的时间,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从苏联解体到1996年一极(一超多强)格局再次定型,这期间则是两极格局向一极格局的过渡期。学界普遍认为,目前的一极格局至少要延续到2025年。根据从1945年至今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认为国际格局过渡期是以若干年为时间单位,而国际格局定型期则以数十年为单位。然而,无论是在格局定型期还是在过渡期,实力结构都是始终客观存在的。

二、国际格局的构成要素

我们已知,标志国际格局质变的“极”的衡量单位难以明确为是国家还是集团,其原因就是国际格局由大国实力对比和大国战略关系两个要素构成。实力对比是指大国之间相对实力的差别。我们可以把大国区分为超级大国和强国两大类别。然而,只知道大国的实力差别而不观察大国战略关系,我们仍无法判断国际格局是什么。大国之间的结盟关系决定了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当实力结构受到结盟这一变量干扰时,其结构形态与大国间的实力结构形态是不一样的。例如,是把欧盟视为一个整体还是将英、法、德视为三个独立力量,就影响对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判断。

大国战略关系是指国家之间的敌友关系。大国战略关系可以具体分为三类,即盟友、非敌非友和敌手。由于大国战略关系的变化可以改变国际实力结构的形态,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国家实力对比和大国战略关系两个变量结合的结果,才能对国际格局的形态作判断。下面的例子是分析在大国实力对比不变的情况下大国结盟关系变化如何改变国际格局的。


例子:

2006年全球的GDP为48.2万亿美元,美国的GDP为13.2万亿,同年日本、德国、中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俄罗斯、印度十国的GDP分别为4.3、2.9、2.7、2.3、2.2、1.8、1.3、1.2、0.9、0.9万亿。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database, World Bank, 1 July 2007, 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DATASTATISTICS/Resources/GDP.pdf。如果只以GDP为实力标准,美国与其军事盟友日、德、英、意、加、西的GDP总合为27万亿,占了世界的56%。于是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前的国际格局是一极格局。然而,如果美国之外的大国结成反美同盟,那么这些国家的GDP总和为20.5万亿,大于美国的13.2万亿,这就形成了一个两极格局。而若西欧国家结成同盟,其GDP为10.4万亿;中、俄、印、加四国结成同盟,其GDP为10.1万亿;与美国13.2万亿相对比,就形成了三极格局。


大国实力对比和大国战略关系这两个要素中的任意一个变化都有可能改变国际格局,因此当两者同时发生变化时,国际格局就显得动荡不定。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这两者经常是同时发生变化的。


例子:

在19世纪的大多数时期内,英国的实力最为突出,其次是法国和德国,再次是俄国和奥匈帝国。但是,到了19世纪晚期,德国工业规模超过了英国,并与英国展开了海军竞赛,其强劲崛起威胁到英国在欧洲及全球的地位。同期,俄国在彼得大帝改革后的国势日隆并逐步超过了奥匈、意大利甚至法国这样的欧洲传统强国。这一时期,除了各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它们之间的战略关系同样发生了变化。之前,英国对欧洲陆地大国居间调停,力图保证陆上均势,但是为了应对德国的挑战,英国先后与“老冤家”法国、俄国结成盟友。而奥匈帝国与俄国的传统结盟关系出现松动,前者只好加强与德国的关系。更具戏剧性的一幕是,德、奥一战前的盟国意大利,刚一开战就背弃盟友,迅速投入协约国的怀抱,大国之间战略关系的易变性由此可见一斑。

三、国际格局形态

国际格局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学者们制定了三个基本形态,即单极、两极和多极三个形态(见图2-3)。这三个基本形态变化的根据是主导力量的变化,而中小国家的实力对比变化对基本形态不构成影响。之所以人们对国际格局形态的判断只依据主导力量的变化,其原因是中小国家改变与主导国的战略关系并不能使国际格局发生质变。客观上,中小国家的实力是分散的,不可能团结成为一个有统一指挥的军事集团,其产生的合力远远小于一个独立的主导力量。

图2-3 国际格局的三种基本形态

在上述三个基本形态之间,国际格局还可以有多个“变种”,如一超一强、一超两强、一超多强,二超一强、两超两强、二超多强,等等。国际格局形态的“变种”类型主要取决于大国的战略关系。有时大国战略关系非常模糊,难以严格判断他们的敌友关系。当许多国家的关系处于非敌非友状态时,国际格局可能会偏离基本形态,此时对国际格局的判断就变得更加困难。

四、国际格局变化动因

既然国际格局由大国实力对比和大国战略关系两者构成,这两者的质变就都可能引发国际格局的质变。例如,国际格局由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转变为冷战后的单极格局。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变为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大国战略关系的变化是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其成员纷纷参加了美国为首的北约。美国为首的军事盟友组成了世界上无法平衡的军事集团。如果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中、俄、德、法、日、英等大国结成一个与美国对抗的同盟,那么国际格局仍将是一个两极格局。虽然大国战略关系与大国实力结构两者同时决定国际格局的形态,但更深层次的变化动因还是实力对比的变化。

大国实力变化由实力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不平衡发展规律决定了所有国家的实力既不可能完全相等,也不可能同步变化。实力基础不同,变化方向和变化速度不同,这三个不同的要素决定了所有国家的实力每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但变化的结果也不同。不同的变化结果使得国家间的实力差距也是每天处于变化之中的。然而,在多数情况下,国家实力差距并不是每天都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体会不到国家实力像生命一样处于动态过程。

实力不平衡发展是国际关系变化的内生动力。就单个国家而言,实力是其在国际社会采取行动的能力基础,随着实力的变化,国家采取行动的决策会发生变化。对国际体系的整体而言,实力不平衡发展随时从程度上改变国家间的实力对比,随着实力对比变化的积累将会改变国际实力格局。国际格局的变化则有可能改变世界中心的地理位置。而所有的这些实力不平衡发展的结果都不可避免地改变每个国家的行为。

实力不平衡发展的速度与国际关系变化的速度正相关。实力不平衡发展速度越快,改变实力格局的时间越短,从而变化的过程就越激烈,冲突越严重,引发战争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则相对平稳,冲突缓和,战争的危险较小。在这一点上,实力不平衡发展速度与国际关系变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很适合用物理学的力学原理进行解释。例如,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使得国际格局从两极格局转向一级格局。其变化的速度之快并不是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改革方向导致的,而是其改革的速度太快导致的。他的新思维使俄罗斯上了改革的快车道,然而政府却无力为快速的社会改革提供强有力的领导,结果改革出了轨,导致国家解体。而中国1978年开始的改革采取了渐进主义策略,对改革速度的控制是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五、国际格局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在相同的国际格局里,实力等级不同的国家所受到的格局约束力不同。在单极格局里,超级大国受到的约束力最小,强国次之,中小国家最大。原因是,在单极格局里,强国与中小国家所结成的同盟很难具有与唯一的超级大国相同等级的实力。于是,强国普遍采取规避战略,不愿采取结盟的战略,因此难以形成对唯一超级大国的有效制衡。此时,超级大国倾向于采取“单边主义”政策或“自愿同盟”策略。强国的行为虽然受到超级大国的较大牵制,但它们的实力使它们拥有比中小国家更大的政策选择余地。除了唯一超级大国外,中小国家难以找到可依靠的其他大国做后盾,因此难以违背唯一超级大国的意愿。


例子:

冷战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各大国普遍采取不与美国对抗的政策,没有大国敢于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建立军事同盟。没有了冷战时期苏联的那种力量的牵制,美国不断地发动战争,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索马里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冷战后,第三世界国家失去了利用美苏矛盾的机会,因此与美国对抗的国家越来越少。美国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后,长期与美国对抗的利比亚担心美国对其发动同样的战争,于是接受美国的条件,放弃其核计划并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在两极格局里,超级大国与强国受到的约束大于中小国家。超级大国首先受到另一个超级大国的牵制,且无法改变两个超级大国竞争的本质。与此同时,其他的强国或中小国家分别与其中一个超级大国结成同盟。这使得每个超级大国对任何一个敌对小国的军事行动都可能被视为是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挑衅,故此超级大国对采取军事行动相对谨慎。超级大国要通过结盟使得己方的总体实力超过对方,因此中小国家就成为超级大国争取的对象。这给中小国家提供了较大的政策选择空间,它们可以通过在两大集团之间改变阵营归属获得额外好处。例如,在冷战期间,埃及的纳赛尔政权凭借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成为美、苏竞相争取的对象。普通强国也有了在两超之间进行选择的余地,但变换阵营的频次会小于中小国家,其原因在于,普通强国改变与超级大国战略关系会对国际格局有重大影响,因此其盟主会尽量对其作出妥协,满足其要求,以维护同盟的稳定。

在多极格局里,大国与小国受到格局的影响力相似。在多极格局状态下,一般是没有超级大国的。由于主导大国数量较多,每一个中小国家改变同盟关系对国际格局所产生的影响都比较有限。每个同盟的盟主都不愿以较大的妥协来拉住一个盟友,与此同时中小国可利用的同盟选择空间很大,依据利益变化改变结盟关系的现象就会相对频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多极格局的历史就符合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