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政策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章 创新系统论及创新系统功能论

6.1 熊彼特创新理论概述

学界公认,熊彼特(J.A.Schumpeter)是创新理论的创始人。所以,讲创新,言必称熊彼特。一些学者试图概括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比如厉以宁(1993)将熊彼特创新理论概括为三个要点,分别是:①创新与经济发展;②创新与企业家;③创新与创造性毁灭。笔者在熊彼特著作和学者们关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熊彼特创新理论提炼为以下几个要点:

(1)创新的定义和类型。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形式包括:①引入新产品;②采用新技术;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⑤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熊彼特,1997,73-74页)

(2)企业家是从事创新的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执行这种重新组合的人被称为企业家。企业家具有发现潜在利润的眼光,具有敢于冒险的胆量,具有动员社会资源以实现创新的能力。

(3)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旦某个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了利润,其他企业就会跟踪模仿,以获取潜在的利润,于是创新得以扩散,形成创新浪潮,由此带来经济的繁荣。但是,当创新扩散到更多的企业之后,利润将会减少,经济就会出现低潮。要跳出经济衰退,就必须从事新的创新。只要社会上保持企业家精神,就会出现新一轮的创新,由此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4)创新是经济长波现象的主要原因。产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连续出现着周期约为50年的经济周期,即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经济长波。熊彼特认为,经济长波最重要的特性是创新。这些连续的产业革命表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长波发生于1780—1840年,产业革命:纺织品工厂化生产;第二次1840—1890年,蒸汽动力与铁路时代;第三次1890—1940年,电气与钢铁时代;第四次1940—1990年,汽车和合成材料的大批量生产(福特主义)时代;第五次1990—?,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网络时代。此处经济长波的划分及特点,来自弗里曼和苏特(2004,24-26页)的发展。

(5)创新具有集群效应。一旦社会经济中出现创新,该创新不是简单的扩散开来,大量以该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新会大量涌现出来,形成创新集群。首次创新为后续创新开辟了道路,降低了创新的门槛,积累了学习经验。创新集群是经济发展和经济长波的一个重要机制。

(6)创新是一种创造性毁灭。重大的根本性的创新具有革命性,能破旧立新。创新意味着“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所谓创造性毁灭,指的是新的产品或工艺对旧资本的破坏,并导致一批企业在创新浪潮中被淘汰。有的“创造性毁灭”其影响是如此深远和广泛,以至于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业并导致原有产业被淘汰出局。被毁灭的生产要素将重组到其他的企业或产业。

(7)两种创新机制模型。在创新机制模型I中,企业家和创新企业把企业和市场结构之外的重大新发明付诸于应用,导致“创造性毁灭”现象发生。在创新机制模型II中,大企业内部的科技研发活动经过“创造性积累”(creative accumulation)(Keith Pavitt语)而导致创新。这两种模型也可以用于对产业类型的划分,即“熊彼特I型产业”和“熊彼特II型产业”。(柳卸林,1993,12-16页)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后来的创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很多学者站在熊彼特“巨人的肩膀上”对创新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6.2 创新研究的历史演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新研究大体上经历了线性模型、环节互动模型、以厂商为中心的模型和创新系统等四个阶段主要来源于拙文:刘立.20世纪创新研究的历史演进[N].科技日报,2001-07-06.

1.线性模型:20世纪50—60年代

创新的线性模型,并不是只有通常所说的科学推动模型,其实还包括市场拉动模型。当代创新研究者承继了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并进行了一些修正和发展。在熊彼特的创新模型那里,创新基本上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过程。战后的学者们对战时科学研究(如美国政府的曼哈顿计划、杜邦公司的尼龙、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进行反思和总结,布什在1945年《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受科学推动的,即科学推动模型。该模型突出科学研究对创新的推动作用,并认为:科学共同体从事基础研究,其成果“外溢”,结果为从事应用科学研究的工作者所用;产业界接过应用科学工作者抛来的“绣球”,想方设法将之物化为商品,然后进行生产、包装,推向市场,继而向全社会扩散。这里比较一下两种模型的政策含义:熊彼特创新模型的政策含义是强调对实用知识的生产进行投资,而科学推动模型则是呼吁对基础性R&D活动的投资。例如,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政府和工商业采取了投资科学研究的政策。许多企业如福特、IBM公司纷纷创建实验室从事基础科学研究。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施莫克乐(J.Schmookler)提出了另外一种线性模型,即市场拉动模型。施莫克乐指出,在创新过程中,发明的生产以及厂商或企业家对发明的看中,其实并没有如一些学者所强调的那么重要。他通过大量的实证统计研究表明,创新是企业或产业为适应市场需求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制约。施莫克乐的研究还表明: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是最重要的创新源,外生的科学技术对创新的影响无足轻重。这与科学推动模型的观点大不相同。

20世纪70年代早期,学者们围绕着科学推动模型和市场拉动模型的优劣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人们发现,科学推动模型有两个严重的弱点:第一,它过分拔高了非商业性研发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二,它严重低估了市场在创新中的地位。关于市场拉动模型,人们批评它把市场作为创新的动力机制,这种处理过于简单化了。在争论中人们一致认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个环节之间存在互动反馈关系;无论是哪种线性模型,都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是不可取的。就这样,环节互动模型在辩论中出现了。

2.环节互动模型:20世纪70年代

环节互动模型(interactive stages)是对线性模型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线性模型忽略了一些创新环节,环节互动模型则考虑了更多的创新环节;第二,线性模型忽视了创新环节之间的互动和反馈,在环节互动模型中双向回路机制则被予以充分的考虑。这样一来,环节互动模型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画面,显得杂乱无章。后来,人们就环节互动模型中到底应该把哪些环节、哪些反馈机制包括在内,争论了很长的时间。与此同时,一些学者的兴趣开始转移到研究厂商的创新活动问题。

3.以厂商为中心的模型: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厂商是创新的主体,而且厂商的行为引起了政策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创新研究的重点之所以发生转移,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日本的成功。有许多学者认为,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的产业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组成强大的“国家队”参与国际竞争。二是人们对企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能带来创新产品和技术的信念开始动摇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以科学推动的线性模型为创新的指导思想,大力投资基础科学研究。二三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创新政策是失败的,因为企业没有收获到它们所希望得到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以厂商为中心的创新研究,起初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内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问题,后来扩展到研究企业与外部的互动关系。在这类研究中,学者们既研究企业内部研发活动的过程机制问题,也研究厂商之间、厂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问题。所有这些活动都与市场发生关系,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动态的创新战略。

以厂商为中心的创新研究,其关注的焦点是企业及与之近距离的环境。对这种研究思路的批判,在整个80年代就没有停止过。人们指出,企业创新的成功,除了该模型所论述的因素之外,还有赖于良好的政企关系,以及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建立一个能将与企业有关的诸多因素都考虑进去的创新模型,其困难是不难想象的。

4.创新系统: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创新研究出现了一种从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创新的新思路。无论是国家层次上的创新,还是区域层次上、产业层次上的创新,都可以看做是由多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一个系统,即创新系统。创新系统首先是在国家层次上展开研究的,即国家创新系统;而后,学者们又在区域层次上对创新系统进行探讨,即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而产业创新系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创新系统研究是在过去的创新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理论来源包括演化理论和交互性学习理论。目前,创新系统是创新研究中一个被普遍接受和应用的概念,成为主导范式。

6.3 创新系统研究:述评及存在的问题6.3—6.6节来源于 拙文:刘立.创新系统功能论[J].科学学研究,2011(8):1121-1128.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创新研究出现了“系统范式”(李正风,曾国屏,1999,167-245页),学者们首先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随后在区域层面上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在产业层面上提出了“产业创新系统”,在技术层面上提出了“技术创新系统”等概念。

自从弗里曼1987年在《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来自日本的经验》(Freeman, 1987)中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又译: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国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其中最为经典的成果有Lundvall(1992), Nelson(1993), Edquist(1997)。国内代表性的成果有:冯之浚(1999),李正风,曾国屏(1999),柳卸林(2000)等。

下面从创新系统的定义、研究模型、研究特点、政策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评述。

6.3.1 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

学者们对“国家创新系统”提出了种种定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1999),李正风和曾国屏(1999,145-146页)对这些定义进行了概括。在这些定义中,其中弗里曼给出的定义最为基本。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中的各种组织(institutions)所组成的网络,这些组织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影响着新技术的启动、引入、修改和扩散”(Freeman,1987, p.1)其原文为:The network of institutions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whose activities and interactions initiate, import, modify, and diffuse new technologies.Freeman,1987:1.国学者在翻译Freeman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时,有以下几种翻译: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和互相作用激发、引入、改革和扩散着新技术。([1], p.145)公私部门的机构组成的网络,它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6], p.48)公共和私营部分中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和互动激发、引进和扩散新技术。([10], p.183)。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张宇轩,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翻译为:国家创新系统“被描述为这样一种由公共和私人部门共同构建的网络,一切新技术的发起、引进、改良和传播都通过这个网络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活动和互动得到实现”。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采取了弗里曼的思路,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http://www.most.gov.cn/yw/t20060209_28601_0.doc.(2011年4月检索)

6.3.2 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模型

学者们构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多个分析模型,冯之浚(1999,49,52-55页)对Freeman, Patel和Pavitt, Lundavall等人的模型进行了图示。OECD(1999, p.23)从政策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模型,如图6.1所示。所有这些模型可以概括为“主体-结构”模型。

图6.1 OECD国家创新系统政策分析模型

(来源:OECD,1999, p.23)

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国家创新系统包括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http://www.most.gov.cn/yw/t20060209_28601_0.doc.(2011年4月检索),以上这些体系本质上也属于“主体-结构”模型。

6.3.3 创新系统研究的特点

国家创新系统研究,形成了若干特点,埃德奎斯特(2009,185-186页;Edquist, 2005.184-186)将之概括为:①重视对创新和学习机制的研究;②采用整体主义和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③采用历史和演化的视角;④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和非线性关系;⑤既研究产品创新也研究过程创新,还研究其他类型的创新;⑥强调制度和体制因素的作用。

6.3.4 国家创新系统研究走向政策研究

由于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特有的优势,它已经成为一种分析和评估一个国家科技与创新政策的重要工具和框架。国家创新系统论在政策研究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OECD的工作。1994年,OECD启动国家创新系统项目,标志着国家创新系统研究从理论研究走向政策研究(李正风,曾国屏,2004)。OECD在1999年的《管理国家创新系统》中明确提出,国家创新系统可以作为一种政策分析工具,并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整体分析框架(见图6.1)。近年来,OECD应用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框架,对OECD国家以及非OECD国家(包括中国)的科学技术及创新政策进行了大规模的系列化的评估(Review)已经完成并出版的报告有:瑞士(2006),卢森堡(2007),新西兰(2007),南非(2007),智利(2007),挪威(2008),中国(2008),匈牙利(2008),韩国(2009),墨西哥(2009)。http://www.oecd.org/document/62/0,3343, en_2649_34273_38848318_1_1_1_1,00.html.(2011年4月检索),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对所考察的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6.3.5 传统的创新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埃德奎斯特(2009; Edquist,2005),伯尔格等人(Bergek, et al.,2008)的基础上,笔者将传统的创新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概括如下:

(1)尚未达到“理论”阶段

尽管人们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然而,国家创新系统研究至今仍然只是一种研究进路(approach)或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理论化水平不够(undertheorized),尚未达到“理论”的程度(Edquist,2005, p.186;埃德奎斯特,2009,186-187页)。由于创新系统研究尚未达到“理论”的程度,所以很难根据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提出可以经过实证检验的假说(Edquist, 2005, p.202)。

所以,严格地讲,“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这种说法是不妥的,本书称之为“国家创新系统论”,或“创新系统论”。

(2)对系统失效分析不够

任何国家创新系统都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诚然,创新系统的结构需要优化。然而,评价一个创新系统的结构上的好坏优劣,是非常困难的(Bergek, et al., 2008, p.409)。比如美国创新系统中没有科学技术部这类部委级组织机构,这并不能说明美国创新系统的结构是有缺陷的。所以,单从创新系统的主体-结构上来分析其优劣,是不够的,还需要分析创新系统的总体功能及各种内在功能是否得到了实现。

任何创新系统都可能会出现系统失效。借鉴邢怀滨和苏竣的研究(2005),本书认为,系统失效指的是创新系统诸要素未能有效执行其功能以及存在着功能不匹配而不能有效促进创新的状况。许多学者对系统失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失效的种种表现(Woolthuis,2005; Chaminade和Edquist,2006)(见本书4.2)。

(3)不同的创新系统研究缺乏可比性

传统的创新系统研究还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缺陷,即“缺乏在系统层面上的解释性因素”(Liu和White,2001, p.1092;埃德奎斯特,2009,189页)。而且,现有的关于不同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缺乏可比性;关于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和不同技术的创新系统的研究,也均缺乏相应的可比性,难以对应和统一起来。由于这些原因,很多创新系统研究所提出的政策建议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Bergek, et al., 2008, pp.407-408)。

为了克服传统的创新系统论存在的问题,丰富和发展创新系统论,并更好地应用于政策研究,一些学者提出了创新系统功能分析。

6.4 创新系统功能论述评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任何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function)。所谓功能,指的是系统从事着或实现着某种事情(Edquist,2005, p.182,187;埃德奎斯特,2009,182,187页)。

作为一种系统,创新系统也具有一定的功能。一些学者在创新系统的“主体-结构”模型基础上,从系统功能的角度考察创新系统,提出了创新系统功能论。伯尔格和雅克布森等人提出,创新系统中存在着和发生着一些对新技术的开发、扩散和应用产生直接影响的关键过程(process),他们将之定义为“功能”(functions)(Bergek, et al.,2008, p.409)。埃德奎斯特(Edquist,2005, p.180, p.182)将那些影响创新的开发、扩散和应用的因素,称为“活动”(activities)。他将“活动”定义为“影响创新的开发、扩散和应用的因素”(factors or determinants)。本书所指的“功能”,是创新系统中发生着的对创新绩效和能力产生影响的重要活动和过程。

6.4.1 典型功能论概述

任何创新系统都具有总体功能。埃德奎斯特(Edquist,2005, p.190)提出,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或总体功能是促进创新的开发、扩散和应用。伯尔格等人(Bergek, et al.,2008, p.409)认为,技术创新系统的总体功能是新技术的开发、扩散和应用。

创新系统具体有哪些功能(或过程或活动),会对创新系统的总体功能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Galli and Teubal,1997)指出,应该把国家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区别开来。他们提出,国家创新系统具有硬功能和软功能,硬功能需要有硬的组织机构来执行,如执行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技术服务。而软功能则由软的组织机构来运行,如:①信息、知识、技术的传播;②政策制定;③与专利、法律、技术标准等有关的制度设计及执行;④科学文化的扩散;⑤专业性合作。(转引自Hekkert等,2007)

赫克特等(Hekkert, et al.,2007)提出创新系统的功能:①创业活动;②知识开发(即学习机制);③知识扩散;④搜索指引;⑤市场形成;⑥资源动员;⑦创造正当性/变革的抵制。

柳卸林和怀特(Liu and White,2001),埃德奎斯特(Edquist,2005)提出了基于“活动”(activities)的创新系统分析框架,它们本质上也属于创新体系功能论。柳卸林和怀特在研究国家创新系统时主要关注系统中的“活动”(activities)。这些活动与系统中技术创新的创造、扩散和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国家创新系统中存在着五种基本活动,即:研究与开发;实施(生产制造);最终用途(终端客户);教育;联系(将各种互补性知识汇集起来)。

埃德奎斯特(埃德奎斯特,2009,191-192页;Edquist,2005, pp.190-191)提出了创新系统的10种“活动”,后来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向创新过程提供知识输入类。①研究与开发,创造新知识;②能力建设(教育和培训、人力资本开发、技能的生产和再生产,个体学习)。第二类,需求侧(或需求面)类。③新产品市场的形成;④阐明质量要求。第三类,为创新系统提供组分类。⑤组织创建及变革;⑥建立网络;⑦制度创建及变革。第四类,为创新企业提供支持服务类。⑧孵化活动;⑨对创新进行投资;⑩咨询服务。

对创新系统功能论贡献尤为突出的是,瑞典查尔莫斯理工大学的雅克布森(S.Jacobsson)及其团队。他们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组功能清单组合,经过不断地修改和调整,最后提出创新系统的七种功能,分别是:①知识的生产和扩散;②对搜索方向的影响;③创业性试验;④市场形成;⑤正当性论证(legitimation);⑥资源动员;⑦正外部性的开发。他们对这些功能的内涵进行了阐述(Bergek, et al.,2008)。

6.4.2 小结

创新系统功能论开辟了创新系统研究的一个新思路。创新系统具有总体的功能,即促进创新的开发、扩散和应用;创新系统内存在着和发生着事关创新绩效和功能性的重要活动、过程和功能。任何一个创新系统都必须具备若干功能,比如具备研究与开发、教育和培训功能。一个创新系统具体应该具备哪些功能?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功能清单和功能组合;即使同一学者,对其提出的功能清单和功能组合也在不断地进行修改、调整和发展。由此可见,创新系统功能论具有广阔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创新系统功能论不仅具有发展创新系统论的重要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比如,雅克布森等人对若干新能源技术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如:(1)Jacobsson, S., Bergek, A..Transforming the energy sector: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in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4(13):815-849.(2)Jacobsson, S., Sand′en, B., B°angens, L..Transforming the energy system—the evolution of the German technological system for solar cells.Technology Analysis&Strategic Management,2004(16):3-30.(3)Bergek, A., Marko Hekkert, Staffan Jacobsson.Functions in innovation systems:A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energy system dynamics and identifying goals for system-building activities by entrepreneurs and policymakers [C].In:Timothy J.Foxon, Jonathan Kohler, Chiistine Oughton.Innovation for a Low Carbon Economy[M].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8.,埃德奎斯特等人(2008)应用创新系统“活动论”对十个小型国家或地区的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高度评价和重视。

6.5 发展创新系统功能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视角

上述创新系统功能论,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提出的理论和从事的实践而提出来的,应用到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并不一定适合。即便已有的针对中国创新系统的研究,比如柳卸林和怀特(2001)提出的功能清单及组合,也是可以改进的。比如,现有的文献没有考虑到技术引进、生产制造、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因素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创新系统的能力和绩效的影响。

本书借鉴和吸收已有的关于创新系统功能论的成果,努力联系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实际和实践,提出创新体系功能论。笔者把创新系统的功能粗略地划分为三类即供给侧类,需求侧类以及基础环境类共10种功能,具体如下:

供给侧:功能1: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功能2:研究开发及知识扩散;功能3:教育培训。

需求侧:功能4:创业试点及推广;功能5:市场形成。

基础环境类:功能6:政策制定及体制改革;功能7:资本和资源动员;功能8:生产制造;功能9: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建设;功能10:正当性论证。

现将本书提出的十功能说与国际上典型的功能说形成——Berget和雅克布森等人(Jacobsson, et al.,2008)的七功能说,赫克特等(Hekkert,2007)七功能说,埃德奎斯特(Edquist,2005)十活动说进行比较,如表6.1所示。

表6.1 若干创新系统功能说的比较

表中的序号,对应于前面提到的各种功能说中的序号。

从表6.1中的比较可见,本书提出的创新系统十功能说,能大部分涵盖国际上典型的功能说。并且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创新系统功能的独特性,如技术引进,生产制造以及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技术引进功能在发达国家的创新系统中,其重要性不显著,但在发展中国家很重要。而生产制造以及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功能,在发达国家的创新系统中基本上是成熟的,但在发展中国家,是需要快速发展的。

下面简要阐述十个功能的内涵及其指标部分地参考和借鉴了文献Bergek et al.(2008), Edquist(2005)。这里不可能穷尽某个创新功能的所有指标,只是提出一些重要的指标。在具体的功能分析中,需要调整,增加或删减某些指标。

(1)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

发展中国家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绝大部分不是本土开发出来的,而是外源性的,是从发达国家引进而来的。这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属于“世界新颖”的创新,而属于“国内新颖”Hu M C, J.A.Mathews.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in East Asia[J].Research Policy,2005,9:1322-1349.的创新。

发展中国家在依靠技术引进实现经济追赶的实践中,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大量失败的例子。有些国家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长期处于依附阶段。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认识到,为了跳出这种“引进陷阱”,必须走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集成创新的道路,与此同时,必须提高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实现技术追赶,最终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对这一功能的考察,主要指标包括:技术引进的种类和数量,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集成创新、自主创新的情况,以及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

(2)研究与开发及知识扩散

研究与开发(简称R&D,或研发),是指为增加知识(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发活动通常分布在大学、公共研究机构以及产业等三个部门,其侧重点各有不同,前二者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后者主要从事试验开发。

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创新是由研发驱动的,目的是生产并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知识。它们已经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阶段。知识通过扩散会传播到发展中国家,然而,发展中国家在重视吸收来自发达国家的知识时,也必须投资和从事研发。正如企业从事研发一方面是为了学习消化来自竞争者和产业之外的知识,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创新一样,发展中国家从事研发活动也应具有双重目的,一是学习和消化国际上的先进知识,提高“吸收能力”;二是努力作出创新性的成果。

知识扩散最重要的机制是学习,学习的方式不仅包括教育和培训(如下述),而且还包括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用中学(learning-by-using),以及在互动中学(learning-by-interacting)等学习机制。

对研究与开发及知识扩散这一功能的考察,主要指标包括:R&D投入及强度;项目和课题;论文、专利、技术标准;大学、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研发中心在研发和知识扩散方面的情况;行业协会和科技学会的情况,学习的机制和效率。

(3)教育培训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创新资源之一。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渠道是学校正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源持续开发的重要形式。

对教育培训功能的考察,主要指标包括:公共教育经费及其占GDP的比例;大学数量和质量;学士及博士毕业生;科技人员和研发人员总数及其占全国劳动人口的比例;留学、海归、国际人才;职业教育和在岗培训;科学普及和公民科学素质等方面的状况。

(4)创业试点及推广

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实践证明,试验试点是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一种有效方式。企业家(包括政策企业家)“摸着石头过河”,在尝试应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开发新市场、采用新体制或机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从而发现并抓住新的机会。这是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为下一步的推广开辟道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杂交水稻、经济开发区都是在经历了试验、试点之后才全面推广的。对于新兴技术如转基因作物、高温气冷反应堆核电站技术,由于它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需要经过充分的试验、试点,才能加以推广。

对这一功能的考察,其主要指标包括:新技术(新制度)试验试点的数量、分布和周期;试验试点的评估;推广速度和面积等。

(5)市场形成

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需求拉引的。如果缺乏市场需求,创新就难以涌现出来;没有市场的创新将会前功尽弃。当一项创新由于各种原因未被市场认可时,政府采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培育市场的手段。例如,美国计算机市场的形成,政府采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策略也有助于市场的形成。

对这一功能的考察,主要指标包括政府采购的政策和采购的数量、新产品税收激励、出口退税、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策略的实施。

(6)政策制定及体制改革

制定政策法规、推进体制改革,是政府在创新系统中最正当也是最主要的职能。政策法规包括多个层面,在法律层面上,如科学技术进步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在政策层面,如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等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行业和部门规划。体制改革包括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对这一功能的考察,不仅要考察已经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而且要考察这些政策法规的执行状况。

(7)资本和资源动员

创新的实现,不仅需要金融资本,而且需要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配套性资源。发展中国家一般缺乏创新所需要的资本,通常以出口自然资源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性产业换资金;或者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国际贷款、利用优惠政策吸引FDI(外商直接投资)、国际援助也是吸引资本的渠道。诞生于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融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应用。对所述指标的考察,可以反映资本和资源动员的情况。

(8)生产制造

生产制造水平和能力是制约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生产制造水平和能力低下,尤其缺乏高精尖制造技术和工艺。要改造传统工业,实现技术的更新换代,技术引进是必由之路。

对生产制造功能的考察,不仅要考察生产制造的“硬件”状况,也要考察生产方式,如合资生产、独资生产、代工生产、ODM(原始设计制造)、OBD(原始品牌设计),全球生产网络等。

(9)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建设

创新系统的运行,建立在道路交通、电力供应、电讯、信息网络、文献数据、中介服务等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之上,它们关系到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效果和绩效。基础设施和支撑平台的建设,主要是政府的职能。

(10)正当性论证

某项创新的主要行动者和利益相关者,一方面会形成利益共同体,结成“统一战线”,论证和宣传某项创新的正当性,以争取政治家、行政官员以及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必须应对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克服或消除应用创新的阻力。比如,核电站、转基因技术的社会应用,其正当性论证和宣传,尤为必要。在全球化的时代,有时必须针对国际上对某项创新如技术标准产生的怀疑和抵制,开展该项创新的正当性论证。

对正当性论证的考察,需要考察主要行动者和利益相关者、反对方以及它们各自的利益动机、联盟方式、论证策略,还要考察某项创新对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影响,与国际规制的冲突和协调等方面。

创新系统的各种功能,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发生着作用的,存在着相辅相成、此消彼长的效应。有些功能之间发生着正面的(positive)互动,这有助于创新系统总体功能的实现;有些功能之间发生着负面的互动,不利于创新系统总体功能的实现(Edquist,2005, p.190;埃德奎斯特,2009,190-191页)。

6.6 以功能论为核心的创新系统整体研究框架及流程

对创新系统的功能分析,并不排斥对创新系统进行“主体-结构”分析。相反,对创新系统的整体研究,需要把功能论与传统的“主体-结构”模型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创新系统整体研究的分析框架,即以“主体-结构”为基础,以功能分析为核心。借鉴柏格克和雅克布森等(2008),赫尔斯马克和雅克布森(2009)的思路,本书构建创新系统整体研究的流程,如图6.2所示。

图6.2 创新系统整体研究的分析流程

下面对流程及其环节简要阐述:

(1)确定要研究的创新系统。研究对象可以是产业创新系统和技术创新系统,也可以是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对某一创新系统的研究,需要确定该创新系统的边界,这个边界可以是具体的边界如中国创新系统,也可以是虚拟的边界,如“金砖四国”创新系统。创新系统的边界常常是组合交叉的边界,如“中国核电技术创新系统”。

(2)主体-结构分析。这包括:①辨识创新系统的主体(行动者),主要是官产学研类主体,但也要考虑其他主体,如行业协会,风险投资商,标准化组织。对创新系统中主体的辨识,可以通过对有关专家的访谈、行业协会、专利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等途径进行。②创新主体发生联系和互动而形成的网络(network)。创新主体所形成的网络,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有的网络具有明确的目标,若干创新主体形成协作关系,如官产学合作、标准化网络、技术平台联合体;有些网络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创新主体结成松散关系。正式网络的辨识较为容易,非正式网络需要通过有关专家访谈,专利合作、论文合作及课题项目合作分析等方式进行辨识。

在“主体-结构”分析中,可以应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创新者-网络理论作为指导。

(3)功能分析。比如,研发和知识扩散功能,其核心执行主体是哪些组织,辅助参与主体是哪些,它们对该功能实现的贡献如何,这些主体之间在实现该功能上是否协调一致,存在哪些冲突和矛盾,各种功能实现的状况如何。功能分析的对象和指标,见本章6.5节。

(4)促进和阻碍功能实现的因素和机制分析。在上述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功能实现的若干因素,以及功能之间此消彼长、相生相克的机制。从政策研究的角度讲,分析阻碍因素和机制尤为重要。比如,某项新技术的倡导者和应用者对该技术的正当性论证不足,并遇到反对者的强烈抵制,因而不能获得足够的资源从事新技术的应用,市场也难以培育起来。

(5)提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在学术导向上,要考虑有哪些发现,以及这些发现对已有理论、模型或结论是证实、丰富和发展,还是对它们的修改或否证。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结语

本章对现行创新系统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全面评述了创新系统研究新的进路即功能分析,构建了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创新系统功能论,构建了把“主体-结构”分析与功能论结合起来的创新系统整体分析框架及分析流程。

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应用创新系统功能论和创新系统整体研究流程,对若干创新系统包括新兴战略产业创新系统进行实证案例研究,一方面检验、修改和发展创新系统功能论和创新系统整体研究流程,另一方面揭示若干创新系统的状态特征、演化和动力机制、阻碍因素等问题。